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Braudel, Fernand,1999,《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日常生活的結構:可能和不可能(卷一)》,施康強、顧良譯,台北:城邦。
Casserley, Dominic and Greg Gibb,1999,《亞洲銀行新世紀─迎接競爭與併吞的時代》,汪仲譯,台北:時報。
Ritzer, George,2004,《社會學理論(上)》,柯朝欽、鄭祖邦譯,台北:巨流。
─ ,2001,《社會的麥當勞化》,葉欣怡譯,台北:弘智。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8,《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五期第三次調查計畫執行報告》,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王景韻,2008,《卡債風暴對信用卡發卡業務資產品質─影響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方雅惠、熊珊慧、鄭俊平,2000,《遠見雜誌信用卡調查出爐─中國信託獲得使用者最高分的忠誠度》,遠見雜誌168:206-217。
任美珍,1998,《消費金融興起,信用卡成市場寵兒》,管理雜誌287:46-50。呂玉娟,2000,《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200萬張卡,200萬個家人》,能力雜誌529:32-36。林永頌,2008,《從卡債族之觀點論「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之規定即期落實》,台灣本土法學特刊:205-222。林寶安,2002,《台灣消費性金融的演變及其社會經濟意義》,台灣社會學刊27: 107-126。─ ,2010,《重探雙卡債務風暴背後的責任歸屬》,2010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實務運作檢討暨修法展望研討會,台北: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
林毓棠,2006,《在台灣發展信用卡業務代理營運模式的營運計畫》,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財務金融組碩士論文。朱錦鄉,2005,《資本、風險與慾望機器:信用卡負債者的社會分析》,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李俐俐,2004,《我國信用卡市場之過去、現在及未來展望》,中國商銀月刊23-11:1-17。李思儀,2001,《文化與經濟活動─以臺灣的信用卡市場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欣祚,2001,《信用卡免年費時代全面來臨?─花旗信用卡政策大轉彎,外銀進退兩難!》,商業週刊,701:94-95。吳泉源,1993,《金融自由化的迷思:一個經濟社會學的考察》,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5:1-37。吳宗昇,2010,《雙卡債務協商模式與不對等情境》,2010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實務運作檢討暨修法展望研討會,台北: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
吳勝焜,2010,《金融機構提供相關協商機制及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前置協商」之說明》,2010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實務運作檢討暨修法展望研討會,台北: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
康涵真,1994,《關係運作與法律邊緣化:台灣小型企業非正式融資活動的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7:1-40。許嘉棟,1993,《台灣金融自由化之檢討與展望》,基層金融,26:1-12。─ ,1991,《台灣地區金融體制之資金配置效率》,基層金融22:1-18。
陳介玄,1995,《貨幣網絡與生活結構》,台北:聯經。
湯淺 誠,2010,《反貧困》,蕭秋梅譯,台北:早安財經文化。
趙菊香,2006,《台灣信用卡、現金卡(雙卡)信貸危機(卡債)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學程金融組碩士論文。夏傳位,2007,《塑膠鴉片:雙卡風暴刷出台灣的負債危機》,台北:行人。
孫樂琴,2008,《雙卡風暴對台灣消金市場之影響》,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營運系碩士論文。陳龍泉,2006,《卡債問題及消費金融不良債權處理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財務金融組碩士論文。陳宗豪,2000,《消費者小額信用貸款之信用風險研究─甄選的觀點》,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葉桂珍、吳淑芬,1996,《銀行信用評分制度分析》,企銀季刊20-1:78-91。張維安,2002,《信用卡金融的信用基礎與風險》,2002台灣社會學年會「重訪東亞:全球、區域、國家、公民」,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廖志德,2000,《信用卡行銷爭霸》,能力雜誌529:22-30。蔡依玲,2007,《預支型生活風格與信用貸款:台灣「卡奴」的社會學分析》,輔仁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蔡國基,2006,《無擔保消費金融系統性信用風險下授信控管創新做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學位論文。蔡介文,2006,《2006年台灣卡債風暴之紛爭解決機制》,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劉敬祥,2007,《消費金融風暴與國內商業銀行表現研究》,世新大學管理學院財務金融學系碩士論文。蘇益裕,2006,《卡債風暴後探討銀行消費性放款因素之個案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財務管理系碩士論文。蘇賜郎,2007,《台灣發行現金卡風險之實證研究─以國內某一發卡銀行為例》,世新大學管理學院財務金融學系碩士論文。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06,《處理卡債問題報告》。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2007,《消債條例說明會問卷分析報告》,執行單位:觀察家行銷研究公司。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2009,《「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實行成效」調查報告》,執行單位:遠見雜誌民意調查中心。
二、英文部分
Carruthers, Bruce G. 2005, ”The Sociology of Money and Credit”. In Neil J.Smelsere and Richard Swedberg(eds.),The Handbook of Economic Sociology, Russell Sage Foundati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p. 355-378.
─ 2010,”The Meanings of Money: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Theoritical Inquiries in Law. Vol.11, No.1, p.51-74.
Granovetter, Mark. 1985,”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91 , p.481-510.
Lapavitsas, Costas. 1991,”The Theory of Credit Money:A Structural Analysis”. Science & Society. Vol.55, No.8, p.291-322.
─ 2007,”Information and trust as social aspects of credit”. Economy and Society. Vol.36, No.3, p.416-436.
Ritzer, George. 1995,” Expressing America:A critique of the Global Credit Card Society”. California:Sage .
─ 2001,” Explorations in the Sociology of Consumption:Fast food, Credit Cards and Casinos”. London:Sage .
Bauman, Zygmunt. 2009,”Life on Credit”. Sounding. Vol. 41, p.56-64.
三、政府公報
中央銀行,1989,《金融機構業務概況年報》。
中央銀行,1990,《金融機構業務概況年報》。
中央銀行,1991,《金融機構業務概況年報》。
中央銀行,1992,《金融機構業務概況年報》。
中央銀行,1993,《金融機構業務概況年報》。
中央銀行,1994,《金融機構業務概況年報》。
中央銀行,1995,《金融機構業務概況年報》。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新聞稿,2010,《金管會對前置協商機制成效之說明》。
財政部金融局,1991,《財政部金融局年報》。
財政部金融局,1992,《財政部金融局年報》。
財政部金融局,1993,《財政部金融局年報》。
財政部金融局,1994,《財政部金融局年報》。
財政部金融局,1995,《財政部金融局年報》。
財政部金融局,1996,《財政部金融局年報》。
財政部金融局,1997,《財政部金融局年報》。
財政部金融局,1998,《財政部金融局年報》。
財政部金融局,1999,《財政部金融局年報》。
財政部金融局,2000,《財政部金融局年報》。
財政部金融局,2001,《財政部金融局年報》。
財政部金融局,2002,《財政部金融局年報》。
財政部金融局,2003,《財政部金融局年報》。
四、報紙新聞
于趾琴,1992,〈銀行每年可增設五家分行〉,1992-06-02/經濟日報/04版/金融理財。
王傳明、段鴻裕,2006,〈「帶孩子出去走走」 全家流浪躲債 4口燒炭亡〉,2006-02-15/聯合報/A10版/話題。
本報訊,1986,〈財部昨天公布放寬規定 准許外銀設第二家分行〉,1986-10-29/經濟日報/02版/第二版。
李佳諭,1994,〈外銀來台 標準放寬條件簡化〉,1994-08-10/經濟日報/04版/金融理財。
─ ,1995,〈信合社改制商銀 將可跨三區經營〉,1995-04-07/經濟日報/04版/金融理財。
林文智,1998,〈信合社改制商銀 有玄機〉,1998-08-03/經濟日報/06版/企業財務。
林宜諄,2002,〈辦現金卡 小心信用擴張〉,2002-12-26/經濟日報/18版/理財。
─ ,2003,〈現金卡額度突調高 小心信用過度擴張〉,2003-07-03/經濟日報/18版/理財。
─ ,2003,〈憑信用卡辦小額信貸〉,2003-07-10/經濟日報/18版/理財。
林宜諄、武桂甄,2004,〈逾期帳款催收 討債公司當紅〉,2004-02-14/經濟日報/4版/金融要聞。
吳雯雯,〈卡債總額 以月薪22倍為上限〉,2005-12-14/聯合報/A6版/生活。
─ ,2001,〈景氣差 小額周轉現金卡延燒〉,2001-09-11/聯合報/22版/理財。
吳美燕、李淑慧,2006,〈卡奴這樣花錢 奢侈品支出 比率高達六成四〉,2006-03-13/經濟日報/B3版/金融廣場。
武桂甄,2004,〈信用卡額度核給 將列自律公約〉,2004-01-30/經濟日報/17版/金融理財。
洪凱音,2005,〈調高中途授信額度 台新銀 現金卡新霸主〉,2005-07-15/經濟日報/B2版/致富特區。
孫中英,2000,〈持卡人 信用、消費紀錄 難逃財部法眼〉,2000-12-31/聯合報/22版/理財。
修瑞瑩、謝玲玉,〈送醫前 堅持為亡孫穿衣〉、〈卡債140萬 中風祖母 殺死2孫〉,2006-04-03/聯合報/A7版。
陳雲上,1994,〈國家級信用資料庫 信用卡戶下月列入〉,1994-07-27/聯合晚報/05版/生活新聞。
單小懿,2001,〈信用卡貸款、代償 超級比一比〉,2001-04-06/民生報/D2版/理財熱線。
彭慧蕙,2000,〈小額周轉金 銀行開便門〉,2000-06-01/經濟日報/7版/個人理財。
傅沁怡,2003,〈辦代償 別被零利率沖昏頭〉,2003-07-16/經濟日報/18版/理財。
蔡慧心,〈將信託公司及信合社改制商銀 財部視為金融改革急務〉,1990-06-03/經濟日報/03版/要聞。
蔣沛霖,2006,〈現金卡過熱 信用評分無罪(上)〉,2006-01-08/經濟日報/C7版/金融廣場。
鄭文珠,1994,〈全國信用資料庫 銀行業繪出藍圖〉,1994-01-18/經濟日報/04版/金融理財。
─ ,1994,〈信用資料庫開放項目達71項〉,1994-07-23/經濟日報/04版/金融理財。
五、網站資料
中華民國銀行公會 http://www.ba.org.tw/ 檢索日期:2010.12.19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http://www.bamking.gov.tw 檢索日期:2009.10.11
行政院主計處 http://www.dgbas.gov.tw/mp.asp?mp=1 檢索日期:2009.10.06
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law.moj.gov.tw/ 檢索日期:2010.12.27
金融法規檢索查詢系統 http://law.banking.gov.tw/Chi/Default.asp 檢索日期:2010.04.28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 http://www.laf.org.tw/tw/index.php 檢索日期:2010.04.11
財團法人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 http://www.nccc.com.tw/ 檢索日期:2010.04.11
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 http://www.jcic.org.tw/index.htm 檢索日期:2010.04.11
聯合知識庫 http://udndata.com/ 檢索日期:201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