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5 01:2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文億
論文名稱:宜蘭縣國小中年級班級經營的未來發展策略-學生自治行為之觀點
論文名稱(外文):Futur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Classroom Management in I-lan'Elementary School Grade 3-4---Viewpoint with student autonomy behavior
指導教授:梁馨科梁馨科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佛光大學
系所名稱:未來學系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綜合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4
中文關鍵詞:班級經營發展策略自治行為層級分析法
外文關鍵詞:classroom managementstrategyautonomous behavior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3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中華民國教育宗旨之最終目的是促進世界大同。大同世界就是人人自治,自治也是民主的根本精神。本研究聚焦於學生自治行為,探討國小班級經營的未來發展策略。實證研究對象是宜蘭縣,選取國小中年級的原因乃基於國小學生自治的實踐從中年級開始。
本研究運用層級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建立學生自治為基礎的班級經營層級結構並設計問卷,透過軟體Super Decisions及Excel程式分析結果。主要結果如下:
一、穩健分析所進行的兩次策略評選,首位均為以身作則。顯示教師身教比言教更重要,才能讓學生有效自治而管理自己。禮運大同篇和民主課程的總體排名落後,受老師群體所影響。教師們要更努力讓這些書本的觀念落實。友善互信的環境能讓學生培養自治能力,這是達成學生自治的重要班級經營策略,也是民主政治的根本精神。
二、中年級學生認為自治課程設計準則中的禮運大同篇相對權重值最高,顯示未來大同觀在國小教育階段應該納入。
三、幽默及落實召開班會策略的相對權重低,代表受試者認為不是重要策略。
四、教師和學生認知有不一致的地方,如何能兼顧教師教學和學生感受是教師班級經營的重要課題;教師和學生意見一致,是教師班級經營首先應重視的。
五、行政決策者(主任)和教學者的意見會不一致,因此行政決策者應與一般教師互相討論政策可行性。
六、本研究提出一套提高問卷有效比例的改善程序,將C.I(或C.R)>0.1的問卷,請原測試者作最小幅度的重新填寫後,問卷的C.I及C.R值會改變成有效(<0.1)。
主要建議如下:
一、本研究選擇宜蘭縣,後續研究者可以選擇其他縣市比較分析了解結果的異同。
二、本研究提出C.I或C.R>0.1的問卷進行不一致現象的改善分析。經重新填寫後,部份問卷的C.I及C.R值會<0.1,加入原有效問卷平均權重,有的影響排序,有的不會,其涵義可以讓後續者去研究。
三、本問卷屬性中的落實召開班會、幽默等相對權重偏低,後續研究者可以使用其他更適合項目代替。
四、本研究提出的策略可供後續研究者在班級依優先順序實施,並探討其成效。

The ultimate goal of education in ROC(Taiwan) is to make world harmony. The basis for world harmony is democracy and the fundamental of democracy is autonomy.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student autonomy behavior to develop future strategy for classroom management in elementary school, especially for Grade 3-4 in I-Lan County.
In this study, a conceptual framework be constructed and analyzed by 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method from the viewpoint of student autonomy. The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teacher’ good example plays the first priority among all strategies for classroom management that means the student autonomy behavior need benchmark to follow.Trust-friendly environment is important to the ability training for student autonomy. It is the fundamental spirit of democracy, also.
Second, The Tatung chapter(禮運大同篇) has highest weight in student group that means this chapter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education material for elementary school.
Third, two low weight straegies, humor sense and regular meeting for classroom, mean that low important for classroom management based on student autonomy.
Fourth, consideration with the different viewpoint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important for class management.
Fifth, disagreement between the administration decisionmakers (director) and teachers need more discussion or dialogue between those two groups.
Sixth,the questionare with C.I (or C.R)> 0.1 will change their C.I. (or C.R.) value to less than 0.1 by the modified procedure designed in this paper. Adding the new information into our analysis, some of them will change the priority between all the strategies.
Some recommendations made are as follows:
First, more case study for other city or county will make this conceptual framework more pratical.
Second, the robust analysis in this paper is new contribution for AHP merthodologies. Some issues still need more research to improve their soundness.
Third, more strategies should to find out to replace some strtegies with low weight, like humor sense and regular class meeting for class management and student autonomy.
Fourth, this research still needs more implementation to review their effectiness between all the strategies, even for their priority.

摘要 I
Abstract III
目錄 V
圖目錄 VI
表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 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4
第一節 自治行為 4
第二節 班級經營 15
第三節 未來發展策略 21
第三章 學生自治式班級經營的層級分析架構 24
第一節 層級分析法 24
第二節 學生自治式班級經營的層級結構建立 28
第三節 研究架構設計之流程 33
第四章 實證研究與問卷分析 34
第一節 實證研究對象之選擇與資料收集 34
第二節 問卷分析與討論 35
第三節 問卷不一致現象之分析討論 61
第四節 綜合策略評選 11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6
第一節 結論 116
第二節 建議 119
參考文獻 120
【附錄一】中年級學生自治式的班級經營未來發展策略問卷 124
【附錄二】中年級學生自治式的班級經營未來發展綜合策略問卷 136

圖目錄
圖2-3-1 策略思考圖 23
圖3-2-1 學生自治式班級經營指標研究架構圖 29
圖3-2-2 學生自治式班級經營的層級分析架構圖 31
圖3-3-1 研究實施流程圖 33
圖4-2-1 第二階-學生自治指標架構圖 39
圖4-2-2 第三階-教師特質與領導相關屬性圖 44
圖4-2-3 第三階-學生自治課程設計相關屬性圖 48
圖4-2-4 第三階-學生自治能力培養相關屬性圖 52
圖4-2-5 第三階-營造互信友善環境相關屬性圖 56
圖4-4-1 AHP綜合評選架構圖 112


表目錄
表2-3-1 策略九說表 22
表3-1-1 AHP評比尺度意義及說明 27
表3-2-1 學生自治式班級經營要素 30
表4-1-1 樣本資料 35
表4-2-1 教師和學生問卷權重值(一) 37
表4-2-2 教師和學生問卷權重值(二) 38
表4-2-3 第二階準則之全體教師平均權重值 40
表4-2-4 第二階準則之低年級級任教師平均權重值 40
表4-2-5 第二階準則之中年級級任教師平均權重值 41
表4-2-6 第二階準則之高年級級任教師平均權重值 41
表4-2-7 第二階準則之科任教師平均權重值 42
表4-2-8 第二階準則之教師兼主任平均權重值 42
表4-2-9 第二階準則之學生平均權重值 43
表4-2-10 第三階教師特質與領導相關屬性之全體教師平均權重值 44
表4-2-11 第三階教師與領導相關屬性之低年級級任教師平均權重值 45
表4-2-12 第三階教師與領導相關屬性之中年級級任教師平均權重值 45
表4-2-13 第三階教師與領導相關屬性之高年級級任教師平均權重值 46
表4-2-14 第三階教師與領導相關屬性之科任教師平均權重值 46
表4-2-15 第三階教師與領導相關屬性之教師兼主任平均權重值 47
表4-2-16 第三階教師與領導相關屬性之學生平均權重值 47
表4-2-17 第三階學生自治課程設計屬性之全體教師平均權重值 48
表4-2-18 第三階學生自治課程設計相關屬性之低年級級任教師平均權重值 49
表4-2-19 第三階學生自治課程設計相關屬性之中年級級任教師平均權重值 49
表4-2-20 第三階學生自治課程設計相關屬性之高年級級任教師平均權 重值 50
表4-2-21 第三階學生自治課程設計相關屬性之科任教師平均權重值 50
表4-2-22 第三階學生自治課程設計相關屬性之教師兼主任平均權重值 51
表4-2-23 第三階學生自治課程設計相關屬性之學生平均權重值 51
表4-2-24 第三階學生自治能力培養相關屬性之全體教師平均權重值 52
表4-2-25 第三階學生自治能力培養相關屬性之低年級級任教師平均權重值 53
表4-2-26 第三階學生自治課程設計相關屬性之中年級級任教師平均權重值 53
表4-2-27 第三階學生自治課程設計相關屬性之高年級級任教師平均權重值 54
表4-2-28 第三階學生自治課程設計相關屬性之科任教師平均權重值 54
表4-2-29 第三階學生自治課程設計相關屬性之教師兼主任平均權重值 55
表4-2-30 第三階學生自治能力培養相關屬性之學生平均權重值 55
表4-2-31 第三階營造互信友善環境相關屬性之全體教師平均權重值 56
表4-2-32 第三階營造互信友善環境相關屬性之低年級級任教師平均權重值 57
表4-2-33 第三階營造互信友善環境相關屬性之中年級級任教師平均權重值 57
表4-2-34 第三階營造互信友善環境相關屬性之高年級級任教師平均權重值 58
表4-2-35 第三階營造互信友善環境相關屬性之科任教師平均權重值 58
表4-2-36 第三階營造互信友善環境相關屬性之教師兼主任平均權重值 59
表4-2-37 第三階營造互信友善環境相關屬性之學生平均權重值 59
表4-2-38 十二大策略排序表 60
表4-3-1 低年級教師1的班級經營策略準則原問卷勾選項目 61
表4-3-2 低年級教師1的班級經營策略準則兩兩比較矩陣 62
表4-3-3 低年級教師1的教師特質與領導屬性原問卷勾選項目 63
表4-3-4 低年級教師1的教師特質與領導屬性兩兩比較矩陣 63
表4-3-5 低年級教師1的學生自治課程設計原問卷勾選項目 64
表4-3-6 低年級教師1的學生自治課程設計屬性兩兩比較矩陣 64
表4-3-7 低年級教師1的學生自治能力培養原問卷勾選項目 64
表4-3-8 低年級教師1的學生自治能力培養兩兩比較矩陣 65
表4-3-9 低年級教師1的班級經營策略準則重新勾選問卷項目 66
表4-3-10 低年級教師1的班級經營策略準則新舊權重值及C.R和C.I 66
表4-3-11 新第二階準則的低年級級任教師平均權重值 67
表4-3-12 低年級教師1的教師特質與領導屬性重新勾選問卷項目 67
表4-3-13 低年級教師1的教師特質與領導屬性新舊權重值及C.R和C.I 67
表4-3-14 新低年級級任教師的教師特質與領導屬性平均權重值 68
表4-3-15 中年級教師5的班級經營策略準則原問卷勾選項目 69
表4-3-16 中年級教師5的班級經營策略準則兩兩比較矩陣 69
表4-3-17 中年級教師5的教師特質與領導屬性原問卷勾選項目 70
表4-3-18 中年級教師5的教師特質與領導屬性兩兩比較矩陣 70
表4-3-19 中年級教師5的自治能力培養屬性原問卷勾選項目 71
表4-3-20 中年級教師5的學生自治能力培養屬性兩兩比較矩陣 71
表4-3-21 中年級教師5的班級經營策略準則重新勾選問卷項目 72
表4-3-22中年級教師5的班級經營策略準則新舊權重值及C.R和C.I 73
表4-3-23 新第二階準則的中年級級任教師平均權重值 73
表4-3-24 中年級教師5的教師特質與領導屬性重新勾選問卷項目 74
表4-3-25 中年級教師6的學生自治課程設計屬性原問卷勾選項目 74
表4-3-26 中年級教師6的學生自治課程設計屬性兩兩比較矩陣 75
表4-3-27 中年級教師6的學生自治能力培養原問卷勾選項目 75
表4-3-28 中年級教師6的學生自治能力培養兩兩比較矩陣 76
表4-3-29 高年級教師4的班級經營策略準則原問卷勾選項目 76
表4-3-30 高年級教師4的班級經營策略準則兩兩比較矩陣 77
表4-3-31 高年級教師4的教師特質與領導屬性原問卷勾選項目 78
表4-3-32 高年級教師4的教師特質與領導屬性兩兩比較矩陣 78
表4-3-33 高年級教師4的學生自治課程設計屬性原問卷勾選項目 79
表4-3-34 高年級教師4的學生自治課程設計屬性兩兩比較矩陣 79
表4-3-35 高年級教師4的班級經營策略準則重新勾選問卷項目 80
表4-3-36 高年級教師4的班級經營策略準則新舊權重值及C.R和C.I 80
表4-3-37 新第二階準則的高年級級任教師平均權重值 81
表4-3-38 高年級教師4的學生自治課程設計屬性重新勾選問卷項目 81
表4-3-39 高年級教師4的學生自治課程設計屬性新舊權重值及C.R和C.I 82
表4-3-40 新高年級級任教師學生自治課程設計屬性之平均權重值 82
表4-3-41 科任教師2的班級經營策略準則原問卷勾選項目 83
表4-3-42 科任教師2的班級經營策略準則兩兩比較矩陣 83
表4-3-43 科任教師2的教師特質與領導屬性原問卷勾選項目 84
表4-3-44 科任教師2的教師特質與領導屬性兩兩比較矩陣 85
表4-3-45 科任教師2的學生自治課程設計原問卷勾選項目 85
表4-3-46 科任教師2學生自治課程設計屬性兩兩比較矩陣 85
表4-3-47 科任教師2的學生自治能力培養原問卷勾選項目 86
表4-3-48 科任教師2的學生自治能力培養兩兩比較矩陣 86
表4-3-49 科任教師2的班級經營策略準則重新勾選問卷項目 87
表4-3-50 科任教師2的班級經營策略準則新舊權重值及C.R和C.I 88
表4-3-51 新第二階準則的科任教師平均權重值 88
表4-3-52 科任教師2的教師特質與領導屬性重新勾選問卷項目 89
表4-3-53 科任教師2的學生自治課程設計屬性重新勾選問卷項目 89
表4-3-54 科任教師2的學生自治課程設計屬性新舊權重值及C.R和C.I 90
表4-3-55 新科任教師的學生自治課程設計屬性之平均權重值 90
表4-3-56 主任1的班級經營策略準則原問卷勾選項目 91
表4-3-57 主任1的班級經營策略準則兩兩比較矩陣 91
表4-3-58 主任1的教師特質與領導屬性原問卷勾選項目 92
表4-3-59 主任1的教師特質與領導屬性兩兩比較矩陣 93
表4-3-60 主任1的學生自治能力培養原問卷勾選項目 93
表4-3-61 主任1的學生自治能力培養兩兩比較矩陣 93
表4-3-62 主任1的營造友善互信環境原問卷勾選項目 94
表4-3-63 主任1的營造友善互信環境兩兩比較矩陣 94
表4-3-64 主任1的班級經營策略準則重新勾選問卷項目 95
表4-3-65 主任1的班級經營策略準則新舊權重值及C.R和C.I 96
表4-3-66 新第二階準則之主任平均權重值 96
表4-3-67 主任1的教師特質與領導屬性重新勾選問卷項目 97
表4-3-68 主任1的教師特質與領導屬性新舊權重值及C.R和C.I 97
表4-3-69 新主任的教師特質與領導屬性平均權重值 98
表4-3-70 主任1的營造友善互信環境屬性重新勾選問卷項目 98
表4-3-71 主任1的營造友善互信環境屬性新舊權重值及C.R和C.I 98
表4-3-72 新主任的營造互信友善環境屬性平均權重值 99
表4-3-73 學生1的班級經營策略準則原問卷勾選項目 100
表4-3-74 學生1班級經營策略準則兩兩比較矩陣 100
表4-3-75 學生1的教師特質與領導屬性原問卷勾選項目 101
表4-3-76 學生1的教師特質與領導屬性兩兩比較矩陣 101
表4-3-77 學生1的學生自治課程設計原問卷勾選項目 102
表4-3-78 學生1的學生自治課程設計屬性兩兩比較矩陣 102
表4-3-79 學生1的學生自治能力培養原問卷勾選項目 103
表4-3-80 學生1的學生自治能力培養兩兩比較矩陣 103
表4-3-81 學生1的班級經營策略準則重新勾選問卷項目 104
表4-3-82 學生1的學生自治課程設計屬性重新勾選問卷項目 104
表4-3-83 學生1的學生自治課程設計屬性新舊權重值及C.R和C.I 105
表4-3-84 新學生的自治課程設計屬性平均權重值 105
表4-3-85 學生2的教師特質與領導屬性原問卷勾選項目 106
表4-3-86 學生2的教師特質與領導屬性兩兩比較矩陣 106
表4-3-87 學生2的學生自治課程設計屬性原問卷勾選項目 107
表4-3-88 學生2的學生自治課程設計屬性兩兩比較矩陣 107
表4-3-89 學生2的營造互信友善環境屬性原問卷勾選項目 108
表4-3-90 學生2的營造互信友善環境屬性兩兩比較矩陣 108
表4-3-91 學生2的學生自治課程設計屬性重新勾選問卷項目 109
表4-3-92 學生2的學生自治課程設計屬性新舊權重值及C.R和C.I 109
表4-3-93 新學生的自治課程設計屬性之平均權重值 109
表4-3-94 學生2的營造互信友善環境屬性重新勾選問卷項目 110
表4-4-1 綜合策略評選表 111
表4-4-2 教師特質與領導屬性下各策略總平均 112
表4-4-3 學生自治課程設計屬性下各策略總平均 113
表4-4-4 學生自治能力培養屬性下各策略總平均 113
表4-4-5 營造互信友善環境屬性下各策略總平均 114
表4-4-6 七大策略分項權重值 114
表4-4-7 兩次策略評選比較 115

一、中文部份:
1、李錫津,《班級常規輔導》(台北:心理,1990年)。
2、沈六,《道德發展與行為之研究》(台北:水牛,1991年)。
3、吳思華,《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台北:臉譜文化,2000年)。
4、吳清山,〈落實校園零體罰政策的積極策略〉,《至聖先師電子報》,第41期(2005年5月),頁2。
5、吳清山、林天佑,〈零體罰〉,《教育資料與研究》,第62期(2005年6月),頁178。
6、吳湘湘、劉紹唐編,《第一次中國教育年鑑》(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
7、翁瑞美,〈班級法庭對國小學生法治知能及其相關影響之行動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8、梁馨科,〈系統發展的分析架構〉,《管理科學論述》,第3期(1988年12月),頁13-19。
9、梁馨科,《科技策略及專案之評選研究──競爭優勢與資訊模糊之影響》(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10、梁馨科,《自治與領導》(佛光大學未來學系碩士班,未來學研究方法上課講義,2008年)。
11、梁馨科,〈未來學的大學教育課程架構〉《第八屆未來學論壇:教育未來與未來教育研討會論文集》,(2009年6月3日)。
12、梁馨科,〈台灣未來:以ECFA為起點之大同展望〉《第九屆未來學論壇:ECFA與台灣未來研討會論文集》,(2010年6月15日)。
13、梁馨科,《策略未來》(佛光大學未來學系碩士班,未來學研究方法上課講義,2010年)。
14、梁馨科,《未來大同觀》(佛光大學未來學系碩士班,中國未來思想專題上課講義,2010年)。
15、梁馨科,《自治的真義》(佛光大學未來學系碩士班,未來產業分析上課講義,2011年)。
16、梁馨科、林文億,〈層級分析法評選決策不一致現象之分析〉《第三屆中小企業經營管理研討會論文集》,(宜蘭:佛光大學,2011年)。
17、梁馨科、凌孝綦,〈組織生命力與領導行為之關係研究〉《國際化趨勢之企業永 續發展與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市:文藻外語學院,2007年)。
18、許永芳,〈國小學童同理心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初等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論文,2002年)。
19、許巧靜,〈國小班會學生自治功能探討─兩個六年級班級的觀察〉,《臺東師院學報》,第11期(2000年6月),頁109-136。
20、郭乃華,〈以班級自治活動建立國小學童法治觀念和守法態度之行動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社會學習領域碩士論文,2007年)。
21、張俊紳,〈個人行為責任與班級自治的運作〉,《班級經營》,第3卷第2期(1998年4月),頁13-20。
22、陳宏祐,〈體罰政策對國小教師班級經營策略實施影響之研究-以台中縣為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23、陳慧琳,〈零體罰立法對國小教師教學實務影響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24、陳儒晰,《新世紀教育面面觀-班級體系中的師生權力關係》(台北:師大書苑,2000年),王世英主編。
25、陳碧雲,〈初任科學教師班級經營的面貌與成長〉(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26、楊淑娟,〈國小三年級導師從班級經營角度來看班級自治活動成效的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27、詹孟傑,〈國小教師幽默感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國立高雄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28、鄧振源、曾國雄,〈層級分析法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學報》,第27卷第6期(1989年),頁5-22。
29、鄧振源、曾國雄,〈層級分析法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下)〉,《中國統計學報》,第27卷第7期(1989年),頁1-20。
30、劉佑星,〈播下好的種子-班級自治活動經營的基本概念與做法〉《班級經營》,第3卷第2期(1998年4月)。
31、劉嘉榮,〈小小主人翁-談班級自治活動的實施〉,《班級經營》,第3卷第2期(1998年4月),頁32-38。
32、黎育玲,〈國民小學全校性學生自治組織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33、鄭伯壎、樊景立,〈華人組織的家長式領導﹕一項文化觀點的分析〉,《本土心理學研究》,第13 期(2000年),頁127-180。
34、謝麗紅,《兒童心理學》(台北:僑務委員會中華函授學校,2001年)。
35、蕭文,《醫療策略管理》(台北:五南,2008年)。
36、羅希洛、梁馨科、李榮貴,〈研究發展專案評選---三階段多準則決策輔助模式〉《一九九一年中華民國科技管理研討會論文集》,(1991年)。
37、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p03_01.asp?expno=684,(引用自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684號新聞稿,於2011年6月14日下午10時01分)。
38、http://www.lre.org.tw/newlre/RTE/myform_detail.asp?id=2809,(引用自林佳範,2011年6月14日下午11時5分)
39、http://class.heart.net.tw/article22.shtml,(引用自鄭靜雯、賴玉真、簡麗名,2010年5月16日下午9時22分)。
40、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cond=%A6%DB%AAv&
pieceLen=50&fld=1&cat=&ukey=-1246330791&serial=1&recNo=4&op=f&imgFont=1,(引用自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10年6月1日下午8時15分)。

二、英文部份
1、Hofstede.G, “Managerial Culture and Work-Related Values in India”, Organization Studies 11:1(1990), p.106.
2、Hofstede, G. 1993, “Cultural dimensions in people management. In V. Pucik, N. M. Tichy, & C.K. Barnett (Eds.)”, Globalizing management(1993), New York: Wiley,
pp.58-139.
3、Liang, Shing-Ko, Capital Investment Analysis on Public Technology Project: A Case of Taiwan High Speed Rail, Master Thesis,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93).
4、Liang, Shing-Ko, Hsiao-Chi Ling, and Sung-Yi Ling,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leader-member exchange quality to influenc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ternalistic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 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Business, Cambridge, 10:2(2007).
5、Liu, Ming C., Tsung J. Tsai, Shing K. Liang and Rong K. Li, “A multi-echelon evaluation framework for CIM systems desig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7:4(1994).
6、Shank, J.K. and Govindarajin.V, Strategic Cost Analysis of Technological Investmen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2 Fall).
7、Saaty, Thomas L, Decision Making For Leaders---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or Decisions in A Complex World,Pittsburgh, PA: RWS Publications, (1990).
8、Saaty, Thomas L,Fundamentals of Decision Mmaking with The A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PA: RWS Publications, (1994).
9、Vanston, J.H., Better Forecast, Better Plans, Better Results, 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3 Jan-Feb).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