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份
[1]朱美慧(2000)。我國大專學生個人特性、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彰化縣。[2]朱慶龍(2003)。五大人格特質、工作價值觀和工作滿意三者相互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台北市。
[3]林季謙(2004)。不同網路能力、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中小學生對網路成癮的影響。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嘉義縣。
[4]林偉傑(2008)。馬祖地區青少年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台北縣。
[5]林唯斯(2008)。國中生網路成癮、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 之研究-以瑞芳附近地區為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台北縣。
[6]邱麗家(2006)。內部稽核人員人格特質、工作特性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成就動機為中介變項。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高雄市。
[7]金車教育基金會網站。上網日期:2010年10月20日, 檢自:http://www.kingcar.org.tw/newsDetail.php?id=23
[8]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東華出版社,台北市。
[9]許怡安(2001)。兒童網路使用與網路媒體素養之研究-以台北縣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台北市。
[10]陳佩庭(2008)。台東縣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動機與網路成癮之調查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所)教學科技碩士班。台東縣。[11]陳怡安、陳俞霖(2002)。網路同儕型塑及對青少年社會化影響之探討。資訊社會研究(3),149-181。[12]陳嬿竹(2003),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屏東縣。[13]創市際ARO電子報。上網日期:2010年10月20日, 檢自:http://news.ixresearch.com/?p=1046.
[14]游森期 (2002)。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15]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心理出版社,台北市。
[16]黃學碩(1997)。網際網路公共傳播內容的分析:以交大BBS 站為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新竹市。
[17]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編(199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下冊。東華書局,台北市。
[18]楊淑芬(2010)。5 對策,預防孩子網路成癮。親子天下(14),96-100。
[19]楊棠安(2005)。線上遊戲玩家表現與其人格特質之研究-以「天堂」為例。靜宜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中縣。
[20]葉恆芬(1999)。網路媒體可信度及其影響因素初探研究─以台灣地區網路使用者為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21]資策會FIND網站。上網日期:2010年10月21日, 檢自: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258.
[22]劉家綺 (2004)。數位多媒體平台實習者之個人特徵、人格特質、網路使用行為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台北縣。
[23]蔡欣嵐(2001)。工作特性、人格特質與工作滿意度之關係-以半導體業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桃園縣。
[24]蔡珮(1995)。電子布告欄使用行為與社會臨場感研究-以台大計中BBS 站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新竹市。
[25]鄭綺兒(2002)。影響台北市國小學生電腦網路態度相關因素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26]蕃薯藤網路調查網 。上網日期 ︰2010年10月21日, 檢自︰http://taiwan.yam.org.tw/survey/.
[27]蕭銘鈞 (1998)。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象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28]賴昱霖 (2007)。國小學童網際網路使用行為與資訊能力之相關研究-以雲林縣國小高年級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班。雲林縣。[29]戴怡君(1999)。使用網際網路進行互動特質之探索。南華管理學院教育社會研究所。嘉義縣。
[30]韓佩凌(2000)。台灣中學生網路使用者特性、網路使用行為、心理特性對網路沉迷現象之影響。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台北市。
[31]蘇芬媛(1996)。網路虛擬社區的形成- MUD 之初探性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32]Lawrence A. Pervin 著/洪光遠、鄭慧玲(譯)(1995),人格心理學。桂冠出版社。台北市。
[33]TWNIC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上網日期:2010年10月20日,檢自︰http://statistics.twnic.net.tw/item04.htm.
[34]Udn 聯合新聞網。上網日期︰ 2010年10月20日, 檢自︰http://mag.udn.com/mag/digital/printpage.jsp?f_ART_ID=260189.
英文部份
[1]Allport, G. W. & Odbert, H. S. (1936). Trait names: A psycho-lexical study.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47 (Whole No.211)
[2]Allport, G. W. (1937). Personality: A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Holt.
[3]Allport, G. W. (1961). Pattern and Growth in Personalit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4]Cattell, R. B. (1973). Personality pinned down. Psychology Today, 40-46.
[5]Costa, P. T., Jr., & McCrae, R. R. (1985), The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manual,Odessa, Fla.: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6]Costa, P. T., Jr., & McCrae, R. R. (1989). The NEO-PI/NEO-FFI manual supplement, Odessa, FL: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7]Costa, P. T., Jr., & McCrae, R.R. (1992). Revised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NEO-PI-R) and NEO Five-Factor Inventory (NEO-FFI) professional manual. Odessa, FL: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Inc.
[8]Goldberg,I ( 1996 ) .Intert Addiction Disorder.[On-Line]Available at http://www.physics.wisc.edu/~shaizi/internet_addiction_criteria.html.
[9]Saucier, G. (1994). Mini-Markers-A Brief Version of Goldberg Unipolar Big-5 Mark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63(3), 506-516.
[10]Schultz, D. & Schultz, S. E. (1998).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6th ed, Thomson Learning,1-50.
[11]Schultz, D. & Schultz, S. E. (1998).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6th ed., Thomson Learning,1-50.
[12]Young, K. S. & Rogers, R. C. (1998b, April). Internet addiction: Personality traits associated with its develop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69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Ea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