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James N. Rosenau(2001)。沒有政府的治理-世界秩序中的秩序與變革(張勝軍、劉小林等譯)。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M. Cherif Bassiouni(2003)。國際刑法之執行(王秀梅譯),載於國際刑法的淵源及內涵。北京:法律出版社。
Moises Naim(2006)。誰劫走了全球經濟(吳國卿譯)。臺北:時報文化。
W.Lawrence Neuman(2002)。當代社會研究法(王佳煌、潘中道等譯)。臺北:學富文化出版。
方軍祥(2005)。中國與東協非傳統安全領域合作的
現況與意義。南洋問題研究,第124期。
王玉明(199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臺北:紅葉文化。
王泰銓(2008)。歐洲聯盟法總論。臺北:臺灣智庫。
王麗娟(2008)。全球化與國際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丘宏達(2006)。現代國際法,修訂二版。臺北:三民書局。
任丙強(2007)。全球化、國家主權與公共政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任海傳(2010)。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的檢視與省思。發表於:2008~2010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國立臺北大學、中共研究雜誌社、展望與探索雜誌社,臺北。
成良文(2003)。刑事司法協助。北京:法律出版社。
朱金池、蔡庭榕、許福生(2010)。兩岸共同打擊跨境犯罪之回顧與展望。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47期。
朱朝亮(2011)。國際司法互助之總則:國際管轄原則、司法互助之義務、司法互助之權利,月旦法學教室,第99期。
朱蓓蕾(2009)。兩岸非傳統安全治理策略與實踐—以共同打擊犯罪為例。發表於第四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臺北。
江岷欽、林鍾沂(2003)。公共組織理論,修訂再版。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江慶興(2009)。中華民國警察防治跨國犯罪執法現況研析。臺灣警察專科學校警專學報,第4卷第6期。宋家寧、李影(2008)。「一國兩制」多法域下區際警務合作的模式與路徑。發表於第三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地區警學研討會,中國警察協會,澳門。
李瑛(2001)。跨國犯罪及其引渡問題探析。河北法學,第19卷第4期。
孟維德(2009)。跨境犯罪類型分析。發表於涉外執法網絡、政策與教育學術研討會,外事警察研究所,桃園。
孟維德(2010)。國際執法合作模式及其情資交換機制。警學叢刊,第41卷第3期。
孟維德(2010)。國際警察合作與跨國犯罪防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孟維德(2011)。犯罪分析與安全治理。臺北:五南出版社。
林山田(2006)。刑法通論(上),增訂九版。臺北:三民書局。
林鈺雄(2006)。新刑法總則。臺北:元照出版社。
林燦璋、廖宗聖(2009)。論數位元時代下新的刑事司法互助模式。發表於第四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中央警察大學、刑事偵防協會,臺北。
俞可平(2004)。全球化與國家主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俞可平(2007)。全球治理引論,中國學者看世界-全球治理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姜皇池(2008)。國際公法導論。臺北: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姜皇池(2011)。從管轄權競合檢視臺菲有關臺嫌遣中之爭議。臺灣法學雜誌,第171期。
柯慶忠(2005)。國際刑警組織與歐盟警察組織。刑事雙月刊,第5期。
胡幼慧(2005)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紀成坤(2008)。全球化背景下我國打擊跨國犯罪的國際警務合作,中國吉林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吉林。
徐克銘(2001)。從國際法觀點論刑事管轄權基礎之屬地原則。法律評論,67卷1期。徐克銘(2002)。從國際法觀點諭刑事管轄權基礎之屬人原則。法律評論,68卷12期。馬進保(1999)。國際犯罪與國際刑事司法協助。北京:法律出版社。
高銘暄、王秀梅(2000)。試論我國區際刑事管轄衝突的性質和內涵。載於高銘暄、趙秉志(主編),中國區際刑法與刑事司法協助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
張中勇及許文傑(2009)。東南亞區域合作犯罪之現況與挑戰。中央警察大學警察執法新知論衡,第5卷第2期。
曹俊漢(2009)。全球化與全球治理:理論發展的建構與詮釋。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章光明(2010)。從全球治理關點論兩岸共同打擊詐欺犯罪。發表於2010警政治安策略研討會,內政部警政署,臺北。
許惠祐(2007)。兩岸交流政策與法律。臺北:華泰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許瑞山(2010)。兩岸警方共同打擊跨境犯罪偵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陳玉剛(2009)。超國家治理-國際關係轉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郭同寅、柯慶忠(2006)。天涯若比鄰一國際刑警組織。刑事雙月刊,第12期。
陳明傳(2009)。兩岸四地刑事司法互助與資訊平臺建立之研究。發表於第四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中央警察大學、刑事偵防協會,臺北。
陳品潤(2010)。2008年以來兩岸經貿交流探析。發表於續與變2008~2010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國立臺北大學、中共研究雜誌社、展望與探索雜誌社,臺北。
陳春松(2010)。打擊詐欺犯罪 兩岸責無旁貸。刑事雙月刊,第40期。
曾正一(2010)。「南京協議」中有關調查取證司法協助之研究。發表於2010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學術研討會,財團法人21世紀基金會、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學系、法律學系),臺北。
黃榮堅(2006)。基礎刑法學(上),修訂版。臺北:元照出版社。
黃錫璋(2004)。解析臺灣地區民眾對「一個中國,一國兩制」看法。發表於第一屆全國行政管理論文發表會,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臺北。
葉江(2010)。全球治理與中國的大國戰略轉型。北京:時事出版社。
葉哲良(2010)。我國跨境警察制度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外事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葉毓蘭(2010)。涉外執法政策的擬定與執行—以人口販運為例。發表於2010年涉外執法政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中央警察大學外事警察研究所,桃園。董霖(1995)。國際公法與國際組織,臺北:臺灣商務。
廖訓誠(2010)。兩岸共同打擊跨境犯罪之探討。發表於2010年涉外執法政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中央警察大學外事警察研究所,桃園。
劉承嶽(2002)。國際刑事司法互助理論探討涉及刑事司法案件之實踐。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法律研究學位論文,未出版,基隆。
劉南男,郝宏奎(2009)。《南京協議》簽署後未來兩岸合作打擊犯罪展望。發表於第四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術研討會,中央警察大學、刑事偵防協會,臺北。
劉勤章(2008)。兩岸跨區犯罪防制機制之功能分析。發表於第三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地區警學研討會,中國警察協會,澳門。
潘淑滿(2005)。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出版社。
鄭啟東(2009)。兩岸刑事司法互助與共同打擊犯罪之探討。發表於第四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中央警察大學、刑事偵防協會,臺北。
鄭樟雄、黃錫璋(2009)。從衝突管理理論觀點分析兩岸協商歷程:以兩岸共同打擊犯罪為例。發表於第四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察學術研討會,中央警察大學、刑事偵防協會,臺北。
謝立功(2002)。淺析中美刑事司法互助協定及其對防治跨國犯為之影響。國境警察學報,第1期。謝立功(2004)。兩岸跨境犯罪及其對策。發表於刑事政策與犯罪論文集,法務部保護司,臺北。
謝偉(2009)。兩岸四地警務合作新平臺角色初探。發表於第四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中央警察大學、刑事偵防協會,臺北。
顏旺盛(2010)。強化兩岸共同打擊跨境詐欺犯罪策略。發表於2010警政治安策略研討會,內政部警政署,臺北。
二、外文部分
Bossard, A. (I990). Transnational crime and criminal law .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Office of International Criminal Justice
Brown, S. D. (2008). Combating international crime: The longer arm of the law. New York: Rfutg-Cavendish.
Haberfeld, M.& McDonald, W. H. (2005).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policing,” pp.286-309 in P.Reichel (Ed.), Handbook of transnational crime and justice. Thousand Oak, CA: Sage Publication. Inc
Lemieux, F. (2010). International police cooperation. Portland, OR: Willan.
MueIler, G. O. (2001).“Transnational crime: Definitions and concepts,” pp.13-21 in P. Williams & D. Vlassis (Eds.), Combating transnational crime: Concepts, activities and responses. London, UK: Frank Cass.
Patton, M.Q.(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Newbury Park, CA.:Sage.
R. Rhode(1996). “ The New Governance: 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 Political Studies, Vol. 44.
Serrano, M. (2002).“Transnational organized crime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Business as usual?” pp.13-36 in M. Berdal & M. Serrano (Eds.),Transnational organized crime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Business as usual? Bou1der, CO: Lynne Rienner.
Thomas G. Weiss & Leon Gordenker, eds., (1996).Ngos, The UN and Global Governance, Boulder and London: Lynne Rienner.
森下忠(1990)。刑事司法の國際化。東京:成文堂。
三、其它:
21世紀基金會網站:http://www.21stcentury.org.tw/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網站:http://www.immigration.gov.tw/aspcode/9906/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網站:http://www.cassits.cn/zjlt/news_0149.html
公視新聞議題中心網站:http://pnn.pts.org.tw/main/?p=6200
天下雜誌網站: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37534
自由時報網站: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may/21/today-fo7.htm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站:http://www.mac.gov.tw/mp.asp?mp=1
行政院行聞局網站: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53657&ctNode=3852&mp=1
法務部網站:http://www.moj.gov.tw/ct.asp?xItem=221734&ctNode=27518&mp=001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網站:http://www.sef.org.tw/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站: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NS/090/NS-B-090-001.htm
商業周刊網站: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feature/detail.php?id=161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網站:http://www.gwyth.cn/xwfbh/xwfbh0.asp?xwfbh_m_id=107
國際刑警組織網站,http://www.interpol.int/default.asp
臺灣大百科全書網站: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