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份
1.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2.王秀芳、范瓊方(1995)。幼兒繪畫心理分析與輔導-家庭動力繪畫的探討。台北市:心理出版社。3.王淑芬(2009)。教學生做可愛小書。作家出版社。
4.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2008)。閱讀,動起來:借鏡國際成功經驗‧看見孩子微笑閱讀。台北市: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5.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2008)。閱讀動起來2:香港閱讀現場:開啟一場新的閱讀實驗。台北市: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6.天野祐吉/文,大槻茜/圖,米雅/譯(2003)。小圖和小言。信誼基金出版社。
7.太田大八(2005)。雨傘。小魯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8.五味太郎/文圖,余治瑩/譯(1999)。鯨魚。三之三出版社。
9.林良(2000)。淺語的藝術。台北市:國語日報社。
10.林千鈴(2003)。藝術基因改造。台北市:青林國際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1.林千鈴(2009)。畫不像的畫像。台北市: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12.林芳菁(2006)。幼兒文學。台北市:華格那企業有限公司。
13.林敏宜(2000)。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14.林真美(1996)。在繪本花園裡和孩子共享繪本的樂趣,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15.林寶山(2001)。教學原理。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6.林宥榕(2008)。圖畫書教學對國小教師創造力教學及學童創造力表現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未出版,嘉義縣。17.林慈瑋(2008)。圖畫書導賞教學對國小低年級學童繪畫表現之影響之研究。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18.林思琪(2010)。電子繪本互動性對兒童思考風格與創造力影響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19.末永蒼生/著,王珍妮/譯(2001)。孩子的彩色心靈。台北市:新手父母出版。
20.江慧娟、李美瑩、巫淑貞等編寫(2009),綜合活動第五冊,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1.李乙明譯、Sternberg,Robert J.著(2005)。創造力。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
22.李乙明(2006)。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圖形版。心理出版社。
23.李紫蓉/譯,Jill Murphy/文‧圖(2002),讓我安靜五分鐘,台灣麥克股份有限公司。
24.李瑾倫(2005)。子兒吐吐。信誼基金出版社。
25.吳隆榮(1990)。造形與教育-美術教育之理論及其實踐。台北市:千華圖書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6.吳淑玲(2001)。繪本與幼兒心理輔導。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
27.沈翠蓮(2000)。創意原理與設計。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
28.阮佳瑩(2004) 。兒童創造性繪本教學模式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29.何靜瑛(2008)。無字圖畫書教學課程對國小學童創造力的影響。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創造思考組論文,未出版,台北市。30.松居直(1995)。幸福的種子。臺灣英文雜誌社有限公司。
31.長谷川義史/文‧圖,李謹倫/譯(2010)。山田家的氣象報告。維京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32.周慶華(1998)。兒童文學新論。台北市: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3.周逸芬/譯,Kristiansson Leif/文,Stenberg Dick/圖(2000)。不是我的錯。和英出版社。
34.周文敏(2004)。「創造性圖畫書教學」對國小學童創造力與繪畫表現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35.洪蘭(2005)。閱讀,讓你的腦更有創造力。科學人雜誌,頁42-45。36.洪蘭、曾志朗(2006)。見人見智:大腦與心智的行動交響曲。台北市: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37.洪蘭(2006)。大腦的主張。台北市: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38.洪蘭(2007)。閱讀不能重量不重質。學前教育雜誌,頁8-9。39.洪蘭(2008)。歡樂學習,理所當然。天下遠見出版。
40.洪蘭(2009)。讓孩子的大腦動起來。信誼基金出版社。
41.洪蘭/譯,Sternberg&Lubart/著(1999),不同凡想,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42.柯華崴(2006)。教出閱讀力。台北市。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43.柯華崴(2007)。台灣需要更多閱讀策略教學。天下雜誌,2007親子教育專刊,頁152-158。
44.柯倩華/譯,Betsy Everitt/文‧圖(2001)。生氣湯。上誼出版社。
45.高樓方子(2007)。小真的長頭髮台英出版社出版。
46.郝廣才(2006)好繪本如何好。台北市。格林出版社。
47.郝廣才編者,David Wiesner/文‧圖(2003)。瘋狂星期二。格林文化出版。
48.徐素霞主編(2002)。台灣兒童圖畫書導賞。台北市: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49.許天威、徐享良、張勝成(2006)。新特殊教育通論第二版。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50.郭俊賢、陳淑惠譯,Linda & Bruce Campbell,Dee Dickinson著(2003)。多元智慧的教與學。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51.郭有遹(1994)。發明心理學。遠流出版公司。
52.郭有遹(1994),創造性的問題解決法,心理出版社。
53.張世慧(2007)。創造力理論、技法與教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
54.張玉成(1999)。教育發問技巧。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55.陶東風(2000)。創造的世界-藝術心理學。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56.曹俊彥(1998),圖畫、故事、書,美育月刊,91,頁19-23。57.陳龍安(1998)。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市:心理出版社。58.陳龍安(2000)。創造思考教學。台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59.陳龍安、朱湘吉(2001)。創造與生活。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
60.陳海泓(1999)。讓兒童的想像力展翅飛翔:以《瘋狂星期二》導讀為例。語文教育通訊。頁43-54。
61.陳淑惠/譯,Sam Mcbratney/文,Anita Jeram/圖(1996)。猜猜我有多愛你。上誼文化公司。
62.陳嬿如(2008)。創造性繪本教學方案對國小低年級學生創造力之影響。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63.森‧絵都/文,彬山佳奈代/圖,周姚萍/譯(2005)。我是獨特的。小魯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64.曾子瑛(2008)。繪本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對國小資優生創造力之影響。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資賦優異組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65.黃雲生(1999)。兒童文學概論。台北市:文津出版社。
66.黃美廉(1998)。家家都有藝術家:親子eq與美學。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67.董奇(1995)。兒童創造發展心理。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
68.葉玉珠(2006)。創造力教學:過去.現在與未來。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69.詹秀美(2003)。國小資優班創造思考教學實施現況與成效研究。國立臺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70.詹斯匡(2007)。兒童創造力開發之教學研究-以圖畫書創作為例。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71.廖慧雪(2006)。從創造力的觀點比較「圖像導引」與「文字導引」的繪本創作教學策略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72.漢聲雜誌社/編譯,Aliki/文‧圖(1998),情緒‧心情‧感覺,英文漢聲出版社。
73.潘麗珠(2009)。閱讀的策略。商周出版。
74.歐陽菊映/譯,David Shannon/文‧圖(2001)。小毛不可以。台灣麥克股份有限公司。
75.鄭柏言(2007)揭開班級經營之面紗—國小教師創新班級經營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76.鄧美雲(2002)。繪本玩家DIY。台北市:雄獅圖書出版社。
77.鄧美雲(2002)。繪本教學DIY。台北市:雄獅圖書出版社。
78.樊琦(2001)。藝術的創意教學 = the art of teaching art。台北市: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79.劉思量(2004)。藝術心理學:藝術與創造:藝術創作與欣賞之實際與理論。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80.羅勃.史坦格格(1999)。活用你的思考風格。天下遠見文化事業。
81.羅美惠(2005)。圖畫書創意教學策略對兒童藝術創造力表現之影響。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82.蕭淑美(2007)。紙本繪本與電子繪本對學童語文創造力的差異性影響。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83.蘇振明/編輯(2000)。媽媽手冊4。台北市:英文漢聲出版有限公司。
二、英文部份
1.Amabile,T. M. (1996). Creativity in context. Boulder,CO: Westview.
2.Amabile,T. M. (1995). A consensual technique for Creativity Assessment. p41-79,in context. Boulder,CO: Westview Press.
3.Amabile,T. M. (1983).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New Yourk: Springer-Verlag.
4.Csikszentmihlayi,M. (1996). Creativity: Flow and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5.Cho,Boo-Kyung&Kim,Jeongjun (1999). The improvement of children’s creativity through Korean picture books.Childhood Education,85(6),337-341.
6.Feldhusen, J. F.,Treffinger, D. J. (1980). Creative thinking and problen solving in gifted dducation. Texas: Kendall / Hunt publishing company.
7.Pope-Springate, E. C.,&Wright, K. (1995). Encouraging creativity in early children classroom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NO.ED289474)
8.Rhodes,M.(1961).An analysis of creativity.Phi Delta Kappan,42,305-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