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中文書籍
‧羅伯特.艾得金著/黃麗絹譯,《藝術開講》,台北:藝術家,1996年。
‧康丁斯基著/吳瑪悧譯,《點線面》,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85年9月
初版,2009年1月再版。
‧Anna Moszynska著/黃麗娟譯,《抽象藝術》,台北,遠流,1999。
‧諾伯特‧林頓(Norbert Lynton)著;楊松鋒譯,《現代藝術的故事》,台
北,聯經,2003年12月。
‧Herschel B‧Chipp著;余珊珊譯,《現代藝術理論ⅠⅡ》,台北,遠流,
2004年。
‧朱伯雄主編,《世界美術史》,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6年。
‧彭吉象主編,《中國藝術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
‧陳傳席著,《中國繪畫理論史》,台北,東大圖書發行;三民總經銷,1997。
‧康丁斯基著/吳瑪悧譯,《藝術的精神性》,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85年8月初版,2006年8月11版。
‧康丁斯基著/吳瑪悧譯,《藝術與藝術家論》,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5年初版,1998年9月再版。
‧劉文潭著,《現代美學》,台北,臺灣商務,1967年7月初版(一刷),
2002年9月初版(18刷)。
‧維根斯坦著/蔡政宏譯,《論色彩》,台北縣新店市,桂冠,2004年。
‧趙雅博著,《抽象藝術論》,台北,大中國圖書,1979年8月再版。
‧葉瑾睿著,《數位「美」學?:電腦時代的藝術創作及文化潮流剖析》,
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8年5月。
‧侍少華著,《中國書刻藝術》,北京,榮寶齋出版社,2008年6月。
‧蔣跃著,《繪畫形式語言研究.多維視野下的繪畫形式理論研究》,合肥,
安徽美術出版社,2009年1月。
‧馬場雄二著/王秀雄譯,《美術設計的點、線、面》,台北,大陸書局,2001
年8月,20版。
‧Riva Castleman著/張正仁譯,《二十世紀版畫藝術史》,台北,遠流,
2001。
‧馬永建著,《現代主義藝術20講》,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
年。
‧Harald Johnson著 / 邱芳信譯,《數位列印/輸出聖經》,台北,旗標出版,2005年。
‧ Benedetto Croce著,傅東華譯,《美學原理》,台北商務,1986年。
‧ 余秋雨著,《藝術創造工程》,允晨文化,1993年。
◎外文書籍
‧ShiffRichard、AllisonEllyn Childs、Colsman-FreybergerHeidemarie、
Mancusi-UngaroCarol、 NewmanBarnett、WhiteBruce,《Barnett Newman :
a catalogue raisonne》, New York ,Barnett Newman Foundation 。
‧John Ross、Clare Romano、Tim Ross,《The Complete Printmaker:
Techniques,Traditions,Innovations》,New York,The Free Press。
‧Schminke, Karin、Krause, Dorothy Simpson、Lhotka, Bonny Pierce,《Digital Art Studio: Techniques for Combining Inkjet Printing and
Traditional Artist’s Materials》,Watson-Guptill Pubns。
◎期刊
劉永仁:<線形書寫-創造視覺無垠之軌跡>,台灣,《藝術家》第358期,2005年,藝術家出版社。
李蓮舫:<線條與質感在藝術欣賞上的意義>,台灣,《藝術家》第151期,頁270~273,1987年12月,藝術家出版社。
全心:<線條藝術再探>,廣州華南師範大學美術系學報,第四期,
2001年。
林芳穗:<線條吻合情緒感覺之研究>,商業設計學報第3期,頁59~75,1999年。
王秀如 , 林明男:<情緒線條其表現形式之研究>,商業設計學報第9期,頁149~158,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