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專書 (按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1.王文宇,公司法論,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9月。
2.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上),輔仁大學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2003年1月。
3.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下),輔仁大學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2003年3月。
4.柯芳枝,公司法論(上),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2月。
5.柯芳枝,公司法論(下),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2月。
6.財團法人萬國法律基金會,公司法制全盤修正計畫研究案總報告第一冊,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財經法制協調服務中心,2003年2月。
7.財團法人萬國法律基金會,公司法制全盤修正計畫研究案總報告第二冊,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財經法制協調服務中心,2003年2月。
8.財團法人萬國法律基金會,公司法制全盤修正計畫研究案總報告第三冊,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財經法制協調服務中心,2003年2月。
9.賴源河、王志誠,現代信託法論,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8月。
10.謝哲勝,信託法總論,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6月。
期刊論文 (按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1.王文宇,法律移植的契機與挑戰,月旦民商法雜誌,第十九期,2008年3月。
2.王麗玉,董事之民事責至,律師雜誌,第三○五期,2005年2月。3.任書沁、林佳慧、陳冠潔、黃湘榆合著,公平原則在董事自我交易中的適用-從Weinberger v. UOP一案談起,月旦民商法雜誌,第十九期,2008年3月。4.沈冠伶,武器平等原則於醫療訴訟之適用,月旦法學雜誌,第一二七期,2005年12月。5.李維心,從實務觀點談商業判斷法則之引進,中原財經法學,第二十二期,2008年6月。6.李韋誠、林建良、黃郁嵐、劉怡婷、劉懿德合著,米老鼠的陰影-由迪士尼案看董事之注意義務,月旦民商法雜誌,第十九期,2008年3月。7.李禮仲,美國公司法上「經營判斷原則」之法律效果與判例,民事法學新思維之開展-劉春堂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2008年5月。
8.林國彬,董事忠誠義務與司法審查標準之研究-以美國德拉瓦州公司法為主要範圍,政大法學評論,第一○○期,2007年12月。9.邵慶平,公司不法行為中董事監督義務與守法義務的探討-兼論誠信義務的發展與定位,2007現代會計論壇學術研討會,逢甲大學,2007年5月。
10.邵慶平,董事法制的移植與衝突-兼論「外部董事免責」作為法制移植的策略,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五十七期,2005年12月。11.梁宇賢,公司股東會委由董事會決定個董事分配之報酬是否有效-評最高法院九三年度台上字第一二二四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一二一期,2005年6月。12.陳錦隆,美國法上董事「經營判斷法則」之概說(一),會計研究月刊,第一九四期,2002年1月。13.陳錦隆,美國法上董事「經營判斷法則」之概說(二),會計研究月刊,第一九五期,2002年2月。14.陳錦隆,美國法上董事「經營判斷法則」之概說(三),會計研究月刊,第一九六期,2002年3月。15.陳錦隆,新修正公司法董事之忠實義務解析(一),會計研究月刊,第二○○期,2002年7月。16.陳錦隆,新修正公司法董事之忠實義務解析(二),會計研究月刊,第二○一期,2002年8月。17.陳錦隆,新修正公司法董事之忠實義務解析(三),會計研究月刊,第二○二期,2002年9月。18.黃銘傑,金融機構負責人忠實注意義務加重之理論與實務,月旦法學雜誌,第一四二期,2007年3月。19.楊竹生,論董事注意義務中監督公司業務執行之義務,中原財經法學,第十三期,2004年12月。20.廖大穎,公司負責人之注意義務與商業判斷法則的適用-台北地院九十三年度重訴字第一四四號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創刊號,2010年2月。21.劉連煜,董事責任與經營判斷法則,月旦民商法雜誌,第十七期,2007年9月。22.劉連煜,董事忠實義務與獨立性之司法審查,月旦法學雜誌,第一七三期,2009年10月。23.德拉瓦州最高法院Randy J. Holland法官著,德拉瓦州公司法董事受託人義務簡介,劉怡婷譯,月旦民商法雜誌,第十九期,2008年3月。
24.謝哲勝,忠實關係與忠實義務,月旦法學雜誌,第七○期,2001年3月。25.戴志傑,公司法上「經營判斷法則」之研究,月旦法學雜誌,第一○六期,2004年3月。學位論文 (按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1.吳碧雲,董事的注意義務,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位論文,2005年7月。2.陳子操,董事義務之類型化探-以善意義務為核心,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6月。3.陳怡如,論董事之忠實義務在我國公司法之落實與發展,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7月。4.褚親親,論我國引進商業經營判斷法則之可行性,世新大學法學院碩士論文,2008年8月。外文文獻 (按字母順序排列)
1.Committee on Corporate Laws, Changes in the Model Business Corporation Act-Amendments Pertaining to Electronic Filings/ Standards of Conduct and Standards of Liability for Directors, 53 Bus. Law. 157, 178 (1997).
2.Committee on Corporate Laws, Corporate Director’s Gudebook-1994 Edition, 49 Bus. Law. 1234 (1994).
3.Dennis J. Block, Nancy E. Barton, Stephen A. Radin, The Business Judgment Rule – Fiduciary Duties of Corporate Directors, Fifth edition, Vo1., 1998.
4.Dooley, Two Model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47 Bus. Law. 461, 470 (1992).
5.Dooley, Not in the Corporations’ Best Interests, A.B.A.J., May 1992.
6.Dooley & Veasey, The Role of the Board in Derivative Litigation: Delaware Law and the Current ALI Proposals Compared, 44 Bus. Law. 530, 522 (1989).
7.Gevurtz, Franklin A., Corporation Law (2002).
8.Gevurtz, Franklin A.,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Sarbanes-Oxley Act: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the Business Judgment Rule: An Essay on Recent Corporate Scandals, 30 WM. Mitchell L. Rev. 1261 (2004).
9.Kenneth B. Davis, JR., Once More, The Business Judgment Rule, Corporate Practice Commentator, p.531-533.
10.Sealy, L. S., Fiduciary Relationships, The Cambridge Law Journal (1962).
11.Sealy, L. S., The Director As Trustee, The Cambridge Law Journal (1967).
12.Tamar Frankel, Definition of “fiduciary duties,” 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and the Law, Vol.2, p.127-128.
13.Veasey, Duty of Loyalty: The criticality of The Counselor’s Role, 45 Bus. Law. 2065, 2071-72 (1990).
14.Velasco, Julian, Structural Bias and the Need for Substantive Review, 82 WASH. U. L. Q. 821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