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內政部統計處(1999)。88年度台閩地區少年身心狀況調查摘要分析。2009年3月20日取自 http://sowf.moi.gov.tw/stat/Survey/list.html
內政部統計處(2003)。92年度台閩地區少年身心狀況調查摘要分析。2009年3 月20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Survey/list.html
王以仁、林淑玲、駱芳美(2006)。心理衛生與適應。台北:心理。
王志堅(2006)。淺談校園心理環境的優化。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18(4), 111-113
王延皊、李麗日(2007)。學生憂鬱、壓力調適及自我傷害預防。教育部學生輔導 雙月刊,103,149-159王歆掬(2009)。金門地區青少年身體活動、靜態活動與身心健康之相關探討。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碩士班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王黛玉(2005)。高雄市國中生父母教養方式、同儕關係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親職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王麗雲(2005)。第一章 學校教育的社會功能。教育社會學,27-48。台北市:巨 流。
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電子報NO.7 (2004)。學生的心理健康情形良好嗎?2009年4月21日取自http://www.teps.sinica.edu.tw/
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電子報NO.69 (2006)。學生對學校觀感大剖析(一)。2009年4月21日取自http://www.teps.sinica.edu.tw/
朱敬先(1992)。健康心理學。台北:五南。
行政院青少年事務促進委員會(2005)。青少年政策白皮書綱領。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出版。
行政院衛生署(2003)。健康促進學校工作指引。台北市,行政院衛生署。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8)。民國95年國民中學學生健康行為調查報告。台北市,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何秋蓮(2008)。國中生家庭社經地位、文化資本、教育期望對學業成就影響之研究—以台南縣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吳佳蓉、張德勝(2003)。隔代教養學生與非隔代教養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比較。花蓮師院學報,16,109-134吳逸萱(2005)。家庭危機與轉機: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和偏差行為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吳慧虹(2007)。國小學童家庭社經地位、學習壓力、課後補習與學業成就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吳齊殷(2003)。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與學業表現-長期追蹤資料之分析。發表於2003年台灣與國際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北部工作坊,台北市:國科會委辦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辦。
吳齊殷(2005)。第十章 學生。教育社會學,345-379。台北市:巨流。
李欣瑩(2001)。桃園市國中生主觀生活壓力、社會支持、因應行為與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位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李柏樟(2006)。學生背景、壓力事件與心理幸福—以台東縣國中八年級學生為例。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李炷烽(2007)。金門縣教育年鑑-九十五學年度。金門:縣政府。
李素菁(2002)。青少年家庭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台中市立國中生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李惠如(1997)。青少年發展。台北:心理
周春美、沈建華(2008)。高中職學生就讀技專校院選校因素之分析--從技專校院學生對學校環境滿意度觀點。商業職業教育,108,57-64
周國民(2006)。家長社會資本與學童學業成就、學校適應關係之研究—以台南縣
國小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周麗玉(2005)。友善校園之內涵與實務。2009年5月26日取自
http://www.cmjh.tn.edu.tw/guid/gende-education/94/94-2-02.htm
林文聰(2004)。國中學生之家庭功能、學校適應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台北:巨流
林世欣(2000)。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林佑真(2010)。社會經濟不均等與金門地區青少年健康行為及身心健康之相關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計劃編號:NSC98-2410-H-152-010。
林金燕(2004)。台商在台子女依親對象管教態度、青少年生活壓力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林淑華(2002)。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林震岩(2006)。多變量分析-SPSS的操作與應用。台北市:智勝文化
金門縣立社會教育館(1992)。金門縣志。金門:金門縣政府。
洪文綺(2006)。國小學童身心抱怨影響因素之建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為生教育
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福源(2008)。高中教師與學生自我效能、集體效能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彰化市。洪福源、黃德祥(2002)。國中校園欺凌行為與學校氣氛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2,37-84。施建彬(1995)。幸福感來源其及相關因素之探討。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胡婷婷(2007)。國中生身心健康相關因素之研究。銘傳大學應用統計資訊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韋乃鳳(2004)。臺中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方式、人格特質對心理健康影響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徐世杰(2003)。青少年憂鬱與社會畏懼、雙親教養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徐沛雯(2005)。家庭社經地位、文化資本及主觀階級認同對教育成就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徐美玲(2007)。青少年早其社會關係與其心理健康、偏差行為、快樂感相關性之探討。新台北護理期刊,9(2),23~34
徐嫚淳(2007)。國中生生活壓力、自尊與其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復原力的觀點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輔導活動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涂秀文(1999)。國民中學學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快樂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高明薇(1996)。高中、職學生自我分化與因應方式、心理健康關係之研究。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崔珮玲(2004)。青少年生活壓力、人格特質對其身心健康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張志榮(2005)。國中學生個人特質與學業成就間之相關性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張玨(1987)。大專聯考壓力症候群之探討。公共衛生,6(3),43-53。
張建榮、陳樹婷、何賢晨、陳定灣(2008)。學生情緒智力與學業成績、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基於浙江省三所高職院校的調查。浙江社會科學,9,119-122
張彩霞(2007)。論學校心理環境的優化。教育探索,10。
張慧儀(2004)。台灣地區高中生社會網絡、學業成績與心理健康關係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東縣。張錦鶴(2003)。彰化縣國小高年級學生學習行為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陳水在(1995)。金門縣執行「國教示範區」計畫成果專輯。金門:縣政府。
陳佳琪(2002)。青少年生活壓力、家庭氣氛與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淑芬(2006)。國中生獨處能力與主觀生活壓力、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雅惠(2008)。馬祖地區國中學生認知風格、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筱瑄(2003)。臺中縣某國中學生內外控人格特質、主觀生活壓力、因應行為與自覺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嘉鳳(1997)。心理衛生工作與學校。教育部學生輔導雙月刊,49,24-35陶芳標、孫瑩、鳳爾翠、蘇普玉、朱鵬(2005)。青少年學校生活滿意度評定問卷的設計與信度、效度評價。中國學校衛生,26(12),987-989
陸洛(1996)。中國人幸福感相關因素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劃編號:NSC-85-2413-H-037-002。
郭春悅(2006)。家庭社經地位、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黃仁性(2006)。國中生課業壓力及課業表現之相關分析。中華大學應用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黃同展(2006)。高雄縣市高中學生生命意義感、生活壓力與憂鬱情緒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黃春太、姜逸群、黃雅文、胡益進(2008)。台南縣國中生社會資本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29,27-50黃悅菁(2003)。台中市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智力與學校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黃瑋玲(2008)。青少年的雙親教養態度、人格特質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黃筱甄(2007)。國中生依附關係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黃碧華(2005)。臺中縣兩所高中職女學生生活事件、人格特質與憂鬱症相關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黃毅志(2005)。教育研究中「職業調查封閉式問卷」之信效度分析。教育研究集刊,51(4),43-71楊孟麗(2005)。教育成就的價值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8(2),75-99楊延光、鄭淑惠(2006)。全方位憂鬱症防治手冊。台北:張老師文化。
楊清國(2001)。金門教育史話。金門縣:金門縣政府。
楊朝旭(2004)。高中生知覺家庭氣氛、課業壓力、同儕關係與其憂鬱傾向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楊雅婷(2007)。金門縣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解釋風格對學校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溫世頌(2006)。心理學辭典。台北:三民
葛魯嘉(2005)。對心理環境的考察與探索。遼寧師範大學學報,28(5),51-5
董氏基金會(1999)。大台北地區在學青少年對憂鬱與憂鬱症認知現況調查。98年3月20日取自
http://www.jtf.org.tw/psyche/melancholia/survey.asp?This=57&Page=1
董氏基金會(2002)。大台北地區青少年主觀生活壓力與憂鬱程度。98年3月20日取自http//www.jtf.org.tw/psyche/melancholia/survey.asp?This=62&Page=1
趙芳玫(2003)。高中職學生的焦慮與憂鬱傾向之探討--以台北縣地區為例。國立台北大學統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蔣東霖(2003)。依附、社會學習與少年偏差行為。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蔣桂嫚(1993)。高中學生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身心健康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蔡玉慧(1995)。高雄市國小學生學校環境知覺與學生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蔡宛珊(2007)。台北市高中職學生人格特質、生活壓力、憂鬱程度與吸菸行為的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蔡金鈴(2005)。彰化縣國中學生學校氣氛知覺、人際關係、學校投入與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蔡素美(2004)。國小學童課業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蔡婉莉(2002)。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以高中多元入學方案為背景。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蔡進富(2007)。竹南鎮國小六年級學童校園環境識覺及其行為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社會學習領域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市。蔡嘉慧(1997)。國中生的社會支持、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鄭冠仁(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人際知覺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鄭惠萍(2002)。雙親教養態度、人格特質、社會支持、生活事件與青少年心理健康。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南市。鄭雅心(2006)。探討國三青少年個人、家庭、學校因素對憂鬱情緒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南市。鄭琳(2003)。心理衛生緒論。心理衛生,1-8。台北市:華杏
劉芝伶(2006)。台北市國中八年級學生知覺學校氣氛、學業成就與危害健康行為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鍾秀華(1996)。桃園地區國中生之心理健康研究:親子關係、社會支持對心理健康之影響。中原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市。謝明華(2003)。國小學童父親參與、幸福感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謝曉雲(2005)。健康城市大調查。康健雜誌,82,186-202
蕭佳莉(2005)。嘉義市國中生生命意義感、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魏琦芳(2009)。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貫實性研究。醫護科技學刊, 10(4),251-266羅玉容(2005)。學校經驗對大學生自我認同發展影響之探討。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羅沁芳(2003)。台北市某國中學生同儕支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羅婉麗(2001)。國中小學生生活適應之訪談、評量與調查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饒雅萍(2003)。環境的適應。心理衛生,93-105。台北市:華杏
貳、英文部分
Agnew, R. (1997).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crime over the life course:A strain theory explanation. In T. P. Thornberry (Ed.), Developmental theories of crime and delinquency:Advance in criminological theory, Volume 7.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Argyle, M. (1992).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Everyday Life. Routledge
Brown, L. M., & Gilligan, C. (1992). Meeting at the crossroads.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rstairs, V., & Morris, R. (1991). Deprivation and health in Scotland. Aberdeen: University Press.
Currie, C. (2001). Socioeconomic circumstances among school-aged children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In: Vleminckx K, Smeeding T, eds. Child wellbeing, child poverty and child policy in modern nations: what do we know? Bristol: The Policy Press.
Currie, C., Nic Gabhainn, S., Godeau, E., Roberts, C., Smith, R., Currie, D., Pickett, W., Richter, M., Morgan, A. & Barnekow, V. (eds.) (2008). Inequalities in young people's health: HBSC international report from the 2005/2006 Survey. Copenhagen: WHO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 (Health Policy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No. 5)
Doyle, P., Gavin, A. & The HBSC lreland Team. (2009). Health perceptions among schoolchildren in lreland. HBSC lreland Research Factsheet NO.14
Doyle, P., Gavin, A. & The HBSC lreland Team. (2009). School perceptions among schoolchildren in lreland. HBSC lreland Research Factsheet NO.15
Doyle, P. & Nic Gabhainn, S. (2009). HBSC lreland: Self-reported health among children for the Travelling Community. Short report for UCD.
Gavin, A., O’Higgins, S. & The HBSC lreland Team. (2008). Classmate relationships among schoolchildren in lreland. HBSC lreland Research Factsheet NO.4
Gifford, R. (1987).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Principles and Practice. 7 Wells Avenue, Newton, Massachusetts : Allyn and Bacon.
Gillander, G. & Anne, H. (2003). Do changes in the psychosocial school environment influence pupils' health development? Results from a three-year follow-up study.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31 (3), 169-178.
Holstein, B., Parry-Langdon, N., Zambon, A., Currie, C. & Roberts, C. (2004). Socioeconomic inquality and health. International report from the HBSC 2001/2002 survey. WHO policy series: Health policy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ssue. Copenhagen: WHO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
Lu, L. (2006). Cultural fit:Individual and societal discrepancies in values, beliefs and SWB.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6 (2), 203-221.
Natvig, GK., Albrektsen, G., Anderssen, N. & Qvarnstrom, U. (1999). School-related stress and psychosomatic symptoms among school adolescents.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69 (9), 362-368.
Ravens-Sieberer, U., Kökönyei, G., & Thomas, C. (2004). Young people’s health in context .Health Behaviour in School-aged Children (HBSC) study: International report from the 2001/2002 survey, 184-195.
Rose, H. A. (2006). Asset-based development for child and youth care. Reclaiming Children and Youth, 14, 236-240.
Samdal, O., Nutbeam, D., Wold, B., & Kannas, L. (1998). Achieving health and educational goals through schools: A study of the importance of school climate and students' satisfaction with school. 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 13(3), 383-397.
Samdal, O., Dür, W., & Freeman, J. (2004). Young people’s health in context.Health Behaviour in School-aged Children (HBSC) study: International report from the 2001/2002 survey, 42-51.
Settertobulte, W. & Matos, M.G. (2004). Young people’s health in context. Health Behaviour in School-aged Children (HBSC) study: International report from the 2001/2002 survey, 34-41.
Todd, J., Smith, R., Levin, K., Inchley, J., Currie, D. & Currie, C. (2007). Family structure and relationship and health among schoolchildren, HBSC briefing paper 12. Edinburgh:University of Edinburgh. Retrieved April 28, 2010, from http://www.education.ed.ac.uk/cahru/publications/factsheets_downloads/Briefin g Paper_12.pdf
Torsheim, T., Välimaa, R., & Danielson, M. (2004). Young people’s health in context. Health Behaviour in School-aged Children (HBSC) study: International report from the 2001/2002 survey, 55-62.
Townsend, P. (1987). Deprivation. Journal of Social Policy, 16, 125-46.
WHO (1948). Basic documents.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2001). Strengthening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