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方登進,2006,應用六標準差於框膠製程最佳化改善手法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
業與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李志偉,2006,利用六標準差管理提昇中小企業之產品品質—以塑膠產業霧度改善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李明賢、鄧秋琪,2005,「運用六標準差管理改善封膠製程」,品質月刊,Vol.12, NO.3,頁191,9 月。
吳家晟 ,鄭大興著,2003,「製造業六標準差」,台北。
城培舜,2004,以六標準差方法探討生產線產值提昇之研究-以不銹鋼裁剪中心為例,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俞洪亮,2004,推動六標準差相關管理問題之個案研究,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許元全,2004,六標準差應用於專案改善之績效評估─以A公司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與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曾英富,2006,應用六標準差的專案手法改善塗裝製程不良率-以A公司為例,朝陽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曾崇凱,2004,「實驗設計與Minitab.pdf」,Minitab 網站,April 20,2010.
陳建智,2007,應用模式樹建構印刷電路板裝配之表面黏著製程品質管制模式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與資訊管理學系在職碩士專班碩士論文。黃世光,2000,超飽和設計的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董彥寬,2004,中高階企業主管對於推行六標準差關鍵因素認知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趙再男,2008,應用六標準差改善中鋼 W2球團造粒場製程品質之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系碩士論文。鄭大興、吳嘉晟,2003,「製造業六標準差應用手冊」,新文京開發出版,初版。
鄭大興,2009,「六標準差_DMAIC講義」,美商IEG顧問公司。
鄭榮郎,2002,「建立對六標準差的基本認識,從六標準差推組織談起」,品質月刊,38卷 期:57-59。鄭春生、藍志雄、胡俊男,2005,「假橪廠自動化包裝系統之品質改善---六標準差管理之應用」,品質月刊,Vol.12 ,NO.3,頁199,9月。
黎正中譯,Montgomery原著,2005,「實驗設計與分析」,高立圖書出版有限公司,台北。
蘇聖凱,2005,反應曲面法在複雜網路上的應用,國立中央大學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二、英文部份
Hoerl,R.W.,1998,Six Sigma and the Future of Quality Profession,Quality Progress,pp.35-42.
Myers,R.H. and Montgomery,D.C.,2002,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Process and Product Optimization Using Designed Experiments, 2nd edition, John Wiley and Sons, New York。
Peter,S.Pande ,Robert,P.Neuman and Roland,R.Cavanagh,2002,The Six Sigma Way Item Fieldbook, NY:McGraw-Hill。
Sester,D.,2001,Mtorola:A Tradition of Quality , Quality ,Vol. 40,pp.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