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一、 尤冠龍 (2007) :幾何繪圖軟體 GSP 融入國中數學教學對學生學習成就與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二、 余酈惠(2003):高雄市高職學生運用GSP 軟體學習三角函數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
三、 吳宗立(1998):訊息處理的認知歷程與教學策略。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9 卷 2 期,156-164 頁。四、 吳宗立(2000):情境學習論在教學上的應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1 卷3 期,157-164 頁。五、 李春生 (2006) :高雄市國二學生使用 GSP 電腦輔助教學學習三角形全等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六、 沈中偉(1994):魏考斯基理論在認知策略上的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12 期, 23-31 頁。七、 沈中偉(1995):多媒體電腦輔助學習的學習理論基礎。教學科技與媒體,16期,16-25 頁。八、 沈美君( 2007 ) :高職銳角三角函數錯誤類型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九、 吳長億(2009):GeoGebra電腦輔助教學於國三函數課程成效之研究。私立中華大學應用數學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十、 林依伊 ( 2006 ) :反三角函數錯誤類型分析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十一、 林星秀(2001):高雄市國二函數課程 GSP 輔助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十二、 林麗娟(2000):電腦視覺設計:動態性因素與學生特質探討。台北縣:輔仁大學出版社。
十三、 邱貴發(1994):電腦輔助學習的理念與發展方向。教學科技與媒體,13 期,15-22 頁。十四、 邱貴發、鍾邦友(1993):情境學習理論與電腦輔助學習軟體設計,臺灣教育,510 期,23-29 頁。十五、 洪慈徽(2009):GeoGebra 輔助教學成效之研究 -以高中三角函數圖形為例。私立中華大學應用數學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十六、 施盈蘭(1995) :五專生的三角函數學習現象。國立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十七、 徐新逸(1996):情境學習在數學教育上之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29 期,13-22頁。十八、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十九、 郭生玉(2002):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十八版一刷)。臺北:精華書局。
二十、 郭昭慧 (2003):國中三角幾何GSP 輔助教學之學習成效研究。義守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二十一、 郭重吉(1992):從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小學數理教學的改進。科學發展月刊,第20 卷 5 期,548-570 頁。二十二、 郭重吉(1997):迎接二十一世紀的科學教育。教學科技與媒體,第三十三期,3-11 頁。二十三、 陳小嫆(2008) :高職學生廣義角三角函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二十四、 陳忠雄(2003):高中學生三角函數概念學習錯誤類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二十五、 陳英娥(1992):電腦輔助教學在國中數學科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二十六、 黃純杏(2001) :高中學生廣義角的三角函數運算錯誤類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二十七、 楊坤原(2000):教學主義與建構主義對電腦輔助教學設計的意含。視聽教育,42 卷 3 期,14-27 頁。二十八、 楊國富( 2008 ) :綜合高中高一學生銳角三角函數基本概念應用運算錯誤類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二十九、 詹志禹(1996) :認識與知識:建構論VS 接受觀。教育研究,49,25-38。三十、 鄭晉昌(1997):視覺思考及科學概念的獲取--設計與發展電腦輔助視覺學習環境。教學科技與媒體,33 期,20-27 頁。
三十一、 鄭晉昌、李美瑜(1995):情境式電腦教學對國中階段不同數理成就群學生科學知識學習成就之效益評估。視聽教育學報,第一期,61-91 頁。三十二、 戴文雄(1994) :多媒體電腦輔助學習系統建構模式之研究。視聽教育,38,3,1- 6。
三十三、 簡志明( 2003 ) :高一學生銳角及廣義角三角函數基本概念應用運算錯誤類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三十四、 蘇聖文 (2008):國中相似形GSP 電腦輔助教學之成效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三十五、 温安榮 (2008 ) :GSP 融入數學教學對高二學生數學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以「圓錐曲線」單元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英文部分
一、 Blackett, N. & Tall,D. (1991). Gender and the versatile learning of trigonometry using
computer softwart , Proceedings of the 15th Conference of PME, Assisi, 1,144–151.
二、 Bruner, J.(1987). Prologue to the English edition. In L. S. Vygotsky, CollectedWorks (Vol 1.,1-16)(R. Rieber & A. Carton, Eds; N. Minick, Trans). New York:Plenum
三、 Dixon-krauss, L.(1996):Vygotsky in the classroom: Mediated literacy instruction and assessment
四、 Gagne, R. M., Briggs, L. J. & Wager,W. E. (1992).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4th Ed.). Fort Worth, TX: HBJ College Publishers.
五、 Gagneˇ, R.M., Wager, W. & Rojas, A.(1981). Planning and authoring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lesson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1, 17-26.
六、 Kaput.J(1992):Technology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 (NCTM) ,pp515-550
七、 Large, A. 1996 .Computer animation in an instructional environment. Library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18(1),3-23
八、 Mayer, R. E.‘ Anderson, R. B.1992.The instructive animation: Helping students build connections between words and pictures in multimedia learning. Journal of Psychology,84(4),444-452.
九、 Noss, R., Healy, L.,& Hoyles,C.(1997). The construction of mathematical meaning:Connecting the visual with the symbolic.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33(2),203-233.
十、 Orhun,N. (2001):Student’s Mistakes and Misconceptions on Teaching of Trigonometry.In A. Rogerson(Ed.), The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to the 21st Century Project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New Ideas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十一、 Paivio, A.(1990). Mental representation: A dual-coding approach.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十二、 Project 2061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1989).Science for all Americans. Washington, D.C.:Americans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十三、 Rahim, M. H. (2000): A Classroom Use of the Geometer’s Sketchpad in a Mathematics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 In A. Rogerson (Ed.),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to the 21st Century: Mathematics For Liv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