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籍之屬
1.王弼、韓康伯注、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十三經注疏》本)
2.孔安國傳、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十三經注疏》本)
3.何休解詁、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十三經注疏》本)
4.杜預注、孔穎達等正義:《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十三經注疏》本)
5.范甯注、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十三經注疏》本)
6.鄭玄注、孔穎達等正義:《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十三經注疏》本)
7.何晏等注、邢昺疏:《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十三經注疏》本)
8.趙岐注、孫奭疏:《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十三經注疏》本)
9.孫復:《春秋尊王發微》,收入《通志堂經解》(臺北:漢京文化出版公司,據清康熙19年通志堂刊本影印,1971年)
10.劉敞:《春秋權衡》(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四庫全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11.趙汸:《春秋屬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四庫全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12.朱彞尊:《經義考》(臺北:中華書局,1979年)
13.陳立:《公羊義疏》(臺北:鼎文書局,1973年)
14.顧棟高:《春秋大事表》,收入《皇清經解續編春秋類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6年)
15.劉逢祿:《春秋公羊傳何氏釋例》,收入《皇清經解續編春秋類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6年)
16.劉逢祿:《公羊春秋何氏解詁箋》,收入《皇清經解續編春秋類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6年)
17.皮錫瑞撰、周予同注:《增註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
18.皮錫瑞:《經學通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年)
19.熊十力著:《讀經示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20.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天工書局,1998年)
21.司馬遷:《史記》(臺北:世界書局,1975年)
22.班固:《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97年9版)
23.陳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24.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25.歐陽修:《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26.張廷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27.趙爾巽:《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28.王夫之:《宋論》(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29.王堯臣、歐陽修、王洙編纂:《崇文總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四庫全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30.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臺北:漢京文化出版公司,1986年)
31.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
32.桓寬:《鹽鐵論》(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33.陳立:《白虎通疏證》(臺北:鼎文書局,1973年)
34.孫?纂G《古微書》,收入《叢書集成》(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
35.董仲舒著、蘇輿注:《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36.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37.黃震撰、鍾肇鵬選編:《黃氏日鈔》,收入《讀書記四種》(北京:北京圖書出版社,1998年)
38.段玉裁:《經韻樓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39.王鳴盛:《蛾術編》(臺北:信誼書局,1976年)
40.嚴可均:《鐵橋漫稿》(臺北:世界書局,1964年)
41.姚範:《援鶉堂筆記》(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42.俞樾:《茶香室經說》(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43.齊召南:《寶綸堂文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002年,《續修四庫全書》影印遼寧圖書館藏嘉慶刻本)
44.盧文弨:《抱經堂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45.王嗣懷:《桂山堂文選》(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四庫未收輯刊》影印康熙青筠閣刻本)
46.張之洞:《勸學篇》(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47.龔自珍:《龔自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1月)
48.廖平撰、李耀仙主編:《廖平學術論著選集》(成都:巴蜀書社,1989年)
49.劉師培:《劉申叔遺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
50.劉師培著、葛劍雄編:《劉師培講經學》(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
二、今人研究專著
1.阮芝生:《從公羊學論春秋的性質》(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69年)
2.胡楚生:《訓詁學大綱》(臺北:蘭臺書局,1972年)
3.孫春在:《清末的公羊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4.宋鼎宗:《春秋宋學發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
5.蕭公權著、汪榮祖譯:《康有為思想研究》(臺北:聯經出版,1988年)
6.汪惠敏:《宋代經學之研究》(臺北:師大書苑,1989年)
7.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圖書,1990年)
8.陳槃:《左氏春秋義例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3年)
9.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臺北:洪葉文化,1993年)
10.周予同著、朱維錚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11.陳其泰:《清代公羊學》(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
12.沈玉成、劉寧:《春秋左傳學史稿》(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13.徐復觀:《兩漢思想史》(臺北:學生書局,2000年)
14.錢穆:《經學大要》(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0年)
15.錢穆:《國學概論》(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1年)
16.段熙仲:《春秋公羊傳講疏》(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17.王玉哲:《中華遠古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8.林義正:《春秋公羊傳倫理思維與特質》(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3年)
19.田漢云:《六朝經學與玄學》(南京:南京出版社,2003年)
20.杜維運:《中國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04年)
21.韋政通:《中國思想史》(臺北:水牛出版社,2004年)
22.趙伯雄:《春秋學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
23.戴維:《春秋學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
24.葉國良、夏長樸、李隆獻合著:《經學通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
25.孟森:《明史講義》(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26.洪漢鼎:《重新回到現象學的原點—現象學十四講》(臺北:世新大學出版社,2008年)
27.晁岳佩:《春秋三傳要義解讀》(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年)
28.程元敏:《尚書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8年)
29.鄧紅:《董仲舒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
30.焦貴美:《南北朝經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三、單篇論文
1.吳承仕:〈公羊徐疏考〉,《師大國學叢刊》第一卷第一期,1931年。
2.重澤俊郎著、潘重規譯:〈公羊傳疏作者時代考〉,《學術季刊》第四卷第二期,收入《中國期刊彙編》(臺北:成文出版社,1986年)
3.潘重規撰:〈春秋公羊疏作者考〉,《學術季刊》第四卷第一期,收入《中國期刊彙編》(臺北:成文出版社,1986年)
4.龔鵬程:〈儒家的聖典詮釋學〉,收入《儒學反思錄》(臺北:學生書局,2001年)
5.汪榮祖著:〈西方史家對中國傳統史學的理解與誤解〉,收入《史學九章》(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6.狩野直喜著、姜日天譯:〈公羊疏作者年代考〉,《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二卷第二期,2002年6月。7.杉浦豐治著、藤井倫明譯:〈關於《公羊疏》〉,《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二卷第二期,2002年6月。8.森秀樹著、孫彬譯:〈關於《公羊疏》---成書和校書記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二卷第二期,2002年6月。
9.河口音彥著、藤井倫明譯:〈《公羊傳疏》成立年代私考〉,《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二卷第二期,2002年6月。10.杉浦豐治著、李甦平譯:〈關於《公羊疏》〉(一)至(五),《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二卷第四期,2002年12月。11.江右瑜:〈反省與重建:《春秋公羊疏》的解經態度與立場〉,《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十一期,2005年12月。12.羅軍鳳:〈左傳「經」、「史」性質之辯證〉,《學術論壇》2008年第3期,2008年3月。
13.韓宏韜:〈考論《毛詩正義》對《毛詩》、《鄭箋》的批評—兼駁「疏不破注」說〉,《徐州師範大學學報》第34卷第6期,2008年6月。
14.馮曉庭:〈公羊疏與北朝經生〉,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魏晉南北朝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2008年11月。
15.梁秉賦:〈三國晉宋的天人之學—從〈五行志〉考察〉,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魏晉南北朝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2008年11月。
16.蔡長林:〈《劉禮部集》所載〈春秋論〉之真偽及其相關問題〉,《從文士到經生—考據學風潮下的常州學派》(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0年)
四、學位論文
1.張廣慶:《何休春秋公羊解詁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2.成玲:《春秋公羊傳稱謂例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3.王淑蕙:《董仲舒春秋解經方法探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4.吳龍川:《劉逢祿公羊學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