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10.149.218)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07 21:0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傑明
研究生(外文):Jie-ming Chen
論文名稱:食物在傳統社會中的角色-以魯凱族下三社萬山部落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roles of food in traditional society- Example by Wansan tribal
指導教授:台邦.撒沙勒
指導教授(外文):Taiban Sasala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大仁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休閒健康管理研究所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運動休閒及休閒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0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3
中文關鍵詞:飲食文化萬山部落孤巴察峨下三社魯凱族
外文關鍵詞:Food cultureOponohoKopaca’eSiashansheRukai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115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2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6
「食物」,在人類生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同的文化背景與地域結構,在食物的取用、生產與分配上就有殊異的表現。換言之,飲食不僅反映一個社群的生產與維生系統,更反映一個社群獨特的社會文化特質。

本文以高雄縣下三社萬山部落的魯凱族為探討對象,藉由參與式觀察與田野訪談方式,探索該社群之飲食文化特徵以及在常民生活中所扮演之角色。同時將進一步瞭解在時代變遷與市場經濟的影響之下,該部落的飲食文化產生怎樣的變遷,以及這個變遷對部落的傳統體制、社會規範、禁忌習俗產生的衝擊。

本研究發現,種植小米的傳統耕作幾乎消失,傳統信仰與祭典舉行有被西方宗教取代趨勢。飲食習慣歷經日治及國民政府統治,加上資本主義及市場經濟影響,已產生諸多變化。
“Food”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human life. Distinct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region reflect differently in food ingestion,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other words, the food reflects not only the producing and surviving system but also the uniqu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 of a society.

This research takes the tribe rukai of Wanshan in Kaosiung County as the discussing object to explore the food characteristic of the society and its role in the ordinary people’s lives via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The dissertation also likes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change of the tribe’s food cultu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ime and market economy, as well as the impact to the traditional system, the social regulation and custom due to the change.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because of the tribal migration and the death of the elders, the traditional millet cultivation which people attached almost has disappeared. Moreover, the traditional food habit changes a lot after the ruling of Japan and the KMT government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capitalism and market economy over the past year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二章 文獻探討4
第一節 文化與飲食4
一、文化的內涵4
二、文化的塑模5
第二節 原住民飲食文化7
第三節 魯凱族飲食文化10
第三章 研究方法12
第一節 文獻分析法13
第二節 參與觀察與深入訪談13
一、參與觀察法13
二、深入訪談法1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15
一、研究範圍15
二、訪問對象19
第四節 研究限制20
第四章 萬山部落飲食文化的傳統與變遷21
第一節 農耕的社會型態21
一、換工與招工的文化模式31
第二節 狩獵的語事今時33
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33
二、萬山部落的漁撈方式36
三、狩獵的獵人與勇士38
第三節 傳統社會的祭祀與禁忌39
一、農耕與狩獵的祭祀39
二、傳統祭典42
三、傳統慣習的禁忌文化45
第四節 傳統的食用、分享與交易文化53
一、檳榔的出現53
二、狩獵的分類與分享文化54
三、物與物的交換/交易57
第五節 食物的再製與烹調62
一、食物的儲存62
二、食物的烹調方式64
第五章 發現與結論 79
第一節 時代所產生的變遷79
第二節 休閒產業與文化活動的發展契機85
第三節 田野後的省思87
參考文獻89
附錄一 動物中文名、科名、萬山方言及學名對照表95
附錄二 植物中文名、科名、萬山方言及學名對照表97
附錄三 各族傳統食材表101
專書:
中文部分:
1.巴神一、杜巴男、黃世民,2003。《神山風俗誌》。屏東:國立潮州高中。
2.王長華,1995。《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同冑篇》〈魯凱族〉。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3.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2002。《91年原住民年鑑》。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4.李壬癸,1997。《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徒》。台北:常民文化出版社。
5.李亦園,1997。《文化與修養》。台北:幼獅出版社。
6.李亦園,2004。《文化與行為》台北:商務出版社。
7.李炳澤,2000。《多味的餐桌:中國少數民族飲食文化》北京:北京出版社。
8.李寧遠、黃韶顏、倪維亞,2006。《飲食文化》台北:華香園出版社。
9.林美容、王長華,1985。《屏東縣霧台鄉誌:霧臺鄉魯凱族社會文化調查報告》。未出版,屏東。
10.洪田俊、莊華堂,1996。《歐布諾伙與孤巴察峨研究》高雄:高雄縣政府。
11.胡家瑜,2004。《物與物質文化》〈賽下儀式食物與Tatinii(祖靈)記憶:從文化意象和感官經驗的關連談起〉,黃應貴主編,171-209,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12.茂林國家風景管理處,2007。《2007南島族群婚禮活動魯凱誓約活動導覽手冊》。高雄:茂林國家風景管理處。
13.茂林鄉公所,2008。《高雄縣茂林鄉誌》。高雄:茂林鄉公所。
14.范咸,1993。《重修台灣府志》。台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5.許功明,1991。《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台北:稻香出版社。
16.許勝發,2006。《原住民部落起原及部落遷移史:以魯凱族下三社群為例》。台北:原民會。
17.陳雨嵐,2004。《台灣的原住民》。台北:遠足文化出版社。
18.郭城孟,2005。《蕨類圖鑑》。台北:遠流台灣館。
19.陳國強,2002。《文化人類學辭典》。台北:恩楷出版社。
20.傅君,2001。《臺東縣史—排灣族與魯凱族篇》。臺東:臺東縣政府。
21.喬宗忞,2001。《台灣原住民史-魯凱族史篇》。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22.黃應貴,2004。《物與物質文化》,〈導論:物語物質文化〉,黃應貴主編,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23.董景生、王光玉、林麗君,2005。《南澳泰雅族的民族植物》。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24.達西烏拉灣.畢馬,2002。《台灣的原住民魯凱族》。台北:台原出版社。
25.鈴木質,1991。《台灣蕃人風俗誌》。台北:武陵出版社。
26.鈴木質,1992。《臺灣原住民風俗誌》。台北:臺原出版社。
27.廖守臣,1998,《泰雅族社會組織》。花蓮:私立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
28.齊莉莎 (Zeitoun Elizabeth),2000。《魯凱語參考語法》。台北:遠流出版社。
29.齊莉莎、林惠娟,2003。《不要忘記咱們萬山的故事:過去的回憶》。台北:中研院語言所籌備處。
30.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31.蔣毓英,1985。《台灣府志》。北京:中華書局。
32.鄭漢文、王相華、鄭惠芬、賴紅炎,2005。《排灣族民族植物》。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
33.藤井志津枝,1997。《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理蕃政策》。台北:文英堂出版社。
34.霧台鄉公所,2008。《霧台鄉魯凱族文物館簡介》。屏東:霧台鄉公所。
35.鐵米娜葳依,1997。《泰雅賽德克族人食物及其典故(一)》。台北:唐山出版社。
36.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2004文化白皮書》。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英文部分:
1. Taiban Sasala, 2006. The Lost Lily: State, Sociocultural Change and the Decline of Hunting Culture In Kaochapogan, Taiwan. Dissertation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單篇論文:
1.Pollock,1999。食物-南島語族間的文化橋樑。1999台東南島文化節學術演講,台東。
2.文上瑜、林蕙娟,2002。魯凱族下山社萬山部落〔oponoho〕之社會組織初探—以族原傳說與傳統祭典的口述資料為主要研究進路。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九十年度第一期文化資產類調查與研究報告,未出版,台北。
3.王美青,2004。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台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計畫-魯凱族概述。台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4.台邦.撒沙勒,2003。失落的箭矢:魯凱族好茶部落狩獵文化變遷之研究。未發表。
5.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8。九十七年度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調查後續計畫,未出版,台北。
6.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9。台灣原住民族生物學誌-動物篇,未出版,台北。
7.余光弘,1993。雅美人食物的分類及其社會文化意義。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76,21-42,台北。
8.邱敏勇,2002。台灣新石器時代豬的畜養漢狩獵-例用牙齒標準區分家豬和野豬的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7(2),271-302。
9.張金生,2000。排灣族邏發尼耀家族的飲酒文化。東台灣研究叢刊之四,113-120。
10.郭東雄,2003。七佳部落的芋頭。原住民教育季刊,30,91-116。
11.童信智,2006。論排灣族的殺豬文化-以paumaumaq群paukuz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未出版,台北。
12.黃玲玉,2008。從清代臺灣文獻看原住民酒歌與飲酒文化。藝術學報,83,127-157。
13.劉炯錫,2000。台東縣卑南鄉魯凱族達魯瑪克部落傳統有用植物之調查研究。台東師院學報,11(1),29-60。
14.盧道杰、吳雯菁、裴家騏、台邦‧撒砂勒。從社區保育的觀點看原住民的狩獵與野生動物資源的管理,資料來源:
http://www.nhlue.edu.tw/~gieee/2005social51.pdf
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06月19日
15.戴永禔,2000。原住民生態智慧-魯凱族的飲食文化。財團法人祐生研究基金會人文歷史子題研究組研究報告,未出版,台北。
16.謝政道、杜奉賢,2004。魯凱族的傳統生產活動。博學,2,37-63。
17.羅惠敏、徐南麗、吳陳怡懋、朱惠謹、凌春惠李麗蘭,2005。比較漢族與原住民產婦做月子態度與遵從行為相關因素之探討。慈濟護理雜誌,4(4), 70-78。

學位論文:
1.巴清雄,2004。《霧台魯凱族植物頭飾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2.王美青,2003。《文化表徵與族群性—魯凱族下三社群的認同建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3.何信安,2001。《原住民部落政治參與研究-以泰武鄉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4.郜月珠,2004。《屏東縣霧台鄉魯凱族民族植物之調查研究》。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5.莊效光,2002。《魯凱族taromak部落傳統領域內植群生態與植物利用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未出刊,屏東。
6.陳明珍,2004。《析論原住民飲酒文化與其文學的關係》。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7.陳麗妃,2003。《白河蓮花節行銷策略之研究》。立德管理學院資源環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8.黃世民,2004。《魯凱族隘寮群頭目文化變遷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9.楊宜靜,2006。《魯凱族萬山部落靈石傳說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10.溫佳芸,2009。《屏東縣霧台鄉西魯凱群的動物知識及利用》。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11.廖彥琦,2009。《賽夏族的社》。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12.賴欣怡,2009。《狩獵相關在地知識的探討-以魯凱族阿禮部落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學院森林暨環境資源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網路:
1.高雄縣茂林鄉戶政事務所,資料來源:http://www.maolin-house.gov.tw/style/front001/bexfront.php?sid=bmdhsum&class=B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06月05日
2.台灣大學動物博物館,資料來源:http://archive.zo.ntu.edu.tw/index.asp
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01月15日
3.台北植物園植物資料庫,資料來源:http://tpbg.tfri.gov.tw/plants/Plants_1.aspx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01月15日
4.國立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生物地理與自然保育研究室,資料來源:http://biogeo.geo.ntnu.edu.tw/
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01月15日
5.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資料來源:http://tesri.coa.gov.tw/show_index.php
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01月15日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