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2.134.25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7 03:2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琬欣
研究生(外文):Chen, WanShin
論文名稱:想像的「東方」─從成龍的好萊塢作品探討其華人形象建構與呈現
論文名稱(外文):The Construc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Imaginary Oriental in Jackie Chan's Hollywood Films
指導教授:吳珮慈吳珮慈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陳儒修林應嘉
口試日期:2011-06-20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大眾傳播學研究所
學門:傳播學門
學類:一般大眾傳播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5
中文關鍵詞:功夫成龍東方後殖民論述
外文關鍵詞:Jackie ChanKung Fuorientalpostcolonial discours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133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0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為探討近期好萊塢電影中華人形象的建構與呈現,此研究欲以在中港台及國際皆享有高知名度的香港功夫演員─成龍為研究主體,並以其好萊塢作品:《尖峰時刻》(1998)、《西域威龍》(2000)、《尖峰時刻2》(2001)、《燕尾服》(2002)、《皇家威龍》(2003)、《免死金牌》(2003)、《環遊世界八十天》(2004)、《尖峰時刻3巴黎打通關》(2007)、《功夫之王》(2008)九部電影作為主要分析文本。

此研究以文獻檢索及電影文本分析的研究方式,輔以後殖民論述為主要分析理論建構,試圖探討出,成龍挾帶著早年在中港台及東南亞所建立起的高知名度及自身在香港電影工業中擔任演員、武術指導、導演等多重香港電影從業人員的身份及工作經驗,在進入好萊塢拍攝電影的過程中,面對李小龍早期留下的華人定型化形象,成龍該如何自處;以及其進入好萊塢後,電影中的華人形象呈現會有何種轉變;而憑藉著自身華人文化背景,成龍在好萊塢電影中的展演是否能呈現出不同於以往西方定型化呈現的華人形象,並更有自覺地去抗衡好萊塢白人殖民視角下的敘事結構及觀看。

而在文本分析結果下可發現,成龍在好萊塢電影中所呈現的華人形象維持了一貫的正派角色,且其華人形象比早期好萊塢電影中始終將華人以負面的定型化形象呈現來得多元;然而,其在電影中的角色展演仍多半以輔佐的隨從角色為主,呈現出華人在好萊塢電影中的呈現,仍多半為附屬的形象。且在面對香港回歸的歷史脈絡複雜性及廣大的中國市場,為避免政治的敏感性及複雜度,成龍在好萊塢電影中的身份認同始終搖擺不定,且刻意迴避論及其香港身份。

而好萊塢電影在呈現東方文化及人物時,仍舊無法跳脫出對於東方「異國情調」式的呈現,如在電影中刻意強調中國餐館、唐人街、龍…等大量指涉東方的外在符碼;且以往成龍電影中以特技表演彩排為主的幕後花絮,來到好萊塢電影中,卻轉為以播放成龍無法掌握英語台詞的口誤片段為主,進一步將成龍小丑化並加以訕笑。

在面對以上好萊塢電影對於成龍及東方後殖民式的呈現方式,在從蒐集到的文獻及文本分析中可歸類出以下幾點可能因素,其中一方面來自於成龍年齡的漸增,體能的下降導致成龍無法再隨心所欲地使用其肢體,只得強化自身原本擅長的喜劇元素來吸引觀眾;另一方面則是好萊塢對於演員的限制過多,使得成龍無法隨自己的想法編排其特技動作,且在後製的過程中,成龍對於自身所編排的特技過程亦無掌控權,只得任由導演任意更改及修剪。

而針對成龍作品中對於東方元素大量呈現的狀況下來看,其因素不單來自於西方對於東方的觀看及想像,其中亦隱含了東方為吸引西方觀影者的注意,而自願將東方自我客體化為西方長年來所熟悉的想像東方。如全劇由華人所編導的《免死金牌》,在為進軍國際的全球利益下,反而是更加賣力地使用東方元素,並利用宗教元素強調了東方的奇幻性,進一步將東方神祕化。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
一、「中國功夫」全面進攻好萊塢 2
二、「九七回歸」及「CEPA」條約對於香港電影工業的影響 3
第二節 研究背景與問題意識 7
一、早期好萊塢電影中華人形象的建構及呈現 7
二、李小龍─西方電影中華人卑微形象的轉變關鍵 12
三、成龍─拳腳功夫與喜劇的匯流 13
第三節 理論建構與文獻回顧 15
一、後殖民論述發展 15
二、電影中的後殖民論述 19
三、國內相關論文研究 22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26
一、研究方法範疇 26
二、電影研究文本選取 28
三、研究問題 29
四、研究架構 30
五、研究章節流程 31

第二章 功夫電影的流變及跨國特性 33
第一節 電影類型 33
一、類型(genre)定義 33
二、武俠功夫電影類型 36
三、功夫電影作為可跨國販賣的類型 42
第二節 明星制度(Star system) 45
一、明星(Stardom) 45
二、歷久不衰的功夫明星─李小龍 48
三、成龍的明星形象 51
四、成龍電影類型特色 53

第三章 種族融合的烏托邦背後─《尖峰時刻》、《尖峰時刻2》、《尖峰時刻3巴黎打通關》 56
第一節 外在表徵形式 57
一、西裝筆挺的亞洲警官 57
二、香港的奇觀式(spectacle)呈現 58
三、僵化的異國情調 59
四、西方對於東方文物的想像 61
五、自我客體化的香港 63
第二節 內在文化意涵 64
一、二元對立的角色展演 64
二、少數族群(minority)的文化互滲 65
三、成龍文化身份認同的轉變 67
第三節 小結 70

第四章 置入於西方場域的東方─《西域威龍》、《皇家威龍》 73
第一節 外在表徵形式 73
一、片頭分析─西部電影中的東方指涉 73
二、饒富異國情調的東方符碼 74
三、遼闊開放的西部空間 76
四、西部場域中的東方符碼 77
第二節 內在文化意涵 79
一、東/西文化交會的權力關係 79
二、東方(人)西化後的混雜(hybridity)主體 80
三、東方符碼的自我銷毀 81
四、沉靜且僵化的他者 82
五、電影中的國家寓言 85
第三節 小結 87

第五章 成龍神話的自我解構─《燕尾服》、《免死金牌》 90
第一節 外在表徵形式 91
一、華裔司機vs.香港警察 91
二、好萊塢式的東方呈現 91
三、東方元素的強調 93
四、宗教信仰的錯置混淆 94
第二節 內在文化意涵 96
一、華人早期定型化形象的解構 96
二、特效輔助的身體展演 98
三、飽受責難的亞洲人 100
四、西方對東方(人)的嘲弄 102
五、東方的自我客體化 103
第三節 小結 105

第六章 遙遠的奇幻國度─《環遊世界八十天》、《功夫之王》 107
第一節 外在表徵形式 108
一、妖魔化的中國人 108
二、符合好萊塢想像的異國風情 109
三、好萊塢電影中武俠功夫電影的經典重現 113
第二節 內在文化意涵 115
一、去情境化的異國 115
二、白人帝國的觀看 116
三、白人邊緣性背後所隱含的白人主義 117
四、行者的身份認同 118
第三節 小結 119

第七章 結論 121
第一節 研究結果與發現 122
一、成龍好萊塢電影中的華人形象呈現 122
二、成龍好萊塢電影中的後殖民論述 124
三、影響成龍好萊塢電影建構的可能因素 125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28

參考書目 130
附錄─影片基本資料 138

一、中文書籍:
生安鋒(2005)。《霍米巴巴》。台北:生智。
朱耀偉(1994)。《後東方主義─中西文化批評論述策略》。台北:駱駝。
李天鐸 編著(1996)。《當代華語電影論述》。台北:時報文化。
李英明(2003)。《全球化下的後殖民省思》。台北:生智。
李焯桃(1990)。《八十年大香港電影筆記─下冊》。台北:萬象。
宋國誠(2003)。《後殖民論述─從法農到薩伊德》。台北 : 擎松。
洛楓(2002)。《盛世邊緣:香港電影的性別、特技與九七政治》。香港:牛津大學。
葉月瑜、卓伯棠、吳昊 編(1999)。《三地傳奇:華語電影二十年》。台北:電影資料館。
陳墨(1996)。《刀光俠影蒙太奇─中國武俠電影論》。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陳墨(2006)。《中國武俠電影史》。台北;風雲時代。
陳儒修(1995)。《電影帝國》。台北:萬象。
張京媛 編(2005)。《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
黃宗儀(2008)。《面對巨變中的東亞景觀:大都會的自我身分書寫》。台北:群學。
焦雄屏 編(1991)。《新亞洲電影面面觀》。台北:遠流。
彭麗君(2010)。《黃昏未晚:後九七香港電影》。香港:中文大學。
賈磊磊(2005)。《中國武俠電影史》。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廖炳惠(1994)。《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麥田。
劉現成 編(1996)。《中國電影:歷史、文化與再現: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發展與文化變遷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電影史料研究會。
劉現成 編(2001)。《拾掇散落的光影 : 華語電影的歷史、作者與文化再現》。台北:亞太。
鄭樹森 編(1995)。《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台北:麥田。
羅卡、吳昊、卓伯棠 合著(1997)。《香港電影類型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二、中文期刊:
邱誌勇、許夢芸(2003)。〈奇觀的中國,中國的奇觀─解構「臥虎藏龍」後殖民情結〉,《當代》,189:68-83。
魏玓(1996)。〈斷裂的邊緣,不變的帝國:對「邊緣帝國」的回應〉,《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4:171-184。
史文鴻(1991)。〈西方人電影中華人的定型化問題〉,《聯合文學》。9卷7期:100-109。
朱耀偉(1993)。〈從後東方主義的脈絡看「中國」〉,《當代》。85:48 - 61。
吳振明(1993)。〈美國電影中的海外華人形象〉,《聯合文學》。9卷7期:110-127。
陳儒修(1993)。〈電影研究中的後殖民論述〉,《當代》。89:122-133。
陳儒修(1998)。〈好萊塢時期的默片形象:一個初步的整理〉,《電影欣賞》。92:49-55。
陳儒修(2000)。〈好萊塢觀看的中國〉,《電影欣賞》。103:89-93。
陳韜文(2001)。〈文化移轉:中國花木蘭傳說的美國化和全球化〉,《新聞學研究》,66:1- 27。
梁文琦(2005)。〈全球化下好萊塢電影元素解構及再重組過程─以環遊世界八十天為例〉,《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9。
張雪媃(2000)。〈強勢文化目光下的弱勢生靈─中國男女在好萊塢電影中的投射〉,《當代》,162:116-123。
焦雄屏(1981)。〈現代英雄與反英雄─李小龍後的功夫片〉,《聯合月刊》,2:68-71。
黃建業(1992)。〈香港電影模式的啟示〉,《文訊雜誌》,44:8-9。
趙庭輝(2004)。〈迪士尼動畫《花木蘭》( Mulan ) 的「東方」文化想像〉,《電影欣賞》,120:69-79。
趙庭輝(2006)。〈《西域威龍》:成龍的華人男人形象〉,《文化研究》,2:74-111。

三、中文論文:
李玉環(2004)。《功夫神話的創新與變奏:袁和平功夫武打片的形式與風格》。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佳紜(1998)。《成龍、周潤發及周星馳的銀幕英雄形象分析》。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金徽(1999)。《好萊塢電影中的中國男性形象:1919 ~ 1961》。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佳岑(2007)。《論張藝謀電影中的“東方想像”─一個文化全球化的觀點》。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群英(2007)。《當代東方的自我展示─以古裝/動作電影為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清暉(2003)。《後殖民與性下的華語電影─解讀西方影展的「中國熱」現象》。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俞韶瑋(2001)。《回歸的想像─香港警察故事電影之個案研究》。佛光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組玉(2006)。《西方詮釋中國電影之視覺文化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靜文(2004)。《全球化下華語武俠電影的轉變─以《臥虎藏龍》、《英雄》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光偉(2006)。《全球化與好萊塢華裔導演─作品探討與型態方析》。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玉釵(2002)。《中國俠形像從何而生─電影慣例符碼、鏡頭語言的觀點》。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翻譯書籍:
王志弘等 譯(1999)。《東方主義》。台北:立緒。(原書Said, E. [1978]. Orientalis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李亞梅 譯(1999)。《好萊塢類型電影─公式、電影製作與片廠制度》。台北:遠流。(原書Schatz, T. [1981]. Hollywood Genres: Formulas, Filmmaking and the Studio System. New York: McGraw-Hill.)
吳珮慈 譯(1996)。《當代電影分析方法論》。台北:遠流。(原書 Aumont, J. & Marie, M. [1988]. L’Analyse des Films. Paris: Nathan.)
林文淇 譯(1996)。《電影的社會實踐》。台北:遠流。(原書Turner, G. [1993]. Film as Social Practice. New York: Routledge.)
唐小兵 譯(2001)。《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台北:合志文化。(原書 Jameson, F. [1985]. 北京大學講座內容。)
馬斌、鄒念祖 譯(2003)。《明星夢工廠─炒作好萊塢流行人物》。台北:書林。(原書 McDonald, P. [2000]. The Star System: Hollywood’s Production of Popular Identities. London: Wallflower Press.)
陳瑞樺 譯(2005)。《黑皮膚,白面具》。台北:心靈工作坊。(原書Fanon, F. [1971]. Paul Noir, Masques Blancs. Paris: Editions Du Seuil.)
張黎美 譯(1997)。《電影符號學的新語彙》。台北:遠流。(原書Stam, R. & Burgoyne, R. & Fliiterman-Lewis, S. [1992]. New Vocabularies in Film Semiotics. New York: Routledge.)
陳儒修、郭幼龍 譯(2002)。《電影理論解讀》。台北:遠流。(原書 Stam, R. [2000]. Film Theory: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Blackwell.)
陳寶旭、陳玉娟、趙志恆 譯(1998)。《我是成龍》。台北:時報文化(原書 Jackie Chan, J. ,Yang, J. [1998]. I Am Jackie Chan: My Life in Action. New York: Random House.)
彭淮棟 譯(2004)。《後殖民理論》。台北:聯經。(原書Moore-Gilbert, B. [1997]. Postcolonial Theory. New York: Verso.)
游惠貞、李顯立 譯(1994)。《電影意義的追尋─電影解讀手法的剖析與反思》。台北:遠流。(原書Bordwell, D. [1989]. Making Meaning: Inference and Rhetoric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inema. New York: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焦雄屏 譯(2005)。《認識電影》。台北:遠流。(原書Giannetti, L. [2005]. Understanding Movies. New York: Trentice Hall.)
蔡源林 譯(2001)。《文化與帝國》。台北:立緒。(原書Said, E. [1993].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London: Chatto & Windus.)
魏玓 譯(1999)。《超越大螢幕:資訊時代的好萊塢》。台北:遠流。(原書Wasko, J. [1994]. Hollywood in the Information Ag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五、英文書籍:
Abbas, A. (2008). Hong Kong: 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Disappearance. USA: Univerdity of Minnesota Press.
Austin, T. & Barker, M. ed. (2003). Contemporary Hollywood Stardom. New York: Oxford.
Barker, F. & Hulme, P. & Iversen, M. (1994). Colonial Discourse, Postcolonial Theory. New York :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Berelson, B. (1952).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New York: Hafner Press.
Bhabha, H. K. (2004).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London : Routledge.
Bordwell, D. (2003). Planet Hong Kong: Popular Cinema and the Art of Entertainment. New York: Harvard.
Cheung, M. K. & Chu, Y.-W. (2004). Between Home and World: a Reader in Hong Kong Cinema. New York: Oxford.
Chu, Y. (2003). Hong Kong Cinema: Coloniser, Motherland and Self. London : Routledge.
Ciecko, A. T. (2006). Contemporary Asian Cinema: Popular Culture in a Global Frame. New York : Berg.
Davis, D. W. & Yeh, Y.-Y. (2008). Eastern Asian Screen Industries. London : British Film Institute.
DeCordova, R. (1990). Picture Personalities : the emergence of the star system in America.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Dissanayake, W. (1994). Colonialism and Nationalism in Asian Cinema. Bloomington :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Du Gay, P. & Evans, J. & Redman, P. ed.(2000). Identity: a Reader. London: The Open University.
Dyer, R. (1979). Stars.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Gentry, C. (1997). Jackie Chen: Inside the Dragon. Dallas: Taylor.
Krippendorff, K. (1980). Content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o Its Methodology. California: Sage.
Marchetti, G. (1993). Romance and the “Yellow Peril”.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u, H.-P. ed. (1997). Transnational Chinese Cinemas: Identity, Nationhood, Gender.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Morris, M. & Li, S. L. & Chan, C.-K. ed.(2005). Hong Kong Connections: Transnational Imagination in Action Cinema.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Phillips, A. & Vincendeau, G. ed. (2006). Journeys of Desire: European Actors in Hollywood: A Critical Companion.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Tasker, Y. (1993). Spectacular Bodies: Gender, Genre and the Action Cinema. London : Routledge.
Tasker, Y. ed. (2004). Action and Adventure Cinema. London : Routledge.
Teo, S. (1997). Hong Kong cinema: The Extra Dimensions. London: Tritish Film Institute.
Tinkcom, M. & Villarejo, A. ed.(2001). Keyframes : popular cinema and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六、英文編著書籍中的篇章:
Fore S. (1997). Jackie Chan and the Cultural Dynamics of Global Entertainment. In Lu, H.-P. (Eds.), Transnational Chinese Cinemas: Identity, Nationhood, Gender. (pp. 239-262).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Hunt, L. (2004). The Hong Kong/ Hollywood Connection: Stardom and Spectacle in Transnational Action Cinema. In Tasker, Y. (Eds.), Action and Adventure Cinema (pp. 269-283). London: Routledge.

七、英文期刊:
Beltran, M. C. (2005). The New Hollywood Racelessness: Only the Fast, Furious (and Multiracial) Will Survive. Cinema Journal, 44(2), 50-67.
Chung, P. C. (2007). Hollywood Domination of the Chinese Kung Fu Market.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8(3), p414-424.
Davis, D. W. (2010). Market and Marketization in the China Film Business. Cinema Journal, 49(3), p.121-125.
Duncan S. (2007). “ The Traditional Thing” in “The Modern Age”─Contextual Perspectives on Buster Deaton and Jackie Chan. New Review of Film and Television Studies, 5(3), p353-367.
Li, S. L. (2001). Kung Fu: Negotiationg Nationlism and Modernity. Cultural Studies, 15(3/4), p515-542.
Lo, K.-C. (2001). Double Negations: Hong Kong Cultural In Hollywood’s Transnational Representations. Cultural Studies, 15(3/4), p464-485.
Margolis, H. (1999). Stereotypical Strategies: Black Film Aesthetics, Spectator Positioning, and Self-Directed Stereotypes in Hollywood Shuffle and I’m Gonna Git You Sucka. Cinema Journal, 38(3), p50-66.
Pang, L. (2010). Hong Kong Cinema as a Dialect Cinema. Cinema Journal, 49(3), p140-143.
Pham, M.-H. T. (2004). The Asian Invasion (of Multiculturalism) in Hollywood. Journal of Popular Film & Television, 32(3), p121-131.
Shu, Y. (2003). Reading the Kung Fu Film in an American Context─From Bruce Lee to Jakie Chan. Journal of Popular Film & Television, 31(2), p50-59.
Willis, A. (2009). Hong Kong cinema since 1997: Troughs and Peaks. Film International, 7(4), p6-17.

八、英文論文:
王念英(2005)。《A Body That Matters: The Evolution of Jackie Chan’s Star Persona》。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黃建業(1992)。〈香港電影模式的啟示〉,《文訊雜誌》,44:8-9。
2. 趙庭輝(2004)。〈迪士尼動畫《花木蘭》( Mulan ) 的「東方」文化想像〉,《電影欣賞》,120:69-79。
3. 焦雄屏(1981)。〈現代英雄與反英雄─李小龍後的功夫片〉,《聯合月刊》,2:68-71。
4. 陳儒修(2000)。〈好萊塢觀看的中國〉,《電影欣賞》。103:89-93。
5. 吳振明(1993)。〈美國電影中的海外華人形象〉,《聯合文學》。9卷7期:110-127。
6. 史文鴻(1991)。〈西方人電影中華人的定型化問題〉,《聯合文學》。9卷7期:100-109。
7. 陳韜文(2001)。〈文化移轉:中國花木蘭傳說的美國化和全球化〉,《新聞學研究》,66:1- 27。
8. 張雪媃(2000)。〈強勢文化目光下的弱勢生靈─中國男女在好萊塢電影中的投射〉,《當代》,162:116-123。
9. 陳儒修(1998)。〈好萊塢時期的默片形象:一個初步的整理〉,《電影欣賞》。92:49-55。
10. 陳儒修(1993)。〈電影研究中的後殖民論述〉,《當代》。89:122-133。
11. 趙庭輝(2006)。〈《西域威龍》:成龍的華人男人形象〉,《文化研究》,2:74-111。
12. 邱誌勇、許夢芸(2003)。〈奇觀的中國,中國的奇觀─解構「臥虎藏龍」後殖民情結〉,《當代》,189:68-83。
13. 魏玓(1996)。〈斷裂的邊緣,不變的帝國:對「邊緣帝國」的回應〉,《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4:17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