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份
內政部(1999)。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輔導實施計晝。2010年7月12日,取自http://www.ris.gov.tw/ch9/f9a-12.html
內政部(2009)。新移民女性生活適應輔導實施計畫。2010年9月6日,取自http://www.moi.gov.tw/inforeport.aspx?type_code=&keyword=&pages=2
內政部統計處 (2011)。內政部統計通報,100年國人結婚之外籍與大陸配偶人數統計。2011年7月3日,取自http://www.immigration.gov.tw/public/Attachment/16229242888.xls
方德隆、丘愛鈴、何青蓉(2007)。新移民成人基本教育教材內容析:多元文化教育觀點。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9,1-28。丘愛鈴、何青蓉(2008)。新移民教育機構推動新移民教育現況、特色與困境之調查研究。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9(2),61-94。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2011)。研習資訊進階交叉查詢系統。2011年6月10日取自http://www1.inservice.edu.tw/index_login.aspx?U=TA
吳雅玲(2007)。多元文化師資培育理論與實務之探討。中正教育研究,6(1),61-93。吳佩璇(2008)。教育部版外籍配偶成人基本教育教材內容分析-以學習者需求論之。佛光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呂錘卿(1999)。國民小學教師業成長的指標及其規劃模式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何青蓉(1999)。成人識字教材教法之研究。高雄:復文。
何青蓉(2003)。跨國婚姻移民教育初探—從一些思考陷阱談起。成人教育,75,2-10。何青蓉(2007)。美國移民英語識字和公民教育方案對我國新移民教育的啟示。成人及終身教育,17,11-21。李俊湖(1992)。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李素卿(譯)(1996)。Patricia Cranton著。了解與促進轉化學習:成人教育者指南。(Understanding and promoting Transformative learning:a guide for educators of adults)。臺北市:五南。
李虹慧(1999)。成人基本教育教師教學專業知識應用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李素蓮(2004)。台南縣外籍配偶學習需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沈政良(2005)。外籍配偶教師教師專業知能培訓需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林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市:揚智文化。
林君諭(2003)。東南亞外籍新娘識字學習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林妗鎂(2006)。將識字教育視為一種賦權:以宜蘭縣東南亞新移民女性生活適應為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社會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 林梅琴(2006)。需求導向之教師專業成長活動及其運作。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37(2),21-50。林彩碧、劉金山(2008)。從識字到增能-外籍配偶課程規劃之合理模式。學校行政雙月刊,54,33-43。邱琡雯(2000)。在台灣東南亞外籍新娘的識字/生活教育:同化?還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學刊,29,197-219。洪莉欣(2006)。從自我導向學習觀探討初任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以國民小學初任教師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孫志麟(2003)。教師專業成長的另類途徑:知識管理的觀點。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1),229-252。翁翊秦(2007)外籍配偶在臺適應問題及對國小子女教養態度與經驗之研究-以嘉義縣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張菁芳(2008)。外籍配偶班教師的教學行為與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佛光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教育部(2006)。因應人口結構變遷之教育對策。2010年7月12日,取自http://140.111.34.34/docdb/files/dmaa7a75de10f9.pdf
教育部(2003)。教育部補助辦理成人基本教育實施原則。3月21日台社(一)字第0920033451號函。
教育部(2009)。99至102年度中程施政計畫。2009年6月30日,取自http://www.edu.tw/secretary/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903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玉樹、胡夢鯨(2008)。任務動機與組織創新氣候對成人教師創意教學表現之影響:階層線性模式分析。教育心理學報,40(2),179-198。陳俐君(2006)。國民小學在職教師專業成長需求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行政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陳英傑(2006)。新移民女性識字教育政策之分析。學校行政,42,206-221。
陳歆茹(2007)。北部地區新移民女性識字教育教師專業知能與教學現況之研究。佛光大學社會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陳柏霖(2005)。多元文化教育的續起-新移民教育及其子女教養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2011年7月4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49/49-43.htm
許雅惠(2004)。國小專家教師專業知能發展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許明騰(2006)。部編本外籍配偶成人基本教育教材分析研究。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黃富順(2002)。成人學習。臺北市:五南。
黃正治(2004)。台北縣國民小學辦理外籍配偶識字教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黃瑞琴(2005)。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黃秋鑾(2009)。教師進修的另一管道-以「學習社群」提昇教師專業成長。2011年6月4日,取自http://te.ntpc.edu.tw/ezfiles/6/1006/img/37/071-07.pdf
曾秀珠(2004)。外籍配偶教育課程規劃芻議。社區發展季刊,105,230-237。葉淑慧(2004)。東南亞女性新移民女性生活適應與補校學習-以竹北市中正國小補校為例。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劉春榮(2003)。教師在訓輔知能的專業成長策略。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主編),教師專業發展(頁175-188)。台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鄧運林(2000)。成人教育目的的哲學分析。台灣教育,593,26-40。鄧中階(2005)。外籍配偶的成人教育需求之探索性研究。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蔡秀美(1996)(主編)。成人教育教師手冊。嘉義:國立中正大學。
蔡仕昌(2005)。新移民女性班教師專業成長需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巿:師大書苑。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賴建達(2002)。國民小學實施外籍新娘識字教育之研究─以一所山區小學為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簡婉娟(2003)。教師專業成長、進修需求與教學效能感之研究-以台北市公立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為對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二、英文部份
Calderhead, J.(1988).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structures in learning to teach. New York: The Falmer Press.
Cogan, J. (1984). The Japanese-U. S. global awareness survey: Implications for training social studies teachers. Minneaplis, MN: Global Education Center.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61918).
Duke, D. L. (1990). Setting goals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7(8), 71-76.
Erffmeyer, E.S., & Martray, C.R. (1990). A quantified approach toevaluation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 leadership through a goal-setting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nel Evaluation in Education, 3, 275-300.
Kagan, D. M. (1992). Professional growth among preservice and beginning teacher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62(2), 129-169.
Mezirow, J. (1991). Transformative dimensions of adult learning.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Merrygield, M. (1995). Institutionalizing cross-cultural experiences and international expertise in teacher education: The development and potential of a global education a global education PDS network.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6(1), 19-27.
Ross, J. A. & Regan, E, M. (1993). Sharing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Its impact 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 9(1),91-106.
Shulman, L. S. (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7(1), 1-23.
Taylor, E. W. (2007). An update of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theory: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26 (2), 173-191.
Tindill, A. S. & Coplin, Lynda. (1989). Evaluating staff development avtivities . Education Canada,29(1),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