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怡文(2009)。日本政府因應少子化對國小衝擊的教育政策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行政院(2008)。人口政策白皮書(核定本)
[3].行政院經建會都發處(2009)。臺灣地區人口變遷對公共設施需求之研究-以中小學學校用地為例。
[4].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2008)。中華民國台灣地區民國97年至145 年人口推計。
[5].何姵娟(2005)。我國人口變化與未來國小教育發展關係之研究以宜蘭縣為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未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6].吳昆霖(2006)。國小教師對少子化效應觀點之研究:以三重市某國小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7].吳明清(2004)。教育向前跑-開放社會的教育改革。臺北:師大書苑。
[8].吳清山、林天祐(2005)。工作壓力。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5,135。
[9].吳宗立(1996)。國中學校行政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教學報,頁8。
[10].李世同(2007)。台北市國民小學兼任組長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1].李彥君(2002)。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情緒管理關係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2].李勝彰(2003)。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退休態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13].周立勳(1986)。國小教師工作壓力、控制信念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4].周元璋(2002)。彰化縣國民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5].周哲賢(2008)。台北市國小教師對減班超額壓力及因應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16].林保豊(2002)。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7].林思妙(1993)。從認知評估、因應方式看國中教師的工作壓力。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18].林純文(1996)。國民小學組織氣候、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林秀靜(1998)。國中資優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林昭男(2001)。國小初任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21].林家任(2003)。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國民小學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2].邱義烜( 2002)。國民小學教師知覺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台中師院研究所碩士論文。[23].洪文章(2005)。國民小學實施九年一貫課程中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調適策略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4].范源訓(2006)。國小教師對人口少子化認知與因應策略之研究:以桃園縣某國小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5].范熾文、林清達(2004)。台灣地區人口變化對國民教育的衝擊與因應:以少子化現象分析為例。人口結構變化對教育發展之影響研討會,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26].徐明珠(2006)。少子化時代教育應有的對策與行動。國政研究報告,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27].張郁芬(2001)。國小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8].張進上(1990)。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調查與輔導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報,5,33-89。[29].張嘉倫(2009)。社經變遷下國小教師個人因應對策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商管專業學院碩士論文。[30].張嘉茹(2009)。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1].張憲庭(2005)。「少子化」對學校經營之影響與因應。國教新知,52(3),50-55。[32].教育部(2006)。因應人口結構變遷之教育對策。
[33].梁金盛(2004)。新生兒數量與國民小學教育供需問題研究。人口結構變化對教育發展之影響研討會,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34].郭耀輝(2004)。教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35].陳廷楷(2003)。國小教務主任在實施九年一貫課程下之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36].陳怡婷(2005)。人口少子化對國民小學教育發展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37].陳明印(2004)。人口結構變遷對教育資源發展之影響。人口結構變化對教育發展之影響研討會,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38].陳青勇(2001)。國民小學兼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39].陳傳宗(2002)。國民小學總務主任角色壓力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台北縣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40].陳慶盛(2004)。國民小學教務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41].陳貞芳(1996)。花東地區六班國小教師行政工作角色壓力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42].程一民(1996)。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台市北立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43].曾明基(2009)國民小學超額教師介聘後的適應困擾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44].黃義良(1999)。國小兼任行政工作教師的工作壓力與調適方式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45].黃慶化(2008)。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46].楊啟男(2008)。高雄縣國小教師覺知少子化壓力、工作滿足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47].葉兆祺(1999)。國民小學實習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48].廖世凱(2007)。人口結構變化對宜蘭縣國民小學教育影響之研究:以少子化為例。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49].廖翌妙(2002)。國小教師壓力事件、因應方式與情緒經驗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50].劉政達(2007)。少子化時代南投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51].蔡玉董(2006)。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台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52].蔡孟珍(2001)。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試辦九年一貫課程之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53].蔡朝現(2008)。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54].鄭依青(2008)。雲林縣國小教師工作不安全感與工作投入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55].鄭全利(2003)。屏東縣國民小學資深教師工作壓力知覺、工作滿意度與退休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56].鄧柑謀(1991)。國民中學訓輔人員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輪文。[57].謝琇玲(1990)。國民中學學校組織氣氛、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58].韓玉芬(2003)。初任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歷程之質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59].蕭育(2002)。國小教師所知覺組織溝通滿意與教師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60].鍾俊文 (2004)。人口結構轉變的趨勢與對策。台北市:教育部。
[61].鍾俊文 (2010)。台灣高齡少子化的影響與對策。台灣經濟新報社。
[62].鍾德馨(2006)。少子化趨勢對國民教育師資供需影響與對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63].簡太郎(2006)。台灣人口政策與人口結構變遷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74,1-22。[64].羅靖姈(2009)。超額問題對教師教學品質影響之研究:以苗栗縣國小現職教師為例。育達商業技術學院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65].蘇榮長(2006)。國民小學超額教師介聘之調查研究-以宜蘭縣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66].蘇銘勳(2006)。桃園縣國民小學少子化現象下學校本位經營之研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67].Auerbach, S. M., & Gramling, S. E. (1998). Stress management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68].Caldwell, J. C. (1982). Theory of fertility Decline. New York: Academic.
foundation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69].Folkman, S.,&Lazarus, R. S. (1984). If it changes it must be a process: Study of emotion and coping during three stages of a college examin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ahology, 48(1), 150-170.
[70].Gmelch, W. H. (1988). 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administrative stress: Cause,
reactionsresponses and consequences.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26(2),222-231.
[71].Selye, H. (1956). The stress of the life. New York: McGraw Hill
[72].Weiten, E. (1986). Psychology applied to modern life (2nd ed.). Calif: Brooks/Cole
[73].中央社(2009)。因應少子化國小教師超額難題宜速謀對策。2009年4月26日,取自http://www.cna.com.tw/ShowNews
[74].公視晚間新聞(2011-02-24 20:00)
[75].天下雜誌368期,李雪莉
[76].郭憶蓉(2009)。從少子化現象談日本幼兒托育政策及其對臺灣幼托政策之啟示。網路社會學通訊,79。2009 年8 月15 日,取http://www.nhu.edu.tw/~society/e-j/79/79-19.htm
[77].邱瓊平(2006)。老師很 blue~壓力指數高達 71.6%逾 6 成擔心遭調職調校。東森新聞報,臺北報導 2006-09-26 14:26 http://news.yam.com/ettoday/garden/200609/20060926363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