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誌異》為清代蒲松齡的重要著作,以清代的民間信仰與風俗為基礎,藉由神、鬼、妖、魔等等角色描述當時社會所發生的的種種現象。全書總計491篇故事,就小說史而言,乃是重要的文學作品,其筆法上承魏晉南北朝的志怪,融合唐代傳奇,讓文言小說的生命重新獲得發展的空間,其後更影響到諸多作品的呈現,如清代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袁枚《子不語》等等。 歷來研究者多將研究的角度設置於《聊齋誌異》的文學價值,並且多半認為這是蒲氏發抒「孤憤」的作品,特別是該書揭露許多考場、官場上的黑暗、政治上的污穢與強豪的凌虐,對於身為布衣而無法於科舉制度中獲取功名的蒲氏而言,這些社會寫實面的描述的確隱含著蒲氏的不滿。然而,蒲氏自命《聊齋誌異》為史書,若是僅僅抒發不滿情緒,那就失去了史書應有的價值,史書的編纂乃在於使人知興替,以史為鑑,可以減少人為的疏失導致的過錯。所以蒲氏的立意應在於「教化」,透過宗教信仰的巧妙包裝下,將原本儒家的思維灌輸到所有民眾的思想中,透過故事的有趣性,吸引更多讀者來閱讀,如此方為蒲氏寫作的真正意旨。 本論文將角度設置於檢驗蒲氏的寫作是否符合當時的歷史,第一章前言,簡要說明蒲氏的時代背景與論文寫作的設定。第二章與第三章探討蒲氏筆下形形色色的人物。第四章則探討蒲氏筆下呈現的宗教活動。第五章探討蒲氏筆下呈現的社會風俗習慣。第六章為前述章節的整體論述,透過政治、經濟、社會與史書編輯的角度探述蒲氏的寫作。第七章則為全論文的結論。一本小說的主題若不能切合時勢的走向,絕對不可能吸引大批讀者,甚至眾多作家因而仿作。蒲氏在寫作時,必定運用了大批當時社會常見之場景,作為引導讀者閱讀的重要因素,所以檢視作品的場景與情節等等,不僅可以發現蒲氏的苦心,更可以深入了解一介布衣眼光中的清初社會,並了解當時百姓的生活環境,對於正史未提到之處有更為深入的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