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劉靜娟作品
(一)出版作品
劉靜娟,《追尋》,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65。
劉靜娟,《載走的和載不走的》,臺北:文星出版社,1966。
劉靜娟,《響自小徑那頭》,臺北:大地出版社,1968。
劉靜娟,《心底有根絃》,臺北:大地出版社,1975。
劉靜娟,《歲月就像一個球》,臺北:爾雅出版社,1980。
劉靜娟,《眼眸深處》,臺北:大地出版社,1980。
劉靜娟,《解語花》,初版。臺北:新生報出版社,1981。
劉靜娟,《笑聲如歌》,臺北:九歌出版社,1982。
劉靜娟,《因為愛》,臺北:九歌出版社,1985。
劉靜娟,《逆風而上》,臺北:九歌出版社,1992。
劉靜娟,《咱們公開來偷聽》,臺北:九歌出版社,1993。
劉靜娟,《成熟備忘錄》,臺北:健行文化出版,1994。
劉靜娟,《采集陽光與閒情》,臺北:麥田出版社,1995。
劉靜娟,《老鼠走路》,彰化縣: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6。
劉靜娟,《被一隻狗撿到》,臺北:九歌出版社,1998。
劉靜娟,《布衣生活》,臺北:印刻出版社,2004。
劉靜娟,《陽光小語─99個快樂的能量》,臺北:健行文化出版,2004。
劉靜娟,《店仔頭開講》,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采集陽光與閒情》之改
版,更換書名,內容完全一致)。
劉靜娟,《嗯!好吃好吃─第一次帶便當》,臺北:三民書局,2005。
劉靜娟,《輕鬆做事輕鬆玩》,臺北:健行文化出版,2008。
(二)單篇作品
劉靜娟,〈買菜〉,《中央日報》,1958年8月31日。
劉靜娟,〈老鼠搬家〉,《中華日報》,1999年12月27日。
劉靜娟,〈桌子大集合〉,《自由時報》,2000年1月22日。
劉靜娟,〈老書桌〉,《中央日報》,2001年3月8日。
劉靜娟,〈自己做遊戲〉,《自由時報》,2001年4月9日。
劉靜娟,〈種一棵樹〉,《聯合報》,2001年5月12日。
劉靜娟,〈為什麼不爬樹〉,《中華日報》,2001年5月14日。
劉靜娟,〈馬齒牡丹的生活秩序〉,《中央日報》,2001年11月1日。
劉靜娟,〈霧〉,《中華日報》,2002年4月15日。
劉靜娟,〈鄰家山櫻樹〉,《中央日報》,2002年5月21日。
劉靜娟,〈溫柔的緩慢〉,《自由時報》,2002年6月16日。
劉靜娟,〈塞車又怎樣〉,《中央日報》,2003年2月2日。
劉靜娟,〈落入凡塵的天鵝〉,《中國時報》,2003年3月17日。
劉靜娟,〈誰是購物頻道〉,《中央日報》,2003年3月27日。
劉靜娟,〈領了花苗之後〉,《中華日報》,2003年4月15日。
劉靜娟,〈有名有姓的樹〉,《中華日報》,2003年6月26日。
劉靜娟,〈看生活陶,聽客語情歌〉,《中央日報》,2003年8月1日。
劉靜娟,〈快樂的草根導覽〉,《自由時報》,2003年8月9日。
劉靜娟,〈沉思中的早晨〉,《臺灣日報》,2003年8月29日。
劉靜娟,〈散步〉,《中華日報》,2003年9月4日。
劉靜娟,〈鳥語〉,《中華日報》,2003年9月23日。
劉靜娟,〈鄉居小記〉,《中華日報》,2003年10月4日。
劉靜娟,〈修剪「皮草」〉,《中華日報》,2003年11月30日。
劉靜娟,〈有人種樹有人乘涼〉,《中華日報》,2004年4月20日。
劉靜娟,〈我是單純的喜悅〉,《中華日報》,2004年10月31日。
劉靜娟,〈不變的溫柔〉,《自由時報》,2004年11月2日。
劉靜娟,〈桂花樹裡的白頭翁〉,《中華日報》,2005年9月4日。
劉靜娟,〈依舊是富貴模樣〉,《聯合報》,2005年9月11日。
劉靜娟,〈蛻變的痕跡〉,《中華日報》,2005年12月11日。
劉靜娟,〈坦狗依努〉,《中央日報》,2006年2月2日。
劉靜娟,〈像梵谷筆下會旋轉的星空〉,《中央日報》,2006年2月17日。
劉靜娟,〈畫一個紐約〉,《中華日報》,2006年2月22日。
劉靜娟,〈親愛的阿點見〉,《中華日報》,2006年3月12日。
劉靜娟,〈很快就會眼睛脫窗〉,《中央日報》,2006年3月13日。
劉靜娟,〈好美麗的南瓜啊!〉,《中華日報》,2006年3月24日。
劉靜娟,〈我的素描班同學〉,《中華日報》,2006年4月7日。
劉靜娟,〈哪裡的樹不美呢?〉,《中華日報》,2006年4月21日。
劉靜娟,〈裝模作樣寫生記〉,《中央日報》,2006年5月3日。
劉靜娟,〈不會要求果蔬走路給我看〉,《中華日報》,2006年5月5日。
劉靜娟,〈素描遊戲〉,《自由時報》,2006年5月17日。
劉靜娟,〈哈密姑娘要出嫁〉,《自由時報》,2006年5月17日。
劉靜娟,〈單人床上開畫展〉,《中華日報》,2006年5月19日。
劉靜娟,〈好多的模特兒!〉,《中央日報》,2006年5月26日。
劉靜娟,〈美女與野獸〉,《中華日報》,2006年6月2日。
劉靜娟,〈水裡的兩隻火龍果〉,《聯合報》,2006年6月6日。
劉靜娟,〈尼泊爾少女的微笑〉,《聯合報》,2006年6月7日。
劉靜娟,〈畫圖,就是在觀察生命〉,《中華日報》,2006年6月16日。
劉靜娟,〈忘了煩惱〉,《自由時報》,2006年6月21日。
劉靜娟,〈一起念經一起禮佛〉,《人間福報》,2006年6月22日。
劉靜娟,〈瞇著眼透視吧〉,《中華日報》,2006年6月30日。
劉靜娟,〈回歸單純〉,《自由時報》,2007年1月10日。
劉靜娟,〈寒天中的一杯熱飲〉,《國語日報》,2007年3月21日。
劉靜娟,〈學習呼吸外一章〉,《人間福報》,2007年9月29日。
劉靜娟,〈牠不笨,牠只是沒膽〉,《聯合報》,2008年4月26日。
劉靜娟,〈有啥米想欲呷的?〉,《人間福報》,2008年10月6日。
劉靜娟,〈帶著爐子去旅行〉,《中華日報》,2008年12月22日。
劉靜娟,〈向發明家許願:給我人腦記憶卡〉,《聯合報》,2009年1月25日。
劉靜娟,〈我鄭重警告你〉,《中華日報》,2009年3月28日。
劉靜娟,〈各有看法〉,《聯合報》,2009年4月4日。
劉靜娟,〈像海豚那樣飛躍〉,《聯合報》,2009年4月25日。
劉靜娟,〈小事,很簡單〉,《聯合報》,2009年5月1日。
劉靜娟,〈你總算開口了〉,《聯合報》,2009年5月15日。
劉靜娟,〈母親與西蒂〉,《自由時報》,2009年6月9日。
劉靜娟,〈打包清蒸檸檬魚〉,《聯合報》,2009年6月16日。
劉靜娟,〈臺北豔遇─信義區的街頭藝人〉,《中華日報》,2009年6月20日。
劉靜娟,〈是遊戲,也是修行〉,《聯合報》,2009年6月26日。
二、專書
臺灣省立教育學院,《臺灣省國民小學生活教育調查研究》,臺北:教育
部,1977。
楊牧,《文學的源流》,臺北:洪範書店,1984。
于培杰,《文學評論叢刊,第27輯》,1985。
Scholes,R.E.著,譚明譯,《符號學與文學》,臺北:結構群出版社,1989。
徐學,《臺灣當代散文綜論》,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4。
H.Gardner著,陳瓊森譯,《MI開啟多元智能新世紀》,台北:信誼出版社,1996。
鄭明娳,《現代散文縱橫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97。
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97。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
鄭明娳,《現代散文》,臺北:三民書局,1999。
李遠哲等,《享受生命:生命的教育》,臺北:聯經出版社,1999。
Howard Gardner著,李心瑩譯,《再建多元智慧》,臺北:遠流出版社,2000。
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寰宇出版社,2000。
張春榮,《現代散文廣角鏡》,臺北:爾雅出版社,2001。
張春榮,《文學創作的途徑》,台北:爾雅出版社,2003。
陳佳禧,《生命教育的體認》,臺北:水牛圖書出版公司,2001。
陳惠齡,《現代散文鑑賞與教學》,臺北:萬卷樓圖書,2001。
培利‧諾德曼著,劉鳳芯譯,《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臺北:天衛文化圖書,2002。
Armstrong Thomas著,李平譯,《經營多元智慧: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台北:遠流出版社,2003。
教育部,《國民中小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臺北:教育部,2003。
教育部,《國民中小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臺北:教育部,2003。
張雙英,《文學概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
黃秋芳,《臺灣兒童文學資深女作家作品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民國兒童
文學學會,2005。
玄奘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編,《倫理教育》,臺北:財團法人玄奘文教基金會,
2006。
洪蘭,《家庭教育,贏的起點》,臺北:天下雜誌,2006。
張瑞芬,《五十年來臺灣女性散文‧評論篇》,臺北:麥田出版,2006。
陳宗韓、陳振盛、劉振仁、鄭錦宏,《倫理學的理論與應用》,板橋市:新文京開
發出版社,2006。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高雄心教育》,高雄市:高雄市政府教育局,2006。
邱運華,《文學批評方法與案例》,北京市:北京大學,2006。
王淑俐,《人際關係與溝通》,臺北:三民書局,2007。
廖玉蕙,《文字編織:讓寫作變容易的六章策略》,臺北:三民書局,2007。
陳義芝,《文字結巢》,臺北:三民書局,2007。
張瑞芬,《臺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臺北:麥田出版,2007。
三、期刊
梅遜,〈讀劉靜娟「初為人母」〉,文壇,98期,1968、8。
梅遜,〈響自小徑那頭〉,書評書目,1期,1972、9。
陶小怡,〈鳴絃有知音─我讀「心底有根絃」〉,書評書目,31期,1975、11。
林雙不,〈歲月就像一個球〉,書評書目,89期,1980、9。
丘秀止,〈眼眸深處的自然情懷〉,女性,168期,1980、10。
朱星鶴,〈淺談劉靜娟「相遇的星子」〉,中華文藝,20卷6期,1981、2。
簡君,〈一個快樂的女人劉靜娟〉,女性,147期,1981、4。
張拓蕪,〈局限與突破─「歲月就像一個球」〉,書評書目,96期,1981、5。
周棟,〈生活深處皆文章〉,愛書人,161期,1981、5。
張育華,〈這一方有情天地,訪國家文藝獎散文得主劉靜娟〉,雄女青年,1981
、6。
于培杰,〈「主題」三議〉,文學評論叢刊,第27輯,1985、12。
陳芝光,〈劉靜娟筆下的感情世界〉,明道文藝,118期,1986、1。吳月蕙,〈平凡中見不平凡,劉靜娟在生活中的「披沙揀金」〉,婦友,78期,
1992、9。
李元洛,〈風含翠條娟娟靜─讀臺灣作家劉靜娟的散文〉,文訊,108期,1994、10。封德屏,〈劉靜娟「采集」陽光與閒情〉,文訊,76卷114期,1995、4。
李潼,〈一貫涼涼的幽默─讀劉靜娟的「被一隻狗撿到」〉,文訊,155期,1998、6。莊裕安,〈作家的金池塘─讀劉靜娟「布衣生活」〉,文訊,225期,2004、7。黃德祥、謝隆卿,〈品德與道德教育的內涵與實施〉,教育研究月刊,120期,
2004、4。
李素真、蔡金鈴,〈中小學品格教育之實施與評量〉,教育研究月刊,120
期,2004、4。
宋雅姿,〈把文章寫在生活裡─專訪劉靜娟女士〉,文訊,234期,2005、4。張瑞芬,〈臺灣女性散文家五論〉,文學臺灣,234期,2006、9。張春榮,〈語文教學的進路〉,國文天地,282期,2008、11。張瑞芬,〈鳶尾盛開〉,聯合文學,2009、6。
四、報紙
林文義,〈在自然中追尋:「響自小徑那頭」讀後〉,《臺灣新生報》,1975年01月14日。
鳳兮,〈「心底有根絃」序〉,《中華日報》,1975年07月28日。
鮑曉暉,〈共鳴的絃:讀「心底有根絃」有感〉,《臺灣新生報》,1975年09月18日。
丘秀芷,〈跳動的心絃〉,《臺灣新生報》,1975年11月05日。
符兆祥,〈劉靜娟著「心底有根絃」評介:擺脫了窠臼的散文〉,《大華晚報》,1975年11月16日。
劉錦得,〈我讀「心底有根絃」〉,《臺灣新生報》,1975年11月23日。
南之,〈一串回響:讀心底有根絃〉,《臺灣新生報》,1976年03月22日。
紀君婉,〈可愛的媽媽經─「歲月就像一個球」〉,《國語日報》,1980年05月10日。
雪韻,〈愛與情趣的天地─劉靜娟的「歲月就像一個球」〉,《臺灣新生報》,1980年05月14日。
林芎,〈「歲月就像一個球」讀後〉,《青年戰士報》,1980年05月24日。
舟子,〈「歲月就像一個球」成長的歷程〉,《大華日報》,1980年05月25日。
丘秀芷,〈媽媽經〉,《中華日報》,1980年05月26日。
陳紀瀅,〈歲月就像一個球〉,《中央日報》,1980年07月23日。
子敏,〈一棵樹不只是一棵樹〉,《中央日報》,1980年07月24日。
白慈飄,〈心靈的彩筆─簡介劉靜娟「歲月就像一個球」〉,《臺灣日報》,1980年08月02日。
林芎,〈「眼眸深處」讀後感〉,《青年戰士報》,1980年08月18日。
王令嫻,〈讀「歲月就像一個球」〉,《國語日報》,1980年09月13日。
胡品清,〈眸中有深處〉,《臺灣新生報》,1980年09月29日。
舟子,〈劉靜娟散文小說集「心底有根絃」很耐看〉,《大華日報》,1980年10月05日。
林雙不,〈眼眸深處〉,《中央日報》,1980年10月22日。
胡品清,〈孩子是一本書〉,《臺灣新生報》,1980年10月24日。
吳友詩,〈眼眸深處有文章〉,《青年戰士報》,1980年11月02日。
宋瑞,〈充滿靈思的「眼眸深處」〉,《中華日報》副刊,1980年11月06日。
競遐,〈一塊明鏡〉,《臺灣新生報》,1980年11月22日。
石永貴,〈解語花的寧靜世界〉,《臺灣新生報》,1981年05月01日。
楊震夷,〈無窮無響無形的解語花〉,《臺灣新生報》,1981年05月06日。
吳友詩,〈評介「解語花」〉,《中華日報》,1981年06月22日。
林雙不,〈解語花〉,《中央日報》,1981年07月19日。
思果,〈散文的兩個世界(上)(下)〉,《中央日報》,1981年11月30日。
周培英,〈以書香迎你〉,《中央日報》,1982年06月12日。
米雷,〈願「笑聲如歌」飛揚〉,《中央日報》,1982年11月10日。
亦耕,〈「事理相發」的散文─讀劉靜娟的「笑聲如歌」〉,《中華日報》,1982年11月29日。
風鈴,〈笑聲如歌〉,《大華晚報》,1982年12月18日。
心吾,〈想使生活亮麗如陽光,請讀「笑聲如歌」〉,《臺灣新聞報》,1983年2月
01日。
宋瑞,〈充滿哲思的良友〉,《中華日報》,1983年03月11日。
鮑曉暉,〈諍書與益友〉,《中華日報》,1983年05月17日。
羊牧,〈三分鐘的饗宴─評介「笑聲如歌」〉,《臺灣新聞報》,1983年10月15日。
吳詠久,〈我讀笑聲如歌〉,《青年戰士報》,1984年01月02日。
梅遜,〈劉靜娟的「眼眸深處」〉,《中華日報》,1984年01月14日。
郭明福,〈花如解語非多事─我讀「笑聲如歌」〉,《中央日報》,1984年01月26日。
郭明福,〈「眼眸深處」讀後〉,《中央日報》,1984年02月05日。
涂靜怡,〈智慧花朵〉,《中央日報》,1984年12月08日。
涂靜怡,〈為愛而寫〉,《中華日報》,1985年10月15日。
郭明福,〈生活裡淘金的人〉,《中央日報》,1985年10月20日。
宋瑞,〈純美的情愫─試評「逆風而上」〉,《中華日報》,1992年03月25日。
郭明福,〈慧眼慧心下的觀點─試論「逆風而上」〉,《臺灣日報》,1992年03月25日。
琹涵,〈當歲月老去〉,《臺灣日報》,1992年03月31日。
張春榮,〈心情之美─讀劉靜娟的《逆風而上》〉,《中華日報》,1992年06月22日。
思果,〈聽聽那心聲─讀劉靜娟的《咱們公開來偷聽》〉,《中央日報》,1993年02月28日。
呂大明,〈凡塵裡的鐘磐─讀劉靜娟「咱們公開來偷聽」〉,《臺灣日報》,1993年05月25日。
簡宛,〈文字的情緣〉,《國語日報》,1993年12月24日。
郭明福,〈讀「成熟備忘錄」〉,《中央日報》,1994年07月25日。
郭明福,〈不信快樂是奢侈品─談劉靜娟的「采集陽光與閒情」〉,《中央日報》,1995年07月26日。
王怡,〈妙手文章不染塵,劉靜娟女史著「成熟備忘錄」讀後〉,《青年日報》,1995年09月24日。
吳知,〈布衣生活〉,《中央日報》,2004年06月09日。
侯延卿,〈陽光小語─99個快樂的能量〉,《中央日報》,2004年10月25日。
五、學位論文
陶玉芳,《琦君散文在國小教育上的價值與應用》,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4。
黃雅炘,《林良散文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5。張玉香,《多元智能理論融入國小三年級童詩教學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蔡孟錡,《國民小學品格教育的內涵與實施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陳美芳,《劉靜娟散文研究》,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