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方旭群(2001)。對大中專學生閱讀心理與違章現象分析及對策。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4(4),53-55。
王岫(2006)。愛上圖書館。台北市:九歌。
王林(2010)。閱讀也休閒:讓孩子來一趟暑假遊學。檢索日期:2010年7月28日,網址: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2010-07/10/c_12319803.htm
王郁文(2001)。大學生網際網路使用行為、性別、社會焦慮與網路諮商意願、生活適應問題接受網路諮商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王澄華(2001)。人格特質與網路人際互動對網路成癮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縣。王彩鸝(2007)。閱讀行為改變了嗎? 四成台灣人不讀書。聯合新聞網。檢索日期:2010年2月25日,網址:http://tw.myblog.yahoo.com/jw!kIPGtdGHFRIODoxGcKA-/article?mid=18668
王淑俐(2008)。藉由閱讀,提早培養孩子寫作及表達能力。台灣教育,(653), 26-31。王智弘(2008)。網路成癮的成因分析與輔導策略。輔導季刊,1-12。王嵩音(2007)。網路使用之態度、動機與影響。資訊社會研究,(12),57-85。王黛玉(2008)。正視青少年網路成癮問題及網際網路之功能 父母如何與現代e世代的孩子共同學習成長。諮商與輔導,(272), 60-62。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電子報(2010)。一人一科普,全民讀科普。檢索日期:2010年6月2日,網址:http://blog.lac.org.tw/lac/index.php?id=1762
北京大學中文系(2001)。學生課外閱讀讀什麼?怎麼讀?。中國教育報。檢索日期:2010年7月28日,網址: 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RS/60307.htm.
葉冰婷(譯)(2007)。槓桿閱讀術。臺北市:漫遊者文化。(本田直之)
吳佩玲(2009)。網路生活化:英國民眾將三分之ㄧ的閒暇時間花在網路上。資策會FIND。檢索日期:2009年10月26日,網址: 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5390
吳敏而(2003)。咖啡廳式的讀書會。研習資訊,20(6),92-95。
宋曜廷,劉佩雲,簡馨瑩(2003)。閱讀動機量表的修訂及相關因素研究。測驗學刊,50(1),47-71。李大平(2007)。淺析當今大學生的課外閱讀。語文教學與研究(大衆版),2007(9),51-51。
李中文(譯)(2009)。閱讀的歷史。臺北市:博雅書屋。(Fischer, S. R., 2003)
李美月(2003)。高中生課外閱讀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李雪莉(2007)。卡住的閱讀:台灣十年,為何不如香港四年?。天下雜誌,(386)。
李維青,單勇(2005)。新疆地區讀者的閱讀動機調查研究。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62-68。
李曉君(2006)。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與親子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市國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女子技術學院,台南縣。汪慧瑜(2005)。模糊統計分析在網路成癮行為的調查應用。測驗學刊,52(1),83-104。林以正,王澄華(2001)。性別對網路人際互動與網路成癮之影響與中介效應。輔導季刊,37(4),1-10。林孝武(2001)。大學生閱讀電子報行為之硏究-以北部大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縣。
林巧敏(2008)。迎接閱讀新浪潮 閱讀與國家競爭力。全國新書資訊月刊,97年10月號,4-9。林旻沛,丁建谷,賴雅純,柯慧貞(2005)不同成人依附型態大學生在網路成癮傾向上之差異。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8(4),93-119。胡立耘(2009)。書與烏托邦。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7(2), 231-240。
施香如(民90)。迷惘、迷藥-談青少年網路使用與輔導。學生輔導,74,18-25。
施建彬(2007)。誰在上網?網路行為及其相關因素探討研究。研究與動態,(16),133-146。洪蘭(2003)。活化大腦,激發創造力。載於齊若蘭等人,閱讀 : 新一代知識革命(72-76)。台北市:天下雜誌。
洪蘭(2005)。閱讀,讓你的腦更有創造力。科學人雜誌,(45)。檢索日期:2010年4月29日,網址:http://sa.ylib.com/read/readshow.asp?FDocNo=759&CL=19。唐永光(2008)大學生課外閱讀情況調查分析。職業時空,4(9),187-187。
孫鴻業(2008)。使用網路已成生活習慣 美網路人口逾1億8千萬人。資策會FIND。檢索日期:2009年10月26日,網址: http://epaper.pchome.com.tw/archive/last.htm?s_date=old&s_dir=20080529&s_code=0085&s_cat=
孫麗萍,王釧(2008)。大學生閱讀隱憂:"破萬卷"不如"點鼠標"。新華網。檢索日期:2009年3月27日,網址: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focus/2008-08/28/content_9531689_2.htm
徐軍英(2007)。大學生課外閱讀調查分析。九江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6(4), 117-119。
徐啟建(2003)。“大學生閱讀問題”之一:警惕“暢銷書陷阱”。檢索日期:2009年12月21日,網址: http://122.11.55.148/gate/big5/www3.hqu.edu.cn/news/education/2005-10-20/2807.shtml
高希均(2009)。閱讀救自己:50年學習的腳印。天下遠見。
國立臺中圖書館(2005)。國立台中圖書館讀者閱讀需求及閱讀型態調查。台中。
凃嘉玟(2005)。青少年網路成癮因素之探討與預防之道。諮商與輔導,29-35。郝明義(2001)。給頭腦的四種飲食。載於張惠菁主編,閱讀的風貌(頁36-37)。台北市:英屬蓋曼群島商網路與書出版。
郝明義,朱衣(譯)(2003)。如何閱讀一本書。臺北市:臺灣商務。(Mortimer J. Adler &Charles Van Doren, 1972)
張智琪(2005)。大專校院圖書館館員專業成長相關閱讀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張瓊元(2003)。國際性學生閱讀能力評量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教育部社會教育司(2008)。本部響應世界書香日 與各縣市共同簽署「閱讀宣言」檢索日期:2009年12月23日,網址: http://epaper.edu.tw/e9617_epaper/news.aspx?news_sn=1523
曾祥芹,韓雪屏(1992)。閱讀學原理。鄭州市:大象。
曹祥芹,韓雪屏(2002)。國外閱讀研究。鄭州市:大象。
曹紅玲,付旭文(2009)。致力閱讀行為培養 減輕道統閱讀危機。寧波頭班技術學園學報,13(3),96-98。
曹詩敏,仇穎君,鍾劍瑩(2005)。近半大學生每天閱讀少於九分鐘。大學線月刊,66。
莊永泉(1998)網際網路使用者使用動機、使用行為及滿意程度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縣。莊書怡(2009)。亞太地區年輕人每天使用媒體超過9小時。資策會FIND。檢索日期:2009年9月24日,網址: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5465
鄔智、孫俠、施亞玲(2009)。國內研究生閱讀研究概況及思考。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1(2),77-80。
陳坤波,李明濱(2004)網路成癮也是病?。健康世界,(221), 6-11。陳明來(2001)臺北市公立國中生課外閱讀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陳金英(2003)。大學生上網行為與社交孤寂感之實徵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4),63-88。陳金英(2004)。網路使用習性、網路交友期望與社交焦慮之分析。資訊社會研究,111-145。陳家慶(2008)。網路成癮傾向影響大學生健康的路徑 : 壓力、類型、資源與相關維持因子之關聯。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陳淑惠,翁儷禎,蘇逸人,吳和懋,楊品鳳(2003)。中文網路成癮量表之編製與心理計量特性研究。中華心理學刊,45(3),279-294。陳雯琪(2010)。我想寫,我想讀。蒙特梭利,(87),10-12。
陳耀恩(2002)。網路使用時間行為樣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陶振超(1996)。台灣地區全球資訊網(WWW)使用者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游森期(2001)。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 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賀霞(2008)課外閱讀應該課外些,再課外些!。檢索日期:2010年7月28日,網址:http://edu.people.com.cn/BIG5/7024820.html
黃一玲(2002)。影響大學生網路成癮的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庚大學,桃園縣。黃致達(2007)。以希望感理論設計案例討論進行大學生網路成癮之研究-以東華大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黃國良(2005)。大學生紙本式與電子式課外閱讀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黃焜煌,吳榮彬,張簡誌誠(2009)。大學生閱讀行為之調查分析。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35(1),37-54。
黃錦佳(2005)。逾4成大學生無閱讀興趣.。文匯報。檢索日期:2009年10月16日,網址:http://paper.wenweipo.com/2005/01/19/ED0501190002.htm
楊志偉,羅中廷(2006)。青少年網路成癮:病例報告。臺灣家庭醫學雜誌,16(1),64-71。楊曉雯(1997)。由書媒體探討當代閱讀的意義。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3(3),55-66。楊淑娟(2003)。加拿大及早開啟夢想之窗。載於齊若蘭等人,閱讀 : 新一代知識革命(38-45)。台北市:天下雜誌。
資策會 FIND(2011)。2010年12月底止台灣上網人口。檢索日期:2011年5月23日,網址: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282
溫婉玉(2008)。大學生人際關係、自尊、網路使用時間和網路成癮傾向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葉乃靜(2001)。後現代與圖書資訊服務。台北市:文華圖書館管理。
廖淑慧(2007)國小專家教師對科普雜誌之認知與閱讀行為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齊若蘭(2003)。心靈的遊樂場 一生的領航員。載於齊若蘭等人,閱讀 : 新一代知識革命(62-71)。台北市:天下雜誌。
劉人維(2005)。青少年網路成癮相關因素探討:以台北縣某高中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縣。
劉文珍(2008)。大學生愛不愛讀書? 逢甲發表「大學生閱讀行為調查報告」。國際教育廣播電台,檢索日期:2009年11月27日,網址: http://www.ner.gov.tw/webner/culturenews/culture/culture-detail.asp?id=89494
劉智惠(2004)。台灣讀書會成員閱讀與圖書消費行為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劉毓欣(2004)。我國大學圖書館館員專業閱讀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台北縣。厲國剛(2009)。大學生對報紙廣告的態度和行為分析。商場現代化,(563),153-154。
蔡依真(2008)。「別再叫我文化不利」-弱勢學童課外閱讀行為之個案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蔡慧美(2004)。國中生課外閱讀行為與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鄭惠生(2005)。關於當前大學生喜歡閱讀哪類課外書的調查研究。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6(2),54-59。
鄧瑞源(2007)。新竹市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網路使用行為及其影響之研究。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戴秀津,楊美賞,顏正芳(2004)。台灣南部青少年網路成癮及其對身心健康影響之探討。慈濟醫學雜誌,16(4),241-248。薛雅菁(2001)。初探女性的網路使用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台北縣。謝彩瑤(2001)。台東師院學生課外閱讀行為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東師範學院,台東市。謝慧貞(2010)。淺談圖像小說與青少年閱讀。台灣圖書館管理季刊,6(1),28-37。鍾鳳鳴(2007)。"65%學生課外閱讀為0" 中小學應推"瘋狂語文"?。重慶晨報。檢索日期:2010年7月28日,網址: http://edu.big5.gog.com.cn/system/2007/12/05/010174713.shtml.
韓北平(2008)。大學生閱讀動機與高校圖書館導讀工作。農業網路資訊,157-158。
韓曉東(2004)。專家為大學生閱讀開出“樹人”秘方。中華讀書報。沙白。檢索日期:2009年9月23日,網址: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book/2004-07/08/content_1583226.htm
譚筱玲(2007)。成都大學學生網路行為與意識調查。成都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5),80-82。
嚴媚玲(2000)。大學生的閱讀行為概述。國圖新書月刊,7,12-15。蘇孟娟(2008)。大學生不「閱」?問卷破迷思。自由時報電子報。檢索日期:2009年12月7日,網址: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apr/23/today-education12.htm
龔慧玲(2010)。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真實與網路人際關係與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Block, J. (2008). Issues for DSM-V: Internet addic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65(3), 306.
Burak, L. (2004). Examining and prediction college students’reading intentions and behaviors: An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Reading Horizons, 45(2), 139-153
DCSF News (2007). Make 2008 the year of the book. Retrieved 12/20, 2009, from http://www.dcsf.gov.uk/pns/DisplayPN.cgi?pn_id=2007_0197
Gallik, J. D. (1999). Do they read for pleasure? Recreational reading habits of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t & Adult Literacy, 42(6), 480.
Griffiths, M. (2000). Does Internet and computer" addiction" exist? Some case study evidence.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3(2), 211-218.
Krashen, S. D. (1984). Writing, research,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Oxford [Oxfordshire] ; New York : Pergamon Institute of English
Leyva, E. M. R. (2004).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 the reading and information practices of a university student community: the case of UNAM. New Review of Libraries & Lifelong Learning, 4(1), 137-157.
Mokhtari, K., Reichard, C. A., & Gardner, A. (2009). The impact of Internet and television use on the reading habits and practices of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t & Adult Literacy, 52(7), 609-619.
Su-Yen, C. (2007).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habit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aiwan: Findings from two national surveys. Journal of Adolescent & Adult Literacy, 50(8), 642-653.
Walther, J. B. (1993). Impression development in computer-mediated interaction. Wester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7, 381-398.
Young, K. (1996).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3), 237-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