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蘇軾相關文獻(古籍先排,餘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北宋‧蘇軾著,清‧王文誥《增編索引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臺北:台灣學生
書局,1987年10月
北宋‧蘇軾著,王松齡點校《東坡志林》,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9月
北宋‧蘇軾著,楊家駱主編《蘇東坡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64年1月
北宋‧蘇軾著,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3月
王宗稷《東坡先生年譜》,臺北:商務印書館,1978年
王保珍《東坡詞研究》,臺北:長安出版社,1992年9月
王水照選注:《蘇軾選集》,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1年9月
王水照《蘇軾論稿》,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12月
木齊、邱黎著《蘇東坡新傳》,北京:京華出版社,1998年10月
孔凡禮《蘇軾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2月
王更生編著《蘇軾散文研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2月
石聲淮、唐玲玲箋注《東坡樂府編年箋注》,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2005年9
月
李一冰《蘇東坡新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6月
林語堂著,宋碧雲譯《蘇東坡傳》,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89年8月
唐玲玲、周偉民著《蘇軾思想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2月
陳新雄《東坡詞選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9月
曹樹銘校編《蘇東坡詞》,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12月
郭美美撰《東坡在詞風上的承繼與創新》,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 年12月
曹銘校編《東坡詞》,臺北:華正書局,1980年9月
曾棗莊、曾濤編《蘇詞彙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5月
劉石著《蘇軾詞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7月
蘇軾著,傅成、穆儔標點《蘇軾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龍榆生校箋《東坡樂府箋》,臺北:華正書局,1990年3月
龍沐勛校箋《東坡樂府箋》,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36年1月
二、古籍類(按年代先後排列)
(一)經部
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疏《詩經正義》,《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
文印書館,2001年12月)
漢‧鄭玄箋注:《毛詩鄭箋》(臺北:學海出版社,1999年9月)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禮記》《清阮刻十三經注疏本》(台北:台灣古籍
出版社,1815年)
魏‧王弼著,晉‧韓康伯注《周易王韓注》(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高明註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主編《大
戴禮記》(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二)史部
西漢‧司馬遷著,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新校本史
記三家注》,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東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1986
年
元‧脫脫撰,楊家駱整理校箋注疏《新校本宋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98年7
月
(三)子部
春秋‧老子著,朱謙之校注《老子校釋》,臺台北:華正書局,1986年
戰國‧莊子著,郭象註《莊子》,臺北:藝文印書館,2000年
(四)集部
東漢‧王逸《楚辭章句》,臺北:藝文印書館百部叢書集成,1986年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臺北:智揚出版社,1992年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7月
唐‧司空圖撰《二十四詩品》,臺北:金楓出版社,1987年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臺北:華正書局,1990年
唐‧白居易撰,顧學頡校點,《白居易集》,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2月
北宋‧歐陽修《歐陽文忠公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北宋‧蘇軾《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北宋‧蘇轍著,陳宏天、高秀芳點校《欒城後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宋‧洪興祖撰《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南宋‧朱熹《朱子語類》,臺北:正中書局,1982年6月
南宋‧朱熹集注《楚辭集注》,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10月
明‧林兆珂撰,杜松柏主編《楚辭述註‧屈原賦證辨》,新文豐出版公司,出版年
月不詳
清‧王文誥、馮應榴輯註,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清聖祖御敕,袁定求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4月
清‧王文誥、馮應榴輯注《蘇軾詩集》,臺北:學海出版社,1983年1月
北宋‧范仲淹《全宋詞》世界書局編輯部主編,臺北:世界出版社,1984
年
傅璇琮等主編《全宋詩》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1991-1998
年
李調元編《五代詩》,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4年
何清谷撰《三輔黃圖校釋‧橋》,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6月
(五)詩、詞話類 (按年代先後排列)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臺北:長安出版社,1978年
清‧葉燮著,《原詩》,收錄於清‧丁仲祜主編《清詩話》,臺北:西南書局,1979
年
清‧沈謙《填詞雜說》,唐圭璋編《詞話叢編本》,臺新文豐書局,1988年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唐圭璋編《詞話叢編》,臺北:新文豐書局,1988年
清‧劉熙載《藝概‧詞概》,唐圭璋編《詞話叢編》,臺北:新文豐書局,1988年
清‧王羿清等撰《歷代詞話》,唐圭璋編《詞話叢編》,臺北:新文豐書局,1988
年
三、近代專著 (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文幸福著《孔子詩學研究》,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3月
仇小屏著《篇章意象論─以古典詩詞為考察範圍》,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2006年
王國維《人間詞話》,臺南:文國書局,1986年10月
王長俊主編《詩歌意象學》,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00年
王熙元《優游詞曲天地》,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5月
王文科、王智弘《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6年3月
王熙元、郭預衡主纂《古文觀止續編》,臺北:百川書局,1994年3月
王雲五主編,宋‧范成大《梅譜》《叢書集成初編5》,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9
年 12月
王靜芝著《詩經通釋》,臺北:輔仁大學文學院出版,1968年7月
朱光潛《詩論》,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2年
杜松柏著《國學治學方法》,臺北:洙泗出版社,1991年10月
清汪灝等《廣群芳譜》,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0年10月
李元洛著《詩美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
李若鶯著《唐宋詞鑑賞通論》,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6年9月
汪志勇著《唐五代詞詳析》,臺北:華正書局,1979年8月
汪志勇著《詞曲概論》,臺北:華正書局,1982年9月
沈松勤《唐宋詞社會文化學研究》,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年
周來祥、周紀文《美學概論》,臺北:文津出版社 2002 年2月
宗炳著〈畫山水序〉《歷代論畫名著匯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
吳曾《能改齋詞話》,北京:中華書局《詞話叢編》,1986年
金啟華等編《唐宋詞集序跋匯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局,1993年2月
胡經之、王岳川著《文藝美學方法論‧傳記研究法》,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5年4月
俞平伯著《論詩詞曲雜著》,臺北:長安出版社
袁行霈著《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
唐圭璋編:《全宋詞》,臺北:明倫出版社,1970年12月
馬茂元《古詩十九首探索》,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1991年9月
夏瞿禪著《唐宋詞欣賞》,臺北:文津出版社,1983年10月
梁簡能著《漢魏六朝詩論》,香港:仁學出版社,1985年5月
清‧張惠巖:《詞林紀事》,臺北:學人月刊雜誌社,1971年1月
崔海正著《宋詞研究述略》,臺北:洪葉文化,1999年3月
陳維東、邵玉錚主編,《中華梅蘭竹菊詩詞選‧菊詩》,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
年7月)
陳滿銘《蘇辛詞論稿》,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8月
陳滿銘《詩詞新論》,臺北:萬卷樓圖書,1999年8月
陳植鍔著《詩歌意象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陳銘著《意與境——中國古典詩詞美學三眛》,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1年
陳佳君著《辭章意象形成論》,臺北:萬卷樓圖書,2005年
黃永武著《中國詩學設計篇》,臺北:巨流圖書,1976年
黃雅莉著《詞情的饗宴》,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3月
曾敏之著《詩詞藝術》,臺北:蘭亭書局,1986年6月
葉嘉瑩《唐宋詞名家論集》,臺北:桂冠圖書,2000年2月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2005年8月
劉熙載《藝概》,臺北:華正書局1985年6月
劉若愚著 王貴苓譯《北宋六大詞家》,臺北:幼獅文化,1990年4月
蔡義忠《中國八大詞人》,臺北:漢威出版社1987年5月
歐麗娟著《杜詩意象論》,臺北:里仁書局,1997年12月
薛礪若《宋詞通論》,上海:上海書店,1985年
顏崑陽 著《蘇辛詞》,臺北,台灣書店,1998年3月
嚴云受著《詩歌意象的魅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
顧易生、王運熙主編《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08年
顧學頡點校《白居易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四、期刊、論文(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一)期刊
王偉勇〈古典詞的主題與技巧—以唐宋詞為論述核心〉(《國文天地》2003年2月18卷9期)
余美玲〈寒梅詩心……許南英梅花詩探析〉,(《台灣文學學報》,2000年6月第1
期)
林妙玲〈稼軒詞中梅花與牡丹意象之探析〉(《東方人文學誌》,2006年3月第5卷第1期〉
林淑貞〈東坡詞「今昔對照」敘寫基模及其豁顯之境遇感與時間意識〉,(《興大人文學報》,2004年6月第三十四期)邱寶慧〈蘇軾與徐君猷交遊考〉(《東方人文學誌》,2004年6月第3卷第2期〉徐建華〈宋代詠物詩概述〉(《文史知識》,1991年第二期)
高聖峰〈似花非花遷客?—蘇軾〈楊花詞〉題旨索繹〉,(《國文天地》,1990年12月16卷7期)
唐文德〈蘇軾水龍吟詞中的想像藝術〉,(《語文教育通訊》,2000年第23期)徐信義〈蘇東坡與辛稼軒的農村詞〉,(《幼獅月刊》,第48卷第1期)陳新雄〈海棠心聲〉,(《國文天地》,1996年8月12卷3期)
陳新雄〈春江水暖〉,(《國文天地》,1996年9月12卷4期)
陳新雄〈人生無離別誰知恩愛重〉,(《國文天地》,1999年6月15卷1期)
陳新雄〈名花幽獨〉,(《國文天地》,2000年6月16卷1期)
張雯華撰〈東坡詞色彩意象析論〉(台北:台灣師範大學,2003年)
陳啟榮〈從蘇軾的詩詞著作中探討並分析其感情世界〉,(《教學與研究》,2004年
3月第16卷第1期)
陳晶〈暗香浮動月黃昏……寓情林逋梅花詩的出土文物〉,(《故宮文物月刊》,2005年12月第273期)
陳滿銘〈東坡詞與陶淵明〉(《國文天地》,2000年2月15卷第9 期)
陳滿銘〈蘇軾‧水調歌頭〉(《國文天地》2001 年10 月17 卷5 期)
陳滿銘〈蘇軾‧賀新郎〉,(《國文天地》,2002年1月17卷8期)
陳滿銘〈從意象看辭章之內涵〉(《國文天地》2002年10月19卷5期)崔海正〈近年東坡詞研究述略〉(《文學遺產》1996年1期)
程杰〈梅花的習性、色香、枝幹、品格與德性:魏晉南北朝隋唐兩宋詠梅文學對
梅花美的抉發與演繹〉(《成大中文學報》,2001年9月第9期)
劉紀華〈東坡詞中的女性美〉,(《成大中文學報》,2007年4月第16期)趙晨妤〈席慕蓉詩主題與花意象的觀察〉,(《逢甲中文學刊》,2008年1月,第157-172頁)
龍沐勛〈東坡樂府綜論〉,(《詞學季刊》,1933年4月第2 卷第3 號)
謝德瑩〈蘇東坡詞之技巧〉,(《女師專學報》,1974年5月第5期)(二)學位論文(先博士後碩士)
(1)博士論文
江惜美撰《蘇軾詩學理論及其實踐》(臺北: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
年。)
劉昭明撰《蘇軾意內言外詞隅測》(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
年。)
(2)碩士論文
李修齊撰《蘇軾水月詩文意象研究》(臺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
論文,2008年)
林鈺鈴撰《蘇東坡美學思想及其現代意義》(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
碩士論文)1995 年6 月
林慧雅撰《東坡杭州詞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年6 月)
林淑惠撰《蘇軾嶺南詩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俞玄穆撰《宋代詠花詞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馬寶蓮撰《兩宋詠物詞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
年)
陳秀娟撰《東坡詞用典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碩
士論文,2001年。)
陳貞俐撰《蘇軾詠花詩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
年6月)
陳啟仁撰《蘇軾詞之創作美學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2年12月)
陳忠業撰《謝靈運詩詩境研究》(新竹:私立玄奘大學中國語文所碩士論文,2007
年)
陳麗琴撰《詩仙與坡仙之比較研究》(新竹:私立玄奘大學中國語文所碩士論文
2009年)
許錦華撰《蘇軾元 祐詞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2年6 月
黃惠暖撰《東坡詞草木意象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教學碩士
班論文)2003年1月
黃琛雅撰《東坡詞月意象探悉》(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4年)
溫菊英撰《李白詩歌水意象之研究》(新竹:私立玄奘大學中國語文所碩士論文,
2009年)
楊麗玲撰《蘇東坡詠物詞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9年6月)
劉曼麗撰《東坡詞的風格與技巧研究》(臺中: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1989年5月)
鄭芳祥撰《蘇軾貶謫嶺南文學作品主題研究……以出處、死生為主的討論》(嘉義: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謝佳樺撰《蘇軾送別詩研究》,(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3年)
羅鳳珠撰《蘇軾黃州詩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