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古籍文獻以時代先後排序,同時代者以姓氏筆劃排序。
*近人論著以姓氏筆劃排序。
一、古籍文獻:
〔漢〕王逸注,〔宋〕洪興祖補注:《楚辭》,台北:中華書局,1965年。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漢〕高誘注:《淮南子注》,上海:中華書局,1986年。
〔晉〕王弼注,〔清〕紀昀校訂:《老子道德經》,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晉〕常璩:《華陽國志》,上海:中華書局,1936年。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陳乃乾校點:《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南朝宋〕檀道鸞:《續晉陽秋》,板橋:藝文印書館,1971年。
〔梁〕劉孝標注,朱鑄禹彙校集注《世說新語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唐〕太宗御撰,〔唐〕房玄齡等奉敕撰,〔唐〕何超音義:《晉書》,上海:中華書局,1936年。
〔唐〕王維撰,〔清〕趙殿成箋注:《王右丞集箋注》,香港:中華書局,1972年。
〔唐〕李吉甫,〔清〕孫星衍校,張駒賢考證:《元和郡縣圖志.沙洲》,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
〔唐〕李延壽撰:《南史》,上海:中華書局,1936年。
〔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唐〕柳宗元:《龍城錄》,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77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唐〕歐陽詢等奉敕撰:《藝文類聚》,台北:新興書局,1960年。
〔唐〕駱賓王著,〔清〕陳熙晉箋注:《駱臨海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宋〕孔平仲:《談苑》,板橋:藝文印書館,1966年。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宋〕沈括:《夢溪筆談》,板橋:藝文印書館,1966年。
〔宋〕祝穆:《方輿勝覽》,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宋〕蘇軾著,〔清〕王文誥輯注:《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元〕馬祖常:《石田文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06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朱時恩輯:《居士分燈錄》,收入釋淨慧主編:《中國燈錄全書》第六冊,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3年。
〔明〕池顯方撰,廈門市圖書館校注:《晃岩集》,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9年。
〔明〕何喬遠編撰:《閩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
〔明〕洪受撰,〔清〕黃鏘補錄,郭哲銘譯釋:《滄海紀遺譯釋》,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08年。
〔明〕莊元臣:《叔苴子內外篇》,板橋:藝文印書館,1966年。
〔明〕許學夷:《詩源辯體》,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69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許獬著,方清河譯注:《叢青軒集譯注》,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08年。
〔明〕張燮編纂:《庾度之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明〕張燮:《群玉樓集》,清華大學圖書館縮影資料,明崇禎十一年閩漳張氏家刊本。
〔明〕黃天全:《九鯉湖志》,收入《中國道觀志叢刊續編25》,揚州:廣陵書社,2004年。
〔明〕湯顯祖著,徐朔方箋校:《湯顯祖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明〕楊嗣昌:《楊文弱先生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372、137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明〕蔡復一:《遯菴全集》,收入四庫禁毀書叢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禁毀書叢刊補編》第60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
〔明〕蔡復一撰著,郭哲銘校釋:《遯庵蔡先生文集校釋》,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07年。
〔明〕韓上桂:《蘧廬稿選》,收入《四庫禁燬叢刊.集部》第78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年。
〔明〕鍾惺著,李先耕、崔重慶標校:《隱秀軒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明〕鍾惺、譚元春輯:《古詩歸》,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58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鍾惺、譚元春輯:《唐詩歸》,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589、159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譚元春著;陳杏珍標校:《譚元春集》,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清〕丁晏詮評:《曹子建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0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王夫之:《明詩評選》,收入王夫之著;傅云龍,吳可主編:《船山遺書》第8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清〕朱彝尊:《靜志居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清〕李疇、黃惠纂,吳宜燮修,上海書店出版社編:《乾隆龍溪縣志》,上海:上海書店,2000年。
〔清〕柳如是撰,周書田、范景中輯校:《柳如是集》,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2年。
〔清〕陳田輯:《明詩紀事》,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710-171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清〕賀貽孫:《詩筏》,收入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清〕薛起鳳撰:《鷺江志》,收入陳支平主編:《臺灣文獻匯刊》,北京:九州出版社;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七輯.第十一冊。
《神宗實錄》,收入黃彰健校勘:《明實錄》第11、12、13冊,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84。
《熹宗實錄》,收入黃彰健校勘:《明實錄》第14冊,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84年。
《禁毀書目》,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92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二、近人論著:
王天有:《明代國家機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王文進:《南朝邊塞詩新論》,台北:里仁書局,2000年。
同安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同安縣志》,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宇文所安 (Stephen Owen) 著;陳引馳、陳磊譯:《中國「中世紀」的終結:中唐文學文化論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7年。
李聖華:《晚明詩歌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
李燦煌主編:《晉江碑刻選》,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年。
吳詩池:《廈門考古與文物》,廈門:鷺江出版社,1996年。
吳調公主編,王驤、祝誠選注:《竟陵派鍾惺譚元春選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吳廷燮:《明督撫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汪中選注:《詩品注》,台北:正中書局,1976年。
巫仁恕、狄雅斯著:《游道——明清旅遊文化》,台北:三民書局,2010年。
金門縣文獻委員會編:《金門縣志》,金門:金門縣文獻委員會,1968年。
林焜熿:《金門志》,台北:大通出版社,1984年。
周振鶴:〈從明人文集看晚明旅遊風氣的形成及其地理學的關係〉,《復旦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1期,頁72-78。
泉州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等編著:《泉州歷史人物傳》,廈門:鷺江出版社,1991年。
洪春柳:《金門傳奇:七鶴戲水的故鄉》,台北:設計家文化出版社,1996年。
唐蕙韻:《金門民間文學集.傳說故事卷》,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06年。
夏咸淳:《明代山水審美》,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許友根:《武舉制度史略》,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1997)
陳廣宏:《鍾惺年譜》,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年。
———:〈晚明福建地區的城市文人〉,收入復旦大學中文系編:《中西學術》(2),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
———:《竟陵派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陳斌:《明代中古詩歌接受與批評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
陶文鵬、韋鳳娟主編:《靈境詩心——中國古代山水詩史》,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
郭哲銘:《浯鄉小事典》,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06年。
郭黛?:〈竟陵之?晼X—以虛為厚的詩法與詩觀〉,待刊稿。
張哲郎:《明代巡撫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
傅正谷:《中國夢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程俊英譯註:《詩經譯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鄔國平:《竟陵派與明代文學批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靳潤成:《明朝總督巡撫轄區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楊伯峻譯注:《孟子譯注》,香港:中華書局,1984年。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楊儒賓:〈「山水」是怎麼發現的——「玄化山水」析論〉,《台大中文學報》第三十期(2009年6月),頁209-254。
鄧紹基、史鐵良主編:《明代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
趙園:《制度.言論.心態——《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續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潘榮勝主編:《明清進士錄》,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錢鍾書:《談藝錄》,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
顏立水,陳炳容,黃振良:《先賢行跡采風》,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06年。
嚴志雄:〈錢謙益攻排竟陵鍾、譚側議〉,《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4卷2期(2004年6月),頁9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