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書目:
大衛.鈴木(David Suzuki)、阿曼達.麥康納(Amanda McConnell) (2000)。神聖的平衡─重尋人類的自然定位(The sacred balance : rediscovering our place in nature)(何穎怡譯)。台北市:商業週刊。
心岱、阮榮助(1999)。台灣老樹之旅。台北市:時報文化。
戈思明主編(2004)。農情楓丹白露:米勒、柯洛與巴比松畫派。台北市:史博館。
史蒂芬・R・凱勒(Stephen.R.Kellert) (1999)。生命的價值:生物多樣性和人類社會關係(The value of life : biological diversity and human society)(薛絢譯)。台北市:正中書局。
伍蠡甫編(1987)。山水與美學。台北市:丹青圖書。
吳雅鳳(2005)。流轉與凝望-藝術中的人與自然。台北市:東大。
范夢(1997)。寫實到印象。台北市:藝術圖書。
凌嵩郎、蓋瑞忠、許天治等編(1987)。藝術概論。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徐桓醇(2000)。生態美學。西安:陜西人民。
張法(1998)。中西美學與文化精神。台北市:淑馨出版。
陳心懋(2005)。綜合繪畫-材料與媒介。上海市:上海書畫。
虞君質(1995)。藝術概論。台北市:大中國圖書。
雷毅(2000)。生態倫理學。西安:陜西人民。
蒙培元(2004)。人與自然。北京市:人民出版。
蓋瑞忠編(2001)。藝術概論。台北縣:文京圖書。
歐陽中石、鄭曉華、駱紅(1999)。藝術概論。台北市:五南圖書。
潘襎(2004)。巴比松與寫實主義繪畫。台北市:藝術家。
蔣勳(2005)。天地有大美。台北市:遠流。蔡玉珊(2000)。梭織技術與織紋分析。台中市:中縣文化。
應紹舜(1981)。觀賞樹木。台北市:羅盤出版。
中文論文:
郭伊珍(民90)。環保性紡織素材呈現臺灣特色植物圖紋在梭織提花設計之應用與研究。台北縣: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