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文獻
(一) 專 書
余漢儀,兒童虐待:現象檢視與問題反思,巨流圖書公司,一版,1995年。
李震山,多元、寬容與人權保障─以憲法未列舉權之保障為中心,元照出版有限公司,二版,2007年。
李震山,行政法導論,三民書局,八版,2009年。
官有垣,非營利組織與社會福利─台灣本土的個案分析,亞太圖書,初版,2000年。
林明鏘,行政契約法研究,翰蘆圖書處版有限公司,2006年。
林家祺,政府採購行政訴訟─訴之利益理論與實務,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一版,2009年。
翁岳生,法治國家之行政法與司法,元照出版公司,二版,2009年。
郭靜晃,兒童福利,揚智文化,初版,2004年。
陳敏,行政法總論,自版,四版,2004年。
陳棋炎、黃宗樂、郭振恭,民法親屬新論,三民書局,八版,2009年。
湯德宗,行政程序法論,元照出版有限公司,二版,2005年。
程明修,行政法之行為與法律關係理論,自版,二版,2005年。
程明修,國家法講義(一)─憲法基礎理論與國家組織,新學林出版,一版,2006年。
葉百修,國家賠償法之理論與實務,葉百修出版,二版,2009年。
葉俊榮,面對行政程序法─轉型臺灣的程序建制,元照出版公司,初版,2002年。
董保城、湛中樂,國家責任法─兼論大陸地區行政補償與行政賠償,元照出版,初版,2005年。
潘淑滿,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心理出版社,初版,2003年。
蔡志方,行政救濟法新論,元照出版有限公司,三版,2007年。
蔡茂寅、李建良、林明鏘、周志宏,行政程序法實用,學林出版,三版,2006年謝秀芬,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雙葉書廊有限公司,初版,2004年。
羅昌發,政府採購法與政府採購協定論析,元照出版有限公司,二版,2004年。
(二)專書論文
李建良,公法契約與私法契約的區別問題,收錄於行政契約與新行政法,台灣行政法學會,初版,2002年。林明昕,行政契約法上實務問題之回顧─兼論公、私法契約之區別,收錄於損失補償行政程序法,台灣行政法學會,初版,2005年。施慧玲,家庭、法律、福利國家─現代親屬身分法的主要研究課題,收錄於家庭、法律、福利國家─現代親屬身分法論文集,頁16,自版,初版,2001年。
洪文玲,論行政調查,收錄於行政法爭議問題研究(上),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初版,2001年。
許宗力,論行政任務的民營化,收錄於當代公法新論(中):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元照出版公司,初版,2002年。許宗力,雙方行政行為─以非正式協商、協定與行政契約為中心,收錄於新世紀經濟法制之建構與挑戰─廖義男教授六秩誕辰祝壽論文集,元照出版公司,初版,2002年。
彭淑華,以家庭處遇為基礎的兒童保護工作台灣經驗,收錄於拒絕讓孩子受傷害:兒童保護工作模式國際研討會成果彙編,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2007年。葉俊榮,從救濟管道到管制脈絡─論行政處分與行政契約的交錯與併存爭議,收錄於「2008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頁21,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初版,2009年。
詹鎮榮,行政合作法之建制與開展,收錄於行政契約之法理─各國行政法學發展方向,台灣行政法學會,初版,2009年。
蔡茂寅,行政委託相關問題之研究,收錄於當代公法新論(中):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元照出版公司,初版,2002年。
蕭文生,自法律觀點論私人參與公共任務之執行─以受委託行使公權力之人為中心,收錄於國家賠償與徵收補償‧公共任務與行政組織,元照出版公司,初版,2007年。
(三)期刊論文
王行,兒少保護工作中降低施暴風險的策略初探:以強制性親職教育輔導的執行為例,臺大社工學刊,第12期,2005年12月。
王洪,家庭自治與法律干預─中國大陸婚姻法之發展方向,月旦民商法,第8期,2005年6月。王澤鑑,危險社會、保護國家與損害賠償法,月旦法學雜誌,第117期,2005年2月。江嘉琪,行政契約法律關係的進展,月旦法學教室,第63期,2008 年 1月。江嘉琪,行政契約關係中之競爭者權利保護,輔仁法學,第37期,2009年6月。
余漢儀,兒童虐待:揭露變調的親子互動之後,台灣社會問題研究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社會問題研究推動委員會1999年12月。
李玉君,社會福利民營化法律觀點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102期,2003年11月。李立如,法不入家門?家事法演變的法律社會學分析,中原財經法學,第10期,2003年6月。李建良,因執行違規車輛拖吊及保管所生損害之國家賠償責任─兼論委託私人行使公權力之態樣與國家賠償責任,中興法學,第39期,1995 年7月。李建良,行政罰法中「裁罰性之不利處分」的概念意涵及法適用上之若干基本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181期,2010年6月。李建良,論行政強制之執行方法,政大法學評論,第63期,2000年6月。李震山,行政權得依法介入私權爭執之法理基礎,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3期,2003年2月。周佳宥,公私協力行為在德國之運作與難題,華岡法粹,第46期,2010年3月。
洪家殷,論可分之行政處分,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期,1999年10月。洪遠亮,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的幾個法律問題,律師雜誌,第287期,頁98,2003年8月。孫迺翊,社會行政程序法之不確定法律概念與判斷餘地─以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36條為例,行政法實務與理論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公法研究中心,2010年11月。
孫迺翊,社會福利服務契約法制初探─從我國社會福利機構「公設民營」之’經驗談起,月旦法學雜誌,第177期,2010年2 月。
高鳳仙,民事保護令制度之救濟範圍解析,台灣國際法季刊,第5卷第1期,2008年3月。張祥暉,政府採購法修法後之問題探討─以九十一年二月修頒版本為核心,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7期,2003年 7 月。張菁芬,解析高風險家庭的服務策略,社區發展季刊,第114期,2006年6月。陳春生,行政法學上之風險決定與行政規則─以規範具體化行政規則,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5期,1999年12月。陳景發,論行政調查之法的統制,警大法學論集,創刊號,1996年3月。陳景發,論行政調查與犯罪偵查,警大法學論集,第3期,1998年3月。陳愛娥,「政府業務委託民間辦理的法律規制」─公私部門合作法制的建構,月旦法學教室,第8期,2003 年6月。陳櫻琴,公共工程締約之法規範控制,月旦法學雜誌,第18期,1996年11月。彭淑華,「寧缺毋濫」?「寧濫毋缺」?兒童少年保護工作人員機構安置決策困境之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第2期,2007年5月。彭淑華,以家庭處遇為基礎的兒童保護工作之檢視,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內政部兒童局發行,第9期,2005年10月。焦興鎧,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之政府職能分析,2008台灣公共治理研究中心年度研討會─公共治理與社會福利會議紀實,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8年10月。
程明修,公私協力契約與行政合作法─以德國聯邦行政程序法之改革構想為中心,興大法學,第7期,2010年4月。程明修,行政受託人之選任應適用政府採購法或行政程序法,月旦法學教室,第21期,2004年7月。程明修,行政法上之預防原則─食品安全風險管理手段之擴張,月旦法學雜誌,第167期,2009年4月。詹鎮榮,「裁罰性」不利處分之概念及其範圍界定─兼論菸害防制法第二三條「戒菸教育」之法律性質,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93期,2007年4月。詹鎮榮,民營化後國家影響與管制義務之理論與實踐─以組織私法化與任務私人化之基本型為中心,東吳大學法律學報,第15卷第1期,2003年8月。詹鎮榮,社會國原則,月旦法學教室,第42期,2006年4月。
雷文玫,國家、父母與兒童少年權益間的拉鋸─兒童及少年福利法修法評析,月旦法學雜誌,第102期,2003年11月。雷文玫,發包福利國?政府委託民間半理福利服務責信架構之研究,兒童福利期刊,第2期,2002年2月。趙善如,提昇兒童少年保護個案家庭處遇組織間合作效能之要素:從實務工作者觀點探討之,臺大社工學刊,第20期,2009年12月。劉淑瓊,績效品質與消費者權益保障:論社會服務契約委託的責信課題,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2期,2005年9月。蔡茂寅,行政委託與法律保留原則,月旦法學教室,第83期,2002年4月。鄧學仁,評親屬法之修正,月旦民商法,第17期,2007年9月。賴月蜜,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合併修法之緣由與歷程,社區發展季刊,第103期,2003年9月。
戴瑀如,身分行為的特殊性,月旦法學教室,第93期,2010年7月。
謝榮堂,我國法制上公務員之定義與適用範圍,軍法專刊,第56卷第3期,2010 年6月。
(四)學位論文
許登科,德國擔保國家理論為基礎之公私協力(ÖPP)法制─對我國促參法之啟示,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陸敏清,國家擔保責任於長期照護之實現,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楊雲驊,行政委託制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五)政府出版品
宋麗玉、施教裕主持,內政部兒童局委託「高風險家庭服務策略與處遇模式之研究」成果報告,2006年。
李宗勳、黃一峰主持,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專題委託「建立政府業務委託民間辦理監督機制之研究」研究報告,2003年。
李震山主持,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國家將行政任務課予私人履行之公法問題研究」成果報告,2002年。
林子儀主持,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行政檢查業務委託民間辦理法制之研究」,1998年。
陳愛娥主持,法務部委託研究「行政契約之研究─以代替行政處分之行政契約與委託行使公權力之行政契約為探討對象」,2003年。
彭淑華主持,內政部委託「發展兒童及少年保護個案家庭處遇服務模式之研究」研究報告,2006年。
彭淑華主持,內政部委託研究「發展兒童及少年保護個案家庭處遇服務模式之研究」研究報告,2006年。
劉兆隆主持,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促進非營利組織與地方政府策略夥伴關係的建構」研究報告,2009年。
劉宗德主持,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亞太營運協調服務中心委託「政府業務委託民間辦理類型及程序」研究報告,2000年。
劉淑瓊、彭淑華主持,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社會福利引進民間資源及競爭機制之研究」研究報告,2007年。
鄭麗珍、林子倫主持,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兒童及少年保護體系之政府職能分析」研究報告,2008年。
二、英文文獻
Coleman, Doriane Lambelet ; Dodge, Kenneth A.; Campbell, Sarah Keeton, Where And How To Draw The Line Between Reasonable Corporal Punishment And Abuse., 73-SPG LAW & CONTEMP. PROBS. 107,136-139(2010).
Krenson, Amanda L., Reining In The Parental-Discipline Defense :Addressing The Need For Standards That Work To Protect Indiana’s Children., 44 VAL. U. L. REV. 611,623(2010).
Moore, Dan, Reconciling Normative Dissonance in Canada and New Zealand: Comparing the Judicial and Political Paths to Children’s Rights Implementation., 68 U.T. FAC. L. REV. 33, 48(2010).
Sankaran, Vivek S., Parens Patriae Run Amuck: The Child Welfare System’s Disregard For The Constitutional Rights Of Nonoffending Parents., 82 TEMP. L. REV. 55,68-69(2009).
Shmueli, Benjamin, Love And The Law, Children Against Mothers And Fathers: Or ,What’s Love Got To Do With It?, 17 DUKE J. GENDER L. & POLICY 144-145(2010).
Smith, Jennifer K., Putting Children Last: How Washington Has Failed To Protect The Dependent Child's Best Interest In Visitation. , 32 SEATTLE U. L. REV. 769,776(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