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參考書目
丁嘉琳(2006)。<尼爾森「數字神話」崩解中>,《新新聞周報第1001期》。
王嵩音(1995)。「有線電視之收視調查」,政大新聞教育六十週年慶學術研討會。
王沛娣(2007)。<一場不公平的競爭收視率是導致電視產業惡質的罪魁禍首!?>,《網路社會學通訊》第六十一期,2007年3月15日。
公共電視(1999)。<電視生死福:收視率(上)(下)>,《公共電視閱讀天下網頁》,http://203.74.200.13/~reading/。
石計生(2006)。《社會學理論-從古典到現代之後sociological theory: from the Classic to the post-Modern》。台北市:三民。
李猛(2003)。《當代社會學理論》楊善華主編,台北市:五南。
林宜蓁(2003)。《收視率於廣告主、廣告代理商、媒體購買公司的電視媒體購買策略應用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林照真(2007) 。<廣告購買機制才是禍首>,中國時報:2007.03.31
林照真(2009)。《收視率新聞學-台灣電視新聞商品化》。台北市:聯經。
林照真(2009)。<電視新聞就是收視率商品:對每分鐘收視率的批判性解讀>,《新聞學研究》。79-117。第九十九期。(TSSCI)林書瑋(2008)。《電視新聞主播工作倦怠的成因與影響》。政大傳播學院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易顯飛(2010)。<技術現象學、經驗轉向與技術文化-伊德的技術哲學評析>。《湖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翁秀琪(2007)。《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市:三民。
陳百齡(2010)。<時間組織之時間壓力與協力圈:以圖表工作為例>。NEVERLAND˙百齡老師的研究教學網站 http://neverland.km.nccu.edu.tw/xms/content/read.php?id=1088。
張依雯(2000)。《解構台灣地區電視經營生態與收視率之關聯》。國立政治大學廣播與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張茵惠(2009)。<片刻真實——電視機為何對你說謊?>,《人籟》月刊:2009年10月號。
張文強(2005)。<新聞工作的常規樣貌:平淡與熱情的對峙>,《新聞學研究》, 第八十四期,民94年7月 頁1-40。張文強(2009)。《新聞工作者與媒體組織的互動》。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
高宣揚(2003)。《當代法國思想五十年》。台北市:五南。
高宣揚(2005)。《福柯的生存美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曹家榮(2009)。《技術化生活型式的實在與秩序如何可能?-一個理論架構的提出》。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系博士候選人。
葉廣海(1992)。《收視率的三角習題》。台北:正中書局。
黃奇鏘(1982)。<追根究底──好個收視率調查站>,《掃描線雜誌》,2:28-31。
黃新生(1994)。《電視新聞》。台北市:遠流。
黃葳威(1999)。〈虛擬閱聽人?從回饋觀點分析台灣地區收視/收聽調查的現況—以潤利、紅木、尼爾森行銷研究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公司為例〉,《廣播與電視》,第十四期,頁25-61。許適欐(2010)。《影響電視新聞編輯編排的因素及策略─以24小時新聞台為例》,政大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楊大春(1997)。《傅柯》。台北市:生智。
蔡念中(民88)。<提昇電視新聞節目品質-電視社會新聞羶色腥現象之探討>,《廣播與電視》,14:167-187。蔡莞瑩(2006)。《資深新聞工作者的處境分析》,政大傳播學院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蔡淑瑜(2003)。「收視率的三角習題」。媒體識讀教育月刊28期(2003年4月1日)。
鄭明樁(2004)。「換個姿勢看電視」。台北:揚智文化。
劉旭峰(2006)。《新聞萬萬歲:誰在看電視?》,台北市中和市:INK印刻。
鍾蔚文(2004)。<玩物之中見創意-以傳播工具為例>,《淡江人文社會學刊》,五十五週年校慶特刊:1-16。報章文章
中央社(2009)<電視收視質調查 智庫建議先做新聞台>台北2009.12.17 08:15 pm
中國時報(2002)。<媒體弱智化,孩子最受害>2002--04,十三版。
工商時報(2009)<社論2009改進閱聽調查偏差導正媒體產業發展>2009-09-19
宋志民(2010)。<公視內部動盪 馮賢賢力挺收視率>,中國時報,2010-01-23,D4/娛樂新聞。
周詳人(2007)。<台灣的有線電視向上提升?>,《自由時報》2007.12.25。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oct/25/today-o3.htm
陳孝凡(1999a)。<鄭淑敏:把AC尼爾森收視調查趕出台灣>,中國時報,1999。11。30,26版。
網路文章
電視的發明 大紀元文化網
http://www.epochtimes.com/b5/2/10/2/c9067.htm
江文軍「你真的在看我嗎?」-論數位電視時代的收視率調查http://comm.nccu.edu.tw/wp-content/digiconf05/part2/2-5.doc
陳世敏(2009)。<「收視率」真的是新聞品質的魔咒嗎?>卓越新聞獎座談會文稿, 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2/article.php?storyid=265
陳志賢(2005)。<商業電視是樁既剝削又歧視的生意?電視商品閱聽人的生產與家庭論述>《 新聞學研究》#83期,頁167-210。陳嘉彰(2001)。《打破電視收視率掛帥的迷思》。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援引自http://www.npf.org.tw/post/2/1601。
黃厚銘(2007)。(「俗民方法學的研究」的「序言」與「翻譯」初稿),2007/12/2,http://diary.blog.yam.com/doxa
西文翻譯書目:
Bourdieu, P. 著,林志明譯(2002)。《布赫迪厄論電視》。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
Bourdieu, P.著宋偉航譯(2004)。實作理論綱要。臺北市 : 麥田出版 : 城邦文化出版 : 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民93。
Buzan, T. (1984) 譯者:詹求孚˙陳芳智。《開發你的腦力》Make the Most of Your Mind。遠流:台北。
Elena Bodrova & Deborah J. Leong著,蔡宜純譯(2009)。《心靈幫手 Vygotsky學派之幼兒教學法》Tools of the Mind,心理:台北。
O’Connor, J & Ian McDermott著,王承豪譯(1999)。《系統思考實用手冊》The Art of Systems Thinking。台北市新店市:世茂。
Vygotsky, L.S.著,李維譯(2007)。Thought and Language,《思維與語言》。台北市:胡桃木文化。
Vygotsky, L.S.著,蔡敏玲,陳正乾譯(1997)。《社會中的心智高層次心理過程的發展》,台北市:心理。
西文書目:
Beloff, N. (1976). Freedom Under Foot : The Battle over the Closed Shop in British Journalism. London, Temple Smith.
Garfinkel, H. 1967. Studies in Ethnomethodolog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Garfinkel, H. & H. Sacke. 1970. “ On Formal Structures of Practical Actions.”In: theoretical Sociology. Pp.338-66, J. C. Mckinney, E, A. Tiryakian(eds.), NY:Appleton-Centuryp-Crofit Press.
Heidegger, M. 2008. Being and Time. New York: Harper.
Heritage, J. 1984. Garfinkel and Ethnomethodlolg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Hutchins, E. 1995. Cognition in the wild.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England.
Ihde, D. 1979. Technology and Praxis. Dordrecht, Holland; Boston: D. Reidel Pub. Co.
McManus,J . H .(1994). Market-driven journalism: Let the citizen beware? Newbury Park, CA:Sage.
Meehan, E.R.(2005) Why TV is Not Our Fault: Television Programming, Viewers, and Who’s Really in Control. London and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Pea, R. D. (1993). Practices of distributed intelligence and designs for education. In G. Salomon (Ed.), Distributed cognitions: Psychological and educational considerations (pp. 47-87). Cambridge , MA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imon, H. A. (1996). The science of the artificial .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Stillings, Chase, Feinstein, Garfield, Rissland, and Weisler.(1995) Cognitive Science: An Introduction, Second Edi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First author, editor, and primary author of four chapters.] 2009
Webster, J. G. (2000). Rating Analysis: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Audience Research. Mahwah,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