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8)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4 13:0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炳勳
研究生(外文):Bing-Syun,Lin
論文名稱:大專游泳選手知覺運動團隊價值觀與運動涉入對運動表現之相關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Study of Perception Sport team values and Sport Involvement for sport performance in College Swimmer`s
指導教授:湯慧娟湯慧娟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ui-Chung T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東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學系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0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0
中文關鍵詞:游泳選手運動團隊價值觀運動涉入運動表現
外文關鍵詞:SwimmerSport Team valueSport InvolvementSport Performan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10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瞭解大專游泳選手知覺運動團隊價值觀與運動涉入對運動表現的實際情形,以及不同背景變項間的差異情形,並探討運動團隊價值觀與運動涉入對運動表現相關情形,最後分析大專游泳選手運動團隊價值觀與運動涉入對運動表現的預測力。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研究對象為參加99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資格賽之游泳選手。研究工具為「大專游泳選手運動團隊價值觀量表、運動涉入量表及運動表現量表」。回收之樣本依研究目的採以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多元迴歸等統計方式進行分析。所得重要結果為:一、在運動團隊價值觀方面得分最高為「團隊取向」;運動涉入方面得分最高為「自我表現」。二、「服從取向」、「奮鬥取向」與運動涉入各層面上男性顯著高於女性。三、「奮鬥取向」上一般組顯著於公開組;「奪標取向」上公開組顯著於一般組。
The primary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o understand the Perception sport team values and sport involvement for sport performance in College Swimmer`s real life and what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目次---------------------------------------------------------iii
表次---------------------------------------------------------v
圖次---------------------------------------------------------vi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研究問題---------------------------------------------4
第四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六節 研究重要性-------------------------------------------7

第貳章 文獻探討----------------------------------------------8
第一節 運動團隊價值觀相關研究-------------------------------8
第二節 運動涉入相關研究-------------------------------------19
第三節 運動團隊價值觀、運動涉入與運動表現之相關研究---------30
第四節 文獻總結---------------------------------------------38
第五節 研究假設---------------------------------------------40

第参章 研究方法----------------------------------------------42
第一節 研究架構---------------------------------------------42
第二節 研究程序---------------------------------------------43
第三節 研究對象---------------------------------------------44
第四節 研究工具---------------------------------------------44
第五節 研究步驟---------------------------------------------47
第六節 預試問卷分析-----------------------------------------48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58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60
第一節 大專游泳選手背景變項分析-----------------------------60
第二節 大專游泳選手運動團隊價值觀、運動涉入與運動表現現況---64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運動團隊價值觀與運動涉入之差異分析-------69
第四節 大專游泳選手運動團隊價值觀與運動涉入對運動表現之相關分析----------------------------------------------------------------81
第五節 大專游泳選手運動團隊價值觀與運動涉入對運動表現之預測分析----------------------------------------------------------------84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90
第一節 結論-------------------------------------------------90
第二節 建議-------------------------------------------------93

參考文獻-----------------------------------------------------95
一、中文部份-------------------------------------------------95
二、外文部份-------------------------------------------------100
附錄----
附錄ㄧ 預試問卷---------------------------------------------103
附錄二 正式問卷---------------------------------------------108
附錄三 專家效度意見表---------------------------------------113
附錄四 同意書-----------------------------------------------120

表次
表2-1 價值觀的定義---------------------------------------9
表2-2 團隊的定義-----------------------------------------12
表2-3 國內學者研究運動團隊文化中,有關團隊價值觀部分-----16
表2-4 國內學者研究運動團隊文化中,有關團隊承諾部分-------16
表2-5 其他國內學者研究運動團隊文化中---------------------17
表2-6 涉入之定義-----------------------------------------20
表2-7 行為涉入衡量之相關研究-----------------------------25
表2-8 自我效能與運動行為相關研究-------------------------32
表2-9 不同的涉入與運動表現-------------------------------34
表2-10 集體效能中心理變項之相關研究----------------------36
表2-11 團隊價值觀與運動表現的相關研究--------------------37

表3-1 運動團隊價值觀項目分析摘要表-----------------------50
表3-2 運動涉入項目分析摘要表-----------------------------51
表3-3 運動團隊價值觀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53
表3-4 運動涉入量表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55
表3-5 運動團隊價值觀信度分析結果摘要表-------------------56
表3-6 運動涉入信度分析結果摘要表-------------------------56

表4-1-1 本研究樣本背景變項分析摘要表---------------------61
表4-2-1 大專游泳選手運動團隊價值觀各層面分析摘要表-------64
表4-2-2 大專游泳選手運動涉入各層面分析摘要表-------------66
表4-2-3 大專游泳選手「運動表現」各題目分析摘要表---------67
表4-3-1 不同性別之游泳選手在知覺運動團隊價值觀t考驗分析摘要表-------------------------------------------------------------69
表4-3-2 不同性別之游泳選手在運動涉入t考驗分析摘要表------70
表4-3-3 不同組別之游泳選手在運動團隊價值觀之t考驗分析摘要表--71
表4-3-4 不同組別之游泳選手在運動涉入t考驗分析摘要表----------72
表4-3-5 不同年齡之游泳選手在運動團隊價值觀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3
表4-3-6 不同年齡之游泳選手在運動運動涉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4
表4-3-7 不同訓練年數之游泳選手在運動團隊價值觀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6
表4-3-8 不同訓練年數之游泳選手在運動涉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7
表4-3-9 不同距離游泳選手運動團隊價值觀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8
表4-3-10 不同距離選手游泳選手運動涉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9
表4-4-1 運動團隊價值觀與運動表現之相關分析摘要表-------------81
表4-4-2 運動涉入與運動表現之相關分析摘要表-------------------82
表4-5-1 運動團隊價值觀對「事先評估個人運動表現」之迴歸分析摘要表------------------------------------------------------------85
表4-5-2 運動團隊價值觀對「賽後個人運動表現」之迴歸分析摘要表-85
表4-5-3 運動團隊價值觀對「團隊整體的運動表現」之迴歸分析摘要表----------------------------------------------------------------86
表4-5-4 運動涉入對「事先評估個人運動表現」之迴歸分析摘要表---87
表4-5-5 運動涉入對「賽後個人運動表現」之迴歸分析摘要表-------87
表4-5-6 運動涉入對「團隊整體的運動表現」之迴歸分析摘要表-----88

圖次

圖3-1 研究架構圖-------------------------------------42
圖3-2 研究流程圖-------------------------------------43
一、中文部份
王吟勤(2006)。高中啦啦隊選手團隊凝聚力、運動自信心與運動表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王婷玉(2003)。團隊成員間價值觀契合與個人效能:人際信任的中介效果。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
王琮閔(2009)。臺灣高中柔道選手知覺教練效能對團隊滿意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縣。
古宜靈、辛晚教(1997)。休閒文化活動參與行為之研究- 以新竹市為例。戶外遊憩研究,10(1),17-42。
吳文忠(譯)(1997)。運動心理學。台北:五南。(Joe D. Willis, Linda Frye Campbell,1992)
吳明隆(2008)。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初版二刷)。台北市,五南。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市,五南。
呂雲梅(2007)。競技啦啦隊動機氣候、集體效能與運動表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巫喜瑞、梁榮達(2006)。職業棒球觀眾運動涉入、球隊評價及贊助效益之研究。觀光研究學報,12(4),345-369。
李子強(2008)。航空公司機師對組織文化認知與溝通態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同大學,臺北市。
李弘暉(1997)。團隊原理。中國行政評論,6(2),73-86。
周學雰、黃英哲(2007)。自我效能和集體效能:理論與研究回顧。國北教大體育, (2),67-74。
周靜玉(譯) (2002)。游泳。台北市:益群書店股份有限公司。(波多野勳、波多野宏,1994)

林威成 (2005)。旅運者觀點探討態度、涉入程度、群體影響力、行為意向與運具選擇行為的關連性—以台北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林銘群(2009)。游泳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領導信任對凝聚力影響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縣。
姚代平(2005)。以休閒為動機之業餘戲劇參與者之態度、涉入與休閒效益之探討-以台北地區的大學戲劇社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洪吉輝(2006)。戰後高雄市游泳運動發展之研究(1945~2004)。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洪嘉文(2002)。「一人一運動、一校一團隊」計劃之發展策略。學校體育,12(5),4-7。
胡家欣(2000)。大學生的休閒認知,涉入與體驗-兼論人格特質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孫本初(1995)。學習性組織的內涵與運用。空大行政學報,3,4-5。
徐新勝(2007)。衝浪者參與者之休閒動機、涉入程度語休閒效益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正大學,嘉義縣。
翁志成(1993)。運動團隊與組織結構。中華體育季刊,7(2),10-13。
高三福(2001)。團隊文化與教練領導:質化與量化兩種研究途徑。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高三福(2004)。集體效能與團隊表現: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台灣運動心理學報, (4),47-64。
高三福、莊仲仁(2009)。家長式領導、團隊社會化與團隊文化關係:以運動團隊爲例。應用心理研究,(42),187-213。
高三福、簡曜輝、莊仲仁(2002) 。運動團隊文化的建構與內容:質化研究的途逕。大專體育學刊,4(1),23-33。
康志瑋(2001)。涉入理論於網路商品行銷之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長庚大學,桃園縣。
張少熙(2007)。宜蘭地區高齡婦女晨間休閒運動涉入與身心健康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良漢(2007)。登山健行活動涉入量表信度與效度之建構。運動休閒管理學報, 4(1),34-43。
張良漢、蘇士博、王偉琴(2006)。不同活動涉入程度對地方依戀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3(2),1-18。
張淑惠(1993)。SOR模型在消費者涉入理論之應用的檢討。明德學報,(9), 144-177。
張雅棻(2000)。體育重點發展學校運動代表隊選手參與訓練意願影響因素之研就-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縣。
教育部體育司(2003)。學校運動團隊暨規律運動人口調查報告。台北市:作者。
郭香雲(2003)。團隊文化與運動員特徵對運動自信心來源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台北市。
郭慧敏(2005)。從家庭結構、 社會控制理論、社會學習理論探討青少年不良行為。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台北市。
陳千玉(譯)(1996)。組織文化與領導。台北市:五南。(E. H. Schein,1992)
陳怡儒(2004)。家長式領導、團隊文化與籃球選手運動動機及身心倦怠之相關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陳彥豪(2004)。職棒球迷涉入程度、球隊認同、參與滿意度、與球迷忠誠度之關聯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陳旅得(2008)。台北市高中體育班游泳選手目標取向、知覺動機氣候與運動自信心來源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陳惠民等合著(1998)。高效率團隊:實務操演手冊。台北: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曾介宏(1992)。團隊式組織之研究-設計與文化創造的觀點。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湯慧娟、宋一夫(2004)。教練家長式領導、團隊文化價值觀對團隊承諾之影響研究。體育學報,(36), 119-130。
黃俊英、賴文彬(1990)。涉入理論發展與實務應用。管理科學學報,7(1),15-29。
黃英哲(2002)。運動成就目標與賽前狀態焦慮的關係:以目標涉入為主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楊家銘(2003)。機車使用者涉入程度與運具選擇過程影響因素之關聯性研究-以台北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楊雅婷(2008)。大社觀音山風景區步道登山健行者之休閒涉入與地方依戀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葉憲清(2005)。學校體育行政。台北市:師大書苑。
董俊男(2003)。目標涉入、自覺能力對賽前狀態焦慮強度、方向性與運動表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廖主民(1993)。誰能超越巔峰?談運動員的認知型態。中華體育季刊,7(1), 100-106。
熊鴻鈞(2008)。兩性運動團隊文化再造之個案研究。大專體育學刊,10(3),15-26。
劉盈足(2005)。公務員週末之休閒涉入與其休閒滿意度關係之探討-以彰化地區鄉鎮市公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劉選吉(2001)。我國甲組成棒選手自我效能和集體效能與團隊凝聚力間的關係及對運動表現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台中市。
鄭伯壎(1990)。組織文化價值觀的數量衡鑑。中華心理學刊,(32),31-49。
盧俊宏(1994)。運動心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蕭世豪(2007)。教練與選手團隊價值觀一致性、團隊承諾與團隊滿意度之關係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賴文泰、呂錦隆(2008)。應用涉入理論於運具選擇行為之研究。運輸計劃季刊,37(2),237-262。
謝明輝(2003)。衝突解決、團隊價值觀一致性與團隊滿意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謝明輝、高三福(2006)。從組織文化到運動團隊文化:研究的回顧與整理。大專體育,(85),92-97。
謝昀哲(2007)。大專甲組運動員團隊文化、團隊氣氛與團隊承諾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縣。
謝涵淳(2008)。臺北市參與網球運動者涉入程度與休閒需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蘇裕義(2008)。高雄市國小桌球運動代表隊組訓考量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顧萱萱、郭建志(譯)(2006)。消費者行為。台北市:學富文化(Leon G.Schiffman,Leslie Lazar Kanuk,2000)


二、外文部分
Bandura, A.(1986).Social foundation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Blackwell, R. D., Miniard, P. W., & Engel, J. F. (2001). Consumer Behavior (9th ed.). Ohio: South-Western.
Cheng, B. S.,Chou, L. F.,Huang, M. P., ﹠Jen,C. K.(2002). Shared team vaule and team effectiveness:Assessing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intrateam process. Manuscrip submitted for publication.
E. H. Schei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5),p. 168.
Exploration in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In T. Parson ﹠E. A.
Harter, S.(1992).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competence, affect, andmotivational orientation within the classroom: (Eds.), Achievement and motivation:A social-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pp.77-144).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vitz, M. E., & Dimanche, F. (1990). Propositions for testing the involvement construct in recreational and tourism contexts. Leisure Sciences, 12, 179-195.
Katzenbach, J. & Smith, D.(1993).“The Discipline of teams,”Harvard Business Review,71(2),pp.111-120
Kluckhohn,C. K. M.(1951). Value and value organization in the theory of action: An
Kyle, G., & Mowen, A. J. (2005). An examination of the leisure involvement-agency commitment relationship,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37(3),342-363.
Kyle, G., Graefe, A., Manning, R., & Bacon, J. (2003). An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isure activeity involvement and place attachment among hikers along the Appalachian Trail.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5(3), 249-273.
Laurent, G., & Kapferer, J. N. (1985). Measuring consumer involvement profile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2, 41-53.
Lewis, J. P.(1993).How to Build and Manage a Winning Project Team.New York,NY: 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Lumsden, G. & Lunsedn, D.(1993).Communicating in groups and teams: Sharing leadership. Belmont,California: Wadsworth Pub
Martens, R. (1987). Coaches guide to sport psychology.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Mohrman, S. A., Cohen, S. G. & Mohrman, A. M.(1995). Designing team-based organization: New forms for knowledge work.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
Mullin, B. J., & Hardy, S. (1993). Sport marketing. USA: United graphics.
Orlick, T.,&Partington,J(1988).Mental links to excellence.The Sport Psychologist,2,105-130.
Parsons,T.(1951).The social system.New York:Free Press.
Peters,T.J.,& Waterman.R.H.(1982). In search of excellence: Lessons from America’s best-rum companies. New York: Hawper & Row.
Pettigrew,A.M.(1979). On studying organizational culure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4:570-581 Press.
Robbins S.P.(1993)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Prentice-Hall.
Rokeach,M.(1973).The nature of human vaules.New york:Free Press.
Salas, E., Dickinson, T. L., Converse, S. A. & Tannenbaum, S. I.(1992).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Team Performance and Training. Teams: Their Training and Performance. Norwood, NJ: 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Selin, S. W., & Howard, D. R. (1988). Ego involvement and leisure behavior: A conceptual specifica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0, 237-244.
Sherif, M., & Cantril, H. (1947). The psychology of ego involvement,social attitudes and identifications. New York: Wiley. Shils(Eds.),T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action.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Solomon, M. R. (2002). Consumer Behavior-Buying, Having and Being. NJ: Prentice-Hall.
Stone, R. N. (1984). The marketing characteristics of involvement.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11, 210-215.
Weinberg, R. Gould, D., & Jackson, A.(1979).Expectations and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test of Bandura’s self-effiacy theory.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11(4),320-340.
Weiss, M. r., & Chaumeton, N.(1992).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 in sport. In T. Horn(Ed.), Advances in sport psychology (pp. 61-100). Champaign,IL:Human Kinetics.
Zaichkowshy, J. L. (1985). “Measuring the Involvement Construct”,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Vol.12,, pp. 341-35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