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書(依姓氏筆劃排列):
(一)王澤鑑,民法總則,筆者印行,1990 年7 月。
(二)王澤鑑,債法原理第一冊,基本理論債之發生,三民書局,2000 年。
(三)王甲乙、楊建華、鄭健才,民事訴訟法新論,三民書局,2001 年8月。
(四)王伯儉,工程人員契約法律實務,二版三刷,永然文化出版社。
(五)王伯儉,工程糾紛與索賠實務,元照出版社,2002 年。
(六)王伯儉,工程契約法律實務,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8 年10 月。
(七)中華民國商務仲裁協會編著,仲裁案例選輯(I)二版,1999 年5 月。
(八)中華民國商務仲裁協會編著,仲裁案例選輯(II)一版,1998 年2 月。
(九)中華民國商務仲裁協會編著,仲裁案例選輯(III)一版,1999 年1 月。
(十)中華民國商務仲裁協會編著,工程仲裁案例選輯(I)一版,2000 年12月。
(十一)尹章華,公共工程與採購法,1998 年6 月。
(十二)史尚寬,債法各論,筆者印行,1986 年11 月。
(十三)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編著,公共工程爭議處理案例彙編(I),1997年11 月。
(十四)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編著,公共工程爭議處理案例彙編(II),1997年12 月。
(十五)公共工程委員會,政府採購爭議處理事件案源及問題類型分析,2004年9 月。
(十六)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上),輔仁大學法學叢書,2003 年1 月。
(十七)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下),輔仁大學法學叢書,2003 年3 月。
(十八)邱聰智著,新訂債法各論(中),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2 年10 月。
(十九)李家慶,工程法律與索賠實務,中華民國仲裁協會,2004 年9 月
(二十)李家慶計劃主持,李念祖、宋耀明共同主持,公共建設永續發展人員教育-第二期:各機關辦理公共工程常見司法爭議類型化之研究,2003 年。
(二十一)李井杓,仲裁協議與裁決法理之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
年9 月。
(二十二)李虎,國際商事仲裁裁決的強制執行,法律出版社,2000 年10月。
(二十三)林明鏘,營建法學研究,元照出版社,2006 年11 月。
(二十四)林誠二,民法債編各論(中),瑞興圖書,2002 年3 月。
(二十五)林誠二,民法理論與問題研究,1991 年7 月。
(二十六)林誠二,民法債編(下),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 年3 月。
(二十七)林誠二,民法債編各論講義(下),國立中興大學圖書部印行,1998年9 月。
(二十八)施啟揚,民法總則,三民書局,1987 年4 月。
(二十九)姚志明,債務不履行-不完全給付之研究,元照出版社,2000 年11 月。
(三十)姚志明,誠信原則附隨義務之研究,元照出版社,2003 年2 月。
(三十一)張水波、何伯森編著,FIDIC 新版合同條件導讀與解析,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2 年。
(三十二)張斌生,仲裁法新論,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 年1 月。
(三十三)孫森炎,民法債編總論,筆者印行,1990 年10 月。
(三十四)黃立,民法總則,元照出版公司,1999 年10 月
(三十五)黃立主編,民法債編各論(上),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2 年7 月。
(三十六)黃茂榮,債法各論,植根法學叢書編輯室,2006 年9 月再版。
(三十七)陳煥文,仲裁法逐條釋義,崗華傳播事業有限公司,2002 年10月。
(三十八)曾隆興,現代非典型契約論,筆者印行,1998 年4 月修訂八版。
(三十九)曾隆興,修正民法債編總論,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0 年3月。
(四十) 民國16 年至92 年最高法院判例要旨,最高法院發行,2004 年2月再版。
(四十一)楊仁壽,法學方法論,1986 年11 月。
(四十二)楊榮新,仲裁法理論與適用,中國經濟出版社,1998 年4 月。
(四十三)楊崇森等人合著,仲裁法新論,中華民國仲裁協會,2002 年5月。
(四十四)蔡守智,營繕工程之行政管理:契約與規範,2000 年9 月3 日。
(四十五)鄭玉波,民法債編各論(上冊),著者印行,1991 年10 月。
(四十六)謝哲勝、李金松,工程契約理論與求償實務,漢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5 年11 月。
(四十七)戴修瓚,民法債編各論,三民書局,1979 年9 月。
二、期刊(依姓氏筆劃排列):
(一) 王維志、賴宇亭、劉正章,施工界面因素對工程進度之影響評估,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刊,第16 卷第4 期,2004 年12 月。
(二) 王澤鑑,舉重明輕、衡平原則與類推適用,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八),1998 年8 月。
(三) 古嘉諄,工程契約之「老」與相關爭議,月旦法學教室第65 期,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8 年2 月。
(四)古嘉諄,工程契約索賠條款之研究-以國際諮詢工程師聯合會260(FIDIC)1999 年版<新紅皮書>為例,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三),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五)池泰毅,監督付款制度,工程法律實務研析,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12 月。
(六)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處理政府採購爭議事件成效評估及修法事宜之研究,2008 年10 月16 日。
(七)余文恭,從工程契約關係的動態發展論工程契約之解釋,營造天下,第107、108 期合訂本,2004 年12 月25 日。(八)余文恭,論工程契約之性質及其義務群,月旦法學第129 期,2006年12 月。(九)李家慶、蕭偉松,承商賠償責任限制之探討,營建知訊第270 期,2005年7 月。
(十)李家慶,工程計價漏項之爭議,營建知訊第181 期,1998 年2 月。
(十一)李家慶主編,工程爭議處理,台灣營建研究院,2003 年3 月。
(十二)李家慶、蕭偉松,工程仲裁未來之走向-先調後仲之爭端解決模式,仲裁第80 期,中華民國仲裁協會2006 年12 月31 日。
(十三)李家慶,政府採購法「先調後仲」機制與工程仲裁制度之興革,仲裁第83 期,2007 年10 月5 日。
(十四)李建良,論停建核四電廠的憲法爭議,月旦法學雜誌第67 期,2000年12 月。
(十五)李瑞研,衡平仲裁判斷之判定-兼評台灣高等法院八十八年重上字第四九二號判決,仲裁68 期,2003 年5 月30 日。
(十六)李念祖,政府採購法第85 條之1 第2 項規定之適用範圍及程序問題,仲裁第83 期,2007 年10 月15 日。
(十七)李惠貞,展延工期增加費用相關問題-兼論美國法之展期索賠,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二),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 年2 月。
(十八)李惠貞,展延工期增加費用相關問題,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二),元照出版公司,2006 年2 月。
(十九)吳光明,衡平原則與衡平仲裁,商事爭議之仲裁,五南出版有限公司,2002 年10 月。
(二十)吳光明,論衡平仲裁制度-我國仲裁法第31 條之檢討,仲裁71 期,2004 年5 月31 日。
(二十一)吳詩敏,衡平仲裁,工程法律實務研析,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12 月。
(二十二)林發立,工程合約實務問題泛論(四),工程合約之定義,在我國法律之定性、種類及特性,萬國法律第81 期,1995 年6 月。
(二十三)林誠二,情事變更原則之再探討,台灣本土法學第12 期,2000年7 月。
261
(二十四)林誠二,損害賠償總額預定違約金之損害舉證問題,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6 期,2002 年7 月。
(二十五)林鼎鈞,工期展延及補償之請求,工程法律實務研析,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4 年12 月。
(二十六)林孜俞,工程契約業主不為協力行為之效力,月旦法學雜誌第129期,2000 年7 月。
(二十七)林俊益,論衡平仲裁之概念,仲裁專刊第53 期,2008 年6 月。
(二十八)林俊益,論衡平仲裁判斷之撤銷,法官協會雜誌第2 卷第2 期,2000 年12 月。
(二十九)胡偉良,公共工程糾紛仲裁實務,商務仲裁,第50 期,1998 年6 月。
(三十)范光群,營建工程合約糾紛之預防與解決途徑,萬國法律,1996年。
(三十一)范光群、高瑞錚,公共工程交付仲裁之利與弊公聽會實錄(上),律師通訊,1994 年1 月。
(三十二)范光群、高瑞錚,公共工程交付仲裁之利與弊公聽會實錄(下),律師通訊,1994 年3 月。
(三十三)范素玲,談工期展延之爭議與求償,仲裁集刊第84 期,2007 年12月。
(三十四)陶家維,建立公平分擔風險的工程契約,國際工程合約研討會,泛太平洋律師協會國際工程委員會(Inter-Pacific Bar Association 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Projects)主辦,1994 年3 月。
(三十五)陳建宇,淺談工程合約工期之約定,營造天下第41 期,1995 年5 月。(三十六)陳煥文,政府採購及公共工程契約爭議之解決途徑,仲裁第53期,1993 年5 月27 日。
(三十七)陳希佳,仲裁前置程序是否為將爭議提付仲裁之前提條件,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二),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 年2 月。
(三十八)陳希佳,政府採購法第85 條之1 第2 項修訂之實務面影響,工程法律務研析(四),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8 年9 月。
(三十九)陳俐宇,逾期罰款,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二),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 年2 月。
(四 十)黃泰鋒,公共工程常見爭議概述及解決之道,中律會訊第3 卷第5期,2001 年2 月。
(四十一)黃茂榮等,承攬之終止與解除之效力-民法研究會第五次研討會紀錄,法學叢刊第166 期,1997 年4 月。
(四十二)黃立,先調後仲機制下調解程序與仲裁程序之關係,仲裁第83期,2007 年10 月5 日。
(四十三)許瑩珍,政府採購法第85 條之1 第2 項規定之適用範圍及程序問題,仲裁第83 期,2007 年10 月15 日。
(四十四)楊智斌、尹碧娟,國外工程遲延分析技術之比較(上),營建知訊第281 期,2006 年6 月。(四十五)楊智斌、尹碧娟,國外工程遲延分析技術之比較(下),營建知訊第283 期,2006 年8 月。(四十六)楊淑文,工期展延之爭議與履約調解,月旦法學雜誌第143 期,2007 年3 月。(四十七)蔡欽源,工程合約簽訂後遲延簽發開工通知交付工地之損害賠償請求,工程仲裁案例選輯(I),中華民國仲裁協會,2000 年12 月。
(四十八)顏玉明,營建工程契約進度及工期問題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129 期,2006 年2 月。(四十九)顏玉明,營建工程工期問題之給付,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二),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 年2 月。
(五十)藍秉強,工程爭議案索賠之準備(上),營造知訊第273 期,2005 年10 月。
(五十一)藍秉強,工程爭議案索賠之準備(下),營造知訊第274 期,2005年11 月。
(五十二)藍瀛芳,合意公開仲裁判斷,仲裁第80 期,中華民國仲裁協會,2006 年12 月31 日。
(五十三)藍瀛芳,如何擬定公平合理的仲裁條款,仲裁第69 期,2004 年9 月。
(五十四)藍瀛芳,先調後仲機制下調解程序與仲裁程序間之關係,仲裁第83 期,2007 年10 月5 日。
(五十五)羅明通,論工期展延費用之風險分擔(上)-從不可歸責於廠商之角度談起,營造知訊第232 期,2002 年5 月。
(五十六)羅明通,論工期展延費用之風險分擔(下)-從不可歸責於廠商之角度談起,營造知訊第233 期,2002 年6 月。
(五十七)羅明通,公平合理原則與不可歸責於兩造之工期延宕之補償,月旦法學第91 期,2002 年12 月。
(五十八)羅明通,政府採購法第85 條之1 第2 項規定之適用範圍及程序問題,仲裁第83 期,2007 年10 月5 日。
(五十九)羅昌發,政府採購法第85 條之1 第2 項修訂對工程爭議調解實務之影響,仲裁第83 期,2007 年10 月15 日。
三、學術論文(依姓氏筆劃排列)
(一)呂純純,公共工程逾期爭議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年1 月。
263
(二)吳翔文,工程遲延相關爭議問題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專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年6 月。(三)林曉瑩,商業仲裁人之比較研究,東吳大學法學碩士論文,1994 年6月。
(四)黃紋綦,工程契約風險之研究:以公共工程為中心,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年6 月。(五)郭立志,RC 構造建築物工程估算模式之建立,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碩士論文,1990 年7 月。
(六)陳玉潔,工程契約變更之爭議問題,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年6 月。(七)楊蔚,營造公共工程免責條款問題之研究,中央大學土木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年6 月。(八)葉英蕙,工程契約履行擔保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年6 月。
(九)鄭明龍,營建工程遲延分析,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碩士論文,2003 年1 月。
(十)鄧民治,論工程契約爭議之仲裁,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年6 月。
(十一)蔡玉琪,公共工程遲延與違約金問題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8 年6 月。(十二)盧仲昱,營建工程契約遲延問題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年7 月。
(十三)盧世欽,營建工程契約糾紛之分析,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碩士學程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5 年5 月。
(十四)藍秉強,由木柵線捷運工程仲裁案論工程遲延免責約款及風險分配,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年。
(十五)謝家佳,公共工程工期展延爭議法律問題之研究,台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8 年1 月。(十六)薛西全,兩岸仲裁制度之比較研究,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博士論文,2004 年5 月。
(十七)顧美春,工程契約風險分配與常見爭議問題之研究,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年6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