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蘇童相關著作
蘇童:《蘇童精選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1月。
蘇童:《妻妾成群》,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
蘇童:《傷心的舞蹈》,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1月。
蘇童:《離婚指南》,臺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7月。
蘇童:《刺青時代》,臺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3月。
汪政、何平編:《蘇童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
二、中西美學、心理學論著(依姓氏筆畫)
朱光潛:《悲劇心理學》,臺北:駱駝出版社,1993年11月二版。
朱光潛:《談美》,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4年12月。
朱光潛:《西方美學史》,上卷,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6月。
朱光潛:《西方美學史》,下卷,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6月。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5月。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臺北縣: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6年8月。
宗白華:《美學的散步》,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1年8月。
姚一葦:《美的範疇論》,臺北:台灣開明書局,1985年3月三版。
陳鼓應:《悲劇哲學家.尼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10月三版。
張法:《中西美學與文化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6月。
張法:《中國文化與悲劇意識》,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1月。
郭玉生:《悲劇美學:歷史考察與當代闡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9月。
程孟輝:《西方悲劇學說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96年11月。
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臺北:滄浪出版社,1986年9月。
葉朗:《中國小說美學》,臺北:里仁書局,1987年6月。
葉朗:《中國美學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1月。
葉朗:《胸中之竹——走向現代之中國美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
亞里斯多德著,姚一葦譯註:《詩學箋註》,臺北:國立編譯館,1969年4月二版。
叔本華著,劉大悲譯:《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臺北:志文出版社,1981年再版。
肯尼施‧麥黎緒(Kenneth McLeish)著,何畫瑰譯:《亞里斯多德》,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雅斯貝爾斯(Karl Jaspers)著,葉頌姿譯:《悲劇的超越》,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74年9月三版。
黑格爾著,朱孟實譯:《美學》,臺北:里仁書局,1983年3月。
榮格(Carl Gustav Jung)著,馮川‧蘇克譯:《心理學與文學》,北京:三聯書店,1987年11月。
佛德里希‧威廉‧尼采著,周國平譯:《悲劇的誕生》,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00年08月。
三、專書(依姓氏筆畫)
王國維:《紅樓夢評論》,臺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09月。
尹鴻:《悲劇意識與悲劇藝術》,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年。
冰心:《冰心論創作》,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年10月。
呂秀蓮:《新女性主義》,臺北:前衛出版社,1990年5月四版。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9月初版。
屈萬里:《詩經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2月。
《周易正義》,(清)阮元校《十三經注疏》卷一,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
《毛詩正義》,(清)阮元校《十三經注疏》卷二,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
《儀禮注疏》,(清)阮元校《十三經注疏》卷四,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
《禮記注疏》,(清)阮元校《十三經注疏》卷五,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
《論語注疏》,(清)阮元校《十三經注疏》卷八,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
周英雄:《小說‧歷史‧心理‧人物》,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0月再版。
林海音:《林海音作品集》卷四,臺北:遊目族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5月。
林幸謙:《歷史、女性與性別政治——重讀張愛玲》,臺北:麥田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7月。
林麗珊:《女性主義與兩性關係》,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7月二版。
洪淑苓:《民間文學與女性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2月。
夏志清:《愛情‧社會‧小說》,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75年4月四版。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臺北:傳記文學雜誌社,1991年11月再版。
宋‧范曄:《後漢書‧列女傳》,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
漢‧高誘注:《呂氏春秋》,《諸子集成》,上海:上海書局編印,中華書局出版,1986 年。
漢‧班固等撰:《白虎通》,《百部叢書集成》據《抱經堂叢書》本影印,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
晉‧張湛注:《列子》,《諸子集成》,上海:上海書局編印,中華書局出版,1986 年。
張愛玲:《流言》,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7月典藏版初版。
張愛玲:《張愛玲典藏全集》卷8:散文卷一,(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4月典藏初版。
張京媛主編:《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1月。
張本楠:《王國維美學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1月。
郭松義:《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四期,1996年8月。
張小虹:《性/別研究讀本》,臺北:麥田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8月。
陳衛平:《影視藝術鑑賞與評論》,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
陳思和主編:《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
陳碧月:《小說欣賞入門》,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9月。
曹文軒:《20世紀末中國文學現象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1月。
楊義:《二十世紀中國小說與文化》,臺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1月。
楊昌年:《古典小說名著析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5月。
楊昌年:《現代小說》,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5月。
楊昌年:《水晶簾外玲瓏月—近代文學名家作品評析》,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7月。
趙鳳喈:《中國婦女在法律上之地位》,臺北縣:稻鄉出版社,1993年5月。
劉鶚:《老殘遊記眉批詳註》,高雄:河畔出版社,1981年3月二版。
劉毓秀、曾珍珍譯:《希臘悲劇》,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84年10月。
劉燕萍:《愛情與夢幻:唐朝傳奇中的悲劇意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12月。
劉森堯:《天光雲影共徘徊:文學‧電影及其他》,臺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
鄭明娳師編著:《貪嗔痴愛:從古典小說看中國女性》,臺北:師大書苑,1989年。
魯迅:《魯迅作品精華》,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1998年11月。
龍應台:《龍應台評小說》,臺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85年6月。
閻國忠:《朱光潛美學思想研究》,臺北縣:駱駝出版社,1987年8月。
韓秀鳳、曉海編選:《張藝謀:為藝謀不為稻梁謀》,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6年12月。
顏元叔:《莎士比亞通論:悲劇》,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5月。
簡瑛瑛主編:《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臺北縣: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11月。
魏飴:《小說鑑賞入門》,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6月。
嚴明、樊琪:《中國女性文學的傳統》,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 年6月。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臺北: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10月。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3月再版五刷。
上野千鶴子著,劉靜貞、洪金珠譯:《父權體制與資本主義:馬克思主義之女性主義》,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6月。
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著,陶鐵柱譯:《第二性》,臺北:貓頭鷹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年10月。
托莉‧莫(Toril Moi)著,王奕婷譯:《性/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臺北:國立編譯館與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5年9月二版。
亨得里克‧威廉‧房龍(Hendrik Willem Van Loon)著,牧村圖書編寫:《聖經的故事:舊約篇》,臺北:牧村圖書有限公司,2004年8月。
佛斯特(E. M. Forster)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臺北:志文出版社,2002年1月。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凱特‧米特列(Kate Millett)著,宋文偉譯:《性政治》,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
裘伊‧瑪姬西絲(Joy Magezis)著,何穎怡譯:《女性研究自學讀本》,臺北:女書文化有限公司,2000年3月。
四、學位論文(依姓氏筆畫)
王明月:《林海音小說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04年6月。吳佳珍:《蘇童小說的女性人物研究》,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10年7月。吳玉霜:《黑格爾《美學》的悲劇理論研究》,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12月。林欣薇:《存在與想像─—蘇童小說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胡小麗:《何處是歸程——論蘇童創作中的回歸現象》,四川師範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4月。
孫麗秀:《蘇童小說主題論》,首都師範大學位碩士論文,2008年5月。
張學昕:《南方想像的詩學——論蘇童的當代唯美寫作》,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12月。
陳雀倩:《虛構與終結─—蘇童、余華、格非的先鋒敘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 年。陳慈敏:《《詩經》與「水」相關意象之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碩士論文,2003年6月。郭穎杰:《論蘇童小說的童年意緒》,浙江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12月。
曾恆源:《蘇童小說文本研究(1985-1994)》,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4年。黃國莤:《論蘇童中、長篇小說的女性形象》,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楊美珠:《曹文軒少年小說悲劇意識之研究——以《草房子》及《紅瓦房》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2004年。
盧詩青:《詩經婚戀詩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五、期刊論文(依姓氏筆畫)
方躍平、張翠榮:〈論童年經驗對蘇童小說創作的影響〉,《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2003年3月,頁120-125。
王德威:〈「扮皇帝,我在行,我作皇帝比人強……」評蘇童的《我的帝王生涯》〉,《聯合文學》,1992年12月,頁174-176。王海燕:〈蘇童論〉,《安慶師範學院學報》,1994年第4期,頁80-85。
王淑蕙:〈試論《妻妾成群》中悲劇意識〉,《南台科技大學學報》第26期,2002年3月,頁187-199。
王巧鳳、韓璿:〈留得殘荷聽雨聲——小說與電影中的頌蓮〉,《太原教育學院學報》第21卷第4期,2003年12月,頁17-20。
王建珍、閆蘭娜、王海靜:〈男權文化中的女性悲劇——論蘇童小說中的女性形象〉,《婦女研究論叢》,第4期,2006年7月,頁63-66。
王幹:〈蘇童意象〉,收錄於汪政、何平編,《蘇童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
王麗梅:〈由性到情:《妻妾成群》的欲望發抒〉,《北方論叢》,2007年第6期,頁35-37。
王冠一:〈淺談《妻妾成群》意象描寫及女性想像的困境和突破〉,《大慶師範學院學報》第28卷第4期,2008年7月,頁72-75。
母華敏:〈「昔日芙蓉花 今成斷根草」——《妻妾成群》中的棄婦群像析〉,《沙洋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第1期,2004年3月,頁47-49。
伊蘭‧蕭華特(Elaine Showalter)著,張小虹譯:〈荒野中的女性主義批評〉,《中外文學》14卷10期,1986年3月,頁77-114。
汪政:〈蘇童:一個人與幾組詞〉,《海南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9卷,2006年第3期,頁44-48。
李鳳蘭:〈一場女人的戰爭——析蘇童的《妻妾成群》〉,《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第9卷第6期,2003年11月,頁51-52。
易瑛:〈從《妻妾成群》看蘇童小說的敘述風格〉,《懷化師專學報》,1995年10月,頁81-85。
林舟:〈女性生存的悲歌——蘇童的三篇女性視角小說解讀〉收錄於汪政、何平編,《蘇童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一版。
林舟、蘇童:〈永遠的尋找——蘇童訪談錄〉收錄於汪政、何平編,《蘇童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
周新民、蘇童:〈打開人性的皺摺—蘇童訪談錄〉收錄於汪政、何平編,《蘇童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
洪永春:〈透視中國女人命運的一面鏡子——試論《妻妾成群》中的悲劇女人群體〉,《通化師範學院學報》第25卷第3期,2004年3月,頁55-56。
姜廣平、蘇童:〈留神聽著這個世界的動靜——與蘇童對話〉收錄於汪政、何平編,《蘇童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
高堯:〈蘇童:在小說和現實之間來來往往〉,《今日中國》,1994年10月,頁32-35。
徐業東:〈蘇童筆下的女性世界管窺〉,《南都學壇(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14卷,1994年,頁62-65。
徐正龍:〈蘇童的影象世界〉收錄於汪政、何平編,《蘇童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
馬鈺瀅:〈淺析《妻妾成群》的心理描寫藝術〉,《網路財富‧文化研究》,2009年7月,頁106-107。
馬會會、袁春蘭、王傑彥:〈男權制度下女性的悲劇命運——析蘇童的《妻妾成群》〉,《大眾文藝》2009年第16期,頁59。
張學昕:〈人文關懷的注入與女性意識的凸出——蘇童小說女性形象的塑造〉,《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0年第4期,頁58-60。
張學昕:〈孤獨「紅粉」的剩餘想像——蘇童小說人物論之二〉,《南方文壇2007‧今日批評家》,2006年12月,頁4-7。
張清華:〈從啟蒙主義到存在主義——當代中國先鋒文學思潮論〉,《中國社會科學》,1997年第6期,頁132-146。
張清華:〈天堂的哀歌〉收錄於汪政、何平編,《蘇童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
陳愛麗:〈試析蘇童《妻妾成群》中的父權機制〉《中國現代文學理論》,2000年9月,頁365-372。許俊雅:〈論林海音在《文學雜誌》上的創作〉,《霜後的燦爛─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2年11月,頁55-77。
莊仁傑:〈對蘇童《妻妾成群》的評析〉,《國文天地》,2005年5月,頁95-100。強軍紅:〈《妻妾成群》中的女性悲劇〉,《陝西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報(西安)》,2005年11月,頁174-176。
陸燕:〈無望的救贖——《妻妾成群》的文本分析〉,《科教文匯‧文化研究》,2006年12月,頁224-225。
張琳:〈蘇童小說的敘事風格〉,《湖北教育學院學報》第24卷第10期,2007年10月,頁4-6。
喬納森‧卡勒(Jonathan Culler)著,黃學軍譯:〈作為婦女的閱讀〉收錄於張京媛主編,《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1月,頁43-68。
黃貴寅:〈蘇童的女人「評《妻妾成群》、《紅粉》」〉,《書評》,1994年6月,頁10-14。黃萍:〈蒼茫的古韻空靈的詩意——蘇童小說的象徵意味〉,《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6期,2002年12月,頁32-34。
程桂婷:〈蘇童研究綜述〉,《揚子江評論》,2008年第6期,頁32-39。
葉礪華:〈新潮的洄流——評蘇童的創作轉型及其價值意義〉,《文學評論家》,1992年第1期,頁22-27。
鄒午蓉:〈獨特的視角深切的憂憤——蕭紅小說對婦女命運的表現〉,《江蘇社會科學》,1994年第4期,頁105-110。
詹悟:〈女人與女人的戰爭─—談蘇童小說《妻妾成群》與《大紅燈籠高高掛》的電影表現的手法〉,《書評》,1995 年4 月,頁13-17。葛紅兵:〈蘇童的意象主義寫作〉收錄於汪政、何平編,《蘇童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
瑪奇‧洪姆(Maggie Humm)著:《女性主義批評》成令方節譯第一章,〈女性文學批評〉,《聯合文學》48期,1988年10月。
趙自雲:〈接受與變形:先鋒小說「觸電」現象透視〉,《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2期,頁25-28。
蔡宛如:〈《妻妾成群》小說與《大紅燈籠高高掛》電影呈現手法之比較〉,《輔大中研所學刊》,2007 年10月,頁173-191。蔣建強:〈經典重評——《妻妾成群》再闡釋〉,《小說評論》,2008年5月,頁14。
劉曉暉:〈張愛玲與蘇童筆下女性形象比較〉,《臨沂師範學院學報》第31卷第5期,2009年10月,頁142-144。
劉茜茜、劉桂華:〈論蘇童「婦女系列」小說中的女性悲劇〉,《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5期,頁19-22。
鮑紅新:〈「女性」與「歷史」:兩個批評關鍵字——重讀《妻妾成群》〉,《昭通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31卷第4期,2009年8月,頁61-72。
韓璿:〈鳳樓人遠蕭如夢——談頌蓮形象的改編〉,《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第15卷第4期,2003年4月,頁115-117。
羅小珊:〈試論蘇童《妻妾成群》中頌蓮命運的抗爭與妥協〉,《才智‧人文論壇》2009年第30期,頁149。
蘇童:〈蘇童創作自述〉收錄於汪政、何平編,《蘇童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
蘇童:〈一份自傳〉收錄於汪政、何平編,《蘇童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
蘇童:〈年復一年〉收錄於汪政、何平編,《蘇童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
蘇童:〈自序七種〉收錄於汪政、何平編,《蘇童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
蘇童:〈尋找燈繩〉收錄於汪政、何平編,《蘇童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
蘇童:〈我為什麼寫《妻妾成群》〉收錄於汪政、何平編,《蘇童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
蘇童、汪政:〈蘇童訪談〉收錄於汪政、何平編,《蘇童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
蘇童、張學昕:〈回憶‧想象‧敘述‧寫作的發生〉收錄於汪政、何平編,《蘇童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