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1.方同生(1977)。電影片。教育資料科學月刊,11,11-18。2.方志華(2004)。從關懷倫理學看欣賞教學在道德教育的運用--以欣賞「蒼蠅王」的教學實踐為例。國民教育研究集刊 ,12,139-161。3.方炳林(1973)。普通教學法。台北:教育文物出版社。
4.王玉玲(2005)。高中地理科影片教學與學生學習成效的關係。
5.王麗美(2008)。國小低年級品格教育影片教學成效之研究。
6.王鑫(1995)。發展教師環境教育哲學之研究,環境教育季刊,26,1-16。7.朱則剛(2004)。-視聽傳播媒體在成人教育中的角色。 社教雙月刊,60,22-24。
8.江沛晨(2010)。探討電視劇《交響情人夢》應用於音樂學習成就影響之研究—以后里國中二年級學生為例。
9.江佳珍(2008)。電影融入高中國防通識課程之行動研究。
10.江惠蓮(1994)。如何用電影來教學:以「清秀佳人」為例。英語教學,72, 55-67。11.余興全(1984)。國中環境教材與學生對環境問題的知識與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2.吳成瑤(2008)。「小英的故事」卡通影集對國小學童生命態度影響之實驗研究。
13.吳君平(1981)。外語電影教學之理論與實踐。視聽教育雙月刊,22,27-28。14.李小芬(2001)。高雄市推動電影教學。社教雙月刊,103,55-56。15.李兼輔(2008)。影片註解應用於教學之研究-以高職學生參加「電腦硬體裝修」丙級技能檢定術科為例。
16.周昌弘(1995)。環境教育的生態學基礎。教育資料集刊,20,83-97。17.周儒 (1993)。環境教育的規劃與設計。環境教育季刊,16,17-24。18.林君潔(2010)。運用影片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的環境議題認知與態度影響之研究。
19.林秀桃(2006)。教室電影院之生命故事影展---以小三國語文領域教學行動研究為例。
20.林德煌(譯)(1971)。電影是教學的主要工具嗎?。教育資料科學月刊,2,46-48。
21.金增壁(1999)。讓世界優秀影片走進千萬個校園─為小學生開設電影課的實驗研究。中國電化教育,152,33-36。
22.洪美璇(1985)。電影電視與全民教育。新竹師專學報,12,9∼18。23.高禩熹(1975)。電影教學 -上。教育資料科學月刊,8,31-35。24.張子超(2000)。九年一貫課程環境教育融入的內涵與教學,台灣教育,589期。25.張芝綺(2003)。兩性教育融入生活課程之研究─以卡通做為改變性別刻板印象教材。
26.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27.莊曉君(2006)。英語卡通影片教學對國小學童 英語學習成就、學習動機影響之研究。
28.許世璋(2001)。我們真能教育出可解決環境問題的公民嗎?:論環境教育與環境行動。中等教育,52,52-75。
29.許碧純(2009)。課前組織教學輔助影片觀賞對國中生英語聽力的影響。
30.陳光輝(1983)。公民教育的意義、內涵、目標與沿革。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術研究委員會(主編),明日的公民教育(頁1-53)。台北:幼獅文化。
31.陳志欣(2003)環境議題教學對國小學童環境認知、態度及行為之影響。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32.陳辛慶(2006)。影片教學對國中生科技態度影響之研究。
33.陳建宏(2008)。以英語卡通影片實施國小五年級英語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
34.陳建榮(2005)。電影融入教學於國小生命教育課程教學模式之設計與應用。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35.陳榮鴻(2009)。多媒體簡報融合影片教學於國小一年級英語科之成效。
36.陳儒修(1999)。如何閱讀電影。高中教育,8,86∼89。
37.陳馨怡(2007)。生命教育電影課程對國一生生命意義感之研究。
38.曾明麗(2005)。影片教學融入國小四年級水生家族教學之研究。
39.隋子霈(2008)。自我概念影片教學對兒童自我概念之影響 自我概念影片教學對兒童自我概念之影響。
40.馮志銘(2009)。影片註記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全球暖化概念學習成效之影響。
41.黃世傑(1987)。本省北部地區國中生物教師對媒體教學實施及能力之分析研究。教育學院學報,12,421-450。42.黃乾全、董貞吟、何文雀、武連女、張桂禎(1998)。國小學童環境觀與環境經驗之調查研究—台灣地區城鄉之比較。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43,55-73。43.楊冠政(1997)。環境教育。明文書局,台北市,321頁。
44.劉世南(1994)。如果教室就是電影院。人本教育札記,57,15-16。
45.蔡秀紋(2009)。生命教育卡通影片教學對國小學童生命態度影響之研究。
46.鄭承昌、黃郁涵(2008) 。人權教育電影課程對國小學童批判思考之研究。
47.鄭美珠譯(1975)。電影教學 -下。教育資料科學月刊,8,39-47。
48.賴柔君(2008)。生命教育影片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生命價值觀與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
49.謝美琪(2007)。電影教學、概念構圖暨體驗活動融入幼兒生命教育之研究。
50.簡成熙(2001)。教育、輔導與人權:從幾部通俗的電影談起。學生輔導。73,52-61。51.顏玉俐(2006)。影片媒體在國小科技倫理的教學應用研究。
52.羅家珍(2004)。DVD電影教學對大一學生聽力學習的成效探討。
二、英文部分
53.Anderson, D. D. (1992). Using Feature Films as Tools for Analysis in a Psychology and Law Course. Teaching of Psychology, 19(3), 155.
54.Bluestone, C. (2000). Feature Films as a Teaching Tool. College Teaching, 48(4), 141.
55.Bluestone, C. (2000). Feature films as a teaching tool. College Teaching Washington, 48(4), 141-146.
56.Engleson,D.C. (1985). A guide to curriculum planning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Wisconsin Department of Public Instruction, Wisconsin, USA.
57.Hines, J. (1985). An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Doctoral dissertation,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at Carbondale, 1984).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6(3): 655A.
58.Harper, R. E., & Rogers, L. E. (1999). Using Feature Films to Teach Human Development Concepts. Journal of Humanistic Counseling, Education & Development, 38(2), 89-97.
59.Dulay, H., M. Burt and S. Krashen. (1982). Language Two.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65-82.
60.Marcinkowski, T. J., & Rehring, L. (1995). The Secondary School Report: A Final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Pilot Testing, Validation, and Field Testing of -- The Secondary School Environmental Literacy Assessment Instrument.Research funded by the Office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61.Ramsey, C., & Rickson, R.(1976).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8(1): 10-18.
三、網站部份
62.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2010.9.21),2010 EPA環保頻道,邀您共賞精采環保影片。
http://ivy5.epa.gov.tw/enews/fact_Newsdetail.asp?inputtime=0990921155002 (參考日期:2010年9月)
63.國民教育社群網,九年一貫環境教育基本能力指標。http://teach.eje.edu.tw/nologin_index/index.php (建置時間:2009年4月,參考時間:2010年7月)
64.國立教育資源館,視聽教育。
http://3d.nioerar.edu.tw/2d/av/default.asp (參考時間:201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