一、中文部分
王琇葉(2007)。STS教學模式配合問題解決教學歷程融入國小一年級生活課程對學童問題解決能力及科學態度之影響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余紫瑛(2000)。探索教育活動影響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實驗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吳木崑(2005)。國小二年級綜合活動實施體驗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吳英義(2007)。遊戲/比賽理解式教學法對國小學生問題解決能力與問題解決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吳賜光(2007)。探索教育活動對一般國中學生自尊發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呂素雯(2002)。自然科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問題解決能力、態度及學習成就之影響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李杏芳(2008)。WebQuest教學策略對國小學生問題解決、英語學習成就及學習動機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李佩蓓(2005)。體驗學習方案融入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對學生自我效能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李坤崇(2004)。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概論。台北:心理。
李義男(2000)。探索教育之超越心理功能。公民訓育學報,9,63-80。李義男(2003)。探索教育與諮商治療。台北:水牛。
李嘉峰(2004)。資訊科技融入問題解決教學策略對國小學生問題解決能力與態度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李慕台(2005)。「探索教育」對培養國小兒童團隊精神之研究─以台北市仁愛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李曉菁(2003)。「問題探討式」班會模式之實驗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周岱學(2003)。STS融入教學對國中生創造力與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季永明(2003)。資訊科技融入問題解決教學活動對國小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及態度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宗欣儀(2007)。問題導向學習應用於班會活動以提升學生問題解決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林文賢(2008)。黑白棋數位學習對國小五年級學童推理能力、創造思考能力及問題解決能力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林育正(2008)。冒險教育活動方案對青少年問題解決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台北市。林清山(1995)。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東華。
林榮生(2003)。以遊戲為基礎的合作學習對解決問題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3)。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2NCTU5726021。邱冠璋(2006)。主題式冒險計畫影響國小六年級學生自我覺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台北市。洪煌佳(2002)。突破休閒活動之休閒效益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翁大淵(2007)。WebQuest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生問題解決能力之行動研究-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高長志(2004)。MST教學模式對國中生問題解決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康淑惠(2007)。探索教育在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運用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楊國樞(1996)。心理學。台北:三民。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梅靜宇(2001)。探索教育活動對非行少年及一般國中生的影響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莊子賢(2007)。創造思考教學融入探索教育體驗學習活動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許東華(2003)。網路化問題解決融入數學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生問題解決能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許順欽(2003)。科學玩具融入國小自然科教學以促進學童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許維倫(2003)。創造性問題解決模式教學對國小學童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以社會科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郭伯銓(2001)。應用全球資訊網培養國中學生問題解決能力之實驗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陳正昌、張慶勲(2007)。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新學林。
陳宗麟(2004)。體育課學習歷程價值取向對國中生創造力影響之研究-以探索教育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巿立體育學院,台北市。陳怡琪(1999)。國小高年級學童實施問題解決教學之實驗研究─以家庭垃圾清理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999)。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7NTNU0261005。陸宛蘋(2001)。以體驗學習為基礎建構青少年休閒系統─以project adventure為例。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彭筱娟(2006)。單親兒童參與探索教育輔導團體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彭慧君(2006)。動作教育課程介入國小體育課對問題解決能力及社交技巧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巿立體育學院,台北市。曾繁鈞(2000)。社會科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對國小兒童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及社會科學業成就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黃立元(2005)。實施動作分析模式課程對國小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黃意舒(1996)。兒童行為觀察法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楊琬萍(2007)。探索教育課程對國小學童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楊慶欣(2004)。探索教育活動引導者技能與特質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詹秀美、吳武典(1991)。問題解決測驗。台北市:心理。
詹秀美、吳武典(2002)。新編問題解決測驗。台北市:心理。
賈伶悌(2005)。問題引導學習對國小四年級學童科學學習成效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2005)。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NTPTC611044。廖炳煌(2008)。探索教育課程目標與內容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廖根龍(2005)。遊戲學習情境中思考風格對問題解決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劉南坤(2004)。STS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問題解決能力與問題解決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蔡宗信(2007)。以科學遊戲增進學生問題解決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蔡居澤(1995)。探索教育與心療活動之探討。公民訓育學報,4,409-432。蔡居澤(2003)。戶外教育的通用模式-經驗學習圈,教師天地,127,23-25。蔡居澤、廖炳煌(2001)。探索教育與活動學校。台南:翰林。
蔡居澤、廖炳煌(2007)。探索教育引導技巧培訓手冊。桃園:中華探索。
盧淑華(2000)。「得勝課程--問題解決」對國中生問題解決態度與行為困擾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台中市。謝家豪(2007)。網路化問題導向學習對於學生問題解決能力與問題解決態度的影響─以國小五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7)。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NTNU5036042。謝智謀(2003)。另類體育教學─體驗學習。教師天地,127,6-13。
謝智謀、王貞懿、莊欣瑋(2007)。體驗教育-從150個遊戲中學習。臺北市:亞洲體驗教育學會。
羅芝芸(1998)。兒童認知風格、情緒智力與問解決能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羅國俊(2006)。國民中學品格教育活動方案實施之行動研究:以體驗為主的小團體探索教育實施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2006)。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NKNU0332080。蘇秀玲(2005)。科學遊戲融入國小自然學童的科學態度與問題解決能力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2005)。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NTNT5147033。蘇美菁(2006)。WebQuest教學策略對國小高年級學童高層次思考與學習動機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二、英文部分
Brandsford, J., & Stein, B. (1984). The EDEAL problem solver. New York: Freeman.
Ellmo, W., & Graser, J. (1995). Adapted adventure activities: A rehabilitation model for adventure programming and group initiatives. Dubuque, IA: Kendall/ Hunt.
Ewert, A. (1989). Outdoor adventure pursuits : Foundations, models, and theories. Scottsdale, AZ: Publishing Horizons.
Foshay, R. & Kirkley, J. (1998). Principles for TeachingProblem Solving. http://www.plato.com/whitepapers.asp
Gass, M. A. (1990). Transfer of learning in adventure education. In J. Miles & S. Priest (Eds.), Adventure education.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Gass, M. A. (1993). Adventure therapy: The rapeutic application of adventure programming. A.E.E, U.S.A.
Gass, M. A. (1995). Books of metaphors. Kend All/ Hunt , Publishing, Iowa.
Henton, M. (1996). Adventure in the classroom. Dubuque Iowa: Kendall/ Hunt.
Heppner, P. P., & Peterson, C. H. (1982).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ications of a personal problem-solving inventory.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9(1), 66-75.
Kolb, D. 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Luckner, J. L. & Nadler, R. S. (1997). Processing the experience: Strategies to enhance and generalize learning(2nd ed). Kend All/ Hunt , Publishing, Inc, Iowa.
Mayer, R. E. (1985). Implications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for instruction in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In E. A. Silver (Ed.) , Teaching and learning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pp. 123-138). NJ: Hillsdale.
Schoel, J.,Prouty, D., & Radcliffe, P. (Eds.) (1988). Islands of Healing – A Guide to Adventure Based Counseling. Hamilton, MA: Project Adventure.
Polya, G. (1981). Mathematical discovery: On understanding,learning and teaching problem-solving.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
Prouty, D. (1990).Project Adventure-A Brief History. In Project Adventure (Ed.) Adventure Programming Workshop Manual(pp. 5-23). Dubuque, IA: Kendall Hunt.
Style, D. (2001). Class meetings:Building leadership, problem-solving and decision- making skills in the respectful classroom. Markham, NL: Pembro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