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22.21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6 03:4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鄧瀅珊
研究生(外文):Ying-Shan Teng
論文名稱:探討基隆市公立高中職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工作投入及幸福感
論文名稱(外文):Study of Recreational Sports Participation, Job Involvement, and Well-being on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Keelung
指導教授:莊麗君莊麗君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Ophelia L. J. Chu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巿立體育學院
系所名稱:休閒與運動管理碩士班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運動休閒及休閒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0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0
中文關鍵詞:最不快樂城市身心健康社會健康
外文關鍵詞:The unhappiest cityPhysical and mental well-beingSocial well-be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1
  • 點閱點閱:34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8
本研究旨在暸解身處在被評比為最不快樂城市、面臨教育政策不確定性、感受教改及學生升學就業壓力之基隆市公立高中職教師的休閒運動參與、工作投入與幸福感之現況,探討其不同背景變項之間的差異情形,並加以探討三者彼此之間的關係。根據相關文獻回顧發現,幸福感是評估身心健康、甚至是社會健康的重要指標,而要達到身體的健康與心理的愉悅,工作與閒暇品質的提昇實為達到幸福感之關鍵。
研究採問卷調查法,包括工作投入與幸福感兩個量表,以基隆市四所公立高中職352名正式教師為研究對象,將問卷填答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事後檢定、及皮爾森基差相關等方法,進行資料分析與解釋。
根據分析資料獲致四點結果:(一)基隆市公立高中職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程度以男性、已婚、教學年資達17.5年以上之高職教師最多;(二)年齡在46歲以上、教學年資達17.5年以上之教師工作投入程度最高;(三)已婚、年齡在46歲以上之教師幸福感指數較高;(四)教師投入休閒運動參與程度愈高,其工作投入及幸福感指數亦隨之提高。最後並根據研究結果針對休閒運動參與之觀念及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how public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Keelung, which is considered as the unhappiest city, react when facing the uncertainty of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the pressure of helping students’ further study or employment. In addition, the study further discusses how gender difference affecte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ir recreational participation, job involvement, and well-being. According to literature reviewed, well-being is a key index to evaluate how healthy a person is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even how healthy the society is. To achieve physical and mental well-being, it is vital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job and to enhance leisure participation.
Based on the survey questionnaire, the study gathers 352 valid respondents from the four public high schools in Keelung. By asking the participants to describe their recreational sports participation and using the scales of job involvement and well-being, the data were analyzed utiliz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Schaffe’s method, and Pearson’s product mom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alysis. Four results are drawn as followings:
1.Teachers who are male, married, teaching over 17.5 years, and working 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have higher recreational sports participation.
2.Teachers who are over 46 years old and who have teached over 17.5 years get higher scores in job involvement.
3.Teachers who are married and over 46 years old get higher scores in well-bing.
4.There ar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among recreational sports participation, job involvement, and well-being.
Moreover, the study concludes with an encouragement for more recreational sports participation and several suggestions were presented for future studies.
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 i
博碩士論文電子檔案上網授權書 ii
摘 要 iii
Abstract iv
謝 誌 vi
目 錄 vii
表目錄 x
圖目錄 x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 5
第四節 名詞解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休閒運動參與 8
第二節 工作投入 23
第三節 幸福感 30
第四節 休閒、工作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4
第一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架構 44
第二節 研究流程 46
第三節 研究設計與施測方法 47
第四節 測量工具與操作型定義 48
第五節 資料收集與分析 54
第四章 研究結果 57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分析 57
第二節 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工作投入及幸福感概況分析 62
第三節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在休閒運動參與之分析 68
第四節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在工作投入之分析 71
第五節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在幸福感之分析 77
第六節 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工作投入及幸福感之關係 8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2
第一節 研究結果摘要 92
第二節 結論與討論 96
第三節 建議 101
參考文獻 104
一、中文部分 104
二、英文部分 110
附錄一 研究計畫審查證明書 114
附錄二 工作投入量表使用同意書 115
附錄三 幸福感量表使用同意書 116
附錄四 正式問卷 117
一、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2000)。休閒運動專書。臺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王文雄(2009)。臺南縣國民小學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及工作壓力調查研究。國立臺南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南市。
王註源(2006)。桃園縣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現況及其阻礙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王慶田(2009)。國小教師休閒涉入、休閒效益及幸福感之研究。私立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碩士論文,臺中縣。
古婷菊(2006)。國中教師幸福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行政院體委會(1999)。我國青少年休閒運動現況、需求暨發展策略之研究。臺北市:行政院體委會。
行政院體委會、中華民國體育學會(2000)。休閒活動專書。中華民國體育學會,臺北市。
朱紹文(2009)。苗栗縣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余嬪(1999)。婦女的忙與盲:談婦女的休閒賦權與自覺。1999年性別與兩性研討會,高雄醫學院兩性研究中心,八十八年五月十九至二十一日。
吳承典(2003)。雲林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雲林縣。
吳明烈(1997)。學習社會的展望:意義、特質與功能之分析。成人教育,35,28-37。
吳茂松(2006)。檢察官工作價值觀、角色壓力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林子雯(1996)。成人學生多重角色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林文睿(1990)。談公務人員的休閒活動。人事月刊,10(3),38-42。
林建佑(2009)。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休閒體驗對滿意度影響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國立台灣體育大學運動管理學系碩士論文,臺中市。
林進財(1998)。教師效能的研究及其在教學上的應用。教學資料文摘,1(41),131-147。
胡椿敏(2009)。國民小學組織文化與教師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社會科教學系碩士論文,屏東市。
洪家興(2006)。彰化縣國中兼任行政教師個人特質、休閒參與及工作滿足對幸福感之影響。私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彰化縣。
施建彬、陸洛譯(1997)。Argyle, M.原著。幸福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臺北市:巨流。
孫志麟(1999)。教師自我效能:有效教學的關鍵。教育研究資訊,7(6),170-187。
孫郁荃(2006)。國民中學教師生命價值觀與工作投入、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康純治、林文郎(2004)。教師工作壓力之探討。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9,277-289。
張良漢(2002)。休閒知覺自由、休閒無聊感及休閒利益之相關研究:以國立聯合技術學院為例。國立臺灣體育學院碩士論文,臺中市。
張健群(2009)。國中教師工作壓力、休閒運動參與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市。
陳玫妤(2004)。高雄縣市國小教師全球化認知與校務參與、工作投入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陳定雄(1990)。以休閒啟發運動興趣,奠定全民運動基礎。全國社會體育會議綜合結論報告。臺北市。
陳東星(2004)。校長領導風格與教師工作投入關係。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系碩士論文,嘉義市。
陳柏青(2008)。國小教師休閒參與、工作壓力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雲林縣。
陳彥光(2007)。花蓮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體育教學碩士論文,臺東市。
陳敬能(1998)。週休二日對運動休閒教育之啟示。大專體育,40,131-135。
陳鈺萍(2004)。國小教師的幸福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縣。
陳慧姿(2007)。高中教師靈性健康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地區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陳鴻雁(2000)。臺灣地區民眾參與休閒運動之研究。臺北縣:輔仁大學出版社。
陳麗華(1991)。臺北大學女生休閒態度參與和狀況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陳豔麗(2003)。臺南縣、市大專教師休閒參與型態、休閒活動參與項目滿意度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郭正忠(2006)。臺北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行為與教師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陸洛(1998)。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8(1),115-137。
程紹同(1994)。現代體育發展的新趨勢:運動休閒管理。中華體育,7(4),25-30。
游錫霖(2000)。桃園縣國小教師生活型態與休閒運動參與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大學體育推廣學系碩士論文,臺中市。
曾文志(2008)。大學生的生活事件、人際長處與心理健康之復原力取向研究:仲介與調節效果的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40(2),221-240。
曾艾岑(2009)。不同世代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幸福感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屏東市。
黃金柱(1999)。我國青少年休閒運動現況、需求暨發展對策之研究。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委託研究。
黃坤謨(2008)。國民小學校長多元智能領導、教師工作投入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
黃建安(2004)。國小兼組長教師工作價值觀、角色壓力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黃財清(2005)。高雄縣市國小校長教學領導行為與教師課程參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楊啟男(2009)。高雄縣國小教師覺知少子化壓力工作滿族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董秀珍(2002)。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角色壓力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蔡嘉仁(2008)。宜蘭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現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花蓮市。
鄧崇英(2005)。南投縣高中教師參與休閒運動狀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私立臺中健康暨管理學院碩士論文,臺中市。
賴秋江(2006)。國民小學學校行銷、校長領導風格與教師工作投入之相關因素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賴清財(2000)。我國北區軍事院校學生休閒運動需求探討。私立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賴瑞昌(2009)。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兼行政人員休閒運動參與現況及阻礙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鍾東蓉(2000)。臺北市立高中導師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鍾偉晉(2008)。國中教師情緒管理與幸福感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趙偉勝(2006)。國小校長轉型領導、教師工作滿意與工作投入關係研究。私立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系碩士論文,新竹市。
謝文全(2005)。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羅慕謙譯(2002)。詹姆士‧史卡拉(James Scala, 2000)原著。25 種自然抗壓療法(25 Natural Ways to Manage Stress and Avoid Burnout)。臺北市: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
嚴春財(2001)。工作投入在教育上的重要性。教師之友,42(1),15-19。

二、英文部分
Andrews, F. M., & Withey, S. B. (1976). Social indicators of well-being: America's perception of life quality. New York: Plenum.
Argyle, M. (1987). 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London and New York: Methuen.
Bright, A. D. (2000). The role of social marketing in leisure and recreation management.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2(1), 12-18.
Brown, S. P. (1996). A meta-analysis and review of organization research on job involvement.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0, 235-255
Campbell, A., Converse P. E., & Rodgers W. L. (1976). The Quality of American life: Perceptions, evaluations, and satisfactions.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Cross, G. A. (1990). A social history of leisure since 1600.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Diener, E. (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 542-575.
Drive, B. L., & Bruns, D. H. (1999). Concepts and uses of the benefits approach to leisure. In E. L. Jackson & T. L. Burton (Eds.), Leisure studies.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Fried, L. P., Freedman, M., Endres, T. E., & Wasik, B. (1997). Building communities that promote successful aging. Western Journal of Medicine, 167, 216–219.
Guest, D. E. (2002). Perspectives in the study of work-life balance.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41(2),255-279.
Henry, L. B.& Marr, D. (1985). Leisure education and young people’s leisure. Scottish Educational Review, 17(2), 116-127.
Iwasaki, Y., Zuzanek, J., & Mannell, R. C. (2001). The effects of physically active leisure on stress-health relationships. Canadi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92(3), 214-218.
Kando, T. M. (1980). Leisure and popular culture in transition. St. Louis : Mosby.
Kanungo, R. N. (1979). The Concepts of Alienation and Involvement Revisited.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6(1), 119-138.
Kanungo, R. N. (1982). Measurement of job and work involvemen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7(3), 341-349.
Kaplan, M. (1975). Leisure: Theory and policy. New York: Wiley & Sons.
Kelly, J. R. (1972). Work leisure: A simplified paradigm.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4, 50-62.
Keyes, C. L. M. (1998). Social well-being.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61, 121-140.
Keyes, C. L. M., & Magyar-Moe, J. L. (2003). The measurement and utility of adult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S. J. Lopez & C.R. Snyder (Ed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A handbook of models and measures, pp. 411-425.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Lawler, E. E., & Hall, D. T. (1970). Relationship of job characteristics to job involvement, satisfaction,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4(8), 305-312.
Lodahl, T. M., & Kejner, M. (1965). 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job involvemen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49, 24-33.
Mull, R. F., Bayless, K. G., Ross, C. M., & Jamieson, L. M. (1997). Recreational sport management (3rd ed.). New York: Human Kinetics.
Quintanilla-Ruiz, S. A., & Wilpert, B. (1991). Are work meanings changing? European Work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ist, 1(2/3), 91-109.
Rabinowitz, S., & Hall, D. T. (1977).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on job involvement.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4(2), 265-288.
Rice, R. W., Frone, M. R., & McFarlin, D. B. (1992). Work-Nonwork conflict and the perceived quality of life.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3(2), 155-168.
Ruh, R. A., White, J. K., & Wood, R. R. (1975). Job involvement, values personal background, participation in decision marking and job attitud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8(2), 300-312.
Ryff, C. D. (1989). Beyond Ponce de Leon and life satisfaction: New directions in quest of successful age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ual Development, 12, 35-55.
Saleh, S. D., & Hosek, J. (1976). Job involvement: Concepts and measurement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6), 213-224.
Vroom, V. H. ( 1964). Work and motivation. New York: Holy Wiley & Sons.
Wilensky, H. L. (1960). Work, careers and social integration.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12, 543-560.
Witt, P. A., & Bishop, D. W. (1979). Situational antecedents to leisure behavior.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 64-77.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48). Constitutio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 http://www.hiaconnect.edu.au/files/WHO_Constitution_1948.pdf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3). Global Strategy on Diet,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http://www.who.int/dietphysicalactivity/media/en/gsfs_general.pdf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