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佛教藏經典籍(按經典冊數排序)
(一)、《大正藏》(CBETA)經典版:
《CBETA 電子佛典《大正藏》》:簡稱(CBETA)《大正藏》,其資料引用是出自「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簡稱 CBETA) 的電子佛典系列光碟 (2008) 。 本論文所引用《大正新脩大藏經》(CBETA)電子檔,出處是依冊數、經號、頁數、欄數、行數 之順序紀錄。(T.表大正藏冊數,X.表續藏經冊數,No.表經號)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T.02,No.99。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T.05,No.220。
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T.05-07,No.220。
姚秦.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T.08,No.223。
姚秦.鳩摩羅什譯,《小品般若波羅蜜經》,T.08,No.227。
姚秦.鳩摩羅什譯,《小品般若波羅蜜》,T.08,No.227。
梁.曼陀羅仙譯,《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T08,No.232
姚秦.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T.08,No.0235。
唐.玄奘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T.08,No.0251。
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T.09,No.262。
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稱《舊譯華嚴》或稱《六十華嚴》),T.09,No.278。
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稱《新譯華嚴》或稱《八十華嚴》),T.10,No.279。
宋.西域三藏?良耶舍譯,《觀無量壽經》,T.12,No.365。
吳.支謙譯,《佛說維摩詰經》,T.14,No.0474。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T.14,No.0475。
唐.實叉難陀譯,《大乘入楞伽經》,T.16,No. 672。
唐.玄奘譯,《解深密經》,T.16,No.676。
龍樹菩薩造,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T.25,No.1509。
龍樹菩薩造,梵志青目釋,姚秦.鳩摩羅什譯,《中論》,T.30,No.1564。
彌勒菩薩說,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T.30,No.1579。
陳.真諦譯,《轉識論》,T.31,No.1587。
無著菩薩造,唐.玄奘譯,《攝大乘論本》,T.31,No.1594。
無著菩薩造,大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譯《大乘莊嚴經論 》,T.31,No.1604。
天親菩薩造,陳.真諦譯,《佛性論》卷1,T.31,No.1610。
馬鳴菩薩造,梁.真諦譯,《大乘起信論》,T.32,No.1666。
明.宗泐,《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註解》卷1,T33,No.1703。
隋.智顗說,《妙法蓮華經玄義》,T.33,No.1716。
唐.湛然述,《法華玄義釋籤》,T.33,No.1717。
唐.澄觀撰,《大方廣佛華嚴經疏》,T.35,No.1735。
後秦.僧肇撰,《注維摩詰經》,T.38,No.1775。
隋.智顗撰,《維摩經玄疏》,T.38,No.1777。
唐.智顗說,《維摩經略疏》,T.38, No.1778。
隋.吉藏造,《淨名玄論》,T.38,No.1780。
隋.吉藏撰,《維摩經義疏》,T.38,No.1781。
唐.窺基撰,《說無垢稱經疏》,T.38,No.1782。
姚秦鳩摩羅什譯,《佛遺教經論述節要》,律疏部一,T.40,No.1820。
隋.吉藏製,《中觀論疏》,T.42,No.1824。
隋.慧遠撰,《大乘義章》,T.44,No.1851。
隋.吉藏撰,《三論玄義》,T.45,No.1852。
後秦.僧肇作,《肇論》T.45,No.1858。
元.文才述,《肇論新疏》,T.45,No.1860。
隋.智者大師,《摩訶止觀》卷6,T.46,No.1911。
唐.湛然述,《止觀大意》,T.46,No.1914。
隋.智顗說,《四念處》,T.46,No.1918。
隋.智顗撰,《五方便念佛門》,T.47,No.1962
日本.慧印校訂,《筠州洞山悟本禪師語錄》,T47,No.1986A。
唐.法海集記,《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
法壇經》卷1,T.48,No.2007。
元.宗 寶編《六祖大師法寶壇經》,T.48,No.2008。
唐.裴休集,《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T.48,No.2012A
唐.裴休集,《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T.48,No.2012B
唐.宗密述,《禪源諸詮集都序》,T.48,No.2015。
宋.延壽集,《宗鏡錄》,T.48,No.2016。
高麗.知訥撰,《真心直說》卷1,T48,No.2019A。
高麗.知訥撰,《高麗國普照禪師修心訣》卷1,T48,No.2020。
梁.慧皎撰,《高僧傳》,T.50,No.2059。
唐.道宣撰,《續高僧傳》,T.50,No.2060。
宋.贊寧等撰,《宋高僧傳 》,T.51,No.2061。
宋.沙門道原,《景德傳燈錄》,T.51,No.2076。
梁.僧祐撰,《弘明集》,T.52,No.2102。
唐.道宣撰,,《廣弘明集》,T.52,No.2103。
明.曾?儀,《楞伽經宗通》,X17,No.330。
隋.智顗撰,《維摩經文疏》,X.18,No.0338。
明.楊起元評註,《維摩經評註》,X.19,No.0347。
明.傳燈著,《維摩經無我疏》,X.19,No.348
胡.吉藏撰,《大品經義疏》,X. 24,No.0451。
元.徐行善科註,《法華經科註》,X.31,No.606。
清.大義集,《法華經大成》,X.32,No.619。
明.鎮澄著,《物不遷正量論》,X.54,No.879。
唐.慧海撰,《頓悟入道要門論》,X.63,No.1223。
嗣法.子文編,《佛果克勤禪師心要》卷3,X69,No.1357。
明.瞿汝稷集,《指月錄》卷4,X.83,No.1578。
唐.淨覺集,《楞伽師資記》,T.85,No.2837。
清.如相說,道崇編,道領錄,《敏樹禪師語錄》卷5,J39,No.B450。
(二)、古籍書版
日本東京大藏經刊行會:《大正新脩大藏經》,臺北,世樺印刷企業,1998年。
《大正新脩大藏經》,台北市: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83年。
日本東京大藏經刊行會:《大正新脩大藏經》,台北:世樺印刷企業,1998年。
圭?宗密撰述,宇井伯壽譯註,《禪源諸詮集都序》,東京都:岩波書店,昭和
8(民32)。
宋.普濟著,蘇淵雷點校,《五燈會元》上、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明.朱 棣《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集注》,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
屈萬里,《詩經釋義》,臺北:華岡出版部,1974年。
宣穎,《南華經解》,嚴靈峰《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三十二。
二、專書(依姓氏筆劃排序)
丁福保,《六祖壇經箋註》,台南:大千世界出版社,1984。
方立天,《佛教哲學》,台北市:洪葉文化出版,1994年。
方東美,《中國大乘佛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9年。
方東美,《華嚴宗哲學》(上、下),台北:黎明出版社,1989。
王文顏,《佛典漢譯之研究》,台北市:天華出版社,1984年。
史作檉,《方法與溝通:邁向於精確時代之哲學》,台北:博學,1981年。
白雲禪師,《金剛經禪論》,彰化:大智佛學苑出版,1975年。
伊利亞德Eliade,Mircea,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1年。
任繼俞,《中國佛教史》,台北縣:谷風出版社,1987年。
印 順,《中國禪宗史》,新竹:正聞出版社,2003年。
印 順,《中觀今論》,新竹縣:正聞出版社,2003年。
印 順,《中觀論頌講記》,新竹縣:正聞出版社,2000年。
印 順,《以佛法研究佛法》,新竹縣:正聞出版社,1992年。
印 順,《如來藏之研究》,新竹縣:正聞出版社,1983年。
印 順,《成佛之道》,新竹縣:正聞出版社,2000年。
印 順,《佛在人間》,新竹縣:正聞出版社,2000年。
印 順,《佛法概論》,新竹縣:正聞出版社,1986年。
印 順,《性空學探源》,新竹縣:正聞出版社,2003年。
印 順,《空之探究》,新竹縣:正聞出版社,1984年。
印 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新竹縣:正聞出版社,1989年。
印 順,《般若經講記》,新竹縣:正聞出版社,2003年。
印 順,《淨土與禪》,新竹縣:正聞出版社,1988年。
印 順,《勝鬘夫人經講記》,新竹縣:正聞出版社,1991年。
印 順,《學佛三要》,新竹縣:正聞出版社,2000年。
印 順,《攝大乘論講記》,新竹縣:正聞出版社,1987年。
安貝扥.艾柯、黃寤蘭譯,《悠遊小說林》,台北:時報出版公司,2000年。
江味農校正,《金剛經校正本》,台南:和裕出版社,2004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學生書局,1983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台北:正中書局,1983年。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台北:學生書局,1977年。
牟宗三,《康德「純粹理性之批判」》,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年。
牟宗三,《現象與物自身》,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
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
朱維煥,《歷代聖哲所講論之心學述要/述要》,臺北市:臺灣學生,2001年。
吳 怡,《公案禪語》,台北市,東大圖書出版,1984年。
吳汝鈞,《佛教的概念與方法》,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台北:學生書局,1996年。
吳汝鈞,《金剛經哲學的通俗詮釋》,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1996年。吳汝鈞,《絕對無的哲學》京都學派哲學導論,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
吳汝鈞,《游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台北市:學生書局,1993年。
吳靜宇,《金剛經釋密》,台北:三德書局,1990年。
呂 澂,《印度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市:天華事業出版,1987年。
李霖生,〈人文關懷與社會發展-人文篇《禪林為步》〉,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3年。
李霖生,《尼采導讀:超越善與惡》,台北:臺灣書店,1998年。
李霖生,《周易神話與哲學》,台北:學生書局2002年。
李霖生,《華嚴詩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2002年。
李霖生,《靜觀詩學論文集》,《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五編》第二十冊,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沈家楨講述,《金剛經》的研究,台北市:慧炬出版社,2005年。
亞里斯多德Aristoteles、李真 譯,《形而上學》,台北:正中書局,2001年。
依利亞德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0年。
季羨林,〈《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自序〉,《季羨林文集》,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三卷,頁507-513。
季羨林,〈三論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季羨林文集》,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三卷,頁459-506。
季羨林,〈再論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季羨林文集》,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三卷,頁411-439。
季羨林,〈作詩與參禪〉,《季羨林文集》,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六卷,頁448-475。
季羨林,〈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季羨林文集》,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三卷,頁400-410。
季羨林,《季羨林文集》,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五卷。
服部正明、長尾雅人著,許明銀譯,《印度思想史與佛教史述要》,台北市:天華事業出版,1986年。
法藏編著,《拈花微笑:禪的傳奇》,台北市:鴻毅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
竺摩法師,《維摩經講話》,高雄市:佛光出版社,1989年六版。
星雲大師,《金剛經講話》,台北:佛光文化公司,1998年。
星雲大師,《從金剛經說到般若空性的?究》,台北:佛光文化公司,1992年。
姜允明,《心學的覝代詮釋》,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姜允明,《當代心性之學面面觀》,臺北市: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柳田聖山著、吳汝鈞譯,《中國禪思想史》,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洪修平,《禪宗思想的形成與發展》,台北:佛光文化公司,1982年。
馬定波,《中國佛教心性說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78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台北:學生書局,1989年。
高柏園,《禪學與中國佛學》,台北:里仁書局,2001年。
康德、鄧曉芒譯、楊祖陶校訂,《純粹理性批判》,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4年。
張曼濤主編,《中觀思想論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52 禪宗思想與歷史》,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3禪學論文集》,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年。
梁乃崇,《金剛經》主要句型與黑格爾「辯證法」的異同,台北:圓覺文教,1994年。
梁乃崇,《金剛經現代直解》,台北:圓覺文教基金會,2005年。
梁啟超:《佛學研究十八篇》,台北:商務書局,1949年。
淨空法師,《金剛經講義節要》,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9年。
陳寅恪,〈武曌與佛教〉,《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頁153-174。
陳寅恪,〈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下冊審查報告〉,《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頁282-285。
陳寅恪,〈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冊審查報告〉,《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頁279-281。
陳寅恪,〈與劉叔雅論國文試題書〉,《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頁249-257。
陳寅恪,〈論禪宗與三論宗的關係〉,《講義與雜稿》,北京:三聯書店,2002年。
陳慧劍譯註,《維摩詰經今譯》,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陳燕珠,《金剛經要義》,台北:覺苑出版,1999年。
?山雄一 ,《佛教中觀哲學》,高雄市:佛光出版,1978年。
?山雄一 等著,《中觀思想》,台北縣:華宇出版社,1985年。
?山雄一 等著,許洋主譯,《般若思想》,台北市:法爾出版社,1989年。
程顥,<定性書>,《二程集》,台北市:里仁,1982年。
黃懺華,《佛教各宗大意》,台北市:佛陀教育基金會,2006年。
慈怡主編,《佛教史年表》,高雄縣,佛光出版社,1987年。
楊惠南,《生活禪》,台北市:皇冠文學出版公司,1993年。
楊惠南,《龍樹與中觀哲學》。台北:東大,1988。
楊惠南,《禪史與禪思》,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楊曾文校寫,《敦煌新本六祖壇經》,上海古籍版,1993年。
聖 印,《金剛經概要》,台中:菩提樹雜誌社,1990年。
聖 嚴,《金剛經如是說-探索生命的頻率》,台北:法鼓文化公司,2003年。
聖 嚴,《福慧自在-金剛經生活》,台北:法鼓文化公司,2004年。
鈴木大拙、佛洛姆著,《禪與心理分析》,台北市:志文出版社,1998年。
鈴木大拙著,謝思煒譯,《禪學入門》,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鈴木大拙著、劉大悲譯,《禪與生活》,台北:志文出版社,1980年。
熊琬,《宋代理學與佛學之探討》,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85年。
劉申叔,〈論文雜記〉,收錄於羅聯添(編),《中國文學史論文選及集》(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8年。
蔡耀明,《佛教的研究方法與學術資訊》,台北市:法鼓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蔡耀明,《佛學建構的出路—佛教的定慧之學與如來藏的理路》,臺北市:法鼓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賴永海釋譯,《維摩詰經》,台北市: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錢鍾書,《談藝錄》下卷,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
靜寰筆記,孟穎校勘,《金剛經要義句解》,台南市:?巨出版社,1988年。
鎌田茂雄著,心靈雅集編譯組譯,《沉默的教示》,台北市:大展出版,1994年。
釋厚觀,〈《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收於《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台北市:東大圖書出版,1995年4月。
三、期刊及會議論文(依姓氏筆劃排序)
江淑君,〈《金剛經》「無住」與「離相」觀〉,《東海大學中國文化月刊》第180期,1994年10月,頁59-74。吳汝鈞,〈《金剛經》研究〉,《圓光佛學學報創刊號》,1993年12月。
吳汝鈞,〈般若經的空義及其表現邏輯〉,《華岡佛學學報》第8期,1985年。
李海峰,〈《金剛經》的敘述方式和修行次第及其意義〉, 中國五臺山研究編輯部,卷期n.3,2008年1月,頁23–27
李霖生,〈《金剛經》玄義疏論〉,收錄於《玄奘人文學報》第1期,新竹:玄奘人文學院,2003年7月。
李霖生,〈《金剛經》的夢幻詩學〉,收錄於《佛學與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第2期,新竹:玄奘人文學院,2004年5月。
李霖生〈《金剛經》的隱喻學〉,收錄於《佛學與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1期,新竹:玄奘人文學院,2003年4月。
杜保瑞,〈《金剛經》的無相境界〉,《華梵大學第六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2002年7月。
杜保瑞,〈《金剛經》的無相境界〉,第六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2002年5月4-5日。
周宣德,〈金剛經今註今譯序〉,《慧炬雜誌社》,第一期,1961年11月,頁37~39。
胡祖櫻,〈運用「觀看心念」解決問題〉,《佛學與科學》,第十卷第一期,2009年2月,頁29-34。高柏園,〈《金剛經》初探〉,中國文化月刊,第81期,1986年7月,頁66-69。張尚德,〈《金剛經》的思想結構〉(續),《因明雜誌社》,卷期v.28,1979年4月,頁22-29。
許洋主,〈採摭生命的智慧的花朵〉,《香光莊嚴》,八十五期,2006年3月。
郭瓊瑤,〈《金剛經》的「即非」之辯 -- 日本學界對「即非論理」的論考與爭議,《世界宗教學刊》,卷期n.11,2008年6月,頁103~149。游芬芳,〈中觀學派「空性與絕對」之意義〉,《妙林》第12卷4月號,2000年4月。
紫虛居士〈佛法中的眾生世界與佛世界〉,《藥師山通訊》,中華藥師山居士佛學學會,32期。
馮煥珍,〈說「無念為宗」〉,《中華佛學研究所》,第6期,2002年3月,頁263-297。聖印,〈金剛經概要〉,《菩提樹》,第453期,1990年,8月,頁25-26。楊白衣,〈金剛經之研究〉,《華岡佛學學報》第5期,1981年12月,頁57-111。楊惠南,〈《金剛經》的詮釋與流傳〉,《中華佛學學報》,第十四期,2001年9月。楊惠南,〈從「境解脫」到「心解脫」-建立心境平等的佛教生態學〉,收於《佛教與社會關懷學術研討會-生命、生態、環境關懷論文集》,1995年2月。
楊惠南〈《金剛經》的詮釋與流傳〉,收錄於《中華佛學學報》第14期,2001年,頁185-228。楊維中,〈論華嚴宗的染淨善惡觀與妄盡還源的修行路徑〉,《妙林》,第12卷,2000年4月。
楊翼風,〈論金剛經的三層心「住相生心」、「不住相生心」、「無所住生心」〉,《玄奘佛學研究第五期》,民國95年07月。賴賢宗,〈印順法師論「空」義的發展之省思-從「般若空」到「中道空」到「實相」〉,收於《印順導師與人菩薩行》,新竹市:玄奘大學宗教學系出版。
謝易甫,〈蕩相遣執與破相顯性--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旨趣〉,《鵝湖月刊社》,卷期n.84,1982年6月,頁29-32。聶其杰,〈論金剛經降伏其心義質疑〉,《海潮音》,第12卷1期,1931年2月,頁55~57。
藍吉富,〈《金剛經》與中國佛教〉,《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1995年7月。
釋自衍,〈什麼是《金剛經》?十個途徑解《金剛經》〉,《香光莊嚴》,八十五期,95年3月。
釋永有,〈敦煌金剛經及其相關文獻之題記探討〉,《世界宗教學刊》,第二期,2003年11月,頁111~139。釋恆清,〈《大乘義章》的佛性說〉,《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二期,1997年7月。四、博碩士論文
林紫榆,《《金剛經》之無住本》,玄奘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陳素卿,《金剛般若經空義的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張漢鴻,《金剛經非相論》,玄奘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釋慧嚴,《文殊般若經思想之研究》,圓光佛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五、工具書(光碟版、辭典類):
《CBETA》電子佛典《大正藏》: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09年。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上、下冊),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2006年3月。
丁福保,《佛光大辭典》,台北市:天華出版社,2001年4月。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光碟版1.0b,臺北財團法人印順文教基金會,2008年。
六、外文專書:
Aristotle : Metaphysics, in the Loeb Classical Library, LCL271, trans. by Hugh Tredennick,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Bakhtin, M. M.: 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trans. by Caryl Emerson and Michael Holquist,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98.
Cobley, Paul : Narrative,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Cole, Alison : Perspective, Dorling Kindersley, 1992.
Eco, Umberto : A Theory of Semiotic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76.
______________ Six Walks in the Fictional Wood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ixth printing, 1998.
Eliade, Mircea: The Sacred & The Profane : The Nature of Religion, trans. by Willard R. Trask, Harcourt Brace & Company, 1987.
Foucault , Michel The Birth of the Clinic, trans.,by A. M; Sheridan Routeledge. 1989
Heidegger, Martin : Nietzsche IV: Nihilism, trans. by Frank A. Capuzzi,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82.
Jakobson, Roman : On Langua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Kant, Immanuel Werke herausgegeben von Ernst Cassirer(BERLIN VERLEGT BEI BRUNO CASSIRER BAND.III, 1922)
Levinas, Emmanuel : Basic Philosophical Writings , ed. By Adriaan T. Peperzak, Simon Critchley, & Robert Bernasconi,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6.
McLaughlin, Thomas.: 1995. " Figurative Language. " In Critical Terms for Literary Study, edited by Frank Lentricchia and Thomas McLaughli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ietzsche, Friedrich :Nietzsche’s Werke (Leipzig :Druck und Verlag von C. G. Naumann, 1905)Band I.
Tillich, Paul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1.
____________ Theology of Cul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Whitehead, A. N.: Science and the Modern Worl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