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專書
1. Michael Quinn Patton著,(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吳芝儀、李奉儒譯)。台北縣:桂冠圖書。
2. Robert K. Yin著,(2009)。個案研究設計與方法(周海濤、李永賢、張蘅譯)。台北市:五南。
3. Uwe Flick著,(2007)。質性研究導論(李政賢、廖志桓、林靜如譯)。台北市:五南。
4. 中村好文著,(2007)。住宅讀本(林錚顗譯)。台北縣:左岸文化。
5. 王錦堂(1994)。環境設計應用行為。台北市:台灣東華。
6. 林顯宗(1985)。家庭社會學。台北市:五南。
7. 黃迺毓、林如萍、唐先梅、陳芳茹編著(2001)。家庭概論。台北縣:空大。
8. 黃迺毓、黃馨慧、蘇雪玉、唐先梅、李淑娟編著(1995)。家庭概論。台北縣:空大。
9. 藍采風(1984)。婚姻關係與適應(三版)。台北市:張老師出版社。
二、期刊
1. 行政院主計處(2006)。家庭組成型態變遷。社會指標統計年報 2005,23-26。
2. 陳麗欣、翁福元(2000,3月)。我國隔代教養家庭現況之分析 (上)。成人教育通訊,2,37-40。
3. 陳麗欣、翁福元(2000,9月)。我國隔代教養家庭現況之分析 (下)。成人教育通訊,4,51-66。
三、研究報告
1. 行政院主計處編印(2002)。中華民國八十九年 臺閩地區 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 第7卷 桃
園縣報告。
2. 行政院主計處編印(2003)。中華民國九十一年 臺灣地區 社會發展趨勢調查報告–家庭生
活。
四、碩士論文
【隔代家庭之相關碩士論文】
1. 李玉冠(2000)。隔代家庭祖孫關係之探討-以台北縣低收入戶為例。台中:靜宜大學青少年
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2. 吳佳蓉(2002)。隔代教養兒童與非隔代教養兒童學校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花蓮:花蓮師
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3. 黃佳儀(2002)。隔代教養家庭學童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灣北區高年級學童為例。台北:中
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 黃英虹(2004)。隔代教養與非隔代教養方式對青少年自我認同影響之比較研究。高雄:高
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5. 許文震(2005)。澎湖縣國小隔代教養學童學校適應之研究。台南:台南大學教育管理研究
所碩士論文。
6. 黃眉菁(2005)。隔代教養兒童生活適應與相關因素之研究。台東: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
7. 葉思欣(2005)。隔代教養家庭國中學生學校生活適應及自我概念之研究。彰化:彰化師範
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8. 朱詩穎(2006)。隔代教養的低年級學童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北縣雙和區為例。台北:
台北教育大學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9. 吳怡嘉(2006)。隔代教養家庭中祖母角色與經驗學習之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李雁萍(2006)。隔代教養家庭少年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台中: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
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陳麗敏(2006)。生命轉彎處-代教養家庭祖父母生活經驗探究。嘉義: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
12. 彭柑綾(2006)。從隔代教養家庭探究祖孫對偶關係之生活經驗。嘉義:嘉義大學家庭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
13. 詹菊珍(2006)。隔代教養家庭中祖父母管教與祖孫情感關係-台北縣市國中生為對象分析。
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
14. 胡雅雲(2007)。金門縣隔代教養幼兒在幼稚園生活適應暨非語文智力表現之研究。台中:
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5. 彭佳涵(2007)。隔代教養國中學生生活壓力與壓力因應策略之關係研究-以彰化為例。彰化:
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6. 黃韻瑜(2007)。隔代教養家庭祖父母親職教育之研究-嘉義縣三所教育優先區國民小學為
例。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
17. 蘇嘉芸(2007)。跳躍生命的空缺:從孫子女觀點探討隔代教養家庭優勢。花蓮:花蓮教育
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18. 王盈娟(2008)。隔代教養對國小學生自我概念與學校生活適應之影響。新竹:中華大學應
用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 吳婷婷(2008)。隔代教養幼兒幼稚園生活適應之研究-一位隔代教養幼兒為例。花蓮:花蓮
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 張怡玲(2008)。只要你過得比我好-位隔代教養(外)祖父母的教育期望與教養方式。花蓮:
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21. 陳思璇(2008)。隔代教養類型與祖孫知覺親密感之探討。嘉義: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
士論文。
22. 陳資穎(2008)。進入隔代教養世界-以兒童的觀點探究隔代教養家庭需求。台北:臺灣 師
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3. 葉政憲(2008)。國小高年級隔代教養家庭學童氣質、自我概念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高雄: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24. 謝佳玹(2008)。一位90歲老阿嬤的隔代教養敘說研究。台東:台東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25. 沈天勇(2009)。以優勢觀點探討隔代教養青少年家庭之祖孫互動-以台北市某國中為例。台
北:輔仁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26. 洪筱涵(2009)。隔代教養祖父母照顧經驗之初探-「整生命裡的不完整」。台北:政治大學
社會行政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27. 洪良慧(2009)。台南市隔代教養國中生學習態度的影響因素。台南:台南科技大學生活應
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8. 陳珍如(2009)。隔代教養學童人際關係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生活
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住宅空間之相關碩士論文】
1. 米復國 (1980)。居民生活方式與國民住宅內部空間設計準則之建立。台北:臺灣大學土木
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2. 楊明華 (1980)。由居住行為探討目前國宅空間之規劃-臺北市為例。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實
業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3. 馬玉琦(1986)。國民住宅居住空間應變特性的研究-台北市為例。台北:淡江大學建築研究
所碩士論文。
4. 林崇傑(1988)。長形連棟式店舖住宅空間形式變遷之個案研究-家庭生活的觀點。桃園:中
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5. 洪肇陽(1988)。台灣地區住宅生活模式之研究-台南地區為例。台南: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碩士論文。
6. 許派崇(1988)。家庭組成對住宅空間變更使用行為的影響-復新城個案研究。桃園:中原大
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7. 陳宇進(1988)。家庭結構及生活與住屋形式變遷之研究-鹿港連棟透天厝為例。桃園:中原
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8. 蘇靜麒(1991)。台中市國宅三代同堂居住單元中之居住問題研究。台中:東海大學建築研
究所碩士論文。
9. 張湘揚(1992)。台灣地區公寓式集合住宅的起居室、餐室及臥室空間使用現況調查與建築
空間計劃之研究。台南: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李婉容(1996)。從使用者觀點探討高齡者住宅環境使用之研究-老人公寓為例。台北:但江
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陳叡劭(1996)。從規劃設計與使用形態探討集合住宅之空間計畫。台北:台灣科技大學工
程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12. 朱政德(1997)。台灣公寓式住宅室內空間規劃之研究-室內設計雜誌之案例為例。桃園:中
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13. 陳怡嬬(1999)。從公寓式住宅探討國人生活空間的模式。桃園: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
碩士論文。
14. 鄭凱文(2002)。老人公寓公共空間中高齡者社交行為之建築計畫研究。桃園:中原大學建
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15. 黃莉芳(2003)。辛勞/心牢為家的單親母親-北市單親媽媽的居住處境。嘉義:南華大學環
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16. 蔡婉琳(2003)。單親媽媽的居住經驗與居住需求-台北市平價住宅單親媽媽為例。嘉義:南
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17. 陳侑維(2004)。台北單親家庭生活型態與空間需求之研究。台北:中國技術學院建築研究
所碩士論文。
18. 陳聰亨(2004)。從使用者觀點探討集合住宅之規劃設計原則-台北縣麗池樂章、綠如意、昇
陽立都三社區為例。台北:台北科技大學 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19. 李智勇(2005)。老人居住空間的改善設計實例探討。桃園: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20. 謝瑩蕙(2005)。因應高齡者身心狀況的終身住宅之可變性研究-透天厝為例。桃園:中原大
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21. 許哲維(2006)。台灣五層樓以下公寓式集合住宅室內規劃之研究-室內設計雜誌登載之作品
為例。斗六: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22. 陳秋雯(2006)。「終生住宅」空間架構設計應用開放建築理論操作之可行性研究。斗六:
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23. 郭佳欣(2007)。花蓮縣單親家庭居住需求與其影響因素之初探。花蓮:慈濟大學社會工作
研究所碩士論文。
24. 連哲明(2008)。台北市民間小套房住宅空間特性與改善之研究。台北:台北科技大學建築
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25. 郭柏君(2008)。女性生活型態與住宅屬性偏好之研究。台北:世新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