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184.63)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8 06:4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邱宏博
論文名稱:改革開放下的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變遷: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角力
論文名稱(外文):The rural land institution change in China under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struggle between socialism and market economy
指導教授:黃德北黃德北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政治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政治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3
中文關鍵詞:改革開放農村土地制度變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33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1978年中國農村開始實施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的家庭聯產責任制,提高了農民生產積極性,不但解決了農民溫飽的問題,並成為中國實施經濟改革開放的先河。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許多生產要素已經走向商品化與私有化,但農村土地卻仍舊保持集體所有制的形式。然而,現有農村土地制度所帶來的小農規模的生產,卻無法在市場經濟中得到很好的發展,又加上未尊重農民應有的權益,使得農民並無法分享土地開發所帶來的龐大利益。另一方面,對於中國來說,市場經濟的持續推動已是不可逆的方向,經濟發展連帶增加了對土地的需求,但現行的農村土地制度限制了土地市場的建立,不但使得農民只能得到少許的徵地賠償,也給幹部和資本家圈地的動力,最後反而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因此,可以說目前中國農村土地制度同時受到代表農民權益的社會主義傳統與市場經濟兩股力量的衝擊。本研究的目的則是試圖解釋中國農村土地制度為何未如其他生產要素走向商品化與市場化,以及預測未來中國農村土地制度的變遷方向。
經濟的發展動力,並非純然發自經濟或社會領域,國家是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社會主義所代表的對平等的要求與市場經濟所代表的對效率追求,不僅直接衝擊中國農村土地制度,同時也輸入至國家之中並希望由此影響農村土地制度的變遷。目前針對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變遷的看法,主要有國有化、私有化以及完善集體所有制三種看法,然而土地制度的變遷不僅要考慮到變遷後所帶來的效益,更需要考慮變遷過程中所需付出的成本。改革開放後,中國的政權型態也開始做轉變,連帶中國的國家自主性與國家能力也開始變化,這變化同樣影響著中國對於農村土地制度選擇的方向。
在家庭聯產責任制推行幾年後,其負面效應已經出現了,中國各地都嘗試著從現有的土地制度架構去做改革,企圖摸索出解決現存困境的方法。本研究挑選了四個地方的實際案例與對土地流轉的探討,從中歸納出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變遷的特色與存在的問題。
中共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針對農村土地制度做出了政策宣示:一方面對於農村土地的具體權利限制是逐漸放鬆,某種程度來說,是對農地商品化與私有化的發展開了缺口;但另一方面對於土地用途的規劃約束力卻又逐漸提高,限制了農地商品化與私有化出現的可能,這表示了中國農村土地制度仍在追求效率的市場經濟與追求平等的社會主義兩股力量間擺盪。雖然如此,但隨著各地經濟發展的狀況不同,以及中央與地方間的管制落差,在經濟發達區域或城市中,有可能出現農地商品化與私有化發展,所以未來的中國有可能出現土地多重所有制的新局面。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檢閱............................3
第三節 理論關懷與分析架構...................16
第四節 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19
第五節 章節安排...........................23
第二章 改革開放前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變遷過程......25
第一節 中共建政前的農村土地制度..............25
第二節 中共建政後至人民公社前農村土地制度......27
第三節 人民公社時期農村土地制度..............30
第四節 小結..............................33
第三章 改革開放與農村土地制度的變遷..........35
第一節 現行的農村土地制度: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36
第二節 社會主義的傳統......................38
第三節 市場經濟的動力......................41
第四節 小結..............................44
第四章 國家角色的轉變及其對農村土地制度的影響..46
第一節 國家自主性的轉變....................46
第二節 國家能力的調整......................52
第三節 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變遷三個選擇...........61
第四節 國家轉型對農村土地制度變遷的影響 ........64
第五章 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變革的五種模式..........68
第一節 兩田制:以山東平度為例 ................68
第二節 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貴州湄潭為例.....71
第三節 土地股份合作制:以廣東南海為例..........74
第四節 兩分兩換:以浙江嘉興為例...............77
第五節 農村土地流轉 ........................80
第六節 小結...............................83
第六章 結論...............................88
參考書目..................................91



圖表目錄
圖 1 分析架構圖...........................19
表 1 改革開放後中國財政收入狀況一覽表.........53
表 2 1995年至2009年中國CPI指數排名與得分表...60
表 3 1993年平度市農戶抽樣調查資料表..........69

中文部分
專書
人民出版社編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農民運動資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王紹光、胡鞍鋼,中國國能力報告(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彙編 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年)
中共中央馬克思 恩格斯 列寧 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Karl Marx著,資本論 第
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中共中央黨校編寫組,三個代表學習讀本(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2001年)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室編,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國際比較研
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中國統計出版社,1949-2004中國農業統計資料彙編(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2006年)
包宗和、吳玉山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
李英明,中共研究方法論(台北:揚智,1996年)
吳玉山,遠離社會主義:中國大陸、蘇聯和波蘭的經濟轉型(台北:正中書局,
1996年)
何思因、吳玉山主編,邁向廿一世紀政治學(台北:中國政治學會,2000)
杜蒲譯,Maurice Meisner著,毛澤東的中國及其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史(香港:香
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5年)
邱志淳,中國大陸公務員培訓制度研究(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2001年)
林尚立,國內政府間關係(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林佳龍編,未來中國:退化的極權主義(台北:時報文化,2003年)
俞可平、黃衛平編,全球化的悖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徐勇、趙永茂主編,土地流轉與鄉村治理-兩岸的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
版社,2010年)
姚恒、元躍旗、薛梅,面向新世紀的黨-鄧小平時期執政黨建設理論研究(北京:
中國方正出版社,1998年)
時和興,關係、限度、制度:政治發展過程中的國家與社會(北京:北京大學出
版社,1996年)
徐斯儉、吳玉山主編,黨國蛻變:中共政權的菁英與政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2007年)
寇健文,中共菁英政治的演變:制度化與權力轉移,1978-2004(台北:五南圖書
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張志豪,台灣與大陸農地改革之比較研究(台北:蘇俄問題研究雜誌社,1992年)
張樂天,告別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葉林等譯,Nicos Ar Poulantzas著,政治權力與社會階級(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出版社,1982年)
陳會廣,農民家庭內部分工極其專業化演進對農村土地制度變遷的影響研究(上
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陸學藝、王春光、張其仔著,中國農村現代化道路研究(廣西:廣西人民出版社,
1998年)
董栓成,中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路徑優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
葛志華,從新農村到新國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
劉偉,難以產出的村落政治-對農民群體性活動的中觀透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瑞華譯,D. C. North著,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台北:時報文化,1994)
魯凡之,中國社會主義論(台北:南方叢書,1987年)
楊開煌編著,中國改革開放卅年論文集(台北:問津堂書局,2009年)
楊君實,現代化與中國共產主義(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7年)
廖蓋隆,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和新中國五年簡史(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55年)
錢忠好,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變遷和創新研究(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年)
錢忠好,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變遷和創新研究(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5年)
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上卷)(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
年)
鄭竹園,台灣模式與大陸現代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6年)
潘維,農民與市場-中國基層政權與鄉鎮企業(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期刊
丁遠康、黎登慶,「湄潭農村改革試驗區延長土地承包期五十年的實踐與思考」,中國農村經濟(北京),1999卷第3期(1999年3月),頁14-18。
文迪波,「還農村土地所有制形式的本來面目」,農業經濟問題(北京),1987年第8期(1987年8月),頁49-51。
王小來、趙維清,「宅基地置換過程中資金和土地流轉均衡機制研究-以嘉興市嘉善縣姚庄鎮為例」,中國林業經濟(哈爾濱),2011卷第2期(2011年3月),頁8-11。
王明姬,「兩分兩換中的情況、問題和建議」,中國經貿導刊(北京),2010卷第12期(2010年12月),頁18-20。
王忠林、韓立民,「我國農村土地流轉的市場機制及相關問題探析」,齊魯學刊(山東),2011年第1期(2011年1月),頁105-108。
王信賢、王占璽,「夾縫求生:中國大陸社會組織的發展與困境」,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49卷第1期(2006年3月),頁27-51。
牛若峰「將土地產權還給農民」,調研世界(北京),2004年第7期(2004年7月),頁3-7+19。
方芳、周國勝,「農村土地使用制度創新實踐的思考-以浙江省嘉興市兩分兩換為例」,農業經濟問題(北京),2011卷第4期(2011年4月),頁32-35。
孔慧,「”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貧富差距問題”研究綜述」,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河南),第21卷第1期(2011年3月),頁54-56。
付小川,「貴州農村土地承包期政策研究」,貴州民族學院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貴陽),2008卷第2期(2008年4月),頁82-86。
匡小平、肖建華,「財政公共性在市場化漸進改革中凸顯-中國財政體制演進及其改革邏輯(1978~2008)」,當代財經(南昌),2008卷第8期(2008年8月),頁15-18。
江眺、閆向榮,「永佃權:改革我國農村土地承包制度的一個思路」,當代法學(長春),2003卷第4期(2003年8月),頁7-9。
朱道亞,「中共國家與社會的關係-近來理論觀點與文獻分析」,東亞研究,第38卷第1期(2007年1月),頁50-86。
安希伋,「論土地永佃制」,中國農村經濟(北京),1988年第11期(1988年11月),頁22-25。
初可佳,「農村股份合作制研究-基於南海市農村股份合作制發展的實證分析」,廣東財經職業學院學報(廣州),第1卷第5期(2002年12月),頁53-57。
李永民、李世靈,「農村改革的深層障礙與土地產權建構」,中國農村經濟(北京),1989年第6期(1989年6月),頁43-49。
李行、溫鐵軍,「中國60年農村土地制度變遷」,科學對社會的影響(北京),2009年第3期(2009年3月),頁38-41。
李克強,「論市場經濟與收入分配兩極化關係問題-基於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分析」,青春歲月(河北),2010年第20期(2010年10月),頁123。
李和,「中國大陸的改革路徑與意涵」,中國大陸研究,第47卷第4期(2004年12月),頁1-24。
李晟,「轉型中國的中央與地方分權」,公共管理評論(北京),2007卷第1期(2007年1月),頁117-131。
李學林,「中國大陸農村土地制度創新的路徑選擇-土地使用權流轉之探討」,遠景基金會季刊(台北),第8卷第1期(2007年1月),頁
李慶曾,「談我國農村土地所有制結構改革」,農業經濟問題(北京),1986年第4期(1986年4月),頁26-28。
沈俊,「優化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探索-以嘉興市兩分兩換試點工作為例」,浙江國土資源(杭州),2009卷第8期(2009年8月),頁42-45。
宋國誠,「全球化與中國:機遇、挑戰與調適」,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45卷第2期(2002年4月),頁1-33。
余鵬翼、李善民,「中國發達地區農地使用權流轉性問題探討-以廣東省南海市為例」,中國農村經濟(北京),2004卷第12期(2004年12月),頁22-26。
周飛舟,「生財有道:土地開發和轉讓中的政府和農民」,社會學研究(北京),2007年第1期(2007年1月),頁49-82+243-244。
林德昌,「中國大陸國家與社會關係的演變模式:一項理論上的探索」,遠景基金會季刊(台北),第7卷第4期(2006年10月),頁1-41。
林南,「中國的中央管制式資本主義及其未來」,當代中國研究通訊(新竹),第14期(2010年7月),頁2-5。
林琳,「貴州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調查報告」,大眾商務(西安),2010卷第5期(2010年5月),頁18。
姜海、曲福田,「兩田制變遷的經濟解釋」,山東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泰安),2007年第4期(2007年12月),頁60-64+83+126。
胡婉玲,「論歷史制度主義的制度變遷理論」,新世紀智庫論壇(台北),第16期(2001年12月),頁86-95。
馬健,「南海模式:創新與困局-對南海土地股份合作制發展狀況的調查」,農村工作通訊(北京),2008卷第17期(2008年9月),頁16-17。
姚鈞,「從貴州湄潭縣金沙縣的實地調查農地制度變遷中的平均主義思想的演變」,甘肅農業(蘭州),2009卷08期(2009年8月),頁49-50+53。
姚興航,「淺析當前我國收入分配差距過大現象」,中國外資(北京),總第235期(2011年2月),頁182。
許超,「制度化.科學化.民主化:我國幹部人事體制改革30年」,雲南行政學報(昆明),第11卷第2期(2009年3月),頁109-113。
許莉、萬春,「中國財政體制演進中的路徑依賴和制度創新」,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太原),2010卷第4期(2010年7月),頁110-113。
扈映、米紅,「經濟發展與農村土地制創新-浙江省嘉興市兩分兩換實驗的觀察與思考」,農業經濟問題(北京),2010卷第2期(2010年2月),頁70-76。
翁勝斌、李勇、周國勝,「農村土地使用權改革的制度創新-基於嘉興兩分兩換經驗的理論分析」,資源與環境科學(襄樊),第22卷第2期(2011年2月),頁17-19。
國家土地督察上海局,「讓農民真正得實惠-嘉興市開展農村兩分兩換改革試點的調查」,國土資源通訊(北京),2009卷14期(2009年7月),頁45-48。
習懷宏,「佛山市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益保護研究」,中國土地科學(北京),第23卷第9期(2009年9月),頁67-71。
康曉光,「未來10年中國政治發展策略探討」,戰略與管理(北京),第1期(2003年1月),頁75-81。
張弘遠,「由結構功能看中國共產黨的組織設計與變遷」,東亞季刊(台北),第28卷第4期(1997年10月),頁72-103。
張紅宇,「中國農地調整與使用權流轉:幾點評論」,管理世界(北京),2002卷第5期(2002年5月),頁76-87。
張霞,「社會主義土地思想在近代中國的歷史演變」,貴州財經學院學報(貴陽),2010年第1期(2010年1月),頁75-80。
常華,「正面土地財政隱憂、轉變地方發展模式」,科技智囊(北京),2011年第3期(2011年3月),頁26-31。
陳平,「由兩田制過渡到家庭農場體制是我國農村改革發展的必由之路-由三農問題引發的思考」,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武漢),2002卷第3期(2002年7月),頁14-17。
陳吉元、鄧英淘、姚鋼、徐笑波,「中國農村經濟發展與改革所面臨的問題及對策思路」,經濟研究(北京)1989年第10期(1989年10月),頁17-26。
陳明星、肖興萍,「國有私營:中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當代經濟科學(西安),1995卷第6期(1995年12月),頁18-23。
曾云敏,「從兩田制的興衰反思中國農地制度變遷」,安徽農學通報(合肥),第10卷第1期(2004年1月),頁4-5。
章百家,「從一邊倒到全方位-對50年來中國外交格局演進的思考」,中共黨史研究(北京),2000年第1期(2000年2月),頁21-28+37。
許莉、萬春,「中國財政體制演進中的路徑依賴和制度創新」,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太原),2010卷第4期(2010年7月),頁110-113。
寇健文、梁書媛,「既重用又防範的菁英甄補:中共海歸派高官的仕途發展與侷限」,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50卷第3期(2007年9月),頁1-28。
覃一冬,「20世紀以來我國農村土地制度變遷及創新路徑」,理論月刊(湖北),2010年第6期(2010年10月),頁169-171。
彭超,「兩田制興衰及其原因分析-以山東省平度市為例」,山東省農業管理幹部學院學報(濟南),第22卷第3期(2006年6月),頁38-39。
黃德北,「中國大陸資本主義發展與資本家之研究」,東亞研究(台北),第38卷第2期(2007年7月),頁1-43。
黃胤英、溫鐵軍,「農村基本制度建設與農業穩定增長」,中國軟科學(北京),2008卷第12期(2008年12月),頁37-45。
莫曉輝、林依標、吳永高,「股勵農民勇於放棄-浙江省嘉興市兩分兩換試點調查」,中國土地(北京),2008卷第8期(2008年8月),頁50-52。
楊勛,「國有私營:中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現實選擇-兼論農村改革的成就與趨勢」,中國農村經濟(北京),1989卷第5期(1989年5月),頁23-29。
楊帥、溫鐵軍,「經濟波動、財稅體制變遷與土地資源資本化-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三次圈地相關問題的實證分析」,管理月刊(北京),2010卷第4期,頁32-41+187。
楊穎超,「(後)社會主義國家經改策略的政治選擇-以匈牙利、中國大陸、波蘭為例」,國家發展研究(台北),第3卷第1期(2003年12月),頁73-98。
路風,「中國單位體制的起源和形成」,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1993年第4期(1993年11月),頁66-87。
蔡志榮,「農村土地流轉方式綜述」,湖北農業科學(武漢),第49卷第5期(2010年5月),頁1209-1212。
熊自健,「中共黨政領導幹部的管理體制」,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45卷第5期(2002年10月),頁73-86。
廖洪樂,「農村改革試驗區的土地制度建設試驗」,管理世界(北京),1998卷第2期(1998年4月),頁154-163。
趙建民、張執中,「組織內捲與列寧式正黨的調適與變遷:中國共產黨個案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台北),第17卷第2期,頁299-341。
趙建民、張鈞智,「菁英循環或再生?十二大以來中共技術官僚的發展趨勢」,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49卷第2期(2006年6月),頁69-97。
厲以寧,「農產品市場與宏觀調節」,農業經濟問題(北京),1989年第2期(1989年2月),頁3-8。
蔡昉,「從村經濟發展特徵與下一步改革」,經濟研究(北京),1987年第8期(1987年8月),頁63-67。
劉書楷,「建構我國農村土地制度的基本思路」,經濟研究(北京),1989年第9期(1989年9月),頁56-62。
劉燕舞,「新兩田制:為何及如何可能?-基於4個村莊應對金融危機有效性的比較」,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長沙),第11卷第5期(2010年10月),頁14-20。
劉燕舞,「反思湄潭土地試驗經驗-基於貴州鳴村的個案研究」,學習與實踐(武漢),2009卷第6期(2009年6月),頁116-120。
蕭功秦,「中國大陸的發展型權威政治演變的過程及其對經濟與社會的影響」,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47卷第4期(2004年12月),頁107-118。
賴麗華,「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村土地權屬制度的變遷及改革展望」,江西社會科學(南昌),2009年第10期(2009年10月),頁166-171。
魏正果,「我國農業土地國管私用論」,中國農村經濟(北京),1989年第5期(1989年5月),頁15-22+34。
羅海平,「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目標-私有化」,農業經濟問題(北京),1988卷第11期(1988年11月),頁30-31。
鍾開斌,「中國中央與地方關係基本判斷:一項研究綜述」,上海行政學報(上海),第10卷第3期(2009年5月),頁20-29。

網路資料
人民網
「鄧小平: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http://www.people.com.cn/GB/channel1/10/20000529/80791.html
中國網
「1983年1號文件:當前農村經濟政策的若干問題」
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data/zgncggkf30n/2008-04/09/content_1468499
「中共中央關於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jd/493900.htm
「中共中央印發《2001年-2005年全國幹部教育培訓計畫》(全文)」,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177926.htm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紀要」,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134902/8091880.html
6.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4/content_62714.htm
「物權法」,http://www.gov.cn/flfg/2007-03/19/content_554452.htm
中國國家統計局
「新中國50年系列分析報告」, 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xzgwsnxlfxbg/t20020605_21422.htm
「中國統計年鑑2010」,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0/indexch.htm
南方網
「七一講話全文」, http://www.southcn.com/news/ztbd/jzmqyjh/qyjhqw/200112260775.htm
浙江中小企業網
「嘉興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做好促進城鄉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 http://www.zjsme.gov.cn/newzjsme/list.asp?id=16706
新華網
「中共中央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業生產責任制的幾個問題』的通知」,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2/04/content_2547020.htm
「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建設的通知」,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2/23/content_2608780.htm
「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2/04/content_2547080.htm
「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黨的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2-11/19/content_634084.htm
「農村土地承包法」,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2-08/30/content_543847.htm
「把農村改革引向深入」,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2/05/content_2550976.htm
「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1982年9月6日通過)」,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2/07/content_2558860.htm
張五常,「交易費用、風險規避與合約安排的選擇」,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http://www.ksyss.edu.hk/~kwng/books/propert_rights/006.htm
楊小凱,「中國土地所有權私有化的意義」,http://mba.ntu.edu.tw/~jiren/mirror/column/xkyang/papers/tadition-chinese/private-land-cn.htm
陳東琪,新土地所有制(重慶:重慶出版社,1999年),http://new.ssreader.com/ebook/read_10462938.html
鄧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鄧小平文選第三卷
http://www.oklink.net/lszl/dangdai/dxp01.html

英文部分
專書
Coase, R. H., The firm, the market, and the law(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Campell, Robert W., ed., The Postcommunist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Boulder, Colo.: Westview, 1994)
Dickson, Bruce, Democratization in China and Taiwan: The Adaptation of Leninist Parties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97)
Freidrich, Carl J. and Brezinski, Zbigniew, Totalitarian Dictatorship and Autocracy(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5)
Hewett, Edward A., Reforming the Soviet Economy: Equality versus Efficiency( Washington, D. C.: Brookings Institution)
Linz, Juan J. and Stepan , Alfred, Problem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 Southern Europe, South America, and Post-communist Europe(Baltimore,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6)
Mann, Michael, “The Autonomous Power of the State: Its Oringins, Mechanisms and Result,” in Hall, John A. ed. State in History(London: Basil Blackwell,1984)
McKinnon, Ronald I.,” Gradual versus Rapid Liberalization in Socialist Economics,” in 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Bank Annual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 Washington, D. C.: The world Bank, 1994)
Migdal, Joel, Strong Societies and Weak States(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8)
North, D.C. and Robert Thomas, P., The Rise of The Western World: A New Economical History(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3)
North, D.C.,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New York and London: Norton, 1981)
Polanyi, K.,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als of Our Time(New York: Octagon Books, 1980)
Przeworski, Adam, Democracy and the Market: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forms in Eastern Europe and Latin America(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Scalapino, Robert, A., ed Elit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eattle: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1972)
Skocpol, Theda ed., Bring the State Back In(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Solinger, Dorothy ed.,China’s Transition from Socialism:Statist Leagacies and Market Reform1980-1990(New York:M. E. Sharpe,1993)
Wedeman, H., Andrew, From Mao to Market: Rent Seeking, Local Protectionism, and Marketization in China.(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Weiss, Linda and Hobson, John, States and Development: A Co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Cambridge: Poloty Press, 1995)
Yang, Dali, Beyond Beijing: Liberalzation and the Regions in China.(London: Routledge, 1997)

期刊
Coase, R. H.,”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The 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 Vol. 3, no. 1(October 1960), pp.1-44
Demsetz, H., “Toward a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57(May 1967),pp.347-359
Hall, Peter A. & Rosemary, Taylor,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al Studies,vol.44, no.5(December 1996),pp.936-958
Krasner, Stephen, ”Sovereignty: 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vol. 21, no. 1 (1988),pp.66-97
Slay, Ben, “Rapid versus Gradual Economic Transition,” RFE/RL Research Report, vol. 3, no. 31(August 1994), pp.31-42
Williamson, Oliver, “The Economics of Organization: The Transaction Cost Approache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87, no.3(1987),pp548-577
會議論文
Sachs, Jeffrey D. and Woo, Wing Thye,” Understanding China’s Economic Performance,” Discussion Paper Number 1793, Harvard University, February 1997.
Yu-Shan Wu, “Economic Reform under Different Political Context: Poland and the PRC,”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 C., March 28-April 1,1994.
網頁資料
「Surveys and Indices」,Trasparency International,
http://www.transparency.org/policy_research/surveys_indices/cpi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寇健文,中共菁英政治的演變:制度化與權力轉移,1978-2004(台北:五南圖書
2. 王信賢、王占璽,「夾縫求生:中國大陸社會組織的發展與困境」,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49卷第1期(2006年3月),頁27-51。
3. 朱道亞,「中共國家與社會的關係-近來理論觀點與文獻分析」,東亞研究,第38卷第1期(2007年1月),頁50-86。
4. 李和,「中國大陸的改革路徑與意涵」,中國大陸研究,第47卷第4期(2004年12月),頁1-24。
5. 李學林,「中國大陸農村土地制度創新的路徑選擇-土地使用權流轉之探討」,遠景基金會季刊(台北),第8卷第1期(2007年1月),頁
6. 宋國誠,「全球化與中國:機遇、挑戰與調適」,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45卷第2期(2002年4月),頁1-33。
7. 林德昌,「中國大陸國家與社會關係的演變模式:一項理論上的探索」,遠景基金會季刊(台北),第7卷第4期(2006年10月),頁1-41。
8. 胡婉玲,「論歷史制度主義的制度變遷理論」,新世紀智庫論壇(台北),第16期(2001年12月),頁86-95。
9. 張弘遠,「由結構功能看中國共產黨的組織設計與變遷」,東亞季刊(台北),第28卷第4期(1997年10月),頁72-103。
10. 寇健文、梁書媛,「既重用又防範的菁英甄補:中共海歸派高官的仕途發展與侷限」,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50卷第3期(2007年9月),頁1-28。
11. 黃德北,「中國大陸資本主義發展與資本家之研究」,東亞研究(台北),第38卷第2期(2007年7月),頁1-43。
12. 楊穎超,「(後)社會主義國家經改策略的政治選擇-以匈牙利、中國大陸、波蘭為例」,國家發展研究(台北),第3卷第1期(2003年12月),頁73-98。
13. 路風,「中國單位體制的起源和形成」,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1993年第4期(1993年11月),頁66-87。
14. 熊自健,「中共黨政領導幹部的管理體制」,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45卷第5期(2002年10月),頁73-86。
15. 趙建民、張執中,「組織內捲與列寧式正黨的調適與變遷:中國共產黨個案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台北),第17卷第2期,頁299-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