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一)論文、期刊和書籍
交通部電信總局(2002)。〈交通部電信總局「推動取締非法廣播電台之具體作為報告」〉。台北。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11)。〈取締非法廣播電台執行報告〉。台北。
溫俊瑜(2002)。〈開放頻道解決地下電台問題的迷思〉,「中華傳播學會2002年年會」論文。
溫俊瑜(2003)。〈從廣播執照核換發談廣播電台之管理〉。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馮建三(1995)。〈異議媒體的停滯與流變之初探:從政論雜誌到地下電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0期,頁177-234。陳美華(1995)。〈台灣地下電台之研究成因與問題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清河(2004)。〈台灣地下電台角色的變遷(1991-2004)〉。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陳彥龍(2001)。〈電視媒介與台灣的民主化:民間全民電視台個案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夏興園(1994)。《地下經濟學概論》。武漢市:湖北人民出版。
黃葳威(1998)。〈調頻中、小功率廣播頻道繼續開放申設電台之可行性評估〉。行政院新聞局委託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林心茹(2000)。〈中、小功率廣播電台聯播策略之探討〉
詹懿廉(2000)。〈有關廣播電台聯播、聯營、策略聯盟問題之探討〉,《行政院新
聞局八十八下半年及八十九年度研究報告彙編下冊》,頁617-636。行政院新聞局。
賴祥蔚(2001)。〈廣播電台聯播策略的利弊分析—從飛碟聯播網的歷史談起〉,《廣電人》,76:22-25。彭文亮(2007)。〈台灣小功率調頻廣播電台籌設建台技術報告-以貓貍廣播電台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劉幼琍(1993)。〈電波公有與廣播頻道分配〉,《報學》,第 8 卷第 7 期。
鄭瑞城(1990)。〈透視傳播媒介〉,《天下雜誌》,頁35。
彭芸(1994)。〈各國廣電政策出探〉,廣播電視基金。
洪賢智(2003)。《廣播學新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莊克仁(1998)。《電台管理學》,台北:正中書局。
郭翰林(2001)。《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風雲論壇。
陳世敏(1992)。《大眾傳播與社會變遷》,頁27-28,三民,台北。
趙少康。《21世紀華語廣播的前景》。
翁秀琪(1994)。〈拿什麼要求地下電台自律?〉,聯合報11月10日第11版。
張慈涵(1966)。《現代廣播電視》。
林子儀(2000)。《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台北:元照。
陳世敏(1991)。〈國家與廣電頻道使用權之分析:論「有限頻道,無線使用」〉,《新聞學研究》,第45集,頁31。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二)平面媒體
聯合報(2008)。《聯合報》,2月29日,第18版。
中國時報(2008)。《中國時報》,3月21日,第A6版。
自由時報(2008)。《自由時報》,4月18日,第A12版。
自由時報(2008)。《自由時報》,10月10日,第A8版。
中國時報(2010)。《中國時報》,12月17日,第A10版。
(三)網路媒體
鄭東陽(2010)。《新華澳報》。
http://www.waou.com.mo/detail.asp?id=33147。
中央社(2008)。《中央社》,10月16日。
C:\Users\akanglin\AppData\Local\Temp\Rar$EX00.987\地下電台\2008-10-16.htm
NOW NEWS(2008)。《NOW NEWS》,12月3日。
http://www.nownews.com/2008/12/03/11490-2374907.htm。
NOW NEWS(2009)。《NOW NEWS》,4月29日。
http://www.nownews.com/2009/04/29/11490-2443822.htm。
NOW NEWS(2009)。《NOW NEWS》,6月17日。
http://www.nownews.com/2009/06/17/11490-2465991.htm。
須文蔚(1999)。〈你擠得進電視機的螢幕?〉,9月16日。
http://www.esouth.org/sccid/south/south990916.htm。
(四)廣播媒體
NEWS 98(2010)。《NEWS 98電台》,5月26日。
二、英文部分:
McQuail, Denis(1995),Media performance: Mass communication and the public interest,London: Sage.
Habermas J.(1989),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trans). Burger Thomas, Cambridge. Mass: M. I. T. Press.
Garay, K.(1978),Access: Evolution of the citizen agreement,Journal of Broadcasting, 22(1), 95-106.
Murdock, G. and Golding, P. (1974). For a political economy of mass communications. in Ralph Miliband and John Saville(eds). Socialist Register. London: Merlin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