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文獻
大前研一(2008),「經營品牌讓成功永續」,天下雜誌 No.406。
工研院能資所(1997),「廿一世紀全球家電市場與技術趨勢研究報告」。
王志豐(1997),「耐久性家電品牌轉移之研究」,成功大學-工業管理學系未發表碩士論文。王錫裕(2004),「台灣品牌液晶電視之行銷研究 -以日本市場為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未發表碩士論文。吳俊宜(2006),「理論於互動式網路產品評價系統 —以電冰箱為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未發表碩士論文。吳淑鶯(1986),「台中地區消費者對進口家電產品之態度及購買行為之研究-以彩色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冷(暖)氣機四項產品為例」,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發表碩士論文。吳鎮全(2007),「從品牌聯想觀點探討購買利益與顧客忠誠度關聯性之分析-台灣液晶電視產業品牌經營之實證研究」,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未發表碩士論文。李觀耀(2002),「家電產品使用後評估-以電冰箱為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所未發表碩士論文。沈國俊(1990),「家用電冰箱最佳化設計之研究」,台北科技大學-冷凍與低溫科技研究所未發表碩士論文。林靈宏(1995),「消費者行為」,五南出版社。
邵正明(1989),「購後滿意程度與再購行為之研究─以彩色電視機為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發表碩士論文。洪麗雯(2008),「品牌權益、品牌來源國對消費者購買意願的影響之比較研究-以台灣、中國液晶電視消費者為例」,南台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未發表碩士論文。徐光宇(2007),「品牌才是競爭力」,天下雜誌 No.363。
徐村和、粘淑惠(1997),「交談式模糊決策輔助系統-以大眾運輸系統營運方式選擇為例」,運輸學刊,第十卷,第四期,頁79-96。張嘉萍(2004),「產品造形特徵與品牌形象之一致性研究─以液晶電視為例」,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所未發表碩士論文。張維志(2006),「品牌形象、促銷活動、顧客滿意對消費者購買行為影響之研究-以液晶電視為例」,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未發表碩士論文。梁育正(2005),「新產品開發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以液晶電視為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未發表碩士論文。許瀛欽(1992),「臺北市家用冷氣機消費者之態度與生活型態研究」,大同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未發表碩士論文。陳雅琴(2006),「臺灣冷氣機消費者選購評估因素之研究---以三大區域消費者為例」,淡江大學-國際商學碩士在職專班未發表碩士論文。陳錫銘(1988),「大台北地區電視消費者生活型態與偏好之研究」,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未發表碩士論文。湯明哲(2008),「台灣的品牌策略」,天下雜誌 No.393。
黃文能(1998),「家用分離式冷氣機意象與形態構成要素關係之研究」,大同工學院-工業設計研究所未發表碩士論文。黃俊英(2005),「行銷學的世界」,天下遠見出版。
經濟部技術處(2006),「我國製造業現況與趨勢」,經濟部技術處ITIS專案出版。
廖淑伶(2007),「消費者行為」,前程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
鄞又寧(2002),「價格促銷對品牌評價及購買意願之研究─電漿電視產業實證」,台北科技大學-生產系統工程與管理研究所未發表碩士論文。劉文正(1992),「電冰箱產業廠商競爭策略擬定--泰得公司個案究」,大同工學院-事業經營研究所未發表碩士論文。劉居盈(2007),「涉入程度、顧客滿意度與品牌忠誠度之相關性研究--以空調冷氣機為例」,南台科技大學-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未發表碩士論文。蔡志成(2006),「2006電機產業年鑑」,工業技術研究院。
鄧振源、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的內涵特性與應用 (下)」,中國統計學報,第廿七卷,七期,頁1-19。鄧振源、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的內涵特性與應用 (上)」,中國統計學報,第廿七卷,六期,頁5-22。盧淑華(2003),「我國家電產業的現在與未來」,華南金控產經資訊,8期,19-24頁。謝明昌(2003),「不同百貨商場中營業據點的選擇分析- 以家電業為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科學系未發表碩士論文。嚴曉雯(2004),「從消費者購買決策觀點探討綠色產品關鍵設計要素之研究」,大葉大學-設計研究所未發表碩士論文。二、英文文獻
Aaker, David (1996) Building strong brand.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Bansal H.S. & Voyer P.A.(2000). World-of-mouth processes within a services purchase decision context. 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3(2),166-177.
Biel, A.L, 1992 “How Brand Drives Brand Equity”,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Vol. 32, No6, pp.6-12.
Gilly, M.C., Graham, J.L., Wolfinbgarger, M.F., & Yale, L.J.(1998). A Dyadic Study of Interpersonal Information Search. Journal of the A 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26(2),83-100.
Herr, P., Kardes, F., & Kim, J.(1991). Effect of Word-of-Mouth and Product-Attribute Information on Persuasion: An Accessibility-Diagonstic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7(4),454-462.
Kotler, P. (1987)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London: Prentice-Hall.
Kotler, P., Leong, S. M. Ang, S. H. and Tan, C. T., (1998) Marketing management: An Asian Perspective, Prentice Hall
McCarthy,J., (1960),Basic Marketing:A Managerial Approach, Richard D Irwin,Inc., Homewood, IL.
Saaty, T. L., Rogers, P. C. & Pell, R. (1980),“ Portfolio Selection Through Hierarchies”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Saaty, Thomas L., (1977) “A Scaling Method for Priorities in Hierarchical Structure,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sychology, Vol. 15, No.3, pp. 234-281.
Schiffman, L.G. & Kanuk, L.L.(1997). Consumer Behavior, 6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River, NJ: Prentice Hall.
Sheth, J. N. (1991), Consumption Values and Market Choice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South-western, USA.
Zahedi, F., (1986),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 Survey of the Msthod and its Applications,” Interfaces, 16:4, 9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