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69)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1 17:2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慧珍
研究生(外文):CHEN HUEI JEN
論文名稱:運動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以新竹縣為例
指導教授:郭耀昌郭耀昌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玄奘大學
系所名稱: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公共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0
中文關鍵詞:領導行為射箭教練服務領導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23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新竹縣射箭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以曾經擔任新竹縣學校射箭代表隊五年以上之六位傑出領導教練為研究對象,藉由深入訪談了解教練領導行為的影響,以提供日後教練與選手在訓練或競賽時的參考及運動表現。
本研究構面,主要是參照領導行為基本理論中之行為論、權變論中之途徑-目標與情境理論、新型領導中之轉型領導以及Chelladurai
(1978)所提出的多元領導行為模式編製而成,並依Chelladurai所提的運動領導行為,擬出本研究之五個構面,分別為訓練與教學行為、民主行為、專制行為、社會支持行為(關懷行為)、回饋或獎勵行為。歸納整理研究結果得到以下結論:
一、訓練時專制式的教練領導行為,與比賽時民主式的教練領導行為模式,是被大部分射箭教練所採用的。
二、一位優秀的教練是要有責任感、理念、行動力、好的人際關係、與選手良好互動、有一套完整的組織管理、因材施教具信賴感。
三、教練多以鼓勵代替責罵來激勵選手上進心,對於選手自我設定目標與達成,亦是相當的重視。
四、訓練透過輔助工具,掌握練習狀況並加以糾正,常常要求選手自我約束、自我管理,以配合團隊的整體行動和發揮個人最佳戰力。
五、對於關懷行為,教練認為獎金申請與提供升學管道是不可或缺的
,讓選手安心於射箭運動上的發展。
教練因應趨勢走向國際化,除了不斷充實專業素養,更應加強外 語能力,提升選手素質和成績表現。
關鍵詞:射箭教練、領導行為、服務領導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名詞釋義………………………………………………… 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領導理論之相關文獻………………………………………………… 7
第二節 教練領導行為之理論與研究………………………………………………… 22
第三節 國內相關研究…………………………………………………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32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2
第二節 研究概念圖………………………………………………… 32
第三節 研究流程………………………………………………… 33
第四節 研究對象………………………………………………… 35
第五節 研究工具………………………………………………… 35
第六節 研究步驟………………………………………………… 35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38
第一節 教練基本資料整理 ……………………………………………38
第二節 教練訓練與指導行為 …………………………………………39
第三節 教練民主行為 …………………………………………………46
第四節 教練專制行為 …………………………………………………53
第五節 教練關懷行為 …………………………………………………59
第六節 教練鼓勵行為 …………………………………………………67
第七節 綜合分析與討論 ………………………………………………7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9
第一節 結論 ……………………………………………………………79
第二節 建議 ……………………………………………………………80
參考文獻………………………………………………… 82
中文部份………………………………………………… 82
英文部分 …………………………………………………86
附錄………………………………………………… 89
附錄一 新竹縣射箭運動教練個人基本資料表………………………………89
附錄二 新竹縣射箭運動教練領導行為之訪談大綱表………………………………………………… 90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王耀聰
1997 領導理論與運動教練領導行為的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0卷, 4,頁12-20。
王文科
1990 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朱柔若
2000 社會研究: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揚智。
江明修
1992 社會科學多重典範的爭辯:試論質與量研究方法的結合。國立政治大學學報, 64, 頁315-344。
江志忠
2008 優秀視障運動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以標槍、柔道、游
泳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瑞華
2000 埔里高中射箭教學簡介。學校體育,11(1),頁61-66。
吳清山
1991 學校行政。台北:心理出版社。
吳慧卿
2002 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衝突、團隊凝聚力及滿意度關係之實證研究。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祥木
1992 談棒球教練制度。國民體育季刊,21,2 期,頁89-91。
李青芬、李雅婷、趙慕芬合譯, Stephen, P. Robbins 原著
1994 組織行為學。台北:華泰書局。
李茂興、李慕華、林宗鴻
1995 組織行為(精華版)。台北:揚智出版社。
李紹廷譯James C. Hunter著
2005 僕人修練與實踐。台北:商周。原出版年代:2001年。
吳慧卿
1990 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衝突 、團隊凝聚力及滿意
度關係之實證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
吳清山
1992 學校效能研究。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吳芝儀、李奉儒
1995 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呂青山
2001 我國大學男女籃球代表隊員之領導方式與球隊組織氣氛之差異性研究。藝術學報。67卷,頁139-154。
林金杉
2002 拔河運動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國立
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國斌
1995 淺談射箭基本姿勢與動作之要領。大專體育,20,頁
78-85。
林國斌、陳詩園、黃啟光
2005 世界級男子射箭選手瞄準特性之個案研究。大專體育學刊,7(2),頁201-213。
林國斌
2003 持弓手瞄射的晃動對箭著點與成績之研究。國立體育學
院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忠明
1987 箭神論箭。中華民國射箭協會叢書之一。
林淑君
2006 我國國家級保齡球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
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清山、林天祐
2001 教育名詞。教育資料與研究,38,50。
高敬文
1996 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翁志成
1997 運動訓練管理。台北:師大書苑。
許文玲
2004 我國國家及射箭教練領導行為及成功歷程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進財
1996 我國大學院校體育教師對體育主任領導方式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郭建志
1997 管理學導論。台北市桂冠圖書。
張春興
1993 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沛文譯 James C. Hunter著
2001 僕人:修道院的領導啟示錄。台北:商周。原出版年代:
2000年。
陳玉娟
1995 臺灣地區游泳教練領導行為與選手成績表現及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莊豔惠
1997 教練領導行為對團隊凝聚力及內在動機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陳伯璋
1989 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南宏。
陳涼明
2007 我國角力運動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
運動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艷紅
1997 台灣原住民青年生涯展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分析研究—
以四位新竹泰雅族男性青年的生命故事為例。師範大學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昆輝
1988 教育行政學。台北市東華出版社。
黃政傑
1996 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漢文。
黃登木
2004 服務領導在學校組織的運用與基本模式初探。輔仁大學
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
北。
鄒春選
1993 公立體育場場長領導方式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張春秀
2001 運動教育的研究方法。戴於周宏室主編:運動教育
學,頁65-103。台北:師大書苑。
楊志顯
1998 大學運動選手背景特性對教練領導行為重要認知之影響
。中華民國大專院校八十七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
325-331。
過家興
1998 運動訓練學文集。台北:中國文化大學。
鄭志富
1997 運動教練領導模式分析。運動教練領導行為研究,頁
1-29。台北:師大書苑。
鄭志富
1995 運動教練領導行為模式分析。臺灣師大體育研究,復刊
號,(1),頁33-62。
賴世堤
2001 高中(職)田徑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體育學報,30, 頁185 - 194。
賴永倉
2003 國國際軟式網球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
學運動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文全
1987 教育行政。台北市:文景出版社。
羅虞村
1986 領導理論研究。台北市:文景出版社。
英文部分
Bennis, W., & Nanus, B.
1985 Leaders.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Bodoan, R. & Bliken, S. K.
1982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2n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ryman A.
1992 Charisma and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Burns, J. M.
1978 Leadership .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Chelladurai, P., & Saleh, S. D.
1980 Dimensions of leader behavior in sports:development of a leadership scale.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2, 34-45.
Conger, J. A., & Kanungo, R. N.
1988 Charismatic Leadership .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Conger, J. A.
1990 The Dark Side of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 Dynamics, autumn,44-55.
Chelladurai, P
1993 Leadership. In R. N. Singer, M. Murphey, & L. K.Tennant (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port
psychology ,647-671.
Chelladurai, P.
1978 A contingency model of leadership in athletic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aterloo, Canada.
Denzin, K.
1978 The research act: 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methods. New York: McGraw-Hill.
Evetts, J.
1989 Married women and career: Career history accounts of
primary head teachers. Journal of qualitative studies in
education, 2(2), 89-105.
Fiedler, F. E.
1967 A Theory of Leadership Effectiveness. NY: McGraw Hill.
Mcfarland, L., Senn, L., & Childress, J.
1993 Redefining leadership for the next century, In Wren, J.
(Eds), The leader’s companion (pp.456 -463). New York :
The Free.
Nielsen,R
1998 Quaker foundations for Greenleaf’s servant-leadership
and “friendly disentangling” method, In Spears, L.
(Eds.), Insights on Leadership: service, stewardship,
spirit, and servant-leadership (pp.126-144).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Guba, E. G., & Lincoln, Y. S.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New Bury Park, CA: Sage.Jago, A.G.
House, R. J., & Dessler, G.
1974 The path goal theory of leadership: Some post hoc and priori tests. In J. G. Hunt, & L. L. Larson (Eds.), Contingency approaches to leadership (pp.46-48). Carbondale :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Jones, T. E. & Bearley, W. L.
1992 Empowerment profile facilitator guide. PA:Organizatio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Jago, A.G
1982 Leadership: perspectiv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Management Science, 28, 311-331
Riddin, W. J.
1971 Effective management by objective-The 3rd Method of MBO. NY:McGraw-Hill.
Patton, M. Q.
1990 Utilization-focused evaluation. New Bury Park, CA: Sage.
Stogdill, R. M.
1948 Person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leadership. Journal of Psychology, 25 , 35-71.
Smoll F. J, & Smith, R. E.
1989 Leadership behaviors in sport: A theoretical model and
research paradigm.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9. 1522-1551.
Kouzers, J. M. & Posner, B. Z.
1994 Leadership practices inventory training manual. San Francisco, CA: Pfeiffer &Co.
Kidder, R.
1995 Universal human values : Finding an ethical common ground, In Wren, J. (Eds.), The leader’s companion (pp.505-508). New York: The Free.
Kuhn, T
1996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Retrieved October 13, 2004, from http://www.tiac.net/users/cri/kuhn.html.
Vroom, V. H., & Yetton, P.W.
1973 Leadership and decision -making. Pittsburgh, PA: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Wester, K. R., & Weiss, M. R.
199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coaching behavior and group cohesion in high school football teams. The Sport Psychology, 5, 41-5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