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Certeau, M. (2008). 〈城中漫步〉,汪民安、陳永國、馬海良(主編)《城市文化讀本》,頁164-175。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中國時報(2004.05.06)。〈最佳專輯製作人 周杰倫編排、音符、詞意俱佳 謝宇威打破傳統客語音樂聲調〉,《中國時報》,D4版。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中國時報(2004.10.21)。〈客家人是一支日不落的族群 六千萬漂泊全球客家人若要如一首歌傳唱不絕 須靠年輕人以文藝動力發揚光大〉,《中國時報》,A16版。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中國時報(2007.10.20)。〈音樂會明晚「響」宴〉,《中國時報》,C2版。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方琳琳、黃春柳譯(2009)。《日常生活實踐1.實踐的藝術》。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原書de Certeau, M. [1984].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王志宏譯(2008)。《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導論》。北京:商務。(原書Highmore, B. [2002]. Everyday life and cultural theory: An introduc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王甫昌(2002)。〈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文化研究月報》,13。上網日期:2008年11月26日,取自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13/journal_park85.htm
王明珂(1994)。〈過去、集體記憶與族群認同:台灣的族群經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文集》,頁249-274。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王柏蓁(2007)。〈從流行音樂看台灣的愛情價值觀:1998-2007〉,《網路社會學通訊》,67。上網日期:2009年12月28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67/67-09.htm
王超群(2004.10.21)。〈客家藝術現代化 向世界發聲 台灣應自許為當今世界客家平台 促成客家人與全球接軌〉,《中國時報》,A16版。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王雯君(2005)。〈客家邊界:客家意象的詮釋與重建〉,《東吳社會學報》,18:117-156。北美新浪網(2008)。〈第十九屆金曲獎頒獎典禮 曹格聲音集中2票險勝陳奕迅〉。上網日期:2008年12月30日,取自「北美新浪網」http://news.sina.com/oth/kwongwah/502-104-103-124/2008-07-06/01053043510.html
古國順(2005)。〈緒論〉,古國順(主編)《台灣客語概論》,頁2-34。台北:五南。
台灣客家音樂網(2002)。〈細說客家音樂〉。上網日期:2008年11月1日,取自「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網站」http://music.ihakka.net/web/01_music_index.aspx
田瑜萍(2003.08.03)。〈《第十四屆金曲獎-評審的話》台語男演唱人11票贊成從缺 唱腔與創新不見兩全〉,《中國時報》,D2版。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石之瑜(2003)。《社會科學方法新論》。台北:五南。
江國豪(2004)。《非主流音樂之台灣意識研究:以1980年代後之歌曲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臺灣客籍作曲家-湯運煥簡介〉。上網日期:2009年06月24日,取自「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網站」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26357&ctNode=1838&mp=1828
行政院新聞局(2007)。〈行政院新聞局九十六年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徵選要點〉。上網日期:2010年2月5日,取自「行政院新聞局網站」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34779&ctNode=4169
行政院新聞局(2008a)。〈金曲獎沿革〉。上網日期:2008年12月13日,取自「行政院新聞局網站」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20281&CtNode=3747&mp=3
行政院新聞局(2008b)。〈金曲獎獎勵要點〉。上網日期:2008年12月22日,取自「行政院新聞局網站」http://www.gma2008.org.tw/gma_prize.html?exampleSessionId=1230689361421
行政院新聞局(2009)。〈行政院新聞局九十八年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徵選要點〉。上網日期:2010年1月28日,取自「行政院新聞局網站」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49988&ctNode=4169
行政院新聞局(2010)。〈金曲獎沿革〉。上網日期:2010年2月12日,取自「行政院新聞局網站」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20281&CtNode=3747&mp=3
何東洪(2004)。《從陽光合唱團到《無緣》的吳盛智:一個當代客家流行音樂「先驅者」的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
何東洪(2007)。〈音樂語言與族群語言的拉扯-論金曲獎以音樂類型分類的必要〉,《媒觀會訊》,6。上網日期:2009年11月14日,取自 http://www.mediawatch.org.tw/node/1262
吳宏昌(2003)。〈現代客家流行歌謠之父-吳盛智〉,國立聯合大學學生事務處(編)《油桐花下談客家、話苗栗》,頁9-11。苗栗:國立聯合大學。
吳飛(2009)。〈「空間實踐」與詩意的抵抗-解讀米歇爾‧德塞圖的日常生活實踐理論〉,《社會學研究》,140:1-23。
吳榮順(2000)。〈從現有客家音樂現象來談「客家歌」的現況與未來蛻變〉,《新竹文獻》,2:66-71。呂鈺秀(2003)。《台灣音樂史》。台北:五南。
李永得(2006)。〈序-客家飲食文化〉,張瑞伶、蘇晨瑜(採訪、撰文)《食飽吂:22位客家名人飲食記憶地圖》,頁4-5。台北縣新店市: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李秀美(1999)。〈唱過一個世紀-流行歌曲時代篇〉,《台北畫刊》,382:25-29。
李宗盛(1999)。〈李宗盛:流行音樂跟著資本主義走〉,《遠見》,152:146-147。
李雨珍(2006)。〈全球化時代下本土音樂的在地與趨同-以客家流行音樂創作者「劉劭希」作品為例〉,《第六屆客家研究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李瑞斌(2007)。〈台灣唱片業發展現況〉。上網日期:2008年12月31日,取自財團法人台灣唱片出版事業基金會網頁http://www.rit.org.tw/98New_Folder/activity/taiwan%20music%20market.htm
李義(2002.11.28)。〈原鄉遠眺為客家藝文定位〉,《中國時報》,21版。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李碧勳(2002.04.10)。〈硬頸客人搖滾故鄉之歌 披荊斬棘組樂團、出專輯要讓客家音樂永遠傳唱〉,《中國時報》。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李天鐸(1998)。〈跨國媒體與華語流行音樂的政治經濟分析〉,《當代》,125:54-71。
肖平(2002)。《客家人》。四川:成都地圖。
阮正霖(2007.06.19)。〈林生祥:種樹定位世界民謠〉,《聯合報》,C1版。上網日期:2010年1月18日,取自「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
周建新(2005)。〈在路上:客家人的族群意象與文化建構〉,《客家文化特質與客家精神》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江西:贛州。
周雪美(1999)。《台灣客家傳統歌謠的語言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周群英譯(2005)。《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台北:韋伯。(原書Highmore, B. [2002]. Everyday Life and Cultural Theory: an introduc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周蔚譯(2001)。《語言的死亡》。台北市:貓頭鷹出版。(原書Crystal, D. [2000]. Language deat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林心如譯(2008)。《塞杜文選(一)-他種時間/城市/民族》。苗栗縣三灣鄉:桂冠圖書出版。(原書Ward, G. [2000]. The Certeau reader. Oxford: Wiley-Blackwell.)
林宜欣(2006)。《創作型搖滾樂團結合傳統音樂素材之研究─以好客樂隊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林采韻(2007.10.20)。〈《星期人物》三棲藝人謝宇威 最愛鹹蛋超人搭佛像〉,《中國時報》,A18版。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林彥亨(2003)。《客家意象之形塑:台灣客家廣播的文化再現》。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哲儀(2004.05.03)。〈八方曲風 十足誠意〉。上網日期:2010年4月8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4/new/may/3/today-fshow2.htm#top
林淳華(2003.04.18)。〈劉劭希 客語流行樂鬼才〉,《中國時報》,21版。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林淳華(2006.06.02)。〈劉劭希客家新音樂 入圍金曲東勢之光〉,《中國時報》,C3版。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林淳華(2007.01.03)。〈《早安中台灣》用音樂傳承客家文化〉,《中國時報》,C1版。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林清財(1995)。〈從歌謠看西拉雅族的聚落與族群〉,《平埔研究》論文集,頁475-498,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林清財(1998)。〈西拉雅族歌謠分布與族群遷徙〉,《平埔族的區域研究》論文集,頁203-227,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林銘嬈(2007)。〈現代客家歌曲中的客家詩-以顏志文的創作為例〉。上網日期:2010年2月2日,取自「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海外客家網」http://global.ihakka.net/taiwan/association/news_detail.php?g=99&sn=603
林錫霞(2007.07.05)。〈音樂新平台 不談政治拚創作〉,《聯合報》,C2版。上網日期:2010年2月12日,取自「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
林錫霞(2007.07.09)。〈客家音樂平台點火 開唱傳薪〉,《聯合報》,C2版。上網日期:2010年2月12日,取自「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
邱一帆(2003)。〈想望台灣客家社區介客語營造〉,國立聯合大學學生事務處(編)《油桐花下談客家、話苗栗》,頁13-20。苗栗:國立聯合大學。
邱彥貴、吳中杰(2001)。《台灣客家地圖》。台北市:貓頭鷹出版。
邱素惠(2006.05.06)。〈周董 最賣≠最具深度〉,《聯合報》,D2版。上網日期:2010年2月12日,取自「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
邱連枝(2002.04.26)。〈客家音樂求轉型拉攏E世代〉,《中國時報》。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邱雍閔(2002)。〈台灣社會運動音樂的語藝觀察-以「交工樂隊」之音樂內涵為例〉,「傳播與社群發展研討會」論文。台北,深坑。
邱禮濤(2008)。〈“MAKING DO”: USES AND TACTICS.〉。上網日期:2010年3月18日,取自「香港電影導演Herman Yau網站」http://www.hermanyau.com/cArticleDeCerteau.htm
柯永輝(1993)《解讀台灣流行音樂中的女性意涵》,國立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洪泉湖(2005)。《台灣的多元文化》。台北:五南。
洪惟仁(2002)。〈台灣的語言政策何去何從〉,施正鋒(主編)《各國語言政策-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頁501-542。台北:前衛。
倪炎元(2003)。《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台北:韋伯。
徐正光主編(1991)。《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台北:正中書局。
徐玫玲(2001)。〈流行歌曲在台灣-發展、反思和社會變遷的交錯〉,《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28:219-233。
翁秀琪(1998)。〈批判語言學、在地權力觀和新聞文本分析:宋楚瑜辭官事件中李宋會的新聞分析〉,《新聞學研究》,57:91-126。翁嘉銘(1996)。《迷迷之音:蛻變中的台灣流行歌曲》。台北:萬象。
翁嘉銘(2007)。〈勸世、寓言與童趣,寬容而溫柔〉。上網日期:2009年11月18日,取自「ayugo的每一次都是第一次網站」http://ayugo.pixnet.net/blog/post/6515146
袁千雯等譯(2009)。《概述通俗文化理論》。台北:韋伯。(原書Strinati, D. [2004].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Popular Culture (2nd e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袁世珮(2007.06.17)。〈金曲破天荒 林生祥拒領「客語」獎〉,《聯合報》,A6版。上網日期:2010年1月18日,取自「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
馬世芳(2007)。〈閒話金曲獎〉。上網日期:2008年12月25日,取自地下鄉愁藍調網http://blog.roodo.com/honeypie/archives/3490767.html
高怡萍(2004)。《徘徊於聚落與離散之間-粵東客家的族群論述與歷史記憶》。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高宣揚(2002)。〈流行文學和音樂〉,《流行文化社會學》,頁197-255。台北:揚智。
張君玫譯(2002)。《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原書 Storey, J. [1999]. Culture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 Arnold.)
張宏忠、劉曜(2007)。〈客家移民與原鄉意識之研究-以鐵漢清河宗親會為例〉,國立聯合大學苗栗學研究中心(編)《國立聯合大學第三屆苗栗學學術研討會「地域、族群與文化」論文集》,頁19-40。苗栗:聯合大學。
張美君(1997)。〈回歸之旅:八十年代以來香港流行曲中的家國情〉,陳清橋(編)《情感的實踐:香港流行歌詞研究》,頁45-74。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張倩瑋(2005.06.09)。〈客語樂壇異軍突起 新人築夢勇敢出輯〉,《新台灣新聞週刊》,481。上網日期:2010年03月08日,取自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22193
張釗維(1991)。〈流行歌謠詞曲作家大事記初稿〉,《聯合文學》,82:130-151。
張釗維(2003)。《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台灣現代民歌運動史》。台北:滾石文化。
曹競元(2001.11.04)。〈《多元族群嘉年華會創新客家音樂》交工樂隊內斂,謝宇威大膽〉,《中國時報》。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梁岱琦(2007.06.17)。〈音樂不分家 過來人 客家歌手更難獲重視〉,《聯合晚報》,3版。上網日期:2010年1月18日,取自「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
梁鴻彬(2007.12.08)。〈傳藝大戲一場好吃的演唱會〉,《中國時報》,C2版。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許文媛(2004.04.08)。〈客家歌曲大賽新秀輩出〉,《中國時報》,C2版。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郭書吟(2006)。《掌中春秋,百年癡迷-霹靂布袋戲迷文化》。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友芳(1999)。《台灣國語流行音樂錄影帶(Music Video)中之性別論述》。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正國譯(1993)。《瞭解庶民文化》。台北:萬象。(原書Fiske, J. [1989].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London: Unwin Hyman.)
陳玉箴譯(2003)。《媒介概念十六講》。台北:韋伯。(原書Silverstone, R. [1999]. Why study the media? London: Sage.)
陳坤宏(1995)。《消費文化與空間結構:理論與應用》。台北:詹氏。
陳奈君(1991)。《流行歌曲與文化消費》。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音樂組碩士論文。
陳怡仲(1994)。《中國古代小說中的劍及其文化意象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板、李允斐(1991)。〈日久他鄉是故鄉-台灣客家建築初探〉,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頁30-47。台北市:正中。陳美蓉(2009)。《從傳統到現代:客家電視台新聞華客語詞彙對應與轉換之探析》。國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郁秀(1996)。《音樂台灣》。台北:時報文化。
陳逸君(2005)。〈「七界內」的客家意識初探-思考彰化竹塘地區福佬客族群意識之研究途徑〉,《研究與動態》,12:221-233陳愛珠(2002.02.19)。〈《人物側寫》歌手黃翠芳聲訴思親情,客語創作「做得冇?」〉,《中國時報》,桃竹苗縣市新聞合版。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陳運棟(2007)。〈源流篇〉,徐正光(主編)《台灣客家研究概論》,頁19-41。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陳齊家(2007)。《1980年代以後客家創作歌曲之發展、反思與覺醒》。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慶仁(2008.07.10)。〈金曲評審內幕作品探索〉,《宋銘的音樂部落格》。上網日期:2010年2月18日,取自「宋銘的音樂部落格網站」http://blog.chinatimes.com/chris/archive/2008/07/10/297514.html
彭倩文譯(1993)。《搖滾樂社會學》。台北:萬象。(原書Frith, S. [1978]. The sociology of rock. London: Constable.)
彭靖純(2005)。《竹東地區客家山歌研究》。台北市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彭維杰(2001)。〈檢視台灣客家歌謠的文化內涵〉,《國文學誌》,5:321-357。曾喜城(1999)。《台灣客家文化研究》。台北:台灣分館。
曾逸昌(2008)。《客家通論-蛻變中的客家人新版》。苗栗:曾逸昌。
曾瑞媛(1993)。《桃竹苗客家童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曾慧佳(1998)。《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台北:桂冠。
馮建三譯(1995)。《電視,觀眾與文化研究》。台北:遠流。(原書Morley, D. [1992]. Television, audiences, and cultural studies. New York: Routledge)
黃秀政、李昭容、郭佳玲(2007)。〈羅香林與客家研究〉,《興大歷史學報》,18:291-314。黃秀慧(2004.04.05)。〈起步比劉劭希、「交工」都早 他,希望自己的歌聽起來像法國音樂…〉,《中國時報》,D4版。上網日期:2010年3月5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黃秀慧(2005.05.26a)。〈還記得劉劭希、謝宇威嗎?期待再次聽到他們吟唱土地、人文和生命〉,《中國時報》,D4版。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黃秀慧(2005.05.26b)。〈《金曲倒數321》生祥與瓦窯坑3 自然捲 王宏恩 濃濃生活味 闖出一片天〉,《中國時報》,D4版。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黃秀慧(2007.06.29)。〈黃連煜批林生祥得了便宜還賣乖〉,《中國時報》,D3版。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黃純彬(2007)。《試論客家流行音樂》。上網日期:2008年10月8日,取自「客家鄉土資料庫網站」http://tw.myblog.yahoo.com/jw!Ua8G9MeeGRiDM1mfOk2oKA--/article?mid=285
黃連煜(詞曲)(2007)。〈海深嗎〉。《2007BANANA》。台北:典選音樂。
黃筱(2003.09.08)。〈劉劭希:我寫歌、唱歌,為的是保存客語!〉,《新台灣新聞週刊》。上網日期:2010年3月1日,取自「新台灣新聞週刊網站」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15167
黃賜(2008.07.08)。〈掌聲鼓勵19屆金曲獎評審〉,《宋銘的音樂部落格》。上網日期:2010年2月18日,取自「宋銘的音樂部落格網站」http://blog.chinatimes.com/chris/archive/2008/07/08/297039.html
黃輝珍(2004)。〈前言 音樂新潮流〉,鐘修賢等(編)《第十五屆金曲獎專刊》,頁1-2。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黃鶴(2004)。〈客家山歌的情戀母題與植物意象探析〉,《華南理工大學學報》,6(3):36-40。
新浪新聞網(2008)。〈資料:臺灣金曲獎的歷史和由來〉。上網日期:2008年11月13日,取自「新浪新聞網」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080620/479647.html
楊長鎮(1991)。〈社會運動與客家人文化身份意之甦醒〉,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頁184-196。台北:正中書局。楊建章、呂心純(2009)。〈音樂學研究的空間新視野〉,《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1(1):15-23。楊國鑫(1998)。〈台灣客家創作歌曲的形成與發展〉,《客家民俗文化研討會單篇論文》,桃園:中央大學客家文化研究中心。
楊蕙嘉(2009)。《當代客家流行歌曲的族群再現與文化認同》。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詹佩甄(2005)。《「周杰倫」現象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俐俐(2007)。《台灣客家創作歌曲在客語教學上的運用:以陳永淘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客家社會與文化在職專班研究所碩士論文。臧汀生(1989)。《台灣閩南語民間歌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劉兆蘭(2003)。《近二十年台灣客家流行音樂出版市場之發展與現況》。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
劉劭希(2005)。〈回應黃純彬先生的試論客家流行歌曲〉。上網日期:2008年12月3日,取自「劉劭希的網路記事」http://blog.yam.com/94ione/article/5389180
劉星(1984)。《中國流行歌曲源流》。台中: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劉惠玲(2005)。《台灣客家文化運動與族群建構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劉雅芳(2002)。〈邁向一個民眾觀點的民眾音樂研究:國家族想像、城鄉意涵、日常生活以「歡喜看未來」2000年陳水扁總統競選歌曲專輯為例〉,《文化研究月報》,13。上網日期:2008年12月20日,取自http://www.cc.ncu.edu.tw/~csa/oldjournal/13/journal_park84.htm
劉煥雲、張民光、黃尚煃(2007)。〈台灣客家山歌文化之研究〉,《漢學研究集刊》,4:165-192。
潘國正(2006.05.11)。〈地方電台IC之音入圍金曲獎〉,《中國時報》,C1版。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練玉春(2003)。〈開啟可能性-米歇爾‧德塞都的日常生活實踐理論〉,《浙江大學學報》,33(6):145-147。
練玉春(2004)。〈論米歇爾‧德塞都的抵制理論-避讓但不逃離〉,《河北學刊》,2:80-84。
蔡琰、臧國仁(2007)。〈「創意∕創新」與時間概念:敘事理論之觀點〉,《新聞學研究》,93:1-39。鄭朝方(曲)(2007)。〈老屋〉。《髻鬃花》。台北:喜馬拉雅音樂股份有限公司。
鄭榮興(2004)。《台灣客家音樂》。台中:晨星。
盧嵐蘭(2005)。《媒介消費:閱聽人與社會》。台北:揚智文化。
盧嵐蘭(2007)。《閱聽人與日常生活》。台北:五南。
蕭俊明譯(2004)。〈思想的解放:論米歇爾‧德塞爾托的著述〉,《第歐根尼》,2004(1):42-62。(原著Cravetto, M. L. [2003]. The Emancipation of Thought: On the Work of Michel De Certeau. Diogenes, 50(3), 115-129.)
蕭新煌、黃世明(2001)。《台灣客家族群史政治篇》。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蕭蘋、蘇振昇(2001)。〈揭開風花雪月的迷霧:解讀台灣流行音樂中的愛情世界(1989-1998)〉,《新聞學研究》,70:167-195。賴怡鈴(2006.06.11)。〈最佳客語演唱人獎 劉劭希期待典禮上有客家表演〉,《中國時報》,D3版。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聯合報(2007.06.19)。〈何須用族群語言來分類〉,《聯合報》,A2版。上網日期:2010年1月18日,取自「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
謝欣倩(1997)。《宣傳車-城市中的流浪者》。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謝俊逢(2007)。〈音樂篇〉,徐正光(主編)《台灣客家研究概論》,頁294-319。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簡上仁(1988a)。〈上去高山望平川─談通俗音樂〉,《台灣音樂之旅》,頁113-118。台北:自立晚報。
簡上仁(1988b)。〈綁住台語歌的繩結〉,《台灣音樂之旅》,頁87-88。台北:自立晚報。
簡妙如(2003)。〈流行音樂意味著什麼?流行文化的科技、市場、差異主體與真誠性解構〉,《2003年年會論文》,上網日期:2010年3月18日,取自「中華傳播學會網站」http://commdb.nccu.edu.tw/ccs/history_paper_content.php?P_ID=182&P_YEAR=2003
簡妙如(出版中)。〈90年代後客家及原住民創作音樂中的原鄉想像與族群認同〉,《文化實踐與社會變遷》。顏如艷、楊金峯(2009)。〈梁文福歌詞作品中的文化情結與新加坡社會現象〉,《台灣東南亞學刊》,6(2):43-76。
顏志文(2005.10.31)。〈客家新音樂的十年回顧與展望〉。上網日期:2009年10月12日,取自「山狗大樂團網站客家觀點」http://my.so-net.net.tw/mtwind/words7.htm
羅世宏等譯(2004)。《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原書Barker, C. [2003]. 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2nd ed). Thousand Oaks: Sage.)
羅肇錦(2000)。〈台灣「漳州客」的失落與「四海話」的重構〉,徐正光(主編)《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宗教、語言與音樂》,頁267-283。台北:中研院民族所。蘇宜馨(2007)。《涂敏恆客家創作歌謠研究(1981─2000)》。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音樂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鐘修賢等編(2003)。《第十四屆金曲獎》。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鐘修賢等編(2004)。《第十五屆金曲獎專刊》。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欒棟、關寶艷譯(1990)。《阿多諾:藝術、意識形態與美學理論》。台北:遠流。(原書Jimenez, M. [1973]. Theodor W. Adorno: art, idéologie et théorie de l'art. Paris: Union générale d'éditions.)
英文部分
Adorno, T. & Hokheimer, M. (1999). The culture industry: Enlightenment as mass deception. In During, S. (Eds.), The cultural studies reader(pp. 31-41). London: Routledge.
Adorno, T. (1941). On popular music. 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9, 17-48.
Adorno, T. (1991). The culture industry. London: Routledge.
Bennett, T. (1998). Culture: A reformer’s science. St Leonards: Allen & Unwin.
Best, B. (1997). Over the counter culture: Retheoriziing resistance in popular culture. In S. Redhead, D. Wynne & J. O’Connor(Eds.), The Clubcultures Reader: Readings in Popular Cultural Studies(pp.18-35). Oxford: Blackwell.
Boulding, K. E. (1956). The image: Knowledge in life and society.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Bourdieu, P. (1997). The logic of practice. London: Polity.
Calhoun, C. J., LiPuma, E. & Postone, M. (1993). Bourdieu: Critical perspective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ambers, I. (1987). Maps for the metropolis: A possible guide to the present. Cultural Studies, 1, 1-22.
Chambers, I. (1990). Popular music and mass culture. In J. Downing, A. Mohammadi & A. Sreberny-Mohammadi(Eds.), Questioning the Media: A Critical Introduction(pp. 308-317). Newbury Park: Sage.
Clarke, J. (1976). Style. In S. Hall & T. Jefferson(Eds.), Resistance through rituals: Youth subcultures in post-war Britain(pp. 175-191). London: Hutchinson.
Connell, J. & Gibson, C. (2003). Sound tracks: Popular music, identity and place. London: Routledge.
de Certeau, M. (1984).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de Certeau, M. (1997). Culture in the plural.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Duncan, J. & Ley, D. (1993). Place/ culture/ represent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Fairclough, N. (1995). Media discourse. London: Arnold.
Fiske, J. (1989).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London: Unwin Hyman.
Fontana, A. & Frey, H. (1998). Interviewing: The art of science. In N. Denzin & Y. Lincoln (Eds.),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qualitative materials(pp. 361-376). London: Sage.
Foucault, M. (1980).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New York: Pantheon.
Frith, S. (1978). The sociology of rock. London: Constable.
Gendron, B. (1986). Theodor Adorno meets the Cadillacs. In T. Modleski (Ed.), Studies in entertainment(pp. 272-308). Bloomington, 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Hall, S. & Jefferson, T. (Eds.). (1976). Resistance through rituals: Youth subcultures in post-war Britain. London: Hutchinson.
Hall, S. (1977). Culture, the media and the “ideological effect”. In J. Curran et al. (Eds.),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pp. 315-348). London: Arnold.
Hall, S. (1991). The local and the global: Globalization and ethnicity. In A. D. King, (Ed.), Culture, globalization and the world-system (pp. 19-39). London: Macmillan.
Harker, D. (1980). One for the money: Politics and popular song. London: Hutchinson.
Hebdige, D. (1979). Subculture: The meaning of style. London: Routledge.
Hebdige, D. (1988). Hiding in the light. London: Comedia.
Kafka, F. (1994). The trial[1925]. Harmondsworth: Penguin.
Kafka, F. (1997). The castle[1926]. Harmondsworth: Penguin.
Lamont, M. (1987).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3(3), 720-721.
Langer, B. (1988).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Contemporary Sociology, 17(1), 122-124.
Lippmann,W. (1922). Public opinion. New York: Macmillan.
Mackay, G. L. (1895). From far formosa: The island, its people and missions. New York: Adegi Graphics LLC.
Manuel, P. (1991). Salsa and the music industry: Corporate control or grassroots expression? In P. Manuel(Ed.), Essays on Cuban music. Lanham, M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McRobbie, A. (1989). Zoot suits and second-hand dresses. London: Macmillan.
Merrill, J. C. (1962). The image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en Mexican dailies. Journalism Quarterly, 39, 203-209.
Mohammadi, A. (1995). Cultural imperialism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J. Downing, A. Mohammadi, and A. Sreberny-Mohammadi (Eds.), Questioning the media: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pp. 362-378). Newbury Park: Sage.
Ó Murchú, H. (2000). Language, discrimination and the good friday agreement: The case of Irish. In J. J. Kirk & D. P. Ó Baoill (Eds.), Language and politics: Northern Ireland,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and Scotland (pp. 81-88). Belfast: 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 Cló Ollscoil na Banríona.
Packer, J. (2002.04.18-20). Towards peace, dignity and enrichment: Language policies in the 21st century. Speech delivered at the World Congress on Language Policies, Barcelona. Retrieved March 25, 2010, from http://www.linguapax.org/congres/packer.html
Reber, A. S. (1995).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2nd ed.). London: Penguin.
Schiller, H. (1991). Not yet the post-imperial era.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8, 13-28.
Slobin, M. (1993). Subcultural sounds: Micromusics of the west. Hanover, NH: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Thompson, J. B. (1984).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ideolog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Tomlinson, J. B. (1991). Cultural imperialism. London: Pinter.
Turner, G. (1992). British cultural studies: An introduction(2nd ed.). New York: Routledge.
Wallis, R. & Malm, K. (1984). Big sounds from small peoples. New York: Pendragon.
Ward, G. (2000). The Certeau reader. Oxford: Wiley-Blackwell.
Wong, D. (2004). Speaking louder: Asian American making music. 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