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文獻
(一) 研究報告
1.王貞雄,(2003),海岸工程及港埠發展碩士課程出國報告書,交通部高雄港務局工務組規劃科。
2.五號船渠整治工程初步規劃設計報告書,(2002),高雄市政府工務局下水道工程處。
3.五號船渠整治美綠化工程規劃設計報告書,(2004),高雄市政府工務局下水道工程處。
4.交通部統計處、中央氣象局,(2008),臺灣地區氣候概況分析。
5.交通部統計處、中央氣象局,(2006),颱風侵臺狀況及影響分析。
6.交通部運輸研究所,(2005),高雄港港池淤沙調查研究-底泥流動特性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
7.交通部運輸研究所,(2005),高雄港港池淤沙調查研究-流況調查分析,國立台灣海洋大學。
8.交通部高雄港務局,(2006),高雄港暨安平港、永安港、布袋港、澎湖港整體規劃及未來計畫,高雄港,期末報告書。
9.吳先琪,劉泰銘,(2005),受污染底泥評估基準之理論基礎探討,台灣土壤及地下水環境保護協會簡訊,16:13-17頁。
10.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992),高雄港、台中港港灣污染整治規劃。
11.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7),96年南部海域海洋污染防治管理及緊急應變中心建置計畫。
12.邱俊憲,(2005),高雄自由貿易港區之發展研究與比較分析。
13.高雄市政府,(2000),擬定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特定區計畫計畫書。
14.高雄港務局,(2002),高雄港舊港區再開發計畫規劃正式報告書。
15.高雄市政環境保護局,高雄市污水下水道與河川水質之統計分析,(2007)。
16.高雄市政府工務局,(2007),高雄河川源頭水系統圖。
17.高雄市政府工務局下水道工程處,(2006),污水下水道營運管理水質檢驗暨河川水質水文監測及生態調查。
18.高雄市政府工務局下水道工程處,(2006),五號船渠整治計畫。
19.高雄市政府工務局下水道工程處新聞稿,(2009),維護河川、港口市府截流清除大量上游垃圾。
20.高雄市政府工務局下水道工程處,前鎮河及五號船渠整治規劃,(1990)。
21.高雄市政府工務局下水道工程處,前鎮河整治計畫,(2007)。
22.高雄市政府工務局下水道工程處,(2007),都市河川整治策略—以高雄愛河為例。
23.陳炳棠,(2008),2008年貨櫃運輸量展望,交通部高雄港務局。24.陳國永,(2005),高雄市推展海洋污染防治工作現況,2005年 亞太地區海洋污染防治研討會,高雄市政府海洋局。
25.經濟部貿易調查委員會,(2009),「健全貿易救濟預警監測系統-強化產業分析」-鋼鐵業產業研究,台灣經濟研究院。
(二) 書籍
1.Ranjit Kumar,(2000),研究方法 Research ethodology,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吳連賞,(2005),高雄市港埠發展史,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3.高雄市政府新聞處,(2001),我的高雄港,高雄市政府。
4.陳鎮東等,(1997),台灣的湖泊與水庫,國立編譯館編印。
5.吳先琪、劉泰銘,(2005),受污染底泥評估基準之理論基礎探討,台灣土壤及地下水環境保護協會簡訊第十六期。
6.郭石盾,(2001),港埠經營與管理,復文書局。
7.陳耀茂,(2002),多變量分析導論,高立書局。
(三) 論文
1.李郁惠,(2005),愛河及前鎮河水體中多環芳香烃含量分佈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
2.陳志峰,(2005),高雄港區沉積物及底層水中重金屬之分佈探討,國立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3.陳仁坤,(2006),利用液相層析串聯質儀探討高雄市主要河川及港區水域烷基苯酚化合物之分布。
4.許峻嵐,(2000),高屏海域沈積物重金屬之分佈與污染史,國立中山大學海洋地質及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5.張齊心,(2009),我國因應國際船舶壓艙水及底泥控制與管理發展趨勢之策略研究-以高雄港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海洋科技與事務研究所。
6.張貴能,(2004),高雄港區有機錫分佈及其污染史之研究。
7.謝依潔,(2009),高雄港港區水質管理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海洋科技與事務研究所。
8.謝明村,(2000),台灣高雄港區及其鄰近海域沉積物中石油衛生性化合物含量分之研究。
9.龔佩怡,(2003),以生物淋溶法溶出受污染河川底泥中各鍵結型態之重金屬,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衛生研究所。
10.李晏毅,(2007),高雄港區沉積物中多環芳香化合物之分佈及累積,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海洋環境工程所。
(四) 網站
1.交通部高雄港務局,http://www.khb.gov.tw
2.交通部統計處,http://www.motc.gov.tw/mocwebGIP/wSite/lp?ctNode=164&xq_xCat=12&pagesize=100
3.國家海洋科學研究中心, http://www.ncor.ntu.edu.tw
4.Containerisation International Yearbook,1999~2009年版。交部統計處網站,主要國家交通統計比較。http://edb.epa.gov.tw/localenvdb/KaohsiungCity/index.asp
5.行政院交通部,http://www.motc.gov.tw/motchypage/hypage.cgi?HYPAGE=yearbook.asp
6.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治基管理委員會,http://sgw.epa.gov.tw
7.高雄市經濟發展局,http://invest.kcg.gov.tw/tw/htm/investment08.jsp
8.高雄市政府新聞處,http://kcginfo.kcg.gov.tw
9.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TEU。
10.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law.moj.gov.tw/
11.陳彥宏(2007),港口國管制的船舶環保查驗項目概說,海安論壇。http://www.solomonchen.name/05.html
12.USEPA,CLU-IN ,http://www.cluin.org/contaminantfocus/default.focus/sec/Sediments/cat/Fate_and_Transport_of_Contaminants/
13.Washington State Department of Ecology , Chapter 173-204 WAC, Sediment Management Standards, http://www.ecy.wa.gov/biblio/wac173204.html
(五) 會議資料
1.水岸再造公聽會,高雄市議會,2009年5月。
2.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台灣大學水工試驗所、社團法人台灣土壤及地下水環境保護協會,底泥調查檢測與法規研討會,2010年4月13日。
二、英文文獻
1.ATSDR(1995),Toxicological profile for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Agency for Toxic Substances and Disease Registry.
2.Alzieu et al.,(1986);Ko et al.,(1995);cardellicchio,(1992).
3.Calmano W., Hong J. and FÖrstner U. (1993) “Binding and
mobiliz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contaminated sediment affected
by pH and redox potential” ,Wat. Sci. Technol ., 28.pp.223-235.
4.Cardwell,R.D and A.W. Sheldon.1986. A risk assessment concerning the
fate and effects of tributyltin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In : Oceans 86,Vol.4.Proceedings International Organotin Symposium.Marine Technology Society, Washington,Dc.
5.King and Jackson, (1999), J.R. King and D.A. Jackson, Variable selection
in large environmental data sets using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Environmetrics 10 (1999).
6.Menzie et al.,C.A.,Coleman,A.J.,(2007).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sediments:An overview of risk-related issues.
Human and Ecological Risk Assesment 13,269-275 .
7.Rauret G. (1998) “Extraction procedure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contaminated soil and sediment” ,Talanta, 46, pp.449-455.
8.Sediments in the Catchment-coast Continuum(2005),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al Studies, Free University,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9.Sediment Management at the River Basin Scale,Susanne Heise,SedNet,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