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文部分 中正E報(2006)。大學生十大惡習造成話題。上網日期:2010年3月5日,檢自http://enews.ccu.edu.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3495 王燦槐、羅惠筠(1998)。我國大學生BBS族的網路人際溝通初探。應用倫理研究通訊,5,23-28。 王澄華(2001)。人格特質與網路人際互動對網路成癮的影響。私立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毛文秉編譯(1986)。流行病學導論。弘洋圖書有限公司出版。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0)。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上網日期:2010年7月1日,檢自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200307index.shtml 交通部統計處(1998)。民眾使用網際網路狀況調查報告。台北: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統計系研究報告。 朱美慧(2000)。我國大專學生個人特性、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李萬來(1999)。網路成癮症的隱憂。新聞鏡周刊,565,35。李詩鎮(2003)。探索活動團體氣氛與休閒效益相關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李鍾元(1991)。教師的休閒生活。南投:台灣省教育廳。上網日期:2010年6月30日,檢自http://www.jtf.org.tw/psyche/melancholia/survey.asp?This=66& 李素卿譯(1996)。上癮行為導論。台北,五南。 余玥林 (2004)。單車活動參與者的目標取向、社會支持和休閒型態對休閒效益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雲林。 呂貫文(2000)。大學生使用網際網路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相關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系碩士論文,台中。 邱皓政(2009)。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 邱史珊(2008)。大學生的睡眠與學校生活型態、環境間之關係研究-以中部地區某國立師資培育大學學生為例。亞洲大學健康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周倩(1999)。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一子計畫二:網路沉迷現象之教育傳播觀點研究(報告編號:NSC89-2511-S009-009-N)。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台北。 周榮和周倩(1997)。網路上癮現象、網路使用行為與傳播快感經驗之相關性初探。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台北。 果芸 (1996)。網際網路發展之回顧與展望,資訊與電腦,Vol. 196,26-31。林琬馨(2002)。大學生網路使用情形及其性態度、性行為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林文忠(1978)。談休閒活動的分類與範圍。國民體育季刊,7(1),18-21。 林旻沛(2004)。大專校院學生網路成癮盛行率及認知因子之研究。國立成奶j學醫學院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吳統雄(1984)。電話調查:理論與方法,台北:聯經。 吳統雄(2000)。台灣網路使用者系列調查研究:現況、前景、策略、方法。民意研究季刊,214,41-77。 胡瑞原(2006)。高中女生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柯志鴻(2003)。網路成癮之精神醫療觀點。學生輔導,86, 36-57。 柯慧貞(2005)。大學校院學生網路使用型態及其對學習與身心之影響。教育部補助計畫成果報告書。 施香如(2001)。迷惘、迷網—談青少年網路使用與輔導。學生輔導通訊,74,18-25。 洪煌佳(2002)。突破休閒活動之休閒效益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高俊雄(1995)。休閒利益三因素模式,戶外遊憩研究,8(1),p.15-28。 徐西森、連廷嘉(2001)。大專學生網路沉迷行為及其路徑模式之驗證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0,119-149。徐嘉君(1998)。登山活動參與者行為意向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柴松林(1996)休閒時代,學習社會。北縣教育,14期,33-38頁。 馬上鈞(2002)。休閒效益與生活壓力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地區郊山登山者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馬嘉宏(2004)。網路線上遊戲成癮因素之個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巿。釧犰w(2001)。兒童網路使用與網路媒體素養之研究-以台北縣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陳美芳(2007)。高職學生使用網路遊戲與問題解決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陳冠中(2003)。「天堂」遊戲參與者之動機、沉迷與交易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嘉義。陳冠名(2004)。青少年網路使用行為及網路沈迷的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高雄。 陳中雲(2001)。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陳淑惠(1998)。上網會成癮。科學月刊,29(6),477-481。 陳淑惠(1999)。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一: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理之初探。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 陳淑惠(2001)。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子計畫三: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與適應觀點研究:網路成癮壓力與心理症狀之關聯性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 陳淑惠(1999)。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一: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理之初探(1/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陳淑惠(2003)。中文網路成癮量表之編製與心理計量特性研究。中華心理學刊,45卷,3期。 陳淑惠(1999)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一:網路沈迷現象的心理病因之初探2/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黃玉蘋(2004)。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黃厚銘(2001)。虛擬社區中的身分認同與信任。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德祥、魏麗敏、李介至(2002)。網際網路對大學生的衝擊與影響之統整性研究:網路沉迷、心理健康、生活方式、電子商務、網路性愛色情及援助交際,以及網路犯罪。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 張弘毅、林姿均(2003)。國高中對網路遊戲的使用研究。教育科技與媒體,64,36-52。 張淑慧(2007)。展望新教育系列座談會-認識小學生的電腦知識-網路與電玩。中等教育,58(3),177-182。 張玉玲(1998)。大學生休閒內在動機、休閒阻礙與其休閒無聊感及自我統合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碩士論文,高雄。 張仁獻(2003)。台南縣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對網路沈迷現象的影響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張紹勳(2001)。研究方法,台中:滄海 張紹勳、張紹評、林秀娟(2001)。多變量統計分析(SPSS For Windows),台北:松崗 張雪梅(1999)。大學教育對學生的衝擊-我國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實証研究。台北:張老師文化。 游森期(2001)。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曾怡慧、施綺珍、楊宜青(2004)。網路成癮症。基層醫學,19(2),35-40。 楊士儒(2005)。電子遊戲場之設置對鄰近地區環境品質影響之研究一以台中市新市政區為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台中。 楊糧綱(2007)。線上遊戲問題之成癮模式研究。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楊佳幸(2001)。高雄地區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心理需求與網路沉迷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楊蘊哲、梁朝雲(2001)。網路成癮及其研究需求。視聽教育,43(3),2-12。 葉雅馨,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2006)。憂鬱,無限上網?上網日期:2010年3月12日,檢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Idb_yU6ESU5rR_GQztjwkN0-/article?mid=3482。 葉恆芬(1999)。網路媒體可信度及其影響因素初探研究-以台灣地區網路使用者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新浪遊戲網站(2007)。線上遊戲成癮-美醫學會提議判為精神失常。上網日期: 2007年9月29日,檢自:http://game.sina.com.tw/game_data/news/content/3/2/2007-06-20/news _9434.shtml 董潔如(2003)。高中學生網路使用動機、使用行為、個人特性與網路沉迷現象之初探。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趙元芝(2008)。國中學生網路休閒行為、休閒阻礙與休閒效益之研究--以台中縣立清水國中為例。靜宜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碩士在職專班觀光事業組碩士論文,台中。廖敏如(2000)。台灣網路族640萬,年輕收入高。聯合新聞網(2000年7月25日),取自http://ts.udnnwes.com/archive/2000/7/25/infotech/570295.htm 維基百科(2010)。台灣網際網路發展史。上網日期:2010年3月14日,檢自 http://zh.wikipedia.org/zh-tw/Wikipedia:%E9%A6%96%E9%A1%B5。 鄭綺兒(2002)。影響台北市國小學生電腦網路態度相關因素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蔡沛錡(2004)。網路使用行為、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之研究-以嘉義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南華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盧浩權(2006)。認識青少年網路沉迷現象與應用。中等教育,57(2),114-127。 盧浩權(2007)。青少年網路沉迷的心理分析與因應。社區發展季刊, 119 期218。鍾蕙如(2008)。國中生對於網路進戲行為意圖與實際行為之探討以屏東縣國民中學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屏東。鐘瓊珠(1996)。大專運動員休閒行為之研究─以國立台灣體專專長學生為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聯合報(2009 )網路40歲了 網路之父:沒料到99歲老媽也上網。上網日期:2009年10月31日,檢自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MAIN_ID=314&f_SUB_ID=2922&f_ART_ID=219510。 蕭嘉靖(2006)。大學生宿舍網路休閒行為之研究-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蕭銘鈞﹙1998﹚。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象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蘇美玲(1998)。都市公園使用者休閒態度之研究-以台北市大安公園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園藝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蘇諼(1997)。談資訊素養與使用者導向的圖書館服務。輔仁學誌,第26期 頁149-162。Naisbitt, J., Naisbitt, N., & Philips, D.(1999)。高科技‧高思維Hightech‧ high touch(尹萍譯)。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 二、英文部分 Anderson, K. E.(1999).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 Anexploratory study. 〔On-line 〕. Available: http://www.rpi.edu/~anderk4/research.html Anderson, K. E.(1999).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 An exploratorystudy. Anderson , K . J . ( 1 999 ) .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 An exploratory study . Retrieved September 13 , 2000 , from the World Wide . Web : http://ww w . rpi .edu /~anderk4/research . html. Ajzen, I. (1991) Benefits of leisure: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In B. L.Driver , P. J. Brown & G. L. Peterson (Eds), Benefits of Leisure (pp.411-417).Stag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Bright, A. D. (2000). The role of social marketing in leisure and recreation management.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2(1), 12-18. Bammel, G. and Burrus-Bammel, L. L.(1982). Leisure and human behavior. Dubuge, IA:Wm. C. Brown Company Publisher. Bratter, T.E.,&Forrest, G.G.(1985). Alcoholism and substance abuse:Strategies for clinical intervention. New York:Free Press. Brenner, V.(1997). Psychology of computer use: XLVII. Parameters of Internet use, abuse and addiction: The first 90 days of the Internet usage survey. Psychological Reports, Vol 80, 879-882. Blimling, G. S., & Miltenberger, L. J.(1990).The resident assistant working with college student in residence halls. Dubuque,Iowa:Kendall/Hunt Publishing Company. Cordes, K. A. and Ibrahim, H. M.(1999). Application in recreation & leisure for todayand the future. New York:McGraw-Hill. Cohn, V.H.(1987,Summer).New studies on the interaction of alcohol and cocaine.Alcohol Health and Research World, 10, 26-27.Filstead, W. J., Parrella, D.P., & Ebbitt, J.(1988).High-risk situationsfoe engaging in substance abuse and binge-eating behaviors. Journal of Studieson Alcohol, 49, 136-141 . Driver, B. L., Tinsley, H. E. A. & Manfredo, M. J. (1991). The paragraphs aboutleisure and recreation experience preference scales: results from twoinventories designed to assess the breadth of the perceived psychological benefits of leisure. In B. L. Driver, P. J. Brown & G. L. Peterson (Eds), Benefits of leisure (pp.263-287). Stag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Driver, B. (1997). The defining moment of benefits. Parks & Recreation, 32(12), 38-41. Driver, B. L. & Nash, R. & Hass, G. E.(1987). Wilderness benefits: Astate-of-knowledge review. In Driver, B. L., Brown, P. J.,& Peterson, G. L.(eds), Benefits of Leisure, (pp.394). State College, PA:Venture Publishing, Inc. Freeman. E. M.(1998).Addictive behaviors:State-of-the-art issues in socialwork treatment. In Edition M. Freeman(Ed.), The addiction process:Effectivesocial work approaches.(pp1-9). New York:Longman. Freeman. E. M.(1998).Addictive behaviors:State-of-the-art issues in socialwork treatment. In Edition M. Freeman(Ed.), The addiction process:Effective social work approaches.(pp1-9). New York:Longman. Garramone, G. M., Harris, A. C. & Anderson, R.(1986).Uses of PoliticalComputer Bulletin Board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30(3),325-339. Griffiths, M.(1998). Internet addiction:Does it really exist?In J.Gackenbach(ed.), Psychology and the Internet:Intrapersonal, interpersonal,and transpersonal implications, pp.61-75. New York:Academic Press. Goldberg, I. (1996).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On-line] .Available:http://www.physics.wisc.edu/~shaizi/ internet_addiction_criteria.htm Goldberg, I.(1996).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Available: http://www. physics. wisc.edu /~shaizi/internet-addiction-criteria.htm Griffiths, M. (1997). Psychology of computer use: XLVII. Some comments on ''Addictive use of the Internet'' by Young[Comment]. Psychological Reports, 80(1), 81-2. Griffiths, M.(1998). Internet addiction: Dose it really exist? In J. Gackenbach(Ed.), Psychology and the Internet : Intrans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transpersonal implications, pp.61-75.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Greenfield, D. N.(2000). The net effect: Internet addiction and compulsive Internet use. Available: http://www.virtual-addiction.com Grohol, J. M.(1999). Internet addiction guide. Available: http://psychcentral. com/grohol.htm Grifliths, M., Miller, H., Gillespie, T., & Sparrow, P. (1999). Internet usage and internet addiction in student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learning. Journal of CoinputerAssisted Learning, 15(1), 85-90. Hatterer, L.J.(1994). Addictive Process.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NY:Longman. Kandell, J. J. (1998). Internet addiction on campus: The vulnerability ofcollege students.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Vol 1(1), 11-17. Kandell, J. J. (1998). Internet addiction on campus:The vulnerability ofcollege students.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1), 11-17. Kaye, B.K. 1998 Uses and Gratification of the World Wide Web: From CouchPotato to Web Potato, The New Jerse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1),21-40 Lin , S . J . , & Tsai , C . C . ( 2000 ) . Sensation seeking and internet dependence of Tai -wanese high school adolescents .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08th annual confer - ence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 Mannel, R. C., &Stynes, D. J. (1991). A retrospective: The benefits of leisure. In B. L.Driver, P. J. Brown, &G. L. Peterson(Eds), Benefits of leisure (pp. 461-473). State Collage, PA:Venture. Morahn-Martin, J.(1997). Incidence and correlates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us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05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Association, August 18, 1997. Chicago, IL. Morahan-Martin, J., & Schumacher, P. (2000). Incidence and correlates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6, 13-29. McCluskey, P.&Oliver, R.(200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residence hall. College Student Affairs Journal,20(2), p12-21. Peele, S.(1986). The implications and limitations of genetic models of alcoholism and other addictions. Journal of Studies on Alcohol, 47,63-73. Shotton, M. A. (1991).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computer addiction. 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0(3), 219-230. Tinsley, H. E. A.,& Tinsley, E. J.(1986). A theory of attributes,benefits,and causes of leisure experience. Leisure Sciences, 8(1), 1-45 Wankel, L. M., & Berger, B. G. (1991). Their personal and social benefits of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B. L. Driver, D.J. Brown & G. L. Peterson( Eds.),Benefits of leisure(pp.121-144). State College, PA:Venture Publishing. Wild, G.C.,&Benzel,E.C.(1994). Essentials of neurochemistry. London,England: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s, Inc. Young, K. S. (2001). What is Internet Addiction?. May 10, 2007. fromhttp:// netaddiction.com/whatis.htm. Young, K. S. (2001). Surfing out studying:dealing with Internet addictionon campus. [On-Line]Available athttp://www.netaddiction.com/articles/surfing_not_studying.htm Young, K. S. (1997).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Retrieved May 3, 2001,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netaddiction. corn/resources/faq. him. Young, K. S.(1996).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Available: http://netaddiction.com/articles/newdisorder.htm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