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95.16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0 12:1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愛珍
研究生(外文):HUANG AI-CHEN
論文名稱:從我國司法判決探討通勤災害法規範未來應有之發展
指導教授:鄭津津鄭津津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李仁淼馬財專周兆昱
口試日期:2011-07-19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研究所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10
中文關鍵詞:通勤災害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105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我國職業災害救濟制度,係由勞動基準法、勞工保險條例、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及民法建構而成,惟其適用範圍雖有重疊卻又不盡相同,勞工依法得請求之項目及給付標準各異,又因補償與賠償本質上的差異,而有過失責任之要求不同、抵充問題等問題,若再加上勞工安全衛生法、勞動檢查法等對於雇主課以行政和刑事責任,不僅造成勞工、雇主雙方當事人之爭議,亦徒增法院審理時在認事用法上之困難。除此之外,對於職業災害中業務起因性之論證及事實調查上,亦受到醫學鑑定與行政機關之解釋與政策之影響,加上職業災害發生原因複雜,可能受到個人生活、工作或社會環境、意外事故等複雜因素之影響,涉及層面廣泛,因此不易釐清影響程度及事故責任,就一般職業災害之認定仍有所爭議,對於通勤災害與過勞死等非典型職業災害之認定則更顯困難,加上日新月異的職業災害類型及日趨複雜的勞資關係,使得我國法院更不易形成較為一致之見解與標準,對當事人之權益亦有重大影響。
在本研究搜尋我國職業災害之司法判決時,發現我國因勞動基準法之職業災害補償責任屬個別雇主責任,因此就雇主是否應為「通勤災害」負勞動基準法第59條之職業災害補償責任,這個實務爭議因個別法官在法律見解上之差異,以致於司法實務判決之結果迥異,在各類職業災害案件類型中尤為嚴重,不僅嚴重影響勞資雙方之權益,甚至影響我國司法威信。又「通勤災害」除前述司法實務在法律見解上之爭議外,以2010年勞工保險職業傷害現金給付人次觀之,勞工因上下班交通事故所致傷病、失能、死亡之比例均遠高於非上下班交通事故,足見上下班交通事故對於勞工身體健康、勞動能力及生命安全之威脅及嚴重性。是本研究在職業災害案件類型中,選擇以「通勤災害」為研究標的,擬從判決評析之觀點彙整實務上的案例,分析勞資雙方當事人提出之事實上與法律上之主張,並就法院所採認之事實與適用法律之見解,對於通勤災害之爭議問題加以類型化,再歸納、分析各級法院對於通勤災害之爭議問題如何認事用法,以瞭解我國司法實務對於通勤災害相關爭議問題之見解及其發展趨勢。
本研究以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設定自2001年1月1日起至2011年6月30日止為研究範圍之起迄日,以關鍵字「通勤災害」或「應經途中」,搜尋各普通法院(含所屬簡易庭)該年度民事案件及各行政法院該年度行政案件,最後進行研究之案件數量為最高法院3件,高等法院共32件,地方法院共108件;簡易庭共46件;最高行政法院14件;高等行政法院共64件。總計共267件作為本論文之研究範圍。就本研究範圍對於通勤災害是否適用勞基法上職災之意見分佈,從年度區分,自2001年起,採取肯定說之件數即高於採取否定說之件數,尤其在2008年後,否定說在有表示意見之案件中僅佔10.91%;而2008年以前,否定說在有表示意見之案件中佔22.58%,足見近年來普通法院以肯定說為多數說。再以各級法院來做區分,則有下列趨勢:(一)最高法院雖自2001年1月1日起至2011年6月30日止均採取肯定說,但件數僅有3件,且迄未有相關之判例見解出現,尚難推論最高法院即採取肯定見解。(二)高等法院大致上仍以肯定說(68.75%)為多數說,但未表示意見者占18.75%。(三)地方法院約有57.41%採取肯定說,但值得注意的是未表意見者占26.85%,因此在地方法院之通勤災害案件有五成七之案件可能被認定為勞基法上之職業災害,而其他四成三之案件則採否定說或未表示意見,故在判決結果之預測具有較高之不確定性。(四)簡易庭約有73.91%採取肯定說,在各級法院中是比例最高的。
最後,本研究以上開判決評析之分析結果為據,並綜合關於通勤災害之學說見解、期刊論文、行政函釋等資料,導出通勤災害相關法規範之修法建議,及依通勤災害之爭議問題建立實務判決標準,以作為未來立法或修法與擬定政策,及各項輔導措施之參據。倘能從司法判決出發,尋求突破現行通勤災害法規範之困境,進而能引發行政主管機關的重視與討論,逐漸形成社會大眾對通勤災害爭議問題之共識,再推動修法或是立法,以及政策與措施之健全,必能逐漸消彌通勤災害之爭議,提高司法判決之可預測性與正確性,並保障勞資雙方權益。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第四節 章節安排
第二章 職業災害法規範之概說
第一節 職業災害之定義
第一項 國際勞工組織
第二項 我國法律規定
第三項 學說見解
第二節 職業災害之認定基準
第一項 實務見解
第二項 業務遂行性與業務起因性之判斷
第三節 我國職業災害救濟制度
第一項 職業災害救濟制度之架構
第二項 適用對象之範圍
第三項 得請求之項目及給付標準
第一款 勞動基準法
第二款 勞工保險條例
第三款 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
第四款 民法
第三章 通勤災害之認定
第一節 我國法律規定
第二節 普通法院對通勤災害之認定
第一項 肯定說
第一款 理論基礎
第二款 判斷標準
第三款 採肯定說但最後認定非職災之原因
第二項 否定說
第一款 理論基礎
第二款 認定之實例
第三項 與勞保局認定之差異
第四項 最高法院之見解
第三節 行政法院對通勤災害之認定
第一項 高等行政法院之見解
第一款 理論依據
第二款 判斷依據
第三款 認定之實例
第二項 最高行政法院之見解
第四節 法律見解不一致導致之影響
第五節 小結
第四章 勞動基準法職災補償責任之範圍與問題檢討
第一節 請求之項目及判斷標準
第一項 勞工必需之醫療費用
第二項 工資補償
第三項 殘廢補償
第四項 死亡補償及喪葬費
第二節 雇主違背勞保條例之賠償
第一項 雇主有無為勞工投保之義務
第二項 雇主違背勞保條例之類型
第三項 雇主違背勞保條例之效果
第四項 勞保條例第72條之賠償請求權消滅時效
第三節 雇主於勞動基準法職災補償能否主張過失相抵
第一項 實務見解
第二項 勞工重大違反道路安全交通規則行為之檢討
第四節 抵充問題及判斷標準
第一項 性質相同者方得抵充
第二項 商業保險之抵充問題
第三項 其他不能主張抵充之判斷標準
第四項 雇主能否主張預為抵充
第五項 死亡給付與喪葬費之抵充問題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一)專書
黃程貫,《勞動法》,修訂再版,空中大學,2001年。
黃越欽,《勞動法新論》,翰蘆出版社,2000年。
郭育良等十六人合著,《職業病概論》,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3版1刷,2007年。
鄭津津,《職場與法律》,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3版1刷,2010年。
焦興鎧等十九人合著,臺灣勞動法學會編,《勞動基準法釋義—施行二十年之回顧與展望》,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初版1刷,2005年。
劉志鵬,《勞動法理論與判決研究》,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衛民、許繼峰合著,《勞資關係:平衡效率與公平》,2版,前程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年。
David W. Stewart,《次級資料研究法》,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
(二)期刊論文
王素琴,淺採通勤災害中雇主之責任,勞工行政第120期,頁14-20,2008年4月。
王惠玲,由過勞死到過勞自殺--相當因果關係之迷思:臺灣臺北地方法院93年勞訴字第76號民事判決評釋,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7期,頁301-305,2005年12月。
王惠玲,臺灣職業災害保險之現況與展望,政大勞動學報第10期,頁1-21,2001年1月。
王嘉琪、鄭雅文、王榮德、郭育良,職災補償制度的發展與臺灣制度現況,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8卷1期,頁1-15,2009年2月。
金士平,勞資糾紛我不怕--勞工訴訟扶助措施制度說明,臺灣勞工雙月刊,19期,2009年9月。
林誠二,論勞工服勞務受害之賠償請求權,臺灣本土法學第15期,頁123-137,2000年10月。
林更盛,從「事實上勞動關係」到「有瑕疵的勞動關係」--評最高法院87年度臺上字第451號判決,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53期,頁25-44,2003年12月。
林更盛,勞動基準法上職業災害因果關係的判斷—評臺灣高等法院87年勞上字第5號判決,臺灣本土法學第40期,頁23-42,2002年11月。
林炫秋,業務外包的職業災害補償責任範圍--臺北地院九六勞訴四三,臺灣勞動法學雜誌,頁202-205,2009年8月15日。
林誠二,類推適用勞動基準法第五九條之法理基礎--兼評最高法院九十五年度臺上字第八五四號民事判決,月旦法學,144期,頁245-259,2007年5月。
林炫秋,斷了手臂又失業--職業災害勞工因曠工而遭解僱的和解--臺北地院九七重勞訴二五,臺灣勞動法學雜誌,頁221-223,2009年7月15日。
林依瑩、鄭雅文、王榮德,職災補償制度之國際比較及臺灣制度之改革方向,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8卷6期,頁459-474,2009年12月。
吳姿慧,勞工上下班途中之通勤災害與勞動基準法雇主職業災害補償責任之關係--士林地院96勞訴62,臺灣法學雜誌,160期,頁177-180,2010年9月15日。
邱駿彥,職業災害損害賠償--高雄地院98重訴24,臺灣法學雜誌,162期,頁190-192,2010年10月15日。
莊正中,日本勞工職災補償制度之初探,東亞論壇,467期,頁1-14,2010年3月。
莊正中,勞工職業災害預防、補償、重建單獨立法之探討,臺灣勞工季刊,7期,頁12-15,2007年5月。
許繼峰,讓職災保險規劃更完善--德、日、韓三國制度比較,臺灣勞工季刊,19期,頁101-111,2009年10月。
張彧,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修法建議,臺灣勞工季刊,19期,頁22-25,2009年10月。
陳建文,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病審查準則第18條之探討,政大勞動學報第10期,頁85-127,2001年1月。
陳金泉,職業災害補償和解與連帶補償責任之免除—臺灣高等法院90年勞上字第33號判決評釋,收錄自勞動法裁判選輯(五),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6月。
陳金泉,職業災害補償實務爭議案例解析,政大勞動學報第12期,頁425-455,2002年7月。
陳金泉,職業災害補償和解與連帶補償責任之免除--臺灣高等法院90年勞上字第33號判決評釋,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2期,頁227-230,2005年7月。
楊通軒,論勞動派遣關係當事人之權利與義務--調職、職災責任、工資之平等待遇,東海大學法學研究,33期,頁279-321,2010年12月。
楊通軒,論職業災害中之通勤災害—最高法院92年度臺上字第1960號民事判決評釋,收錄自勞動法裁判選輯(四),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3月。
楊雅萍,日本精神障礙及自殺之職業災害認定制度發展,法令月刊,60卷10期,頁97-133,2009年10月。
楊雅萍,我國過勞死之職業災害認定之現狀,萬國法律,161期,頁16-21,2008年10月。
徐婉寧,過勞死之職業災害保險給付認定--臺北高等行政法院94年度訴字第1405號判決評釋,全國律師第10卷第3期,頁57-64,2006年3 月。
徐婉寧,過勞死之職業災害認定--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90年重勞上字第1號民事判決評釋,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6期,頁247-251,2005年11月。
葛謹,職災爭議--臺灣高等法院95年度重勞上字第1號民事判決為例,法令月刊,61卷5期,頁63-80,2010年5月,頁459-474,2009年12月。
劉士豪,派遣勞工的職業災害補償問題之研究,收錄自非典型勞動關係之爭議問題與解決,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6月。
(三)學位論文
王嘉怡,勞動派遣法律關係之研究--以職業災害與團結權保護為中心,銘傳大學法律系碩士班論文,2009年。
江子榆,我國腦中風職業病認定之研究─以行政法院85年度至98年度判決為範圍,中國文化大學勞工關係學系碩士班論文,2011年。
江智慧,職業災害救濟與重建之研究,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林若瑄,中日職業災害保障制度之比較,中國文化大學勞動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林俊榮,我國職業災害認定制度之研究—實務面之問題探討,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林合同,通勤災害職業認定困境的解決探索—一個從國家機關政策扮演角色的途徑研究,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周建序,我國職業災害補償制度相關法制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2008年。
陳彥良,論職業災害補償制度,東華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黃雨潔,我國職業災害補償制度之檢討,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郭庭恩,日本過勞職業災害認定法制之研究,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董和平,職業災害損害填補之研究--以勞動基準法第59 條但書為中心,成功大學法律系碩士班論文,2007年。
蘇宜士,「解構」與「重構」臺灣營造業的職業災害 : 一個「特殊的」生產方式:層層轉包層層剝削,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張志銘,臺灣職業災害認定制度之形成與發展—兼論精神障害之判斷,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張桂月,我國職業病認定之探討—以職場憂鬱症為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蔡寶安,我國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之研究—以相關補助為討論核心,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鄭涵雲,我國勞工職業災害救濟制度之研究—以勞動基準法為中心,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謝秋芸,日本過勞死職災之研究,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四)網路資料
全國法律資料庫,http://law.moj.gov.tw/。
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http://nwjirs.judicial.gov.tw/ FJUD/ index.htm。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http://law.cla.gov.tw/ Chi/ FLAW。
勞工保險局全球資訊網,http://www.bli.gov.tw/。
行政院公報資訊網,http://gazette.nat.gov.tw/egFront/index.jsp。
厚生労働省,http://www.mhlw.go.jp/。
國家圖書館全球資訊網,http://www.ncl.edu.tw/mp.asp?mp=2。
臺灣勞工季刊(電子期刊),http://book.cla.gov.tw/2008bimonthly/main.htm。
法なび法令検索,http://hourei.hounavi.jp/。
Japan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Resource Center(ROSHRC),http://www.joshrc.org/~open/。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網際網路公開日期:20250101)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徐婉寧,過勞死之職業災害認定--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90年重勞上字第1號民事判決評釋,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6期,頁247-251,2005年11月。
2. 徐婉寧,過勞死之職業災害保險給付認定--臺北高等行政法院94年度訴字第1405號判決評釋,全國律師第10卷第3期,頁57-64,2006年3 月。
3. 楊雅萍,我國過勞死之職業災害認定之現狀,萬國法律,161期,頁16-21,2008年10月。
4. 楊通軒,論職業災害中之通勤災害—最高法院92年度臺上字第1960號民事判決評釋,收錄自勞動法裁判選輯(四),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3月。
5. 陳金泉,職業災害補償和解與連帶補償責任之免除--臺灣高等法院90年勞上字第33號判決評釋,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2期,頁227-230,2005年7月。
6. 陳金泉,職業災害補償實務爭議案例解析,政大勞動學報第12期,頁425-455,2002年7月。
7. 陳金泉,職業災害補償和解與連帶補償責任之免除—臺灣高等法院90年勞上字第33號判決評釋,收錄自勞動法裁判選輯(五),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6月。
8. 陳建文,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病審查準則第18條之探討,政大勞動學報第10期,頁85-127,2001年1月。
9. 張彧,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修法建議,臺灣勞工季刊,19期,頁22-25,2009年10月。
10. 許繼峰,讓職災保險規劃更完善--德、日、韓三國制度比較,臺灣勞工季刊,19期,頁101-111,2009年10月。
11. 莊正中,勞工職業災害預防、補償、重建單獨立法之探討,臺灣勞工季刊,7期,頁12-15,2007年5月。
12. 林依瑩、鄭雅文、王榮德,職災補償制度之國際比較及臺灣制度之改革方向,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8卷6期,頁459-474,2009年12月。
13. 林炫秋,斷了手臂又失業--職業災害勞工因曠工而遭解僱的和解--臺北地院九七重勞訴二五,臺灣勞動法學雜誌,頁221-223,2009年7月15日。
14. 林誠二,類推適用勞動基準法第五九條之法理基礎--兼評最高法院九十五年度臺上字第八五四號民事判決,月旦法學,144期,頁245-259,2007年5月。
15. 林炫秋,業務外包的職業災害補償責任範圍--臺北地院九六勞訴四三,臺灣勞動法學雜誌,頁202-205,2009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