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1 20:2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郭欣怡
研究生(外文):Guo, SinYi
論文名稱:學習成果評鑑資訊系統-以資訊管理系為例
指導教授:林甘敏林甘敏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n, KanMin
口試委員:余泰魁陳宏昌
口試委員(外文):Yu, TaiKueiChen, HongChang
口試日期:2011-06-03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嶺東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資訊管理與應用研究所
學門:電算機學門
學類:電算機一般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3
中文關鍵詞:學習成果評鑑社會認知理論(SCT)平衡計分卡(BSC)高階主管資訊系統(EI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31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與快速發展,產生學生素質下降、教育品質受質疑等問題。近年來因大環境的轉變,導致失業率攀升,使得高等教育畢業生就業受到嚴厲的考驗,因此如何提升學校教學品質及學生的就業力成為各界重視的議題。主管機關教育部也訂定出許多評鑑機制,來督促學校單位進行加強與改善。目前世界高等教育評鑑走向以學生學習成果為中心的評鑑方式,但由於各校發展方向及其培育目標不盡相同,學習成果也很多元,如何訂定一套客觀有效的評鑑方法,且有助於學校發掘問題以擬訂改善的方案,是教育相關單位急需思考的課題。近年來,學校的e化蔚為風潮,而如何透過資訊系統來幫助學校系所自我評鑑找出問題,是未來努力的目標。
因此,本研究以學生的學習成果作為評鑑之標的,並以學生的就業力及專業能力為指標,開發一資訊系統以協助學校系所進行自我評鑑。透過本資訊系統除了可以評估系所培育成果並檢視課程規劃發展方向與實施結果是否相符外,亦可協助學校主管發現潛藏的問題進而擬訂改善方案,促使學校系所能更有效率的達成其培育目標,學習者亦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謝 iii
目錄 iv
圖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三節 名詞釋義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社會認知理論 6
第二節 平衡計分卡 7
第三節 課程對職能養成與未來就業之影響 8
第四節 課程對證照養成與未來就業之影響 9
第五節 高階主管資訊系統 9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架構 11
第一節 系統規劃 11
第二節 需求分析 12
第三節 系統設計 12
第四章 系統建置、展示與討論 15
第一節 首頁 15
第二節 資料匯入 15
壹、匯入培育目標 15
貳、匯入學生資料 16
參、匯入校友資料 18
肆、匯入課程資料 19
伍、匯入證照資料 20
陸、匯入職能資料 21
柒、匯入職務資料 22
第三節 權重配置 23
壹、配置課程職能權重 23
貳、配置課程證照權重 24
參、配置職務職能權重 25
第四節 資料查詢 26
壹、學生資訊 26
貳、課程資訊 28
參、職能資訊 30
肆、職務資訊 31
伍、證照資訊 33
第五節 成果分析 35
壹、職能分析 35
貳、職務分析 37
參、證照分析 40
肆、診斷報告結果 45
第六節 討論 4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49
第一節 結論 49
第二節 後續研究與建議 50
參考文獻 51


王金龍(民99)。銘傳大學學習成果評量推動之經驗分享。評鑑雙月刊,28,23-29。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民 94)。「職業能力再提升方案」第二期計畫。台北市:作者。
何偉真、黃雯雯(民 95)。談學生如何成為職場好手。國立嘉義大學通識學報,4,1-15。
李之中、游善慈、劉郁君(民96年6月)。於大學正規教學課程導入資訊服務產業證照培訓課程之設計-以中華大學資訊管理系導入Oracle 資料庫管理師證照培訓課程為例。輯於聖約翰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主編),2007資訊科技管理與資訊人才培育研討會。聖約翰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新北市。
阮炳嵐、郭漢鍠、洪榮良、董易鑫(民 97)。從資管系科學生學習評量的調查探討大學資訊管理教育的改進方向。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27,89-98。
季延平、郭鴻志(民84)。系統分析與設計。台北市:華泰文化。
林甘敏(民95)。e-Learning高低學習成效學員互動學習行為歷程之探討。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林甘敏(民98a)。個人訓練引導系統及其引導方法,中華民國專利申請號098146043。
林甘敏(民98b)。訓練機構之課程評鑑系統及其評鑑方法,中華民國專利申請號098146350。
秦夢群、莊清寶(民99)。大專生求學經歷與就業力關係。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4,85-112。
張鴻德(民 100)。淺談技專校院學生畢業能力品質管控。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1。
陳曼玲(民95)。翻開大學評鑑發展史。評鑑雙月刊,1,22-23。
陳曼玲(民99)。以學程培育人才做好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專訪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評鑑雙月刊,28,1-3。
彭森明(民97)。高等教育質的提昇:反思與前瞻。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游秋怡(民 97)。台灣地區大專院校畢業生證照持有對初職與薪資之影響。佛光大學社會學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溫瑞烘、蕭國裕(民 99年4月)。核心能力指標系統的建構-以中華科技大學為例。輯於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研究所(主編),2010電腦與網路科技在教育上的應用研討會。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研究所,新竹市。
廖清輝(民 94)。技術士證照檢定制度對職場競爭力影響之研究。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劉孟奇、邱俊榮、胡均力(民 95)。在正式教育中提升就業力-大專畢業生就業力調查報告。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劉維琪(民98)。迎接以SLO為中心的評鑑新時代。評鑑雙月刊,20,6-7。
劉維琪(民99)。推動學生學習成果評量的機制。評鑑雙月刊,26,6-7。
潘慧玲(民94)。美國大學認可制中的自我評鑑,教育研究月刊,135,136-145。
嚴紀中、陳鴻基(民88)。管理資訊系統—理論科技實務與應用。台北市:松崗。
蘇錦麗(民98)。「大學院校學生學習成果評估」相關內涵分析。評鑑雙月刊,21,58-62。
104人力銀行網站 http://www.104.com.tw/
行政院主計處網站 http://www.dgbas.gov.tw/
教育部統計處網站 http://www.edu.tw/statistics/
嶺東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網站 http://www.im.ltu.edu.tw/
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y Review, 84, 191-215.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Prentice-Hall, NJ: Englewood Cliffs.
Bandura, A. (1989). Human agency in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44, 1175-1184.
Kaplan, R. S., & Norton, D. P. (1992).The balanced scorecard-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0(1), 71-79.
Kaplan, R. S., & Norton, D. P. (1996).Us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as a strategic management system.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4(1), 75-85.
Millet, I., Mawhinney, C. H., & Kallman, E. A. (1991). A Path Framework for 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s. Transactions of the El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6-18.
O’Brien, J.A. & Marakas, G. M. (2006).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7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Rockart, J. F., Treacy, M. E. (1982). The CEO goes on-lin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0, 82-88.
Shelly, G. B., Cashman, T. J. & Rosenblatt, H. J. (2003). Systems Analysis and Design (5th ed). Thomson.
Trow, M. (1973). 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 Berkeley: Carnegie Comission on Higher Education.
Watson, H. J., Rainer, R. K., & Koh, C. E. (1991). 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s; A Framework for Development and a Survey of Current Practices. MIS Quarterly, 15, 13-30.
Watson, H. J., Watson, R. T., Singh, S., & Holmes, D. (1995). Development Practices for 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s: Findings of a Field Study.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14, 171-18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