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 錄 壹、前言..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2 第三節 研究架構..2 第四節 本研究重要性..2 貳、文獻探討..4 第一節 砷的特性..4 第二節 砷暴露與代謝途徑..4 第三節 砷引起的健康效應..5 一、砷對身體系統之非致癌性影響..5 二、砷之致癌性..7 第四節 膀胱癌流行病學研究..8 第五節 無機砷抑制DNA修復能力..10 第六節 DNA 修補系統酵素..11 一、ERCC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roup 1)..11 二、ERCC2/XPD(xeroderma pigmentosum complementation group D) ..13 三、XPC(xeroderma pigmentosum complementation group C)..14 叁、材料與方法..16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16 第二節 研究對象的來源與選取條件..17 一、病例組..17 二、對照組..17 第三節 資料收集方法與步驟..17 一、問卷內容..17 二、血液檢體收集..18 第四節 砷暴露指標評估..18 一、依地理區域與飲用水時間、年數劃分砷暴露..19 第五節 實驗方法..20 一、萃取DNA..20 二、聚合酶連鎖反應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20 三、限制片段長度多型性分析(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21 四、ERCC1 Asn118Asn 基因型判定..22 五、XPD Lys751Gln基因型判定..23 六、XPC Ala499Val基因型判定..24 七、定序分析..25 八、降低訊息誤差之方法..26 第六節 統計分析..26 肆、研究結果..27 第一節 基本人口學變項..27 第二節 危險因子與膀胱癌關係..28 第三節 基因多形性與膀胱癌間相關性..28 第四節 砷暴露與基因多形性之交互作用..30 第五節 單套基因型(haplotype)與膀胱癌相關性..31 第六節 環境暴露與危險性基因型對膀胱癌風險的聯合效應..32 伍、討論..34 第一節 病例組與對照組描述..34 第二節 膀胱癌危險因子..35 第三節 基因型、砷暴露與膀胱癌的風險探討..36 第四節 單套基因型、砷暴露與膀胱癌風險 ..39 第五節 綜合環境因子與危險基因型對膀胱癌之風險評估..39 陸、結論與建議..41 第一節 結論..41 第二節 限制與建議..41 柒、參考文獻..43
|