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11.84.185) 您好!臺灣時間:2023/05/30 06:3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玟君
論文名稱:從組織溝通觀點論教師工作壓力之因應策略~以佛光大學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Communicates the viewpoint from the organization to discuss the teacher working pressure in accordance to the strategy~Fo Guang University an Example
指導教授:牛隆光牛隆光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佛光大學
系所名稱:傳播學系
學門:傳播學門
學類:一般大眾傳播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4
中文關鍵詞:組織溝通工作壓力因應策略
外文關鍵詞:The organization communicatesWorking pressureIn accordance to strateg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19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近年來高等教育在台灣的重大變革,加上少子化的衝擊,已使得學術這一行有了迥異於以往的面貌和性質,更迫使大學教師必須直接面臨成長、轉型甚或失業的壓力,大學教師一職不再是安逸與安定的象徵,而是變得更複雜多元,同時充滿了高度的不確定性,工作壓力與日遽增。如何化危機為轉機,讓壓力從阻力變成助力,實為大學教師無法忽視的重要課題。

  目前國內探討教師組織溝通與工作壓力論文多以問卷調查方式,用以分析教師個人背景變項與組織溝通滿意度或工作壓力覺知的關連性,但對於了解組織溝通影響大學教師壓力感受與其解決壓力的方式卻少有研究。因此,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方式,來了解私立大學教師工作現況,同時由組織溝通觀點檢視其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

  高等教育為國家培養高級人力,大學教師在推動國家現代化過程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如果大學教師因壓力損及教學品質,將對整體國家發展造成不利影響。是以,大學教師除了必須找出自身壓力來源,並採取合宜的因應策略,才能減少工作壓力。此外,學校方面甚至政府也應給予教師相關協助,例如維持學校溝通管道暢通、落實行政支持教學理念、調整教師評鑑機制以及給予教師合理待遇等,藉以提高溝通滿意度與教師工作士氣。
  In recent years the higher education in Taiwan's significant transformation, the youngest son impact, has enabled the academic this line to have in addition different in the former appearance and the nature, forces the university teachers to face the growth, reforming even the unemployment pressure, a university teacher duty no longer is directly easy and comfortable and the stable symbol, but becomes more complex many Yuan, simultaneously has filled the high uncertainty, the working pressure and the date surges. How turns the crisis into the favorable turn, lets the pressure turn the boost from the resistance, actually the university teachers are unable the important topic which neglects.
摘要 I
目錄 II
圖目錄 III
表目錄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組織溝通相關研究 8
第二節 工作壓力相關研究 16
第三節 當前高等教育環境概述 36
第四節 壓力因應策略相關研究 4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2
第一節 研究設計 52
第二節 訪談大綱與訪談對象 56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研究結果 59
第一節 私立大學教師工作現況 59
第二節 私立大學教師壓力來源 67
第三節 教師面臨壓力所採取的因應策略 74

第五章 結論 81
第一節 研究結果 8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3
參考文獻 86
附錄 97
一、中文文獻
文崇一、楊國樞(2000)。《訪問調查法—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台北:東華出版社。
王玉民(1999)。《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台北:洪葉出版社。
王淑俐(2001)。《溝通,其實不簡單:教育及學校行政溝通的理論》。台北:五南。
王文峰(2003)。私立中等學校主管領導型態、組織溝通滿足、激勵制度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臺南市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王炎燐(1993)。台灣區高工職校組織溝通方式與組織氣氛相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秀枝(1986)。生活事件、生活壓力及身心疾病的動力性關係。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家鴻(2006)。組織溝通要素、組織溝通效能及設計績效間關係之研究。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田蘊祥(2003)。公務人員工作壓力之世代差異研究:以考試院部會機關為例。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李勝彰(2003)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退休態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元墩(1999)。〈組織溝通研究之回顧與展望〉。《中華管理評論》,5,121-131。
李碧瑤(2006)。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關係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
李聲吼(2000)。《人力資源發展》。台北:五南。
李世偉(2001)。國民中學教師溝通行為與工作士氣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彥君(2002)。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情緒管理關係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聰杰(2010)。大學教師之逆境商數對情緒調適、工作壓力與工作滿足之相關研究-以南部某私立大學為案例。南華大學企業管理系管理科學博士論文。
李金鳳(2005)。彰化縣立國民中學教師代課工作壓力與代課品質之研究。國立
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行政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
李世同(2007)。臺北市國民小學兼任組長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坤龍(2009)。台南縣國民小學教師人格特質、因應策略對工作壓力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吳慶隆(2002)。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溝通滿足之評量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論文。
吳清山(1991)。《學校行政》。台北:心理。
吳明順(2002)。國民中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祖琛(1986)。我國台灣地區大學學術結構之研究--大學教師的工作誘因取向、學術報酬認知與期望。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佳霖(2010)。國小教師組織溝通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元璋(2003)。彰化縣國民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祝瑛(2003)。〈淺談大學教學評鑑-以政大為例〉,《研習資訊》,第二十卷,第三期。
杜娟娟(2002)。〈教學與研究-大學教師的工作投入時間〉,《屏東師院學報》,第17期,頁135-174。
林信安(2009)。國民中學學務主任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育伸(2006)。苗栗縣國中教師兼任行政職務之工作滿意度與工作壓力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家任(2003)。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國民小學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純文(1996)。國民小學組織氣候、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姿君(1995)。國民小學組織結構與內部公共關係及組織溝通行為關聯性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文科(2006)。國民小學組織溝通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中部四縣市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琴(2010)。台中市國中教師工作壓力、教師效能與教師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文章(2005)。國民小學實施九年一貫課程中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調適策略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明妮(2006)。教育大學教師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屏東教育大學為
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淑芬(1990)。大學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方式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國立彰
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侯敏儷(2007)。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木蘭(1994)。《行為科學與管理(三版)》。台北:三民。
秦夢群(1997)。《教育行政—實務部分》。台北:五南。
袁方(2002)。《社會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張慶勳(1996)。《學校組織行為》。台北:五南。
張凈怡(2008)。大學新進教師工作壓力與專業發展之探究~以北部某國立大學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1994)。《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明麗(1991)。國小女教師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與退休態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文賢(2007)。國中電腦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雅玲(2008)。大學教師工作壓力對職業倦怠之影響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嘉茹(2009)。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育成(2009)。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者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川濠(1998)。台北市國民小學組織溝通行為與教師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瑞安(1989)。國小教師組織溝通、角色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大瑋(2006)。教師組織溝通對組織承諾的影響。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慶化(2008)。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為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光雄(2004)。實習教師效能感與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實習教師效能感與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班。
黃義良(1999)。國小兼任行政工作教師的工作壓力與調適方式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昆輝(1988)。《教育行政學》。台北:東華。
曾孝明(2001)。《台灣的知識經濟:困境與迷思》。台北:群學。
曾吉雄(2000)。國小教師參與開放教育之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曾鴻麟(2009)。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以宜蘭縣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學校為例。佛光大學未來學系碩士論文。
莊淑灣(2005)。中部地區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 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勝苓(2008)。台北縣國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邱義烜(2002)。國民小學教師知覺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從益(2004)。高雄市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學校組織氣氛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游元漢(2008)。工作特性、工作滿足與組織氣候對工作壓力之影響研究─以大學教師為例。大葉大學工業工程與科技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彭睦清(2005)。國內大專院校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足感之研究。銘傳大學風險管理與統計資訊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廖翌妙(2002)。國小教師壓力事件、因應方式與情緒經驗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兆祺(1999)。國民小學實習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龍源(1998)。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蕙蘭(1999)。淡江大學教師教育專業成長之需求評估研究。淡江大學教育資
料科學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鄧柑謀(1990)。國民中學訓輔人員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向明(2007)。《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
陳村河(2001)。國營事業民營化留用員工工作壓力之研究-以台肥公司員工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陳勇全(2009)。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組織氣氛與組織承諾相關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
陳玫樺(2010)。我國大學教師評鑑制度之研究-以淡江大學為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佩如(2008)。我國大學教師對大學教師評鑑態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俊雄(2006)。台灣高等教育招生宣導策略與特色建立之關係研究。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慶盛(2004)。國民小學教務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柏任(2007)。台中縣市國民小學行政人員行政溝通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揚名(2004)。台灣地區國民中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郭耀輝(2004)。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
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為任(2009)。國民小學組織溝通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金田(1996)。國民小學組織溝通與組織氣氛之關係:以中部地區國小為例。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璧煌(1989)。〈國民中小學教師壓力之研究〉。《師大學報》,34,75-114。
蔡孟珍(2001)。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試辦九年一貫課程之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蔡翠娥(2004)。台北市國小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方式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朝現(2008)。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蔡進雄(2000)。國民中學校長轉型領導、互易領導、學校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謝琇玲(1990)。國民中學學校組織氣氛、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調查研
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蕭育(2003)。國小教師所知覺組織溝通滿意與教師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聿悊(2009)。國中教師工作壓力、家庭壓力對其生活品質影響之研究—以臺北市國中教師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彩鳳(1999)。《學校行政—理論與實務》。高雄:麗文。
鄭進丁(1990)。國民小學校長運用權力策略、行政溝通行為與學校組織氣氛之關係。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采風(2000)。《壓力與適應》。台北:幼獅。
蘇國興(2003)。台北市國小教師工作壓力、運動行為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文獻
Auerbach, S. M., & Gramling, S. E. (1998). Stress management psychological Found-
ation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Arikewuyo, M. O. (2004). Stress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Nigeria. Educational Research, 46(2),195-205.
Albertson, L. M., & Kagan, D. M.(1987).Occupational stress among teachers.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21(1),69-75.
Billings, A. G., & Moss, R. H. (1984). Coping, stress, and social resources amoing adults with unipolar depression. Journal of Pressality and Soccial Psychology, 46(4). 877-891.
Caplan, R. D., Cobb, S., French, J. R. P. Jr., Harrison, R. V., & Pinneau, S. R. Jr. (1975). Job demands and worker health. Ann Arbor, MI: 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
Cooper, C. L., & Marshall, J. (1976). Occupational sources of stres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relating to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mental ill-health.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 , 49, 11-28.
Cooper, H., & Good, T. (1983). Pygmallon grows up: Studies in the expectation communication process. White Plains, NY: Longman.
Folkman,S.(1983). Personal control and stress and coping process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46,839-852.
Folkman, S., Lazarus, R. S., Dunkel-Schetter, C., Delongis, A., & Grune, R. J. (1984). Dynamics of a stressful encounter: Cognitiveappraisal, coping and encounter outcom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0(5), 992-1103.
Gillespie, N. A.,Walsh, M.,Winefield, A. H., Dua, J., & Stough, C. (2001). Occupational stress in universities: staff perceptions of the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moderators of stress. Work & Stress, 15(1), 53-72.
Greenbaum, H. H. (1982). The audit of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Boston, M.A.:Allyn & Bacon.
Goldhaber, G.M. (1993).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6th ed). Dubuque,IA:Brown and Benchmark.
Greenberg, J. S. (1996). Comprehensive stress management. Dubuque: Wm. C.
Brown & Benchmark.
Gmelch,W. H.,Wilke, P. K., & Lovrich, N. P. (1986). Dimensions of stress among
University faculty: Factor-analysis results from a national study.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24(3), 266-286.
Gmelch,W.H.(1982). 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administrative stress: Cause, reactions responses and consequences: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26(2), 222-231.
Hoy, W, K., & Miskel, C.G.(2001).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6th ed ). NY:McGraw-Hill
Ivancevich, J. M., & Matteson, M. T. (1980). Stress and work: A managerial perspective. New York, NY: Scott, Foresman.
Kyriacou, C.,& Sutcliffe, J.(1978b). Model of teacher stress. Educational Studies, 4, 1-6.
Katz, D., & Kahn, R. L. (1978).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organizing (2nd ed.), New York: Wiley.
Kyriacou & Sutcliffu(1978) ,“Teacher stress: Prevalence, sources, and symptom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48, 159-167
Lewis, P.V. (1975).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The essence of effective management. Columbus, Ohio: Grid.
Leach,D.J.(1984). A model of teacher stress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management.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 17(2), summer, 157-171.
Monet,A. & Lazarus,R.S.(1977). Stress and copying: An antholog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erty Press.
Matthews(1986) ,“Handbook of stress, reactivity,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New York: Wiley.
Needle,R.H., Griffin,T., Svendsen,R. & Berney,C.(1980). Teacher stress: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Th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50(2), 96-99.
Pearlin, L. I., & Schooler, C. (1978). The structure of coping.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19, 2-21.
Pervin,L.(1983).Characterristics of staff burnout in mental health setting . Hospital & Community Psychiatry,28,233-237.
Roberts, K. H., & Hunt, D. M. (199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Boston: PWS-KENT Publishing Company.
Salo, K. (1995). Teacher-stress process: How can they be explained? Journal of Education
Selye, H. (1956). The stress of life. New York:McGraw-Hill.
Steers, R. M. (1988).Work and stress introduction to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Human
Performance, 32, 160-177.
Tellenback, Brenner, & Lofgren(1983), “Teacher stress:Exploratory model building”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56(1),19-33.
Weiten, E. (1986). Psychology applied to modern life (2nd ed.). Calif: rooks/Cole.
Research, 39(3), 205-222.

三、網路資料
教育部電子報http://epaper.edu.tw/e9617_epaper/activity.aspx?activity_sn=6309 on 99年8月5日
中時電子報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130518/132011060900761.html on 100年6月9日
天下雜誌
http://ad.cw.com.tw/cw/2006edu/article02.asp on 99年9月4日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蔡璧煌(1989)。〈國民中小學教師壓力之研究〉。《師大學報》,34,75-114。
2. 蔡進雄(2000)。國民中學校長轉型領導、互易領導、學校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3. 葉兆祺(1999)。國民小學實習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4. 邱從益(2004)。高雄市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學校組織氣氛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5. 莊淑灣(2005)。中部地區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 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6. 黃義良(1999)。國小兼任行政工作教師的工作壓力與調適方式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7. 張文賢(2007)。國中電腦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8. 張明麗(1991)。國小女教師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與退休態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9. 洪文章(2005)。國民小學實施九年一貫課程中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調適策略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林純文(1996)。國民小學組織氣候、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周祝瑛(2003)。〈淺談大學教學評鑑-以政大為例〉,《研習資訊》,第二十卷,第三期。
12. 杜娟娟(2002)。〈教學與研究-大學教師的工作投入時間〉,《屏東師院學報》,第17期,頁135-174。
13. 呂祖琛(1986)。我國台灣地區大學學術結構之研究--大學教師的工作誘因取向、學術報酬認知與期望。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