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US NAVY TECHNICAL MANUAL NO. 01-94 1994。 [2](ANSTI http://www.ansti.com/)。 [3] 古明煌,「以呼吸功為指標的呼吸器回授控制」 P5-8 2002。 [4] 人體呼吸系統之控制模擬與肌神經驅動訊號之研究,國科會計畫結案報告。 NSC-85-2213-E035-011 1996。 [5] 呼吸系統即時控制模擬器與訊號監視系統之研究,國科會計畫結案報告。 NSC-86-2213-E035-017 1997。 [6] 人體呼吸系統之控制系統研究與應用, 國科會計畫結案報告。 NSC-87-2213-E035-032 1998。 [7] 最佳機化呼吸系統之系統整合鑑別、機構製作、與應用研究(I),國科會計畫結案報告,NSC-88-2213-E035-007 1999。 [8]最佳機化呼吸系統之系統整合鑑別、機構製作、與應用研究(II),國科會計畫結案報告,NSC 89-2213-E035-025 2000。 [9]L. A. Zadeh, “Fuzzy sets,”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vol. 8, pp. 338-352, 1965。 [10]陳明倫,「T-S型模糊控制器在氣壓肌肉驅動下肢復健機的應用制」聖約翰科技大學 2009。 [11]L. A. Zadeh, “Fuzzy algorithms,”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vol. 12, no. 2, pp. 94-102, 1968。 [12]L.A. Zadeh, “Outline of a new approach to the analysis of complex systems and decision process,” IEEE Trans. Syst., Man, Cybern., vol. 3, no. 1, pp.28-44, 1973。 [13]林茂村 總校閱,「人體生理學」,文京圖書公司,1998。 [14]姜壽德,「呼吸系統生理學」,第三版,環球書局,1994。 [15]周蘭娣,「機械性換氣之肺部效應」,中華民國呼吸照護簡訊,1999年4月。 [16]7200 Operator’s Manual, Nellcor Puritan Bennett, 1999。 [17]彭英毅 譯,「呼吸生理學」,合計圖書出版,1988。 [18]吳郎編著,「感測器原理與應用」。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林高正,「技術報告書休閒水肺潛水」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 2004。 [20]http://www.scuber.com/Dive_Eq/Regulator.html。 [21]胡偉強,「潛水用呼吸調節器之分析與改良」國立交通大學 2008。 [22]袁贊修,「三自由度氣壓肌肉機械臂之追蹤控制」聖約翰科技大學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