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工業職業學校課程標準草案(1997)。
王文科(1991)。學習心理學-學習理論導論。台北:牛頓出版社。
王文科(1990)。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出版公司。
王文珊(2009)。中部地區高中職學習障礙學生教育需求現狀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王姿文(2003)。國小資源班回歸學生在普通班的學習適應研究--以台中縣一所國小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朱敬先(1986)。學習心理學。台北:國立編譯館。
朱敬先(2000)。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
杜紹萍(1999)。合作學習對成人英語學習成就、行為、及滿意度影響之實驗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李明豐(2008)。直接教學模式對高職一年級學生對於數學學習之成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李咏吟、單文經(1997)。教學原理。台北:遠流。
李咏吟(主編)(2001)。學習輔導。台北:心理。
李坤崇(1992)。國小學生學習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後續研究。台南師院學報,25,83-122。沈麗慧(2002)。普通班教師改善學習障礙兒童學習適應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邱上真(2001)。普通班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之因應措施、所面對之困境以及所需之支持系統。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1,1-26。林咏吟(2000)。個案研究。台北:五南。
林素貞(1998)。國小一年級中文讀寫障礙學生字詞學習特質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6,185-202。林素貞、邱上真、洪儷瑜(2000)。內在能力差距名詞釋義。載於柯華葳、邱上真(主編),學習障礙學生鑑定與診斷模式的建立指導手冊(39)。台北: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3,2-10。林崇德(1995)。小學生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
林慧玲(2004)。國小學習障礙伴隨社交技巧缺陷學生之適性化社交技巧訓練課程效果研究--以新竹市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吳悅如(2008)。文化資本對國小學童的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之影響-以宜蘭地區六年級國小學童為例。佛光大學社會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金武昌(2004)。影響高級職業進修學校學生學習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孟瑛如(1999)。資源教室方案—班級經營與補救教學。台北﹕五南。
孟瑛如、有愛無礙研究小組(2004,11月)。資源班社交技巧可行之教學策略。載於新竹師範學院特殊教育系舉辦之「九十三年度智慧型學習障礙及情緒障礙學習資訊網之建置與推廣工作」計畫成果發表會(283-343),新竹。
周台傑(2001)。學習障礙。載於許天威、徐享良、張勝成(主編)。新特殊教育通論(71-105)。台北:五南。
胡幼慧(1996)。轉型中的質性研究:演變、批判和女性主義研究觀點。台北:巨流。
洪美鈴(2001)。國小資優班學生學習策略之研究—以台南市成功國小資優班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洪儷瑜(1995)。學習障礙者教育。台北:心理。
洪儷瑜(2001)。由身心障礙學生十二年安置計畫談學習障礙的鑑定。學習障礙資訊站,17,17-21。施良方(1996)。學習理論。高雄:麗文。
范聖佳(2002)。國中數學教師試行合作學習之行動成果。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高令秋(1996)。記憶策略在學習障礙教育上的應用。特殊教育季刊,60,8-16。高馨玲(2004)。智能障礙者維持就業階段工作適應之探討-以三位中度智能障礙女性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涂馨尹(2007)。國小學習障礙學生學習態度及學習策略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務(王明傑、陳玉玲譯)(2002)。台北:學富。(原著出版年﹕1986年)
馬健能(2004)。技能檢定對高職電機科學生實習課程學習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孫嘉偉(2006)。高中職教師對學習障礙學生教學支持系統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陳以青(2004)。學習障礙兒童在工作記憶表現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陳品華(2006)。技職大學生自我調整學習的動機困境與調整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38,37-50。陳國洲(2005)。國小普通班學習障礙學生及其教師所遇困難。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陳銘偉(2003)。「問題本位學習」教學模式對高職學生之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歷程與成效的影響。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陳琇姿(2006)。合作學習對國一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許美華(2005)。合作學習對國小學習障礙兒童數學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特殊教育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25-34)。台北市:巨流。
張世彗(2006)。學習障礙導論。台北:五南。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新仁編著(2003)。學習與教學新趨勢。台北:心理出版社。
張德銳(1986)。台北市國民中學三年級學生次級文化與違規犯過行為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張蕊苓(1999)。兒童學習動機內化歷程中影響因素探討。花蓮師院學報,9,35-60。張能維(2007)。合作學習教學法對高職生學習態度及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家科學生為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黃政傑,林佩旋(1999)。合作學習。台北:五南書局。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台北:師大書苑。
黃淑娟(2003)。原住民國中生的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彰師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黃韻如(2004)。高雄市高中職學習障礙學生學習適應與學校支持系統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教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黃姿慎(2005)。學習障礙學生在魏氏兒童智力量表表現特質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黃瑋苓(2008)。高中職學習障礙學生生涯決策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程炳林(1991)。國民中小學生激勵的學習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葉玉珠、高源令、修慧蘭、曾慧敏、王佩玲、陳惠萍(2003)。教育心理學。台北:心理。
詹文宏(2004)。高中職學習障礙學生自我概念.因應策略.學校適應及其因果模式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教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楊坤堂(1998)。特殊教育的實施過程:鑑定、安置與輔導。國小特殊教育,25,41-46。楊坤堂(2000)。學習障礙兒童。台北:五南。
塗淑玫(2005)。宜蘭縣一所國小特殊教育支持系統建構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蔡淑芬(1995)。圖片預測策略對國中輕度智能不足學生閱讀效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孔繁鍾譯)(2005)。台北:合計。
鳳華(1996)。社交技能之理論實務及在學障學生的運用。載於周台傑、葉靖雲主編,特教叢書97輯-學習障礙有效教學(15-28)。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鄭采玉(2008)。國小學生社會領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潘詩婷(2002)。國小學童英語學習態度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謝君琳(2003)。合作學習對國小四年級數學低成就學生數學學習與同儕互動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蘇仁宗(2005)。小組互動對提昇學生學習動機之探討。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自然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蘇芳柳(2002)。聽覺障礙學生之學習適應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嘉微(2007)。國小融合班智能障礙學生學習行為之個案研究。國立台東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特殊教育導論-應用在融合教育的理論與實務(程鈺雄編譯)(2004)。台北:五南。(原著出版年﹕2001年)
英文部分
Ariel, A. (1992). Education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New York:Macmillan.
Atkinson, J. W. (1964). An introduction to motivation. New York:D. Van Northland.
Atkinson, J. W., & Birch, D. (1970). The dynamics of action. New York:Wiley.
Baird, G. L., Scott, W. D., Dearing, E., & Hamill, S. K. ( 2009 ). Cognitive self-regulation in youth with and without learning disabilities:academic self-efficacy, theories of intelligence, learning vs. performance goal preferences, and effort attributions .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8(7),881-885.
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2), 191-195.
Bandura, A. (1997).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W. H. Freeman.
Bealmear, N. (2009). Effective teaching of African American students who receive special education services. Ph.D. dissertation, Louisville of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 Kentucky.
Bender, D. D. (1985). Differences between learning disabled and non-learning disabled children in temperament and behavior. Learning Disability Quarterly, 8 ,11-18.
Bender, W. N. (1992). Learning Disabilities.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Blackwell, L . S., Trzesniewski, K. H.,& Dweck, C. S. (2007). Implicit theories of intelligence predict achievement across an adolescent transition: A longitudinal study and an intervention. Child Development, 78, 246-263.
Denzin, N. K.(1978). The Research Act-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Methods. New York:McGraw-Hill.
Dweck, C. S. (1999). Self-theories: Their role in motivation, personality,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Psychology Press.
Flavell, J. H. (1978). Metacognitive development. In:Scandura, J. M., & Brainerd, C. J.(Eds.), Structural process theories of complex human behavior(pp.213-245). Alphen ad Rijn: Sijthoff & Noordhoff.
Gadeyne, E., Ghesquiere, P., & Onghena, P.(2004). Psychosocial functioning of young children with learning problem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45(3), 510.
Garcia, J. N., & de Caso, A. ( 2006 ). Changes in writing self-efficacy and writing products and processes through specific training in the self-efficacy beliefs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Learning Disabilities: A Contemporary Journal, 4, 1-27.
Harper, G. F., & Maheady, L. ( 2007 ). Peer-Mediated Teaching and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Intervention in School and Clinic,43(2),101-108.
Hooper, S. (1992).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0(3), 21-38.
Keefe, E. B., Moore, V. (2004). The challenge of co-teaching in inclusive classroo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American Secondary Education; 32(3), 77-88.
Klassen, R. ( 2002 ). A question of calibration: A review of the self-efficacy beliefs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Learning Disability Quarterly, 25, 88-102.
Lerner, J. W.( 2003 ). Learning disabilities: Theories diagnosi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9th 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McClelland, D. C. (1965). Toward a theory of motive acquisi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 ,321-333.
Mumford, V. E., & Chandler, J. P. (2009). Strategies for Supporting Inclusive Education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Strategies, 22(5),10-15.
Obeng, C. (2007). Teacher’s views on the teaching of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in Ghanaian classroo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22(1),96-103.
Pintrich, P. R., Smith, D. A. F., & McKeachie, W. J.(1989 ). A Manual for the use of the Motivated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Questionnaire. MI: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to Improve Postsecond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Rotter, J. B. (1966). 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for 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control of reinforcement.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80(1),609.
Swanson, H. L.(1993). Working memory in learning disability subgroup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56, 87-114.
Valas, H. (2001). Learned helplessness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II: Effects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and low achievement.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5, 101-114.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