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國文化傳統思想是以尊重人的關係,這是受儒家思想影響。孔子儒家的仁教—內在人格世界,是由孔子所闡發 。尊重人性的價值,人人皆可以主宰自己的生活行為,以從事道德的實踐和價值的創造。但面對當時環境,社會秩序、禮樂制度敗壞,主因是在上位者,無德不仁不行人道。聖君是以「為政以德」,但對反是暴君當政,殘無人道、苛政猛於虎率獸食人,正是道德墮落所致。人失去了人性,相互尊重的關係破裂不保,整個社會失序脫節,價值觀毀壞、崩塌,暴戾之氣、爭權奪利不斷,人民遭受摧殘無法安身。孔子的仁教,是他終身不變的志業,悲天憫人關愛世人,是他思想的重心。 孟子的思想雖是間接承繼於孔子的仁教,但是孟子卻是將「仁」的思想發揚光大。孟子的思想不僅是重視人性,更直指人心。孟子的人性就是仁義之性,仁義是內在於人心的,是超越感官生命,是既超越又內在的德性主體。孟子的性善論是就心善而言性善,心體就是仁道、就是人的本心,失去了就不算是真正的人!僅徒有形軀之身,不具主動之道德心,無法自覺展現人心,即無實踐之動力!孟子重視的是道德實踐,其性善論為立論根據的政治哲學思想,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最主要就在於「仁心仁政」,由「仁心」出發,實踐「仁政」,仁政就是王道,是保民而王,照護安身人民。孟學政治哲學思想,是以民為本的「民貴君輕」,其所要指責監督是君王的責任,是要盡到養民、保民、愛民、教民之責,不是在擴展領土,強征賦稅,征戰不休的所謂國富民強,為滿足個人私慾,致使生民塗炭,置百姓生活生命不顧,失德失民,終將為民所棄。孟子與當權者的譏辯勸解,莫不在喚醒當政者的良心道德,是以人人皆可為堯舜,皆有良心良知,僅是私己不自覺、不為而已。當政者應是「以德行仁」,注重公利,不是「以利假仁」,私慾功利的無限擴張,這種「以民為本」的思想,在戰國時代是相當罕見。孟子政治哲學的目的是在人民,唯有百姓的存在,社會國家才有意義,所以「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不僅強調人民的重要性,更要君王良心自身覺悟,以仁義之心行仁義之政,照護人民生命,由現實生活的安身之後,再提升為精神層次,朝德性修為的理想社會邁進。百姓之為真正可貴,是因仁心仁政之故,而能超越現實生命展現道德價值之生命。君臣之責莫不以仁德之仁心仁政,落實民生之現實生活維持,是以人倫得以實踐,君臣有義、父子有親、夫妻有別等之倫常,得以真正落實社會生活之中。蓋實因君、臣、人民,皆因有德性之故,而得以由現實生活,邁向理想之社會,始有可能實現。孟子的政治哲學,重視生命德性的實踐。有德者當在位,強調應以百姓生民利益為施政之重點,是以德領政。若君王不施王政,臣民卻無法干預制衡,僅能期待仁君之再現,以仁心行仁政。然而,政治運轉需有客觀之制度之建立,政權及治權皆依循制度運轉,建立相互對等之關係,並有制衡合法之規則遵循,始有施行民主之可能。但孟子所處之戰國時代,就人性本善理論推而擴之民本思想的創新遠見,實是已具有民主原則及前瞻性的政治思維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