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1.中文部分
中央氣象局,1997~2007氣象資料年報。
王智仁(2001)「以現場調查方式分析影響公路岩石邊坡穩定性之工程地質因子-以南橫公路梅山至啞口段為例」,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田坤國 (1999) 「梨山地滑影響因子與危險管理值之研究」,國立成功 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江永哲、林啟源 (1991)「土石流之發生雨量特性階分析」,中華水土保持學報,22(2),第21-37頁。行遍天下(2002,10月)元氣泡湯超好玩,行遍天下,頁 12。
何春蓀(1986)台灣地質概論:中央地質調查所出版,第40~70頁。李三畏(1984)台灣崩塌問題探討,地工技術,第7期,43-49頁。
李德河、方世杰、林宏明(2004),「颱風引致公路邊坡之破壞特性探討- 以阿里山公路為例」,防災與國土永續發展研討會論文集,國科會工程處工程科技推展中心,pp.115-136。李錫堤等人 (2005)「山崩潛勢分析研究」,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洪如江 (1992)坡地災害防治(一) 重點科技叢書第六輯,行政院國科會編印,32頁。
洪榮利(2000)醫療美容溫泉養生指南,東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胡毓港 (2007)「阿里山山區道路邊坡崩塌規模評估與特性探討」,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碩士論文。能礦所,(1976)台灣地熱資源探勘工作報告之二,工業技術研究院礦研所:礦業研究所第163號報告,150頁。
張石角 (1988-1992)「台灣過去二十年重大崩山災害及其對受影響地區之自然和社會環境之影響」(一~五),行政院國科會防災科技報告77-42、78-89、79-56、80-25、81-49。張石角(1989)「陽明山國家公園環境敏感區及潛在災害地區之調查研究」,內政部營建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張寶堂(1984a)「 南投縣東埔溫泉區地質」。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第3 號,第91∼102 頁。
張寶堂,(1984b)台灣區地熱資源探勘評估報告之一,廬山地熱區之地質:能礦所研究報告,第207號,第4~16頁。張寶堂、焦中輝(1979)礦冶;廬山地熱區之地質,第二十三卷、第二期,第65~72頁。陳榮河、林美聆、陳宏宇、蔡丁貴、范正成、黃燦輝(1993-1995),「花蓮地區土石流之研究」(一)(二)(三),行政院國科會防災科技報告。游繁結、林信輝、詹新甫、段錦浩、謝豪榮、李正義 (1990),「花蓮縣銅門村土砂災害之調查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土水保持研究所研究報告,80農建-9.3-林-72,84頁。
游繁結、段錦浩 (1996)「南投縣陳有蘭溪沿岸賀伯颱風災害初步調查報告」,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http://www.moeacgs.gov.tw/main.jsp
經濟部自然環境資料整合供應成果網站,http://ngis.moea.gov/moeaweb/main. aspx
詹錢登 (1994)「土石流危險度之評估與預測」, 中華水土保持學報,第25卷,第2期,第95~102頁。詹錢登 (1998)「土石流的發生與運動」,土木技術第一卷第一期,第132-144頁。詹錢登 (2000)土石流概論,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趙衛君 (2004)「應用高斯過程建立分階式山區道路邊坡崩塌預測模式之研究-以阿里山公路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碩士論文。蔡光榮、楊宏志(1995)「阿里山公路邊坡漸進式破壞之力學特性研究」,第六屆大地工程學術研究討論會,第893-902頁。
蔡岱佑(2007)「台灣中部山區道路邊坡崩塌潛勢之分析比較」,國立台 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鄭富書、林銘郎 (1996)「 賀伯風災所暴露之工程缺失」, 地工技術, 第57期,第65-74頁。鄧勝軒(2008)「廬山溫泉區災害調查與災後重建的省思」,臺灣省土木 技師公會:技師報,NO617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十月四日。
整合性網際網路地理資訊系統,http://gis.swcb.gov.tw/smgis
蕭寶宗、曾長生與魏聲焜,(1980)南投縣廬山區地質與地熱潛能:台灣石油地質,第17號,第107~123頁。賴季鋒(1999)「山坡地災害防治評估系統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碩士論文。謝獻仁、盧建昌、廖志中、洪士林、潘以文(1998),「類神經網路落石坡危險度分析以中部橫貫公路谷關至德基段為例」,1998岩盤工程研討會論文集,pp.365~374。
藍世欽(2000)「工程地質因子對道路邊坡穩定性之影響-以南橫公路甲仙至梅山段」,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碩士論文。羅 偉 (2002) 霧社地質圖幅說明書。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圖幅第二十六號。共59頁。
蘇苗彬(1995)「八十三年度臺灣山坡地土壤力學性質基本資料調查計畫-選點、取樣及試驗方法研究-」,臺灣省農林聽水土保持局。
2.英文部分
Carro M., De Amicis, M., Luzi, L. and Marzorati, S. (2003), The application of predictive modeling techniques to landslides induced by earthquakes: The case study of the 26 September 1997 Umbria-Marche earthquake Italy”, Engineering Geology, 69, 139-159.
Gao, J. and Lo, C.P. (1991), “GIS modeling of influence of topography and morphology on landslide occurrence in Nelson County”, Virginia: GIS/LIS ''91 Proceedings, 1, 954-963.
Jibson, R.W., Harp, E.L. and Michael, J.A. (2000), “A method for producing digital probabilistic seismic landslide hazard maps”, Engineering Geology, 58, 271-289.
Koukis, G. and Ziourkas, C. (1991), Slope Instability Phenomena in Greece: A StatisticalAnalysis, Bulletin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43, 47-60.
Miles S.B. and Ho, C.L. (1999), “Rigorous landslide hazard zonation using Newmark’s method and stochastic ground motion simulation”,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18, 305-323.
Nagarajan, R., Sankaralingam, K., Burger, D. and Keckler, S.W. (2001), “A design space evaluation of grid processor architectur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34th Annual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croarchitecture, 40-51.
Popescu, S., Wynne, C. and Nelson, R.H. (2002), “Estimating plot-level tree heights with LIDAR: Local filtering with a canopy-height based variable window size”,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37(1-3), 71-95.
Refice, A. (2002), “Probabilistic modeling of uncentainties in earthquake-infuced landslide hazard assessment”, Computer and Geoscience, 28, 735-749.
Terzaghi, K. (1950), Mechanism of Landslide, Engineering Geology, Berkey,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8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