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11.24.17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03 18:2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興偉
研究生(外文):Hsing-Wei Liu
論文名稱:客家流行音樂的創作與實踐:解析金曲獎入圍客語專輯
論文名稱(外文):The Creation and Practice of Hakka Popular Music: A Study on Hakka Albums of Golden Melody Awards Finalists
指導教授:盧嵐蘭盧嵐蘭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an-Lan L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聯合大學
系所名稱: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語言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0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5
中文關鍵詞:日常生活金曲獎客家流行音樂實踐
外文關鍵詞:Everyday LifeGolden Melody AwardsHakkaPopular MusicPracti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1
  • 點閱點閱:186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9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本研究探討客家流行音樂的創作與實踐,在全球化趨勢下,客家流行音樂創作者面對社會主流強勢音樂環境,如何運用生活周遭細瑣、零碎的媒材進行客家流行音樂的傳遞及建構,他/她們在創作過程中如何展現實踐方式,以及面對傳統與創新的複雜心路歷程,本研究主要援引Certeau的日常生活理論作為探討時的概念依據。
研究過程採用深度訪談法及文本分析法,首先,針對金曲獎2003年(十四屆)設立客語音樂獎項之初至2009年(二十屆)的入圍專輯創作者為訪談對象,並藉由訪談獲取客家流行音樂創作者推薦的文本以作為文本分析之依據。
本研究的觀點立基於Certeau認為現代社會及大眾文化中的弱勢者非默默承受體制與主流文化的制約,反而具有能動性,並隨時等待機會予以回擊。研究發現:
一、客家流行音樂創作者對客家流行音樂的想像包羅萬象,當客家流行音樂走入金曲獎時,創作者對音樂場域及主流勢力產生繁雜的愛恨糾葛,因而演變成各樣的戰術實踐,以回應強勢的支配力量,力求在維護創造力與認同之際,能同時追求自身的生存空間,體現出創作者作為一種能動,在面對制度框架時,尋求抗衡及協商的機會。
二、創作者在創作時對日常生活元素之運用反映出看似細瑣、零碎之物所具有之潛能,一些熟稔的、隨機取得的媒材亦可作為建構認同與抗拒支配的工具。在遊戲式的創作風格中,即使是強調傳統,亦不再是重現過去,而是予以包裝;重視現代則展現創作者當下生命歷程,結合生活經驗而轉化出客家流行音樂創作之多樣性。
三、面對強勢流行音樂文化及金曲獎場域,客家流行音樂創作者試圖既服膺體制的既有形式,實則進行各樣的戰術實踐。並在透視強勢力量的規訓、收編後,進行著包含挪用、拼貼、行走、模仿、迎合等的實踐回應。
四、身處商業資本主義環境,客家流行音樂創作者亦藉由創作過程表現多重認同,在商業與客家傳統主流力量的相互拉扯下,他/她們在認同與抗拒、傳統與現代間展現不同程度的自我定位,同時創作者會隨當下創作時空環境的影響,而持續地遊移於認同/抗拒及傳統/現代的兩端之間。
The research investigated the creation and practice of Hakka popular music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globalization. It explored the ways in which Hakka artists transferred and constructed Hakka popular music with trifling and fragmentary materials when confronted with the dominance of mainstream music in society. In addition, it probed the manners in which they demonstrated practical methods. Finally, it unveiled the complex mentalities when they faced both conventions and innovation. For close scrutiny, the study cited Certeau’s theory of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as theoretical basis.
The study was approached by in-depth interviewing and textual analysis. The interviewees included 11 artists of nominated albums of Golden Melody Awards from 2003 till 2009. The standpoint of the research stemmed from Certeau’s view that the vulnerable of modern society and popular culture have the initiative and keep waiting for an opportunity to fight back instead of enduring in silence the constraints of systems and mainstream culture.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First, Hakka artists had all-inclusive imagination concerning Hakka popular music. When Hakka popular music touched upon Golden Melody Award, artists had complicated love-hate relationship towards the music field and the mainstream forces. Consequently, varieties of tactic practices evolved to respond to the dominant power. While striving to maintain creativity and identity, Hakka artists pursued their own living space by manifesting themselves as agencies that sought counterbalances and negotiations when faced with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Second, the use of daily elements reflected the potential of trifling and fragmentary things in constructing identity and countering domination. In a style of play type, those that put stress on traditions packaged the past instead of reproducing it. Those that lay emphasis on modern displayed the life course of the present, which in combination with life experience was converted into a great diversity of Hakka popular music. Third, in face of strong popular music culture and fields of Golden Melody Awards, artists of Hakka popular music tried to implement all kinds of tactical practices while complying with norms of institution. Coming to understand the discipline of the dominant power, they responded by “appropriation”, “bricolage”, “walking”, “mimicry” and “cater” accordingly. Fourth, surrounded by commercial capitalism, artists of Hakka popular music displayed multiple identities by means of creative processes. In the tug of war between business and Hakka tradition, they showed varying degrees of self-positioning between identity and resistanc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of production and creation, they continued to shift between the two ends of identity/resistance, and traditional/modern.
誌 謝 辭 I
中文摘要 III
ABSTRACT V
目錄 VII
表目錄 X
第一章 前言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7
第三節 研究範圍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 台灣流行音樂中的發聲場域 12
一、流行音樂的重要性 12
二、台灣流行音樂發展過程 14
三、主流音樂發聲場域─金曲獎 15
第二節 客家流行音樂與客家意涵 18
一、客家流行音樂發展沿革 18
二、客家流行音樂的產製 24
三、客家流行音樂與客家意識 26
四、客家流行音樂與客家意象 28
第三節 客家流行音樂的創作與實踐 30
一、日常生活的實踐 30
二、客家流行音樂創作與「客家」之使用 36
三、客家流行音樂的意義創造與實踐 3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4
第一節 深度訪談法 44
一、深度訪談對象 44
二、深度訪談綱要 46
第二節 文本分析法 49
第四章 客家流行音樂創作的多元面向 53
第一節 創作的多重思考:日常生活的展現與植入 53
一、往日生活的懷舊 54
(一)兒時記憶的語言 54
(二)原鄉的追憶 56
(三)親情(崇祖) 59
(四)傳統曲調 60
二、現代生活的客家體驗 60
(一)消逝的語言 61
(二)都市生活的體驗 63
三、創作的可能 65
(一)創新傳統 65
(二)完全創新 68
第二節 進入金曲場域:空間與時間的實踐 72
一、培力與規訓:主流音樂場域的策略 73
(一)增加現身的機會/主流秩序下的創作 74
(二)提供表演舞台/設定商業價值 77
(三)樹立音樂的指標/同質化的引導 79
(四)入圍的優勢/音樂發展的窄化 80
二、創作者的回應:進入主流的戰術 82
(一)文本盜獵 83
(二)行走 89
(三)模仿 90
(四)迎合 92
第三節 曖昧的創作秩序:音樂生產中的認同/抗拒 95
一、傳統客家的積極認同 96
(一)音樂風格的尺度 96
(二)音樂創作的族群認同 99
二、傳統與創新的拉扯 102
(一)曲調的重新詮釋 102
(二)文讀與白讀的轉換 107
三、創新客家的反思與抗拒 109
(一)脫俗的演唱/奏風格 109
(二)另類的歌詞意境 111
第五章 客家流行音樂的文本運作模式 117
第一節 文本中的轉移和隱喻 117
(一)過往生活 118
(二)現代生活 121
第二節 「遊戲」的戰術風格 126
一、文本中的挪用及轉化 127
二、拼貼:現代/傳統之結合 129
三、行走戰術 131
四、模仿:對主流的趨近及滲透 132
五、多樣的迎合戰術 134
第三節 疆界與橋樑:傳統與現代的分歧與接合 138
一、傳統 139
二、傳統與現代的接合 140
三、現代 14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47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結論 147
一、各章論述重點 147
二、主要研究發現 148
第二節 檢討與建議 156
一、研究限制 156
二、未來研究建議 157
參考書目 159
附錄A:客家流行音樂創作者訪談逐字稿
附錄B:客家流行音樂創作者推薦文本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Certeau, M. (2008). 〈城中漫步〉,汪民安、陳永國、馬海良(主編)《城市文化讀本》,頁164-175。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中國時報(2004.05.06)。〈最佳專輯製作人 周杰倫編排、音符、詞意俱佳 謝宇威打破傳統客語音樂聲調〉,《中國時報》,D4版。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中國時報(2004.10.21)。〈客家人是一支日不落的族群 六千萬漂泊全球客家人若要如一首歌傳唱不絕 須靠年輕人以文藝動力發揚光大〉,《中國時報》,A16版。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中國時報(2007.10.20)。〈音樂會明晚「響」宴〉,《中國時報》,C2版。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方琳琳、黃春柳譯(2009)。《日常生活實踐1.實踐的藝術》。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原書de Certeau, M. [1984].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王志宏譯(2008)。《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導論》。北京:商務。(原書Highmore, B. [2002]. Everyday life and cultural theory: An introduc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王甫昌(2002)。〈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文化研究月報》,13。上網日期:2008年11月26日,取自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13/journal_park85.htm
王明珂(1994)。〈過去、集體記憶與族群認同:台灣的族群經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文集》,頁249-274。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王柏蓁(2007)。〈從流行音樂看台灣的愛情價值觀:1998-2007〉,《網路社會學通訊》,67。上網日期:2009年12月28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67/67-09.htm
王超群(2004.10.21)。〈客家藝術現代化 向世界發聲 台灣應自許為當今世界客家平台 促成客家人與全球接軌〉,《中國時報》,A16版。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王雯君(2005)。〈客家邊界:客家意象的詮釋與重建〉,《東吳社會學報》,18:117-156。
北美新浪網(2008)。〈第十九屆金曲獎頒獎典禮 曹格聲音集中2票險勝陳奕迅〉。上網日期:2008年12月30日,取自「北美新浪網」http://news.sina.com/oth/kwongwah/502-104-103-124/2008-07-06/01053043510.html
古國順(2005)。〈緒論〉,古國順(主編)《台灣客語概論》,頁2-34。台北:五南。
台灣客家音樂網(2002)。〈細說客家音樂〉。上網日期:2008年11月1日,取自「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網站」http://music.ihakka.net/web/01_music_index.aspx
田瑜萍(2003.08.03)。〈《第十四屆金曲獎-評審的話》台語男演唱人11票贊成從缺 唱腔與創新不見兩全〉,《中國時報》,D2版。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石之瑜(2003)。《社會科學方法新論》。台北:五南。
江國豪(2004)。《非主流音樂之台灣意識研究:以1980年代後之歌曲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臺灣客籍作曲家-湯運煥簡介〉。上網日期:2009年06月24日,取自「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網站」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26357&ctNode=1838&mp=1828
行政院新聞局(2007)。〈行政院新聞局九十六年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徵選要點〉。上網日期:2010年2月5日,取自「行政院新聞局網站」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34779&ctNode=4169
行政院新聞局(2008a)。〈金曲獎沿革〉。上網日期:2008年12月13日,取自「行政院新聞局網站」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20281&CtNode=3747&mp=3
行政院新聞局(2008b)。〈金曲獎獎勵要點〉。上網日期:2008年12月22日,取自「行政院新聞局網站」http://www.gma2008.org.tw/gma_prize.html?exampleSessionId=1230689361421
行政院新聞局(2009)。〈行政院新聞局九十八年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徵選要點〉。上網日期:2010年1月28日,取自「行政院新聞局網站」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49988&ctNode=4169
行政院新聞局(2010)。〈金曲獎沿革〉。上網日期:2010年2月12日,取自「行政院新聞局網站」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20281&CtNode=3747&mp=3
何東洪(2004)。《從陽光合唱團到《無緣》的吳盛智:一個當代客家流行音樂「先驅者」的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
何東洪(2007)。〈音樂語言與族群語言的拉扯-論金曲獎以音樂類型分類的必要〉,《媒觀會訊》,6。上網日期:2009年11月14日,取自 http://www.mediawatch.org.tw/node/1262
吳宏昌(2003)。〈現代客家流行歌謠之父-吳盛智〉,國立聯合大學學生事務處(編)《油桐花下談客家、話苗栗》,頁9-11。苗栗:國立聯合大學。
吳飛(2009)。〈「空間實踐」與詩意的抵抗-解讀米歇爾‧德塞圖的日常生活實踐理論〉,《社會學研究》,140:1-23。
吳榮順(2000)。〈從現有客家音樂現象來談「客家歌」的現況與未來蛻變〉,《新竹文獻》,2:66-71。
呂鈺秀(2003)。《台灣音樂史》。台北:五南。
李永得(2006)。〈序-客家飲食文化〉,張瑞伶、蘇晨瑜(採訪、撰文)《食飽吂:22位客家名人飲食記憶地圖》,頁4-5。台北縣新店市: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李秀美(1999)。〈唱過一個世紀-流行歌曲時代篇〉,《台北畫刊》,382:25-29。
李宗盛(1999)。〈李宗盛:流行音樂跟著資本主義走〉,《遠見》,152:146-147。
李雨珍(2006)。〈全球化時代下本土音樂的在地與趨同-以客家流行音樂創作者「劉劭希」作品為例〉,《第六屆客家研究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李瑞斌(2007)。〈台灣唱片業發展現況〉。上網日期:2008年12月31日,取自財團法人台灣唱片出版事業基金會網頁http://www.rit.org.tw/98New_Folder/activity/taiwan%20music%20market.htm
李義(2002.11.28)。〈原鄉遠眺為客家藝文定位〉,《中國時報》,21版。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李碧勳(2002.04.10)。〈硬頸客人搖滾故鄉之歌 披荊斬棘組樂團、出專輯要讓客家音樂永遠傳唱〉,《中國時報》。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李天鐸(1998)。〈跨國媒體與華語流行音樂的政治經濟分析〉,《當代》,125:54-71。
肖平(2002)。《客家人》。四川:成都地圖。
阮正霖(2007.06.19)。〈林生祥:種樹定位世界民謠〉,《聯合報》,C1版。上網日期:2010年1月18日,取自「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
周建新(2005)。〈在路上:客家人的族群意象與文化建構〉,《客家文化特質與客家精神》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江西:贛州。
周雪美(1999)。《台灣客家傳統歌謠的語言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群英譯(2005)。《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台北:韋伯。(原書Highmore, B. [2002]. Everyday Life and Cultural Theory: an introduc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周蔚譯(2001)。《語言的死亡》。台北市:貓頭鷹出版。(原書Crystal, D. [2000]. Language deat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林心如譯(2008)。《塞杜文選(一)-他種時間/城市/民族》。苗栗縣三灣鄉:桂冠圖書出版。(原書Ward, G. [2000]. The Certeau reader. Oxford: Wiley-Blackwell.)
林宜欣(2006)。《創作型搖滾樂團結合傳統音樂素材之研究─以好客樂隊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采韻(2007.10.20)。〈《星期人物》三棲藝人謝宇威 最愛鹹蛋超人搭佛像〉,《中國時報》,A18版。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林彥亨(2003)。《客家意象之形塑:台灣客家廣播的文化再現》。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哲儀(2004.05.03)。〈八方曲風 十足誠意〉。上網日期:2010年4月8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4/new/may/3/today-fshow2.htm#top
林淳華(2003.04.18)。〈劉劭希 客語流行樂鬼才〉,《中國時報》,21版。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林淳華(2006.06.02)。〈劉劭希客家新音樂 入圍金曲東勢之光〉,《中國時報》,C3版。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林淳華(2007.01.03)。〈《早安中台灣》用音樂傳承客家文化〉,《中國時報》,C1版。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林清財(1995)。〈從歌謠看西拉雅族的聚落與族群〉,《平埔研究》論文集,頁475-498,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林清財(1998)。〈西拉雅族歌謠分布與族群遷徙〉,《平埔族的區域研究》論文集,頁203-227,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林銘嬈(2007)。〈現代客家歌曲中的客家詩-以顏志文的創作為例〉。上網日期:2010年2月2日,取自「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海外客家網」http://global.ihakka.net/taiwan/association/news_detail.php?g=99&sn=603
林錫霞(2007.07.05)。〈音樂新平台 不談政治拚創作〉,《聯合報》,C2版。上網日期:2010年2月12日,取自「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
林錫霞(2007.07.09)。〈客家音樂平台點火 開唱傳薪〉,《聯合報》,C2版。上網日期:2010年2月12日,取自「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
邱一帆(2003)。〈想望台灣客家社區介客語營造〉,國立聯合大學學生事務處(編)《油桐花下談客家、話苗栗》,頁13-20。苗栗:國立聯合大學。
邱彥貴、吳中杰(2001)。《台灣客家地圖》。台北市:貓頭鷹出版。
邱素惠(2006.05.06)。〈周董 最賣≠最具深度〉,《聯合報》,D2版。上網日期:2010年2月12日,取自「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
邱連枝(2002.04.26)。〈客家音樂求轉型拉攏E世代〉,《中國時報》。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邱雍閔(2002)。〈台灣社會運動音樂的語藝觀察-以「交工樂隊」之音樂內涵為例〉,「傳播與社群發展研討會」論文。台北,深坑。
邱禮濤(2008)。〈“MAKING DO”: USES AND TACTICS.〉。上網日期:2010年3月18日,取自「香港電影導演Herman Yau網站」http://www.hermanyau.com/cArticleDeCerteau.htm
柯永輝(1993)《解讀台灣流行音樂中的女性意涵》,國立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
洪泉湖(2005)。《台灣的多元文化》。台北:五南。
洪惟仁(2002)。〈台灣的語言政策何去何從〉,施正鋒(主編)《各國語言政策-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頁501-542。台北:前衛。
倪炎元(2003)。《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台北:韋伯。
徐正光主編(1991)。《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台北:正中書局。
徐玫玲(2001)。〈流行歌曲在台灣-發展、反思和社會變遷的交錯〉,《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28:219-233。
翁秀琪(1998)。〈批判語言學、在地權力觀和新聞文本分析:宋楚瑜辭官事件中李宋會的新聞分析〉,《新聞學研究》,57:91-126。
翁嘉銘(1996)。《迷迷之音:蛻變中的台灣流行歌曲》。台北:萬象。
翁嘉銘(2007)。〈勸世、寓言與童趣,寬容而溫柔〉。上網日期:2009年11月18日,取自「ayugo的每一次都是第一次網站」http://ayugo.pixnet.net/blog/post/6515146
袁千雯等譯(2009)。《概述通俗文化理論》。台北:韋伯。(原書Strinati, D. [2004].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Popular Culture (2nd e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袁世珮(2007.06.17)。〈金曲破天荒 林生祥拒領「客語」獎〉,《聯合報》,A6版。上網日期:2010年1月18日,取自「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
馬世芳(2007)。〈閒話金曲獎〉。上網日期:2008年12月25日,取自地下鄉愁藍調網http://blog.roodo.com/honeypie/archives/3490767.html
高怡萍(2004)。《徘徊於聚落與離散之間-粵東客家的族群論述與歷史記憶》。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高宣揚(2002)。〈流行文學和音樂〉,《流行文化社會學》,頁197-255。台北:揚智。
張君玫譯(2002)。《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原書 Storey, J. [1999]. Culture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 Arnold.)
張宏忠、劉曜(2007)。〈客家移民與原鄉意識之研究-以鐵漢清河宗親會為例〉,國立聯合大學苗栗學研究中心(編)《國立聯合大學第三屆苗栗學學術研討會「地域、族群與文化」論文集》,頁19-40。苗栗:聯合大學。
張美君(1997)。〈回歸之旅:八十年代以來香港流行曲中的家國情〉,陳清橋(編)《情感的實踐:香港流行歌詞研究》,頁45-74。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張倩瑋(2005.06.09)。〈客語樂壇異軍突起 新人築夢勇敢出輯〉,《新台灣新聞週刊》,481。上網日期:2010年03月08日,取自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22193
張釗維(1991)。〈流行歌謠詞曲作家大事記初稿〉,《聯合文學》,82:130-151。
張釗維(2003)。《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台灣現代民歌運動史》。台北:滾石文化。
曹競元(2001.11.04)。〈《多元族群嘉年華會創新客家音樂》交工樂隊內斂,謝宇威大膽〉,《中國時報》。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梁岱琦(2007.06.17)。〈音樂不分家 過來人 客家歌手更難獲重視〉,《聯合晚報》,3版。上網日期:2010年1月18日,取自「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
梁鴻彬(2007.12.08)。〈傳藝大戲一場好吃的演唱會〉,《中國時報》,C2版。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許文媛(2004.04.08)。〈客家歌曲大賽新秀輩出〉,《中國時報》,C2版。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郭書吟(2006)。《掌中春秋,百年癡迷-霹靂布袋戲迷文化》。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友芳(1999)。《台灣國語流行音樂錄影帶(Music Video)中之性別論述》。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正國譯(1993)。《瞭解庶民文化》。台北:萬象。(原書Fiske, J. [1989].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London: Unwin Hyman.)
陳玉箴譯(2003)。《媒介概念十六講》。台北:韋伯。(原書Silverstone, R. [1999]. Why study the media? London: Sage.)
陳坤宏(1995)。《消費文化與空間結構:理論與應用》。台北:詹氏。
陳奈君(1991)。《流行歌曲與文化消費》。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音樂組碩士論文。
陳怡仲(1994)。《中國古代小說中的劍及其文化意象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板、李允斐(1991)。〈日久他鄉是故鄉-台灣客家建築初探〉,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頁30-47。台北市:正中。
陳美蓉(2009)。《從傳統到現代:客家電視台新聞華客語詞彙對應與轉換之探析》。國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郁秀(1996)。《音樂台灣》。台北:時報文化。
陳逸君(2005)。〈「七界內」的客家意識初探-思考彰化竹塘地區福佬客族群意識之研究途徑〉,《研究與動態》,12:221-233
陳愛珠(2002.02.19)。〈《人物側寫》歌手黃翠芳聲訴思親情,客語創作「做得冇?」〉,《中國時報》,桃竹苗縣市新聞合版。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陳運棟(2007)。〈源流篇〉,徐正光(主編)《台灣客家研究概論》,頁19-41。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陳齊家(2007)。《1980年代以後客家創作歌曲之發展、反思與覺醒》。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慶仁(2008.07.10)。〈金曲評審內幕作品探索〉,《宋銘的音樂部落格》。上網日期:2010年2月18日,取自「宋銘的音樂部落格網站」http://blog.chinatimes.com/chris/archive/2008/07/10/297514.html
彭倩文譯(1993)。《搖滾樂社會學》。台北:萬象。(原書Frith, S. [1978]. The sociology of rock. London: Constable.)
彭靖純(2005)。《竹東地區客家山歌研究》。台北市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維杰(2001)。〈檢視台灣客家歌謠的文化內涵〉,《國文學誌》,5:321-357。
曾喜城(1999)。《台灣客家文化研究》。台北:台灣分館。
曾逸昌(2008)。《客家通論-蛻變中的客家人新版》。苗栗:曾逸昌。
曾瑞媛(1993)。《桃竹苗客家童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慧佳(1998)。《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台北:桂冠。
馮建三譯(1995)。《電視,觀眾與文化研究》。台北:遠流。(原書Morley, D. [1992]. Television, audiences, and cultural studies. New York: Routledge)
黃秀政、李昭容、郭佳玲(2007)。〈羅香林與客家研究〉,《興大歷史學報》,18:291-314。
黃秀慧(2004.04.05)。〈起步比劉劭希、「交工」都早 他,希望自己的歌聽起來像法國音樂…〉,《中國時報》,D4版。上網日期:2010年3月5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黃秀慧(2005.05.26a)。〈還記得劉劭希、謝宇威嗎?期待再次聽到他們吟唱土地、人文和生命〉,《中國時報》,D4版。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黃秀慧(2005.05.26b)。〈《金曲倒數321》生祥與瓦窯坑3 自然捲 王宏恩 濃濃生活味 闖出一片天〉,《中國時報》,D4版。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黃秀慧(2007.06.29)。〈黃連煜批林生祥得了便宜還賣乖〉,《中國時報》,D3版。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黃純彬(2007)。《試論客家流行音樂》。上網日期:2008年10月8日,取自「客家鄉土資料庫網站」http://tw.myblog.yahoo.com/jw!Ua8G9MeeGRiDM1mfOk2oKA--/article?mid=285
黃連煜(詞曲)(2007)。〈海深嗎〉。《2007BANANA》。台北:典選音樂。
黃筱(2003.09.08)。〈劉劭希:我寫歌、唱歌,為的是保存客語!〉,《新台灣新聞週刊》。上網日期:2010年3月1日,取自「新台灣新聞週刊網站」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15167
黃賜(2008.07.08)。〈掌聲鼓勵19屆金曲獎評審〉,《宋銘的音樂部落格》。上網日期:2010年2月18日,取自「宋銘的音樂部落格網站」http://blog.chinatimes.com/chris/archive/2008/07/08/297039.html
黃輝珍(2004)。〈前言 音樂新潮流〉,鐘修賢等(編)《第十五屆金曲獎專刊》,頁1-2。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黃鶴(2004)。〈客家山歌的情戀母題與植物意象探析〉,《華南理工大學學報》,6(3):36-40。
新浪新聞網(2008)。〈資料:臺灣金曲獎的歷史和由來〉。上網日期:2008年11月13日,取自「新浪新聞網」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080620/479647.html
楊長鎮(1991)。〈社會運動與客家人文化身份意之甦醒〉,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頁184-196。台北:正中書局。
楊建章、呂心純(2009)。〈音樂學研究的空間新視野〉,《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1(1):15-23。
楊國鑫(1998)。〈台灣客家創作歌曲的形成與發展〉,《客家民俗文化研討會單篇論文》,桃園:中央大學客家文化研究中心。
楊蕙嘉(2009)。《當代客家流行歌曲的族群再現與文化認同》。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佩甄(2005)。《「周杰倫」現象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俐俐(2007)。《台灣客家創作歌曲在客語教學上的運用:以陳永淘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客家社會與文化在職專班研究所碩士論文。
臧汀生(1989)。《台灣閩南語民間歌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兆蘭(2003)。《近二十年台灣客家流行音樂出版市場之發展與現況》。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
劉劭希(2005)。〈回應黃純彬先生的試論客家流行歌曲〉。上網日期:2008年12月3日,取自「劉劭希的網路記事」http://blog.yam.com/94ione/article/5389180
劉星(1984)。《中國流行歌曲源流》。台中: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劉惠玲(2005)。《台灣客家文化運動與族群建構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劉雅芳(2002)。〈邁向一個民眾觀點的民眾音樂研究:國家族想像、城鄉意涵、日常生活以「歡喜看未來」2000年陳水扁總統競選歌曲專輯為例〉,《文化研究月報》,13。上網日期:2008年12月20日,取自http://www.cc.ncu.edu.tw/~csa/oldjournal/13/journal_park84.htm
劉煥雲、張民光、黃尚煃(2007)。〈台灣客家山歌文化之研究〉,《漢學研究集刊》,4:165-192。
潘國正(2006.05.11)。〈地方電台IC之音入圍金曲獎〉,《中國時報》,C1版。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練玉春(2003)。〈開啟可能性-米歇爾‧德塞都的日常生活實踐理論〉,《浙江大學學報》,33(6):145-147。
練玉春(2004)。〈論米歇爾‧德塞都的抵制理論-避讓但不逃離〉,《河北學刊》,2:80-84。
蔡琰、臧國仁(2007)。〈「創意∕創新」與時間概念:敘事理論之觀點〉,《新聞學研究》,93:1-39。
鄭朝方(曲)(2007)。〈老屋〉。《髻鬃花》。台北:喜馬拉雅音樂股份有限公司。
鄭榮興(2004)。《台灣客家音樂》。台中:晨星。
盧嵐蘭(2005)。《媒介消費:閱聽人與社會》。台北:揚智文化。
盧嵐蘭(2007)。《閱聽人與日常生活》。台北:五南。
蕭俊明譯(2004)。〈思想的解放:論米歇爾‧德塞爾托的著述〉,《第歐根尼》,2004(1):42-62。(原著Cravetto, M. L. [2003]. The Emancipation of Thought: On the Work of Michel De Certeau. Diogenes, 50(3), 115-129.)
蕭新煌、黃世明(2001)。《台灣客家族群史政治篇》。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蕭蘋、蘇振昇(2001)。〈揭開風花雪月的迷霧:解讀台灣流行音樂中的愛情世界(1989-1998)〉,《新聞學研究》,70:167-195。
賴怡鈴(2006.06.11)。〈最佳客語演唱人獎 劉劭希期待典禮上有客家表演〉,《中國時報》,D3版。上網日期:2010年4月16日,取自「知識贏家」http://kmw.ctgin.com/
聯合報(2007.06.19)。〈何須用族群語言來分類〉,《聯合報》,A2版。上網日期:2010年1月18日,取自「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
謝欣倩(1997)。《宣傳車-城市中的流浪者》。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俊逢(2007)。〈音樂篇〉,徐正光(主編)《台灣客家研究概論》,頁294-319。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簡上仁(1988a)。〈上去高山望平川─談通俗音樂〉,《台灣音樂之旅》,頁113-118。台北:自立晚報。
簡上仁(1988b)。〈綁住台語歌的繩結〉,《台灣音樂之旅》,頁87-88。台北:自立晚報。
簡妙如(2003)。〈流行音樂意味著什麼?流行文化的科技、市場、差異主體與真誠性解構〉,《2003年年會論文》,上網日期:2010年3月18日,取自「中華傳播學會網站」http://commdb.nccu.edu.tw/ccs/history_paper_content.php?P_ID=182&P_YEAR=2003
簡妙如(出版中)。〈90年代後客家及原住民創作音樂中的原鄉想像與族群認同〉,《文化實踐與社會變遷》。
顏如艷、楊金峯(2009)。〈梁文福歌詞作品中的文化情結與新加坡社會現象〉,《台灣東南亞學刊》,6(2):43-76。
顏志文(2005.10.31)。〈客家新音樂的十年回顧與展望〉。上網日期:2009年10月12日,取自「山狗大樂團網站客家觀點」http://my.so-net.net.tw/mtwind/words7.htm
羅世宏等譯(2004)。《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原書Barker, C. [2003]. 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2nd ed). Thousand Oaks: Sage.)
羅肇錦(2000)。〈台灣「漳州客」的失落與「四海話」的重構〉,徐正光(主編)《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宗教、語言與音樂》,頁267-283。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蘇宜馨(2007)。《涂敏恆客家創作歌謠研究(1981─2000)》。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音樂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鐘修賢等編(2003)。《第十四屆金曲獎》。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鐘修賢等編(2004)。《第十五屆金曲獎專刊》。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欒棟、關寶艷譯(1990)。《阿多諾:藝術、意識形態與美學理論》。台北:遠流。(原書Jimenez, M. [1973]. Theodor W. Adorno: art, idéologie et théorie de l'art. Paris: Union générale d'éditions.)
英文部分
Adorno, T. & Hokheimer, M. (1999). The culture industry: Enlightenment as mass deception. In During, S. (Eds.), The cultural studies reader(pp. 31-41). London: Routledge.
Adorno, T. (1941). On popular music. 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9, 17-48.
Adorno, T. (1991). The culture industry. London: Routledge.
Bennett, T. (1998). Culture: A reformer’s science. St Leonards: Allen & Unwin.
Best, B. (1997). Over the counter culture: Retheoriziing resistance in popular culture. In S. Redhead, D. Wynne & J. O’Connor(Eds.), The Clubcultures Reader: Readings in Popular Cultural Studies(pp.18-35). Oxford: Blackwell.
Boulding, K. E. (1956). The image: Knowledge in life and society.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Bourdieu, P. (1997). The logic of practice. London: Polity.
Calhoun, C. J., LiPuma, E. & Postone, M. (1993). Bourdieu: Critical perspective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ambers, I. (1987). Maps for the metropolis: A possible guide to the present. Cultural Studies, 1, 1-22.
Chambers, I. (1990). Popular music and mass culture. In J. Downing, A. Mohammadi & A. Sreberny-Mohammadi(Eds.), Questioning the Media: A Critical Introduction(pp. 308-317). Newbury Park: Sage.
Clarke, J. (1976). Style. In S. Hall & T. Jefferson(Eds.), Resistance through rituals: Youth subcultures in post-war Britain(pp. 175-191). London: Hutchinson.
Connell, J. & Gibson, C. (2003). Sound tracks: Popular music, identity and place. London: Routledge.
de Certeau, M. (1984).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de Certeau, M. (1997). Culture in the plural.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Duncan, J. & Ley, D. (1993). Place/ culture/ represent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Fairclough, N. (1995). Media discourse. London: Arnold.
Fiske, J. (1989).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London: Unwin Hyman.
Fontana, A. & Frey, H. (1998). Interviewing: The art of science. In N. Denzin & Y. Lincoln (Eds.),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qualitative materials(pp. 361-376). London: Sage.
Foucault, M. (1980).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New York: Pantheon.
Frith, S. (1978). The sociology of rock. London: Constable.
Gendron, B. (1986). Theodor Adorno meets the Cadillacs. In T. Modleski (Ed.), Studies in entertainment(pp. 272-308). Bloomington, 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Hall, S. & Jefferson, T. (Eds.). (1976). Resistance through rituals: Youth subcultures in post-war Britain. London: Hutchinson.
Hall, S. (1977). Culture, the media and the “ideological effect”. In J. Curran et al. (Eds.),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pp. 315-348). London: Arnold.
Hall, S. (1991). The local and the global: Globalization and ethnicity. In A. D. King, (Ed.), Culture, globalization and the world-system (pp. 19-39). London: Macmillan.
Harker, D. (1980). One for the money: Politics and popular song. London: Hutchinson.
Hebdige, D. (1979). Subculture: The meaning of style. London: Routledge.
Hebdige, D. (1988). Hiding in the light. London: Comedia.
Kafka, F. (1994). The trial[1925]. Harmondsworth: Penguin.
Kafka, F. (1997). The castle[1926]. Harmondsworth: Penguin.
Lamont, M. (1987).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3(3), 720-721.
Langer, B. (1988).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Contemporary Sociology, 17(1), 122-124.
Lippmann,W. (1922). Public opinion. New York: Macmillan.
Mackay, G. L. (1895). From far formosa: The island, its people and missions. New York: Adegi Graphics LLC.
Manuel, P. (1991). Salsa and the music industry: Corporate control or grassroots expression? In P. Manuel(Ed.), Essays on Cuban music. Lanham, M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McRobbie, A. (1989). Zoot suits and second-hand dresses. London: Macmillan.
Merrill, J. C. (1962). The image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en Mexican dailies. Journalism Quarterly, 39, 203-209.
Mohammadi, A. (1995). Cultural imperialism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J. Downing, A. Mohammadi, and A. Sreberny-Mohammadi (Eds.), Questioning the media: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pp. 362-378). Newbury Park: Sage.
Ó Murchú, H. (2000). Language, discrimination and the good friday agreement: The case of Irish. In J. J. Kirk & D. P. Ó Baoill (Eds.), Language and politics: Northern Ireland,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and Scotland (pp. 81-88). Belfast: 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 Cló Ollscoil na Banríona.
Packer, J. (2002.04.18-20). Towards peace, dignity and enrichment: Language policies in the 21st century. Speech delivered at the World Congress on Language Policies, Barcelona. Retrieved March 25, 2010, from http://www.linguapax.org/congres/packer.html
Reber, A. S. (1995).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2nd ed.). London: Penguin.
Schiller, H. (1991). Not yet the post-imperial era.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8, 13-28.
Slobin, M. (1993). Subcultural sounds: Micromusics of the west. Hanover, NH: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Thompson, J. B. (1984).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ideolog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Tomlinson, J. B. (1991). Cultural imperialism. London: Pinter.
Turner, G. (1992). British cultural studies: An introduction(2nd ed.). New York: Routledge.
Wallis, R. & Malm, K. (1984). Big sounds from small peoples. New York: Pendragon.
Ward, G. (2000). The Certeau reader. Oxford: Wiley-Blackwell.
Wong, D. (2004). Speaking louder: Asian American making music. 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Group.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雯君(2005)。〈客家邊界:客家意象的詮釋與重建〉,《東吳社會學報》,18:117-156。
2. 吳榮順(2000)。〈從現有客家音樂現象來談「客家歌」的現況與未來蛻變〉,《新竹文獻》,2:66-71。
3. 翁秀琪(1998)。〈批判語言學、在地權力觀和新聞文本分析:宋楚瑜辭官事件中李宋會的新聞分析〉,《新聞學研究》,57:91-126。
4. 陳板、李允斐(1991)。〈日久他鄉是故鄉-台灣客家建築初探〉,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頁30-47。台北市:正中。
5. 陳逸君(2005)。〈「七界內」的客家意識初探-思考彰化竹塘地區福佬客族群意識之研究途徑〉,《研究與動態》,12:221-233
6. 彭維杰(2001)。〈檢視台灣客家歌謠的文化內涵〉,《國文學誌》,5:321-357。
7. 黃秀政、李昭容、郭佳玲(2007)。〈羅香林與客家研究〉,《興大歷史學報》,18:291-314。
8. 楊長鎮(1991)。〈社會運動與客家人文化身份意之甦醒〉,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頁184-196。台北:正中書局。
9. 楊建章、呂心純(2009)。〈音樂學研究的空間新視野〉,《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1(1):15-23。
10. 蔡琰、臧國仁(2007)。〈「創意∕創新」與時間概念:敘事理論之觀點〉,《新聞學研究》,93:1-39。
11. 蕭蘋、蘇振昇(2001)。〈揭開風花雪月的迷霧:解讀台灣流行音樂中的愛情世界(1989-1998)〉,《新聞學研究》,70:167-195。
12. 簡妙如(出版中)。〈90年代後客家及原住民創作音樂中的原鄉想像與族群認同〉,《文化實踐與社會變遷》。
13. 羅肇錦(2000)。〈台灣「漳州客」的失落與「四海話」的重構〉,徐正光(主編)《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宗教、語言與音樂》,頁267-283。台北:中研院民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