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18.97.14.82) 您好!臺灣時間:2025/03/16 15:26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張沛涵
研究生(外文):
Pei-han Chang
論文名稱:
電動代步車產業研發問題之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
A Study o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Problems of Electric Scooter Industry in Taiwan
指導教授:
陳欣得
指導教授(外文):
Hsin-der Chen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靜宜大學
系所名稱:
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
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
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0
中文關鍵詞:
醫療器材
、
研發
、
AHP
、
電動代步車
外文關鍵詞:
medical equipment
、
electric scooter
、
AHP
、
R&
、
D
相關次數:
被引用:0
點閱:482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1
面對中國大陸以及全球化的競爭壓力,台灣電動代步車產業除了善用目前的營運效率優勢外,更必須具備預見巿場的能力,並藉由對研發創新的有效管理,重新發展巿場利基與技術策略,改善公司的經營體質,進而提升公司的獲利能力與競爭優勢。
本研究的目的為探討電動代步車產業之研發問題。作法是蒐集相關文獻進行探討、歸納、分析,建立理論及研究架構並設計兩階段問卷,然後向個案公司中高階管理者及電動代步車產業領域之專家學者進行問卷訪談調查,再將問卷資料進行分析。資料分析結果得到8項常見的研發問題,按照優先處理程序分別如下:1.各部門協調不易、2.創意難以收集與評價、3.研究開發缺乏管理機制、4.推出時機難以掌控、5.缺乏長期的研究投資計劃、6.研發目標定義不清、7.高階主管不支持、以及8.產品成本控制不易。
本研究繼續對需最優先處理的前兩項研發問題之解決方案作細部探討。經由技術和成本兩方面進行細部項目的分析,其結果如下。在各部門協調問題上,最受重視的前三項解決方案是:成立跨部門的工作團隊、獲得高階主管支持、研發和行銷活動的整合。其中成本因素比技術因素差異更多,主要是各部門主管與非主管對於成本的需求認知的不同所致。在創意難以收集與評價之問題上,排名前三的方按分別是:產品概念的可行性、企業研發體質的改善及應訂立長期的研究投資計畫來支持整個研發活動才行。創意難以收集與評價較偏向技術層面,對於實際執行研發問題處理上重視程度不同,就產生較多的差異。
台灣電動代步車產業由於人才、資金、資訊的不足,技術基礎也較薄弱,自行進行研發的實力不強,因此,可以依賴外來資源,透過共同研發、策略聯盟等形式來尋求創新。面臨發展中國家的低廉成本,電動代步車企業必須透過研發尋求產品的差異性,以擺脫競爭及提升附加價值,而差異化來源可以透過異業支流來尋求跨領域、新觀念或導入共通性技術來強化競爭力。
To face competition from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trend, companies in Taiwan''s electric scooter industry not only have to keep operational efficiency, but also have better to develop more competitive skills, including the ability to foresee market, R&D, and innovation.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D problems in Taiwan’s electric scooter industrial through a case study. Besides reviewing literature and interviewing engineers and managers from the case company, we also ask opinion from experts and scholars in this field.
There are two stages in this study: first to identify R&D problems and then to find out possible solutions for above problems. In the first stage, we collect possible R&D problems from literature and field engineers, then ask person involving R&D in the case company to sort these problems according to its’ importance. The following are the first eight potential problems:
1. Inefficiency in coordination between departments,
2. Difficulty to collect and evaluate creativity,
3. Lack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anagement system
4. Difficulty to control introduction time,
5. Lack of long-term research investment plans,
6. Fussiness in R&D objectives,
7. Lack of supporting from executives,
8. Ineffectiveness in cost control.
In the second stage of this study, we focus on the first two problems on this list. We first analyze these problems and propose possible solutions. Then, we ask managers and engineers from the case company to evaluate these solutions through AHP questionnaire with the criteria of cost and technical availability. For the issue of efficient coordination, the top three solutions are to setup inter-departmental working team, to access high-level support, and to integrate R&D and marketing activities. For the issue of creativity evaluation, the first three solutions are to arouse viable product concept, to improve research environment in both hardware and software sides, and to place long-term R&D plans.
Because of lack of research personnel, funds, and information, Taiwan’s electric scooter industrial is not very competitive in product development. However, facing challenge of low cost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we have to enhance R&D activities in order to survive. In this study, we identify several important R&D problems and propose possible solutions in the case company. It can help the electric scooter industrial to increas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in R&D activities.
摘要 I
目錄 IV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流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醫療器材產業分析探討 5
第二節 產品研發管理 12
第三節 層級分析法 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0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0
第二節 專家學者訪談建構研發問題項目 33
第三節 資料分析方法 34
第四章 資料分析 35
第一節 個案公司 35
第二節 研發問題分析 40
第三節 研發問題處理有效解決方案分析 47
第四節 研發問題解決方案統計結果分析 67
第五章 結論 70
參考文獻 74
附錄一 79
附錄二 80
附錄三 85
表目錄
表2-1 人口推估表 7
表2-2 產品研發活動的問題點 16
表2-3 國內產業對研發問題的統計表 18
表2-4 產品開發成功主要項目 20
表2-5 各尺度所代表的定義及說明 24
表2-6 應用AHP方法探討之整理 29
表3-1 專家學者基本資料 33
表3-2 AHP計算表 34
表4-1 研發問題項目 41
表4-2 產業研發問題 42
表4-3 產業研發問題十一個構面 43
表4-4 研發問題評估指標 44
表4-5 整體評估權重 47
表4-6 樣本基本資料 48
表4-7 樣本基本資料 49
表4-8 研發問題解決方案 50
表4-9 各部門協調不易解決方案 51
表4-10 技術面與成本面之權重分析 54
表4-11 整體串聯權重分析表 55
表4-12 職務別分析表 56
表4-13 各部門協調不易t檢定 57
表4-14 研發部門對各部門協調不易t檢定58
表4-15 各部門協調不易之t檢定 58
表4-16 創意收集與評價的解決方案 59
表4-17 技術與成本面之權重分析 62
表4-18 整體串聯權重分析表 63
表4-19 職務別對創意難以收集與評價分析表64
表4-20 創意難以收集與評價t檢定 65
表4-21 研發部門對創意難以收集與評價t檢定66
表4-22 創意難以收集與評價t檢定 66
表4-23 解決方案分析表 67
表4-24 職務別與部門別分析表 68
表4-25 職務別與部門別分析表 69
表5-1 解決方案層級串聯分析表 71
圖目錄
圖1-1 研究流程 4
圖2-1 歐洲老年人口圖 6
圖2-2 1990-2025台灣人口年齡分佈概況 7
圖2-3 2006年電動代步車全球市場分佈 9
圖2-4 AHP流程圖 26
圖3-1 研究架構 31
圖3-2 AHP層級架構圖 32
圖4-1 個案公司舊研發過程 37
圖4-2 個案公司新研發過程 37
圖4-3 產業研發問題十一個構面 43
圖4-4 整體評估權重圖 47
圖4-5 AHP層級架構圖 53
圖4-6 技術面與成本面之權重分析 54
圖4-7 整體串聯權重分析圖 56
圖4-8 AHP層級架構圖 61
圖4-9 技術與成本面之權重分析 63
圖4-10 整體串聯權重分析表 64
壹、中文部份
1. 小島敏彥,1996,新產品開發管理,日刊工業新聞社。
2. 王魁生,1994,新產品開發品質管理,量測資訊第40 期。
3. 方世杰,1999,「產研研發聯盟之廠商特質、技術移轉特性、互動機制與績效之研究」,管理學報,第16 卷,第4 期。
4. 方世榮譯,1998,Kolter, P.原著,行銷管理學(三版),東華。
5. 史欽泰、洪志洋,2001,「運用資料包絡分析法評量工業技術研究院各研發組織之研發績效」,管理評論,第22卷,第2期。
6. 古永嘉編譯,2003,企業研究方法 第八版, 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7. 佘日新、梁家隆、陳厚銘,2000,「廠商如何經由國外夥伴之技術合作提升企業技術能力-以台灣資訊電子廠商為例」,管理學報,第17卷,第2期。
8. 佘日新,2000,「知識管理對組織管理的影響」,第一屆電子化企業經營管理理論暨實務研討會論文集。
9. 余佩儒,2006,以智慧資本的觀點評估研發績效,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林婷鈴,2003,廠商研發創新與行銷專屬之最適資源配置與演進,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1. 吳萬益、林清河,2001,企業研究方法,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12. 吳文瑛,2006,提升國防研發機構組織績效之關鍵因素與方案評選,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3. 吳佳霖,2007,傳統產業研發領域人力資源計分卡導入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所碩士論文。
14. 秦建文,2002,咖啡連鎖店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淡江大管理科學學系碩士論文。
15. 徐基生,2003,大型研究機構績效評估模型之建構,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所博士論文。
16. 郭炳宏、黃弘毅,2001,「案例式推理法應用於產品開發知識整合之研究-以產品設計概念發展階段為例」,科技與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15期。
17. 郭智瑋,2002,技術知識特質、知識創造與新產品研發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大同公司研發部門為例,大同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18. 陳威志,2004,醫療用電動代步車使用者使用代步車外出行為及意向研究-以桃竹苗地區為例,國立交通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19. 陳進明,2003,老人福祉專欄,金屬研究發展中心。
20. 陳光華,2001,科技與研發管理,惠群企業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21. 陳相如,2003,新產品選擇、品質需求設計與失效預防之管理-以傳統產業個案為例,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2. 陳信安,2006,結合習慣領域與層級分析法探討軍工廠研發專案之影響因子,義守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所碩士論文。
23. 陳均竹,2007,研發部門績效衡量因子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4. 黃英忠、張存金,1997,新產品過程中溝通行為資訊處理模式,人力資源學報,第7期。
25. 黃淳毅,2003,產業特性與新產品開發流程關係之研究,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6. 黃萌義,2005,設備研發策略之多層級程序分析-以L公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班碩士論文。
27. 莊偉傑,2002,廠商規模暨研發密度、研發動機、研發困難與研發方式之關連性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8. 陸哲駒,遠距醫療的發展與落實,台灣醫學第8卷第6期。
29. 張慈映,2008,第三季我國醫療器材產業回顧與展望,工研院IEK。
30. 曾國雄、王丘明,1993,「多評準決策方法之比較與應用-以基隆港改善方案之選擇為例」,工業工程學報,10卷,1期,1-17頁。
31. 楊和炳,2003,科技管理,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32. 楊美蘭,2005,台灣IC設計業研發效率與影響因子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33. 萬家慶,2004,模糊多評準決策應用於研發聯盟發展策略評估之研究-以我國中小企業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4. 葉大嘉,2006,台灣IC設計業研發績效指標之研究,中華大學科技管理所碩士論文。
35. 鄧振源,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下)」,中國統計學報,27卷6、7期。
36. 劉丁榮,2003,新產品研發管理對研發績效影響之研究,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7. 劉常勇,2006,「第四代研發管理」,能力雜誌。
38. 蔡子筠,2003,自動化產業研發人才能力內涵之研究-以高僑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39. 謝榮明,2005,台灣TFT-LCD大尺寸液晶面板廠商研發效率與影響因子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40. 謝文豪,2006,中小企業研發聯盟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以參與SBIR計劃研發聯盟為對象,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1. 藍兆宏,2006,半導體產業研發主管核心職能之研究,中國科技大學運籌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2. 內政部統計處www.moi.gov.tw/stat
43.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台灣人口年齡分佈 www.cepd.gov.tw
44. 美國聯邦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 www.fda.gov
45. 鞋技中心產業資訊網www.shoenet.org.tw/frthome.asp
46. 聯合國網站http :www.un.org/chinese/News/
47. IEK產業服務-產業情報網 ieknet.itri.org.tw
貳、英文部份
1. Chiesa, Vittorio & Raffaella Manzini,(2001),Managing Knowledge Transfer within Multinational Fir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462- 48.
2. Cooper,R.G. and Kleinschmidt. E.J,(1986),“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newproduct process : Steps,Deficiencies and Impact,”Journal of ProductInnovation Management Vol. 3 No.2 P71-85.
3. Cooper,R.G. and Kleinschmidt,E.J. (1995),“Winning Business in Product Development:The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Research-TechnologyManagement, 39,Jul/Aug,pp.18-29.
4. Cooper, R.G. and Kleinschmidt E.J.(1993),“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newproduct process : Steps,Deficiencies and Impact”Journal of ProductInnovation Management Vol. 3 No.2 P71-85.
5. Copper R. G. and Kleinschmidt , E. J. (1996),〝Winning Business in
Product Development: The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39(4),18-29.
6. Crawford,C. M.,(1987),New products management (2nd ed.) Boston,
Massachusetts:Homewood,Illiois,pp17-27.
7. Donaldson, Bill.(1995), “Customer Service as a Competitive Strategy.” Journal of Strategic Marketing, Vol. 3: 113-126.
8. Hart,S. (1995),“Where we’ve been and where we’re going in newproduct development research,” Product Development: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the Design-Marketing Interface,(edited by Bruce,M. andBiemans,W.G.),Chichester: John Wiley & Sons Ltd,pp.15-42.
9. Jeffery K. Pinto and Dennis P. Stevin,(1989),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In R&D
71Projects,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
10. Satty,T. L.(1890,199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McGraw-Hill,New York.
11. Saaty,T. L.& Vargas,L. G. (2006). DECISION MAKRING WITH THEANALYTIC NETWORK PROCESS-Economic,Political,Social and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s with Benefits,Opportunities,Costs and Risks. 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LLC,Pittsburgh,PA,USA.
12. Slater,Stanley F. and John C. Narver. (1990),“Intelligence Generation and Superior Customer Value.” Academy of Marke ting Science Journal,Vol. 28,No. : 120-127.
13. Thomas,D. and L. Eden,(2004),“What is the shape of the multinationality -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Multi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12(1): 89-110.
14. Tidd,F. (1991). Flexible Manufacturing Technolgies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London: Pinter Publishers,17-32.
15. Ulrich and Eppinger,(1995),Product Design and Development,McGraw-Hill, Inc.
16. Yap,C.M. and Souder,(1994),“Factors Influencing New Product
Success and Failure in Small Entrepreneurial High-Technology Electronics
Firms”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1,pp.418-432.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咖啡連鎖店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
2.
產業特性與新產品開發流程關係之研究
3.
模糊多評準決策應用於研發聯盟發展策略評估之研究–以我國中小企業為例-
4.
設備研發策略之多層級程序分析—以L公司為例
5.
大型研究機構績效評估模型之建構
6.
台灣TFT-LCD大尺寸液晶面板廠商研發效率與影響因子分析
7.
新產品選擇、品質需求設計與失效預防之管理~以傳統產業個案為例
8.
廠商研發創新與行銷專屬之最適資源配置與演進
9.
台灣IC設計業研發效率與影響因子分析
10.
醫療用電動代步車使用者使用代步車外出行為及意向研究--以桃竹苗地區為例
11.
技術知識特質、知識創造與新產品研發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大同公司研發部門為例
12.
傳統產業研發領域人力資源計分卡導入之研究
13.
半導體產業研發主管核心職能之研究
14.
自動化產業研發人才能力內涵之研究-以高僑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例
15.
以智慧資本的觀點評估研發績效
1.
2. 王魁生,1994,新產品開發品質管理,量測資訊第40 期。
2.
3. 方世杰,1999,「產研研發聯盟之廠商特質、技術移轉特性、互動機制與績效之研究」,管理學報,第16 卷,第4 期。
3.
24. 黃英忠、張存金,1997,新產品過程中溝通行為資訊處理模式,人力資源學報,第7期。
4.
28. 陸哲駒,遠距醫療的發展與落實,台灣醫學第8卷第6期。
5.
30. 曾國雄、王丘明,1993,「多評準決策方法之比較與應用-以基隆港改善方案之選擇為例」,工業工程學報,10卷,1期,1-17頁。
6.
35. 鄧振源,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下)」,中國統計學報,27卷6、7期。
1.
員工背景、工作滿意與工作士氣關係之研究-以台中某國際觀光飯店為例
2.
加盟者人格特質、加盟動機與加盟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台灣餐飲連鎖加盟業為例
3.
新口味鹹豬肉研發與消費者行為意向之研究
4.
連鎖餐廳總部連鎖力指標建構之研究
5.
應用DEA評估補習班經營績效之研究-以台中縣為例
6.
零售業自有品牌經營效率之研究----以中部某連鎖超市為例
7.
飲食生活型態、官能品評與行為意向之關係研究-以田媽媽新產品為例
8.
新品牌名稱之命名與語文呈現方式對消費者品牌聯想之影響:以即飲咖啡為例
9.
消費者購買境外金融商品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分紅保單為例
10.
連鎖咖啡業組織學習能力與智慧資本相關性之研究—以經營策略為干擾變項
11.
從消費者角度探討微網誌應用於網路行銷的機會與挑戰-以PLURK為例
12.
影響企業客戶購買商業火災保險意願之研究
13.
花蓮縣國小教師身體活動量與良導絡生物能量之相關研究
14.
節慶遊客之消費價值與滿意度研究~以2010年中台灣元宵燈會為例
15.
餐飲業服務創新-台灣文化美食餐廳內涵之建構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