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0 16:3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雷定彊
研究生(外文):Ting-Chiang Lei
論文名稱:從系統論觀點探討教育政策變革對升大學補教產業之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Educational Policy Reform Toward Remedial Education Industry from Political System Theory
指導教授:袁鶴齡袁鶴齡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邱明斌黃信達
口試日期:2011-07-28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公共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9
中文關鍵詞:教育改革政治系統理論利害關係人補習教育
外文關鍵詞:reforms of educationremedial schoolspolitical system theoryinterest-related peopl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28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1994年4月,超過200個關心教改的民間社團,集結2、3萬民眾走上街頭爭取教育權。這些人以社會政治正義為基礎,呼籲以人為本的教育權,目的除了改造臺灣教育,同時也要改造臺灣社會。從此開始,我國進行一連串教育政策的改革工作。改革的其中一項重要目標,就是希望破除過去舊有的升學主義現象,使學生能夠在學校體系內正常學習各項知識與技能。然而,教育改革的結果,在高中職升大專院校的部分,雖然擴充大專院校的數量,並使升學考試的錄取率逐年增加,但是升學主義的思維並未破除。從高中職升大學補習班的發展來看,即可發現在教育改革之後,數量上反而增加。
補習班的存在,就是在升學掛帥的教育環境中,提供學生加強學校課業,並在各種考試中取得較佳成績的場所。教育改革原本訴求的是希望學子能擺脫升學壓力,如此一來,以協助升學為主的補教業者就會失去市場。但教育改革的結果卻使高中職補教業反而成為意外的得利者,甚至更為蓬勃發展。本研究即以高中職補習班作為研究標的,希望瞭解教改對於高中職補習班發展所造成的影響,以及因此產生的政策修正。本研究透過利害關係人的概念基礎,在政治系統理論中,以次級資料分析的方法,蒐集、整理教改前後,高中職學校數量、大學與四技二專走向,乃至於升學率及其連帶影響的高中職補習班成長數量,來連結與解釋教改與高中職補習班之間的關係。

In April 1994, more than 200 civil societies concerned about educational reform assembled about twenty or thirty thousand people and demonstrated on the streets to fight for the right of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justice, these people called for the people-oriented right of education in order to reform the education in Taiwan as well as the society of Taiwan. Since then, our country has udertaken a series of reforms of educational policy. One of the major targets of this reform is to get rid of the phenomenon of traditional principle of diploma and enable students to learn various knowledge and skills within formal educational system. However, these educational reforms have apparently led to a dramatic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gradually high percentage of entering university, but it didn''t remove the old-fashioned principle of diploma. Ironically, the number of remedial shools is on the increase year after year.
The function of remedial schools is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better and more efficient teaching and help them gain better scores in various examinations in the tense atmosphere of entering famous colleges. Originally, the aim of the educational reforms is to help students get rid of the pressure of entrance examination and remove unnecessary remedial schools. But, on the contrary, the remedial education industry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prosperous recently. This thesis, focusing on the remedial schools for senior high school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intends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educational reforms on the remedial schools and the amendment of educational policie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the interest-related people, this thesis, using secondary data analysis in political system theory, collects and collates the materials about the numbers of senior high schools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before and after the educational reforms, the trend of colleges, juni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ercentenge of entering college and the growth of the number of remedial schools in order to link and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al reforms and remedial schools for senior high school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途徑 4
第四節 研究架構、方法與範圍 10
第五節 章節安排 1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5
第一節 社會環境與教育政策 16
第二節 教育政策的決策與執行 24
第三節 補習教育的概念與發展 30
第三章 我國教改政策的形成與產生的問題 39
第一節 社會環境與教育體制 39
第二節 教育改革的背景與高中職教育的發展 46
第三節 高等教育制度的發展與改革 56
第四章 教改與高中職升大學補習班的關係 69
第一節 改革前補教業的發展 69
第二節 高中職補習班在教改後的發展 76
第三節 教改政策的調整 85
第五章 結論 93
第一節 研究發現 93
第二節 研究建議與未來研究方向 98
參 考 書 目 101


表 目 次

表2- 1 各時期對於補習的認知與定義 31
表3- 1 教改政策重要記事 50
表3- 2 高中高職教育發展概況 53
表3- 3 教改實施後普通高中與職業學校發展之變化 55
表3- 4 大專院校數量發展(1996年以前) 57
表3- 5 大專院校學生發展(1996年以前) 57
表3- 6 1996年後專科、學院與大學數量的變化 65
表4- 1 1970年代針對學校人士有關學生參加課後補習好處調查結果 69
表4- 2 1950-1994年我國補教業總體數量表 72
表4- 3 1976至1996年各學制大專院校入學考試情形 74
表4- 4 學生參加補習的好處 77
表4- 5 多元入學指定科目考試錄取情形(2001-2010年) 79
表4- 6 四技二專多元入學錄取率 81
表4- 7 高中生三年參與各科目情形 82
表4- 8 多元入學方案後的補習班整體發展情形(每年增加與累計家數) 83
表4- 9 多元入學方案後高中職補習班發展情形 84
表4- 10 12年國民基本教育推動沿革 87



圖 目 次

圖1-1 政治系統的簡化模型 7
圖1-2 政策系統三要素關係圖 9
圖1-3 研究架構圖 11
圖2-1 改革五層面關係圖 22

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卜正珉(2003)。《公共關係—政府公共議題決策管理》。臺北:揚智。
王雲東(2007)。《社會研究法:量化與質性取向及其運用》。臺北:威仕曼文化。
王曉輝(2007)。《教育決策:國際比較的視野》。臺北:高等教育。
伍振鷟(2008)。《中國教育史要略》。臺北:五南。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研考會)(1978)。《中學生課餘補習原因之分析及補救辦法之探討》。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___(2003)。《2010年社會發展策略教育文化研究報告》。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余致力、彭渰雯、莊文忠、杜文苓、林子倫(2008)。《公共議題政治學》。臺北:智勝。
李建興(1989)。《社會變遷與教育發展》。臺北:幼獅文化。
李筱峰、林呈蓉(2003)。《臺灣史》。臺北:華立圖書。
吳定(1999)。《公共政策》。臺北:中華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吳政達(2008)。《教育政策分析:概念、方法與應用》。臺北:高等教育。
周祝瑛(2008)。《臺灣教育怎麼辦?》。臺北:心理。
林大森(2003)。《高等技職教育轉型的社會學分析:以「專科改制技術學院」為例》。嘉義:南華大學社會教育學研究所。
林信榕(2001)。《教育變革分析》。臺北:師大書苑。
林清江(1981)。《教育社會學新論:我國社會與教育關係之研究》。臺北:五南。
林嘉誠(1992)。《社會變遷與社會運動》。臺北:黎明。
孫煒(2002)。《公共政策與教育規劃:政府與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臺北:翰蘆。
徐南號(1996)。《臺灣教育史》。臺北:師大書苑。
翁福元(2007)。《教育政策社會學:教育政策與當代社會思潮之對話》。臺北:五南。
袁振國(2010)。《教育政策學》。臺北:高等教育。
高明士(2004)。《中國教育史》。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高強華(1996)。《社會變遷與教育革新》。臺北:師大書苑。
國立教育資料館(1994)。《我國教育制度發展現況與評估之研究》。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教育部統計處(2011)。《中華民國教育統計—民國100年版》。臺北:教育部。
張芳全(2001)。《教育政策導論》。臺北:五南。
______(2006)。《教育政策規劃》。臺北:心理。
梁福鎮(2009)。《臺灣全志:教育志—教育行政篇》。南投:臺灣文獻館。
陳奎憙(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師大書苑。
黃光國(2003)。《教改錯在哪裡?—我的陽謀》。臺北:INK。
黃淑苓(2009)。《臺灣全志:教育志—社會教育篇》。南投:臺灣文獻館。
葉至誠(1997)。《蛻變的社會:社會變遷的理論與現況》。臺北:洪葉文化。
葉重新(2004)。《教育研究法》。臺北:心理。
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85)。《臺灣光復四十年專輯—教育文化的發展與展望:文化建設篇》。臺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臺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編委員會(1986)。《臺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臺中: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潘慧玲(2004)。《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臺北:心理。
蔡文輝(1992)。《社會變遷》。臺北:三民。
薛承泰(2003)。《十年教改為誰築夢》。臺北:心理。
謝高橋(2004)。《教育社會學》。臺北:五南。
(二)期刊論文
王家通(2004)。〈十年教改爭議癥結之探討〉。《教育學刊》,第22期,頁1-17。
田芳華、傅祖壇(2009)。〈大學多元入學制度:學生家庭社經背景與學業成就之比較〉。《教育科學研究期刊》,第54卷第1期,頁209-233。
白雲霞(2006)。〈國民教育階段學生在補習教育與學校教育中數學學習歷程之研究-在補習班與學校學習的比較分析〉。《文藻外語學院國民教育學刊》,第3期,頁277-289。
何珍、焦錦濮、陳詳衡(2008)。〈技職院校教育行銷招生策略之研究〉。《商業現代化學刊》,第4卷第2期,頁51-60。
周祝瑛(2008)。〈臺灣下一代教育的未來在哪裡?—從教育的「貧」與「弱」到「富」而「強」〉。《教育研究月刊》,第168期,頁126-136。
林大森、陳憶芬(2006)。〈臺灣高中生參加補習之效益分析〉。《教育研究集刊》,第52輯第4期,頁35-70。
林生傳(2004)。〈臺灣近期教育改革的透視與省思〉。《教育學刊》,第23期,頁1-36。
林忠正、黃璀娟(2009)。〈補習文化〉。《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21卷第4期,頁587-643。
林慧敏(2008)。〈臺灣學生補習動機之探討〉。《臺灣教育雙月刊》,第650期,頁57-60。
林麗芬(2009)。〈學校與補習班教師教學行為對學生學習策略影響之研究-以臺北縣某國中學生數學補習為例〉。《數理學科教學知能》,第1期,頁93-109。
邱文志(2004)。〈學習網站經營模式之比較研究—以大專院校及補教業為例〉。《電子商務研究》,第2卷第4期,頁381-399。
邱兆偉(1981)。〈我國臺灣地區技術及職業教育的長期目標與其供需規劃之研究—民國七十年以前的檢討及民國七十年代的展望〉。《教育學刊》,第3期,頁35-67。
柯正峰(1990)。〈升大學文理補習班學生學習態度、對補習班態度及生活型態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第32輯,頁327-346。
徐明珠(2003)。〈十年教改爭議與政策革新之研究〉。《國家政策論壇季刊》,92年冬季號,頁182-196。
徐敏榮(2001)。〈「九年一貫課程」之問題與其解決策略〉。《教育行政》,第15期,頁105-118。
張鈿富、葉連祺、張奕華(2005)。〈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對入學機會之影響〉。《教育政策論壇》,第8卷第2期,頁1-24。
陳淑珣(2007)。〈臺灣社會教育之探討—從補習教育博碩士論文研究現況切入〉。《研習資訊》,第24卷第6期,頁119-124。
黃政傑(2000)。〈臺灣教育改革的政策方向〉。《教育政策論壇》,第3卷第1期,頁26-53。
黃敏雄(2010)。〈如何因應補習教育的存在與擴張:評Mark Bray, Confronting the Shadow Education System: What Government Policies for What Private Tutoring? 〉。《臺灣社會學刊》,第45期,頁249-260。
黃藿(2003)。〈我國近年來教改的成效與問題癥結-教育哲學角度的省思〉。《社會文化學報》,第16期,頁1-22。
詹盛如(2007)。〈教育政策的經濟分析:效率的觀點〉。《教育研究月刊,第162期,頁46-60。
趙鳳蘭、董澤偉(2010)。〈小學生參與課外文化補習的原因及危害〉。《教學研究》,2010年第3期,頁74-75。
劉正(2006)。〈補習在臺灣的變遷、效能與階層化〉。《教育研究集刊》,第52輯第4期,頁1-33。
劉永恆(2008)。〈近十年來國內教育補習研究:回顧與展望〉。《未來與發展》,第9期,頁45-48。
劉曉芬(2006)。〈歷史制度主義觀點的教育政策分析—以高職轉型綜合高中為例〉。《教育政策論壇》,第9卷第2期,頁1-22。
歐陽教(1994)。〈論文化變遷與教育思潮演進〉。《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第35輯,頁25-46。
蕭元哲(2009)。〈公共政策發展研究與利害關係者觀念應用之探討〉。《研習論壇月刊》,第103期,頁29-40。
薛光祖(1979)。〈大學入學考試對高中教學之影響及其改善途徑研究報告〉。《教育學刊》,第1期,頁185-211。
關秉寅、李敦義(2008)。〈補習數學有用嗎?一個”反事實”的分析〉。《臺灣社會學刊》,第41期,頁97-148。

(三)專書論文
林清江(1994)。〈教育現代化的意義與策略〉。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編),《文化傳統與教育的現代化》(頁1-10)。臺北:師大書苑。
林騰蛟(1994)。〈臺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技職教育發展〉。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編),《文化傳統與教育的現代化》(頁257-285)。臺北:師大書苑。
邱兆偉(1984)。〈改進技職教育學制的構想〉。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編),《學制改革政策與展望》(頁57-76)。臺北:文景。
陳伯璋(2004)。〈大學整併的省思與前瞻〉。載於張明輝(編),《教育政策與教育革新》(頁65-80)。臺北:心理。
黃政傑(1996)。〈教改理念〉。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編),《教育改革的展望:教育部與教改會教育政策報告書評析》(頁19-40)。臺北:師大書苑。
黃昆輝、郭玉生(2004)。〈教改問題的解決途徑〉。載於張明輝(編),《教育政策與教育革新》(頁5-22)。臺北:心理。
詹棟梁(1991a)。〈社會變遷與現代社會教育思潮的形式〉。載於中國教育學會(編),《社會變遷與教育發展》(頁99-118)。臺北:臺灣書店。
______(1991b)。〈社會變遷與社會教育運動〉。載於中國教育學會(編),《社會變遷與教育發展》(頁119-143)。臺北:臺灣書店。
______(1994)。〈教育與社會的關聯〉。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編),《文化傳統與教育的現代化》(頁173-192)。臺北:師大書苑。
楊桂杰(2004)。〈多元入學制度問題與爭議探討〉。載於立法院法制局(編),《文教政策與立法研究》(頁329-405)。臺北:立法院法制局。
饒達欽(1991)。〈科技、產業、社會變遷中的技術職業教育課程〉。載於中國教育學會(編),《社會變遷與教育發展》(頁365-396)。臺北:臺灣書店。

(四)研討會論文
黃士嘉、林文燦、洪文義、洪焌耀、白森全(2009)。〈補習班經營管理策略之研究—以臺中市文理補習班為例〉。發表於國立勤益科技大學管理學術研討會,國立勤益科技大學管理學院主辦,臺中(2009年12月18日)。

(五)學位論文
才東立(2009)。《升大學文理補習班產業商業模式之探索性研究:以陳立文教機構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張義雄(2007)。《從家長觀點探討補教業關鍵成功因素-以大臺北地區補習班為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企業經營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六)譯著
王浦劬等(1992)。《政治生活的系統分析》(David Easton原著)。臺北:桂冠。
李明寰(2002)。《公共政策分析》(William N. Dunn原著)。臺北:時英。
胡龍騰、潘中道(2005)。《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Ranjit Kumar原著)。臺北:學富。
洪志成(2003)。《教育研究法:規劃與評鑑》(Jack R. Fraenkel, Norman E. Wallen原著)。臺北:麥格羅希爾。
俞景蘧(1988)。《社會變遷》(Wilbert E. Moore原著)。臺北:巨流。
陳恆鈞(2001)。《公共政策》(James P. Lester & Joseph Stewart, JR.原著)。臺北:學富。
陳恆軍、王崇斌(2001)。《最新政策制訂的過程》(Charles E. Lindblom & Edward J. Woodhouse原著)。臺北:韋伯。
黃純敏(2006)。《教育的文化基礎(Young Pai & Susan A. Adler原著)。臺北:學富。
潘明宏(1999)。《社會科學研究法》(上冊)(Chava Frankfort-Nachmias & David Nachmias原著)。臺北:韋伯。

(七)電子資源
TVBS新聞(2011)。〈古坑國中變「華德福」女鄉長被罵哭〉。取自《奇摩新聞》,網址: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19/8/2tlgf.html。檢索日期:2011年6月19日。
立法院(2008)。〈「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整併效益?」協調會會議記錄〉。取自《立法院全球資訊網》,網址:http://www.ly.gov.tw/03_leg/0301_main/public/publicView.action?id=3592&lgno=00101&stage=7&atcid=3592。檢索日期:2011年7月15日。
技專院校招生策進總會(2011)。〈100學年度技專校院入學進路指南〉。取自《技專院校招生策進總會》,網址:http://www.techadmi.edu.tw/。檢索日期:2011年6月22日。
林曉雲(2009.10.13)。〈少子化效應/逾60所大專12年後會倒〉。取自《自由時報電子報》,網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oct/13/today-t1.htm。檢索日期:2011年7月13日。
教育部。〈12年國民基本教育推動沿革〉。取自《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資訊網》,網址:http://140.111.34.179/about05_evo.php。檢索日期:2011年7月18日。
教育部短期補習班資訊管理系統(2010)。〈全國統計〉。取自《直轄市與各縣市短期補習班資訊管理系統》,網址:http://bsb.edu.tw/。檢索日期:2010年6月10日。
教育部。〈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100學年度實施)〉。取自《國民教育社群網》,網址: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檢索日期:2011年3月26日。
¬¬___。〈中華民國教育現況簡介〉。取自《教育部秘書處》,網址:http://www.edu.tw/secretary/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1137。檢索日期:2011年7月15日。
黃光國、周祝瑛(2003)。〈教改萬言書〉。取自《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周祝瑛教授網頁》,網址: http://www3.nccu.edu.tw/~iaezcpc/c-edu%20reform.htm。檢索日期2004)。〈黃武雄:政策與藍圖 讓人極失望〉。取自《自由新聞網》,網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4/new/apr/9/today-file2.htm。檢索日期:2010年6月1日。
郭添財(200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問題與對策〉。取自《國政研究報告》,網址: http://www.npf.org.tw/post/2/2462。檢索日期:2010年4月16日。
葉芷妘(2010.12.23)。〈未來五年 將裁併1/3大專院校〉。取自《中時電子報》,網址:http://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00316+112010122300061,00.html。檢索日期:2011年7月20日。
(八)報紙及官方資料
教育部(2010)。〈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教育部升學及永續發展委員會總結報告摘要參考資料(貳)〉,未出版,臺北:教育部。
二、英文部分
(一)專書
Dye, Thomas R. (1992).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Press.
Hay, Colin(2002). Political Analysis: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New York: PALGRAVE Pres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林清江(1981)。《教育社會學新論:我國社會與教育關係之研究》。臺北:五南。
2. 林嘉誠(1992)。《社會變遷與社會運動》。臺北:黎明。
3. 孫煒(2002)。《公共政策與教育規劃:政府與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臺北:翰蘆。
4. 王家通(2004)。〈十年教改爭議癥結之探討〉。《教育學刊》,第22期,頁1-17。
5. 田芳華、傅祖壇(2009)。〈大學多元入學制度:學生家庭社經背景與學業成就之比較〉。《教育科學研究期刊》,第54卷第1期,頁209-233。
6. 周祝瑛(2008)。〈臺灣下一代教育的未來在哪裡?—從教育的「貧」與「弱」到「富」而「強」〉。《教育研究月刊》,第168期,頁126-136。
7. 林大森、陳憶芬(2006)。〈臺灣高中生參加補習之效益分析〉。《教育研究集刊》,第52輯第4期,頁35-70。
8. 林生傳(2004)。〈臺灣近期教育改革的透視與省思〉。《教育學刊》,第23期,頁1-36。
9. 林慧敏(2008)。〈臺灣學生補習動機之探討〉。《臺灣教育雙月刊》,第650期,頁57-60。
10. 邱文志(2004)。〈學習網站經營模式之比較研究—以大專院校及補教業為例〉。《電子商務研究》,第2卷第4期,頁381-399。
11. 邱兆偉(1981)。〈我國臺灣地區技術及職業教育的長期目標與其供需規劃之研究—民國七十年以前的檢討及民國七十年代的展望〉。《教育學刊》,第3期,頁35-67。
12. 柯正峰(1990)。〈升大學文理補習班學生學習態度、對補習班態度及生活型態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第32輯,頁327-346。
13. 徐明珠(2003)。〈十年教改爭議與政策革新之研究〉。《國家政策論壇季刊》,92年冬季號,頁182-196。
14. 徐敏榮(2001)。〈「九年一貫課程」之問題與其解決策略〉。《教育行政》,第15期,頁105-118。
15. 張鈿富、葉連祺、張奕華(2005)。〈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對入學機會之影響〉。《教育政策論壇》,第8卷第2期,頁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