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書目
1.王受之﹙2001﹚。《世界現代美術發展》。台北市:藝術家
2.李醒塵﹙1996﹚。《西方美學史教程》。台北:淑馨
3.李澤厚﹙1996﹚。《美的歷程》。台北市:三民
4.何恭上﹙1994﹚。《近代西洋繪畫》。台北市:藝術圖書
5.林書堯﹙1983﹚。《色彩學》。台北市:作者出版
6.胡經之 王月川主編﹙1994﹚。《文藝學美學方法論》。北京:北京大學
7.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
台北市:巨流
8.高宣揚﹙1996﹚。《後現代論》。台北市:五南
9.高宣揚﹙1999﹚。《論後現代藝術的『不確定性』》。台北市:唐山
10.陳瑞文﹙2002﹚。《美學革命與當代徵候評述》。台北市:北市美術館
11.陳瑞文編,高實珩修訂﹙2006﹚。《現代藝術史教材》。南大課堂講議
12.陳瑞文﹙2004﹚。《阿多諾美學論:評論、模擬與非同一性》台北:左岸文化
13.張京媛﹙1995﹚。《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市:麥田
14.張毓吟﹙民84﹚。《圖像符號傳播的語文式思考:以符號學詮是國劇臉譜為例》。台北市:北市美術館
15.張振輝﹙2000﹚。《抽象水墨創作的探索—大地.琴瑟.意象系列》張振輝創作理念
16.馮作民﹙1994﹚。《西洋繪畫史》。台北市:藝術圖書
17.劉思量﹙1998﹚。《藝術心理學-藝術與創造》。台北市:藝術家
18.黃文叡﹙2002﹚。《現代藝術啟示錄》。台北市:藝術家
19.虞君質﹙2000﹚。《藝術概論》。台北市:大中國圖書
20.趙惠玲﹙1996﹚。《美術鑑賞》。台北市:三民
21.謝冬山主編﹙2002﹚。《台灣當代藝術1980-2000》。台北市:藝術家
22.戴茂棠﹙2005﹚。《超越自然主義-康德美學的現象學詮釋》武漢:武漢大學
翻譯書目
1.Henry Focillon著,吳玉成譯﹙2001﹚。《造形的生命》。台北市:田園城市
2.Suzi Gablik著,滕立平譯﹙1995﹚。《現代主義失敗了嗎》。台北市:遠流
論文
1.陳迦恩﹙2008﹚。《傾聽.物件—軟心式:》,碩士論文。台南科技大學美術研究所
2.蔡宜倖﹙2009﹚。《凝視.自我》,碩士論文。台南科技大學美術研究所
3.陳典懋﹙2006﹚。《感官與記憶失焦的瞬間》,碩士論文。台南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4.黃雅惠﹙2006﹚。《記憶中的追尋-透過記憶審思追尋之複合媒材影像藝術》,碩士論文。台南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5.桑千雅﹙1997﹚。《黑幕裡的詩意、夜與光的繪畫表現》,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