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34.204.172.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2 18:3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潘芊曄
研究生(外文):Pan Chien Yeh
論文名稱:舞蹈與多媒體結合創作研究—以《好久不見》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Long Time No See"-A Study on the Dance Choreography with Multi-media
指導教授:楊桂娟楊桂娟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舞蹈學系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戲劇舞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0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0
中文關鍵詞:舞蹈創作多媒體跨領域創作表演藝術好久不見
外文關鍵詞:ChoreographyMulti-mediaInterdisciplinary ArtPerforming ArtLong Time No Se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81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本研究是以舞蹈創作與多媒體影像結合之創作為主軸,探討舞蹈與多媒體影像融合的多元演出形式,進而於舞台實踐自身創作結果。因此在文獻探討方面是以追溯舞蹈藝術與科技結合的源流為開端,了解舞蹈藝術結合科技的脈絡,並列舉著名跨領域演出團體以分析其演出內容與形式,進而以自身創作實踐探究數位影像媒體等電腦科技介入舞蹈創作所帶來的影響。
《好久不見》為結合肢體與影像的創作,舞作思想核心以筆者的成長歷程出發,透過詩文的發想勾勒動作雛形,舞台影像內容來自拍攝舞者肢體與特定環境後,再經由後製技術輔助所構成。最後將影像置放於舞臺以融合舞者身影,延展舞台的幻想空間。本創作希望透過舞蹈與科技的結合,以探究跨領域藝術作品後續發展的可能性之外,並期望此研究能成為提供國內舞蹈愛好者參考與學習的文獻資料。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combination of dance choreography & multi-media image, discussing the form and style of multiple performing arts. Moreover, the author’s choreography creation is the realization of this study. A preliminary review of the origin of dance art which combined with technology leads to the trend of this type of performance. In addition, an analysis of some shows of famous interdisciplinary performing groups clarifies certain performing content & style. Finally, a discussion on the author’s choreography helps to discover the influence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volving with the creation of dance performance.
“Long Time No see” is a creation which combined physical movement with image. The blueprint of this creation is the author’s growing-up background. Inspired by poem & prose, the chorographical movement is added to this creation. The original image is the dancer’s movement under a special environment. By applying further multi-media technology, the video played on stage would form an interaction with the dancer to extend the room for imagination in the end. Hopefully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dance 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a discussion on the possibi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disciplinary art could be done. Also, this study aims to become the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範圍
第三節 研究步驟與架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章 表演藝術跨領域創作之內容與形式探討
第一節 舞蹈結合跨領域演出的歷史脈絡
第二節 多媒體工具與舞蹈在舞台空間中的呈現
第三節 跨領域藝術團體演出內容與形式
第四章 《好久不見》作品內容與形式分析
第一節 創作動機
第二節 創作理念與學理基礎
第三節 創作內容與形式分析
第四節 舞蹈相關元素分析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自我創作之檢視
第二節 演出製作之心得
參考文獻
附錄一、編舞者經歷
附錄二、《好久不見》-演出宣傳海報
附錄三、《好久不見》-演出節目單
附錄四、《好久不見》-觀眾問卷調查表
附錄《好久不見》演出企劃書製作
第一節 演出緣起
第二節 演出相關工作內容
第三節 經費預算表與預期效應
中文文獻
1.葉錦睿(2005),《數位藝術概論-電腦時代之美學、創作及藝術環境》,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2.歐建平(2005),《你不可不知道的世界頂尖舞團及其歷史》,台北:高談文化。
3.李立亨(2000),《我的看舞隨身書》,天下文化。
4.伍曼麗主編(1999),《舞蹈欣賞》,台北市:五南。
5.Walter Benjamin(班雅明,1892-1940)著,許綺玲譯(1998),《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臺北市 : 臺灣攝影工作室。
6.石計生(2003),《藝術與社會-閱讀班雅明的美學啟迪》,左岸文化。
7.Susanne. K. Langer(蘇珊‧朗格),劉大基等譯(1991),《情感與形式》,台北:商鼎。
8.席慕蓉(1988),席慕蓉詩集《七里香》,台北:圓神
9.歐笠嵬(2008),《十顏十色》,台北:時報。
10.尚-多明尼克.鮑比 (Jean-Dominique Bauby) ,邱瑞鑾譯(1997),台北:大塊文化。
英文文獻
1.Judy Mitoma(2003), Elizabeth Zimmer, Dale Ann Stieber, Envisioning Dance on Film and Video, New York:Routledge
2.Katrina McPherson (2006), Making video dance, New York:Routledge
3.Carol M.Press(2002), The Dancing Self: creativity, modern dance, self psychology and transformative education, Hampton Press.
中文期刊
1.林宏璋 計畫主持人:《界線內外﹕跨領域藝術在台灣》。財團法人國家文藝基金會委託研究計畫案,2004年6月。
2.盧健英,〈等待舞蹈的「接班人們」〉,《表演藝術》173期,2007年5月。
3.陳瑤,〈影像入侵,劇場也瘋狂〉,《表演藝術》137期,2004年5月,p.44-46
4.顧哲誠,〈從電腦媒體LIFE FORMS的運用與舞蹈表演藝術的關係〉,台南女子術學院舞蹈系刊,1991年8月,頁35-43。
5.羅苑韶,〈蒙塔沃與艾維爾 快樂慢舞雙人行〉,《表演藝術》174期,2007年6月,p.34-37
6.古名伸,〈科技流轉中舞動繽紛革命〉,《表演藝術》194期,2009年2月,p.62-65
7.廖俊逞,〈科技+劇場=表驗藝術的實驗進行式〉,《表演藝術》194期,2009年2月,p.34-37
研討會論文、學位論文
1.李瑞翔(2003)。2003舞蹈空間中虛擬與真實人物的對話。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暨動畫理論與實務研討會。
2.林珮淳 蔡濠吉(2006),<總體藝術美學之探討>《2006 後設計發展國際研討會》,2006樹德科技大學後設計發展國際研討會期刊論文。
3.陳逸民(2005)。舞蹈與電腦多媒體之研究-電腦科技初探。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研究所碩士論文。
4.曾于真 (2008)。《擦布》「影像結合舞蹈」跨領域創作與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5.陳韻如 (2008)。「《非墨之舞》互動多媒體與舞蹈之跨領域創作與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網路
1.Essays by Douglas Rosenberg
http://www.dvpg.net/essays.html 2008/12/20
2.David Z. Saltz defining interactive media
http://muse.jhu.edu/login?uri=/journals/theatre_topics/v011/11.2saltz.html 2008/12/22
3.多媒體與溝通的藝術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th6_500/index.html 2008/12/22
4.〈Dance and Multimedia〉
http://www.worldwidedanceuk.com/content.asp?CategoryID=1446 2008/12/15
5.「藝術與人文教育」第二篇第七章 科技與藝術教育摘要 李賢輝 / 張恬君
http://info.taiwantt.org.tw/phpbb2/viewtopic.php?t=732
6.台北藝術推廣協會:比爾‧提‧瓊斯,〈盲目約會〉
http://www.taf.org.tw/old/billt_link.htm
7.Igneous
http://www.igneous.org.au/index.htm 2006/6/30
8.彼岸花介紹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D%BC%E5%B2%B8%E8%8A%B1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